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克利斯•波杰里安 页数:258 字数:180000 译者:王倩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第三帝国最终坍塌时混乱不堪的日子里,为躲避苏军的进攻,希特勒帝国统治下的德国东部难民纷纷逃离他们的家乡,前往俄国。但难民们没有想到的是,俄国人也并没有对他们心慈手软。在横跨波兰和德国领土的集中营里,同样发生了残忍的暴行……
正是在这一独特的视角之下,展开了书中主人公令人难忘的故事。
这本广受读者欢迎的小说受到了一个真实的普鲁士女人伊娃?黑纳奇(Eva
Henatsch)未曾公开发表的日记的启发,从中挖掘出成千上万次如此令人绝望的旅途所带来的精神、肉体、信仰的毁灭。
作者简介
克利斯·波杰里安(Chris
Bohjalian)1960年生于纽约,1982年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是《柯梦波丹》、《读者文摘》、《波士顿周日环球杂志》等多家期刊的撰稿人,并辟有个人专栏。他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倾向于围绕普通老百姓面对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产生的极其困难的状况,往往侧重于一个具体问题,如无家可归,动物权利和环境保护,并往往以性格为导向,围绕复杂且有缺陷的主角和次要人物循环。他的很多小说故事都发生在真实的佛蒙特州的一些虚构的城镇,以至于让众多读者误认为确有其地。
克利斯·波杰里安迄今已发表小说13部,包括曾入选《出版人周刊》“最佳好书”、“奥普拉读书俱乐部”选书的《纽约时报》畅销作品《助产士》。此外,他也有多本着作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野牛战士》2002年获颁“新英格兰最佳小说奖”。《旧金山纪事报》描述他的作品为:“平凡人物在心痛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优雅与尊严”。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6种语言,销售近500万册,其中3部作品曾被改编成电影。他和妻女现居佛蒙特州。
书籍目录
序幕
1945年1月
第一部
1944年秋天
第二部
1945年冬
第三部
1945年早春
尾声
1948年
章节摘录
月亮被云层遮住了,只透出淡淡的光晕。天上没有星星,雪却发着冷光,如同雪层自己射出的一般,又像是深海鱼身上发出的淡淡寒光。而白桦树枝干犹如可怕的骷髅。在这寒冷的空气中,赫尔穆特并没有感到不适,反而觉得神清气爽。路上没有几个家庭,但是只要碰见,人们便会告诉他同样的信息:他走错了方向。一个头缠绷带的士兵告诉他,苏联人已经击垮了他们的防线,所以,已经没有防线可言了。一对老夫妇,推着手推车,上面睡着他们的孙儿女们,他们告诉他,苏联人已经到了村子边上。 当他到达叔叔家附近时,东边的天已经微微亮了。看起来,这一天仍然不会出太阳。车里的汽油几乎耗尽,但车即使停在这里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昨天拜访叔叔时他已经知道,路况不允许他一路开到叔叔家门口。虽然如此,他还是尽量将车靠近叔叔家。 他刚从宝马车上下来,就听见隆隆的金属机车声渐渐临近。他回到车上,从里面看看发生了什么。他希望看见德国坦克或是拖车,却看到500米开外苏联坦克正穿过他叔叔种植着萝卜和甘蓝的田地。几辆坦克并排行驶着。苏军显然并不在意他和他的宝马车,因为他们明显已经看到他了,如果任何一辆坦克里的指挥官愿意,只需下命令掉转坦克上的回转炮塔,对准他的车开一炮,就可以消灭他。 他跳回到驾驶员的位置,飞快地开向叔叔家,把车停留在昨天的地方,向屋子跑去。但是,他发现自己的脚在积雪中难以移动。他感觉到了周围的变化,这种变化难以明述,却能感觉到。他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预感,尤其在看见苏军的坦克在他后边向西行驶时,这种预感是正常的。不久,他就发现他的预感有理有据:他看见屋子的门敞开着,门似乎被铰链铰过,裂成条状。他走上前去,呼唤着叔叔和尤塔。一只乌鸦飞了过去,将他撞到在地,然后从前门的裂洞中飞了出去。装饰在门口西墙上的绘有猎人和一大群麋鹿的挂毯被刺刀划得稀烂,吊灯上的每一个灯泡——原本全都由绘有森林女神的圆灯罩围起——也被砸得粉碎。 他希望凯尔叔叔恢复了理智,已经带着家人逃跑了,但他又不相信。他小心翼翼地走过破碎的灯泡玻璃渣,发现厨房和食品储藏室似乎被仔细搜查过,吊柜的门、泡菜坛子以及果酱都摔在饭厅的红木地板上。赫尔穆特就在那里看到了一家四口。那个拥有天使般纯真笑容的男孩就像一只小猪一样被倒挂在樱桃木书架的顶端,他的喉咙被切断了,和身子只靠几丝皮肉连接着。包括尤塔在内的两个女人,脸朝下趴在叔叔的桌子上,她们的裙子被撩到臀部,他能看到她们两腿之间的血块和臀部上的紫色淤青。赫尔穆特吓得神情恍惚。在她们被侮辱之后(也可能是之前),苏联人在她们脑后一人给了一枪。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丰富的角色性格,华丽的写作技巧。” ——朱迪·皮考特,《姐姐的守护者》作者 “波杰里安对于角色塑造和场景控制的灵性,构架情节的娴熟技术,以及他清晰把握这个混乱历史年代的能力,都造就了这部能够深深打动人们的小说。它唤起读者反复思考,在面临可怕的穷苦、痛苦的道德抉择时,主人公们是如何应对的。” ——《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一部非凡的历史小说。二战末期,为躲避步步逼近的苏联军队,德国东部的大批难民纷纷逃离家乡,小说正是取材于此……一种正义的使命感贯穿全书。他呼唤我们要人道地对待彼此,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信仰和价值观。” ——《罗德岱堡太阳哨兵报》 “感情强烈,读起来令人陶醉……波杰里安成功捕捉到二十世纪这场极为可怕的悲剧下人性的特征。” ——《洛基山时报》 “波杰里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二战时期的补充故事,并且,这绝不是偶然,能为那些过去力图避免‘大屠杀’文学的人们扩充视野。” ——《波士顿环球报》 “当读到波杰里安关于旅途中的恐怖和灾难的描写时,受到的冲击绝不亚于二战末期所拍摄的新闻影片……在制造悬念的同时,作者灵活?平衡了道德在战争中的不确定性。” ——《今日美国》 “一个苦乐参半的故事,将爱情、战争和死亡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它的灵感源自一本真实的日记。这是波杰里安最富于想象力的小说之一。” ——《哈特福德新闻报》
编辑推荐
既有《安妮日记》的情感,也有《追风筝的人》 无计可施而不得不坚忍的残酷 被译为26种文字,并被好莱坞购得电影版权,即将开拍。 被评为近10年来对二战中人性面貌的最佳文学表现。 在某些远古文化中,人们会在盛宴上摆放骷髅,以提醒那些狂欢者,纵情欢乐的日子不会长久。正如本书中一个人物所说:“让我们直面现实吧,这些日子以来,你、我、我们的家庭和我们的世界,就像盛宴上的骷髅。” 一段令人绝望的旅途 见证精神、肉体与信仰的毁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