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卢苇菁 著  页数:282  译者:秦立彦 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明清时期,数以千计的年轻女子抗拒父母的权威,终生忠贞于她们的未婚夫,很多以寡妇的身份终其一生,有的为未婚夫自杀殉死。贞女现象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与女德的最激烈、最持久的意识形态争论。本书旨在对贞女现象作一历史描述,并探讨赋予其意义的、反过来又被它所影响的明清社会和文化。通过勾勒贞女现象之形成、发展轨迹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它的反应,本书试图对贞女现象与帝国晚期的政治、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达成较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判析围绕着贞女现象的矛盾;中突,揭示年轻女子与其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本书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探索贞女的情感、理想和生活历程,并由此解释是什么影响了这一时期年轻女性的性别身份,以及她们如何看待和表达尊严、责任、爱情。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  致谢 引  言      贞女现象的背景与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      贞女现象与明清历史      贞女与明清的家庭      “为什么”的问题      本书的资料问题  第一部分 历史 第1章 道德英雄主义与崇尚极端:明朝(1368—1644)    “贞”和“贞女”      早期故事      话语变化:宋元时期    明朝的国家政策    追求新奇与极端的文化      政治动荡与道德英雄主义 ……第二部分 选择第三部分 意识形态结论附录 《钦定大清一统志》中所录的贞女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矢志不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贞女现象在中国是众所周知的,即便不是历史学的学生都知道。但是,从这一现象透视中华帝国的政治、文化与社会变迁,这样的研究思路,绝非中国史学教育环境可以生成。因此,在美国学术界出现这样别开生面的史学作品,一方面令我们大开眼界,另一方面也令我们感慨万分。从本书中仔细体会治史的视角,将会受益匪浅
  •   好书。贞女研究必读。
  •   没读完。但是挺好的。
  •     贞洁在少数人是一种美德,在多数人几乎是一种恶习。。
       ------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最早看的关于“贞女”的文章,是我在2007年读《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这本书过程中看到的一个注释,然后在网上搜索了此文章,结果发现此文章系国立台湾大学一教授的文章,因为文章中说到一些女人为了保持“贞节”所产生的极端行为,这些极端行为深深吸引了我。
       不报希望的给这位教授——1991年从世界著名的耶鲁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博士——试着发了一封邮件,希望能看到此文章。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她立刻回了邮件,而且希望我提供通信地址她给我复印一份邮寄过来。自己仍然对此回复没有抱希望,但出于礼貌自己还是回了邮件告诉了她自己的通信地址,在五月二十二日这位教授给我回邮件说她因为那几天比较忙,没有及时复印邮寄,对在五月二十二日才给我邮寄文章甚至说了抱歉的话,寥寥数语,却谦谦有礼,让我第一次领略了书本上才能看到的“师德”!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这本书是自己看的第一本系统研究“贞女”这一现象的专著。读完此书,在我个人看来,历史上的“贞女”现象像中国许多不可思议现象一样,从最初的一种美德,在政治权力的渗透下,都变成了一种恶行,与其说是在弘扬美德,不如说是在造孽。就和裹脚,也许从时尚的角度讲,开始是一种美,但后来则纯粹成为了一种对女性的摧残;或如当今女人热衷的整容或隆胸一样,都是花钱给自己找罪受,好像生怕她们嫁不出去似的。
       给贞女树立的牌坊,在现实里自己从未见到过,就和文庙,自己第一次见也是2006年去苏州看到的只能都影视剧上看到,这些石刻的像门一样的东西,一个接一个竖立着,能工巧匠让其极具艺术的魅力。
       所谓贞女,指的是订婚后未及过门,未婚夫便先期亡故,从而当事人选择终身守节不再嫁人的女性。贞女现象在宋及以前极为少见,但到了明清时期,数以千计的年轻女子抗拒父母的权威,终生忠贞于她们的未婚夫,很多以寡妇的身份终其一生,有的为未婚夫自残或自杀殉死。贞女现象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与女德的最激烈、最持久的意识形态争论。
       贞女的特殊性就在于,她们和节妇不同,与死去的未婚夫仅有婚约关系,可能从未谋面,更不可能有夫妻之实,然而,她们却选择终身不再嫁人,如妻子般为未婚夫守孝,甚至迁入夫家,侍奉公婆直至终老。尽管宋明理学在明清大兴大盛,即使“天理存人欲灭”甚嚣尘上,但真正的寡妇,在当时亦并非没有再嫁的权利,其完全可以再嫁。再加上晚明本来就是一个物欲横流,提倡逸乐放纵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女子选择成为贞女更是难以理解。
        按照儒家传统的婚姻礼制,在婚姻方面女子绝对没有个人选择的权利,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婚姻自主权。然而,从卢苇菁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当发生未婚夫死亡的事件后,几乎没有父母会强令女儿做贞女,反而有的父母,包括未来公婆家千方百计试图阻止这些女子做贞女,让她们去寻求新的幸福。
       反对贞女的文人认为,有的和未婚夫面都没见过,但是却要尽一个妻子的职分,明显违背儒家“男女居室,然后夫妇之道成”礼制根本教义,因此贞女现象不但是荒谬的,而且是不合圣人古礼的,至少是不值得提倡的。
       但是为何很多女子义无反顾地放弃转手可得的幸福,义无反顾地成为贞女。芦苇菁选择了用“情”、“义”、“忠”等几个关键词来解释这一现象。在她看来,这些贞女,很可能自幼就在一种“情”的文化中长大。幼年订婚之后,大多数的双方家庭都会经常互通声气、维持亲家关系。女孩自幼耳濡目染,使此种婚约的观念深嵌心中,并寄托以无比美好之感情,一旦知道未婚夫突然死亡,女子很难斩断其回忆、想象以及与对方的心理联系,因而也很难转而他适。另外,女子往往将忠的对象自愿地集中于男子身上,认为一己之固守,是一种职责,一种“忠”和“义”,这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行为,即当事人希望成为道德和生命履历上毫无瑕疵的人。这和她们背后的那套伦理规范息息相关。
       虽“情、义、忠”都能解释这一现象,但是芦苇菁认为,贞女的出现是一系列因素造成的——“贞女的信念和情感深深植根于她们赖以成长的广大的文化和社会经济体系。道义责任、情感吸引、宗教信念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她们为未婚夫守节的决定。幼年订婚,漫长的聘婚仪式,父系的家庭制度,社会对极端道德行为的推崇,社会精英对女性贞节的广泛赞扬,政府通过旌表等举措对家庭和个人行为的干涉、印刷和书籍的日益普及,以及弘扬情、义、宗教信息的通俗戏剧繁荣——这一系列社会和文化因素都影响了明清时期的年轻女子,塑造了她们的心智”。
       贞女主要集中在明清帝国经济发达与文化繁荣的南方,主要是长江下游大经济区,包括宗族庞大的福建地区,最初个别现象的贞女出现在精英家庭,如果说这是饱受诗书教育的大家女子对人生的选择,那么无可非议,绝对是一种美德,这涉及到尊严和责任,但是当其被朝廷旌表,成为了教化所有人的偶像时,那么一种强迫的成分必然形成了,不管是制度层面还是文化氛围或习俗的社会制裁与评价。贞女从属于个别的个人行为,从北宋开始受到文人追捧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里渐渐的演化为一种关于压迫女人的道德知识和规范,这个知识和规范后来获得了国家正统文化和权力的支持,在明清到达了极至。
       关于“贞女”现象可以说尤其以中国为最厉害,因为中国女人为了保守住“贞洁”,常常不得不诉诸于极端的行为,比如上吊、绝食、跳井、跳河、跳楼、服毒、自焚或以刀剑自戕的,还有迁入夫家的贞女,如何在楼上数十年不出门不梳洗,脸上长出一寸的毛发等等。虽然贞女如此牺牲自己,甚至因为贞女身份能获得特权与很高的评价,但在现实前,大多命运很悲惨,在夫家与娘家身份都很尴尬。许多夫家则担心她要分一份财产或者增添一口人给家庭的经济压力等,无休止的家庭矛盾与纠纷,足以让她们无勇气坚强生活下去,好多最后都自杀了。其一辈子的处女身份,她们的性欲望也会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私下的谈资,嘲讽的也不少,即使许多支持做贞女的著名文人,也对其抱着一种窥视性的好奇。
       我个人看来,贞女现象的出现,与在儒家道德哲学中,女性贞节从来就被政治化的分不开,而中国的特点之一就是政治决定一切。在儒家把忠看的高于一切,虽孝为大,但在国家面前,孝是要让位给忠的,妇德成了政治忠诚最佳的比拟象征,“国家和政治危机为贞女现象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贞女不仅代表了妻子的贞节,而且以剧烈的形式将统治阶层所倡导的公与私两种品德集于一身,通过赞美贞女,为深受精神创伤的儒家精英宣泄明亡的 伤感、绝望和政治信念,提供了独特的通道”。
       贞节”是男人真正的对女人最沉重的枷锁和压迫的工具,因为“贞洁”的知识谱系是建立在对女人性的压迫和专制上的,因此“贞节”是男权社会的产物,男人把自己对女人的专制转化为了一种权力的压迫,这个压迫就是通过对“贞节”知识谱系的建立,完善以及支配来实现的,在这个知识谱系里,日益被充实,历史越久这个压迫也就日益沉重,积累的知识量也就越多,并且越来越单一化,标准化,也就越远离了“贞节”最初的个人伦理选择这个真相。
        卢苇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古代女性以及她们的精神世界,最大程度地使女性史研究脱离五四新知识分子认为的属于封建压迫这一论调,获得自己独立的地位。但是我们也看到,大多贞女还是不由自己的被自愿选择做贞女,确实是一种封建语境下的压迫行为。
        在当今现代社会,世俗享乐主义甚嚣尘上,人为自我立法,却造成了深刻的心灵危机和价值失落。历史上那些贞女追求的美德而今几乎不存在了,必须重新建立我们的“贞节”知识谱系,创建新的道德价值观念,把“贞节”归结为一种对自我心灵的关注,重回其最初的本意——个人伦理意义上的尊严与责任抉择。
  •     在中国近代启蒙知识分子的笔下,漫长的古代社会,女性无疑始终扮演着被压迫、被限制的角色。就如著名教育史家陈东原在女性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中国妇女生活史》(1928)中说的那样:“我们有史以来的女性,只是被摧残的女性,我们妇女生活的历史,只是一部被摧残的女性历史。”因此,对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而言,当务之急便是,使女性摆脱旧礼教的束缚,获得婚姻和个人生活选择的自由,实现经济独立,达致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的主题,无疑是他们所宣扬的启蒙话语中最主要的一个构成部分。
      
      然而,随着近些年来历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各路史学家笔下的中国古代女性,已经逐渐摆脱了旧有想象中祥林嫂式弱小、凄苦的刻板形象。尤其是曼素恩、高彦颐和伊佩霞等一代海外女历史学家的一系列女性史研究成果的问世,对五四以来形成的女性解放话语,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强有力挑战和颠覆性冲击。在这场冲击中,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教授卢苇菁的《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亦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
      
      所谓贞女,指的是订婚后未及过门,未婚夫便先期亡故,从而当事人选择终身守节的女性。根据卢苇菁的研究,贞女现象在宋及以前极为少见,至明朝中后期才开始流行,到清朝时蔚为大观。贞女的特殊性就在于,她们和节妇不同,与死去的未婚夫仅有婚约关系,可能从未谋面,更不可能有夫妻之实,然而,她们却选择终身不再他适,如妻子般为未婚夫守孝,甚至迁入夫家,侍奉公婆直至终老。其实,尽管斯时宋明理学大兴大盛,所谓天理人欲之辨更是甚嚣尘上,但即使是真正的寡妇,在当时亦并非没有再嫁的权利。众所周知的是,晚明本来就是一个物欲横流,提倡逸乐放纵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女子选择成为贞女更是难以理解。
      
      如果按照五四知识分子的话语,这必然与“封建”家庭的逼迫息息相关,即在婚姻方面,女子绝对没有个人选择的权利,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俯首就范。然而,从卢苇菁的研究中可以看到,这不仅是一种陈旧说法,更可能想象多于实际。如同她那些海外女性史研究的前辈一样,她选择从女子自身的角度切入考察这些贞女。如其所言,在当时,几乎没有父母会强令女儿做贞女,反而千方百计试图使女儿再嫁,让她们去寻求新的幸福。而且,在许多宋明理学家以及乾嘉学者眼中,贞女现象不但是荒谬的,而且是不合圣人古礼的,至少是不值得提倡的。可是,这仍然不能阻挡很多女子义无反顾地放弃转手可得的幸福,义无反顾地成为贞女。
      
      如果历史真相的确如此,那么,一个难以解释的悖论便形成了。按照鲁迅式的说法,这显然是非愚即蠢,属于做奴隶而求之不得的那种人。然而,芦苇菁却选择了用“情”、“义”、“忠”等几个关键词来解释这一现象。在她看来,这些贞女,很可能自幼就在一种情的文化中长大。幼年订婚之后,大多数的双方家庭都会经常互通声气、维持亲家关系。女孩自幼耳濡目染,使此种婚约的观念深嵌心中,并寄托以无比美好之感情,一旦知道未婚夫突然死亡,女子很难斩断其回忆、想象以及与对方的心理联系,因而也很难转而他适。另外,就如在古代社会中男子忠于皇帝、国家被认为是天经地义一样,女子往往将忠的对象自愿地集中于男子身上,认为一己之固守,是一种职责,一种“忠”和“义”。这和她们背后的那套伦理规范息息相关。按照现在的观念,这当然是愚昧的,但是在那时,这反而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行为,即当事人希望成为道德和生命履历上毫无瑕疵的人,是一种向往道德的体现。
      
      总之,卢苇菁和她的女性史研究的同行一样,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古代女性以及她们的精神世界,最大程度地使女性史研究脱离五四叙事,获得自己独立的地位。此书读毕,收获固然在于其解释观点的独特,更大的启发便是,如何避免以今人的眼光和观点看待古人,认识到不同的时代,对什么是“好”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关于什么是“幸福”的定义也不一样,进而透过历史语境,对当事人为何做出如此选择,持一种理解之同情。
      
      由于本书是一部严肃的以史料说话的著作,因此在阐释和总结贞女这一历史现象的过程中,似乎总有一些让人意犹未尽之处。或许,在这里引入“世俗化”的概念更便于进一步说明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世俗化是在晚清随着现代性的来临而发生的。在前现代社会,人们普遍相信超验世界、相信终极感,相信精神的自我大于欲望的自我,相信道德伦理和价值追求。而现代性来临之后,世俗化风潮席卷而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甚嚣尘上,人为自我立法,在解放了人的同时,却又造成了深刻的心灵危机和价值失落。贞女的选择和表现,无疑反映了世俗化时代以前,人们对个人价值和伦理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超越世界和意义世界的追求。此种“先伦理、后个人”的儒家文化是否合理,固然是可以商榷的,但在批判其有悖于人性和人道一面的同时,也不能不认识到,其对终极的追求以及价值的坚守,也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作为真正严肃的史学家,求真比那种惯用春秋笔法进行褒贬的史学更为重要,其最显著的作用就是避免更大的遮蔽。但是,作为生长于中国,自幼受五四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阶级史学教导的大多数,尤其是广大女性同胞,如此将贞女当成一个平常的历史现象,用冷静、客观的态度来研究而不加批判,可能会有些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尤其是读到书中所引用的贞女的一些行为时,如听到未婚夫死亡后,趁父母不在场偷偷跳井寻死;如派侍女照顾行将就木的未婚夫,让其传承子嗣,以便将来自己抚养;再如迁入夫家的贞女,如何在楼上数十年不出门不梳洗,脸上长出一寸的毛发等等,第一感觉便是不寒而栗,让人觉得,精神上的追求也未必就比身体上的追求更为高贵。若道德的结果是这样,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追求现代人的、世俗的、安稳的小幸福。
      
       延伸阅读
      
       《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29.00元。
      
      
       韩戍 ,南方都市报·南方阅读2010年3月13日
      
  •   我觉得做贞女和裹小脚作为的一种美的(道德的)价值观都是男性主导下的产物。但是未出嫁就做贞女对家庭来说显然是不“经济”的。
  •   贞女都是上层社会的女子做的,其实裹脚亦然。底层劳动民众家的女儿也不会这么选择,这对于她们,太奢侈了……
  •   这就是说越上层越“反动”-------男性道德观强制灌输几代最后内化为女性的崇高意识(这就类似几代人的教育可以让百姓一看到伟大领袖的画像就感激涕零充满幸福感一样-----这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出于恐惧或是信仰或是爱慕),潘金莲怎么也算不上是上层社会的女子啊。
  •   贞女都是上层社会的女子做的?《矢志不渝》这本书似不这么认为。
  •   该书材料翔实、观点较为公允、表达流畅。但读罢后总会有些难以名状的冲突。与五四?与马克思主义?与我们被教育的自然观念?也或者都未尽然,这其中或许还不是几个时代,几种教育下的问题,而是隐含着一些永恒的问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