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赫塔·米勒  页数:230  字数:148000  译者:刘海宁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是赫塔•米勒长篇小说代表作。    风雨飘摇中的罗马尼亚,弥漫着无所不在的恐惧、屈辱和绝望。    阿迪娜和克拉拉是一对好友,阿迪娜在学校做老师,    克拉拉则是工厂的工程师。    克拉拉爱上了一个秘密警察,    他的工作是监视阿迪娜和一群年轻的音乐家。    两位女友之间的友谊陷入危机中。    阿迪娜每天下班回家,都发现挂在卧室中的狐皮尾巴短了一截。    威胁越来越近⋯⋯

作者简介

赫塔•米勒
女,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1987年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移居西德,现常居柏林。1982年,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出版。她曾多次获得德国的文学奖项。

书籍目录

“你带手绢了吗?”——赫塔• 米勒2009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苹果蠹蛾的道路手中的男人额头前的卷发一个人差不多就是一块面包一条领带夏天的内脏猫和侏儒胡桃另一种寂静鼓膜炎最矮小的男人有最大的棍子叼在嘴里的草秸没有脸的脸剃须刀猎狐狸用套你什么都不要说我的头是黑暗的桌子上的狐狸飞吻丢失的锹冷的时候 我不能往水里看曾经有过一次 但不是现在胎记马蜂游戏外流的城市夜壶指甲在长透明的睡眠黑白相间的天空冻僵的浆果陌路人没关系

章节摘录

  额头前的卷发    报纸很粗糙,然而独裁者额头前的卷发却在纸头上有一道明亮的闪光。它抹了油,闪闪发亮。它是被压乱的头发。额头前的卷发很大,它把小一些的卷发全赶到独裁者的后脑勺上去了。它们被纸头吃掉了。粗糙的纸头上写着:人民可爱的儿子。  闪亮的东西都在看。  额头前的卷发在闪亮,它每天都在朝这个国家里面看去。独裁者的相框天天刊登在报纸上,篇幅有半张桌子那么大。额头卷发下面的脸如同阿迪娜手背朝下并排摆放的双手,她眼睛朝前看着前方的空空荡荡,把自己吐出的气息重又吸回去。  独裁者眼睛的黑色如同阿迪娜的大拇指指甲,大拇指虽然弯曲着,但却什么也没拿。眼睛中的黑色每天都从报纸上朝这个国家的里面看去。  视觉神经在这个国家里面漫游。城市和乡村,有时被驱赶到一起,有时被相互拉扯开,道路在农田迷途,在没有桥梁的沟渠,或者在树木前中断。树木在没有人栽种的地方窒息。狗四处乱窜。在没有房子的地方,它们已经忘记了怎么吠叫。它们失去了冬天的皮毛,然后又失去了夏天的皮毛,有的时候胆小,有的时候又出人意料地充满野性。它们害怕,因此在咬人之前,会在跑着穿过自己的额头时先踩到自己。  那么人呢,在这个国家,眼睛的黑色中透射出的光线落下的地方,就是人们立足的地方,就是他们脚下的顺着喉咙笔直爬上来又顺着后背笔直爬下去的一方土地。  咖啡馆也是铁的,还有公园,桌子,椅子,都是铁的。它们被弯曲成叶子和叶柄的形状,又白又薄如线一般。只有椅子,当人们抬椅子或推开椅子时,椅子非常沉重。但是人们只是用手指触碰椅子,眼睛却是看着河水,因为人们并没有期待去拿这块铁。  咖啡馆旁边的那条路沿河而下,河水沿路而流。钓鱼的人站在河边。河水里也出现了那个东西,眼睛中的黑色。它在闪亮。  闪亮的东西都在看。  杨树在河边顺着台阶投下树影,在台阶的边角上破碎,但是却不沉下去。当有轨电车从桥上驶过,阴影会把小一些的阴影赶到河道里去,如同独裁者额头前的大卷发会把小一些的卷发全赶到后脑勺上去一样。  杨树的光和杨树的影,直到全城都被条状的杨树掠到。石板,墙壁,草丛,水和长凳。  河边没有人在行走,尽管这是夏季的一天,这有可能是一个在河边行走没有任何意义的夏季。  钓鱼的人不相信被条状的杨树掠到夏天。他们知道,杨树的影子在下面和上面一样,刀。  鱼不上钩,钓鱼的人说。如果有深暗的掠影从杨树上落到鱼竿上,他们会把鱼竿放在明亮的草地上,把鱼线扔进明亮的水域。  一个妇人在河边的路上行走。她抱着一个扎起来的软垫,她用双手抱着它,直直地抱着它。风在背后吹打。也许软垫里包的是一个孩子,也许是一个裹在襁褓中的带着两个头睡觉的婴儿,两个头分别在绳子不是扎得很紧的两端。妇人的手臂是褐色的,她的小腿肚白得和软垫一般。一个钓鱼人在回头看她的小腿肚。她的臀部在摆动。钓鱼人的目光落到水中,因为倒立的杨树而显得疲倦和渺小。钓鱼人的眼睛能感觉出最细微的夜晚,它白天在鼻梁骨上蔓延。手指伸进裤子口袋,拿出一根香烟放进嘴里。嘴角有火苗闪亮,手变得大了起来,遮住火苗,起风了。  钓鱼人从河里钓上来的有浸泡在水中的草,被咬碎的袜子,泡得肥大的内裤。一天中会有一次,当鱼竿变弯,鱼线被浸到河底,便会钓上一条滑溜溜的鱼,也有可能是一只死猫。  鼻梁骨上最细微的夜晚什么都偷。如果有东西它不能偷,它便会禁止它。它禁止幸福,钓鱼的人说。被条状的杨树掠到的夏天会吞噬掉垂钓的幸福。  杨树上挂着荚,既不是籽,也不是果实,而是给害虫、苍蝇和蚜虫的歪歪的顶针。它们从杨树上掉下来,爬过报纸。阿迪娜用指甲尖把害虫拨进独裁者额头前的卷发,苍蝇在耳廓上顺着头发爬,蚜虫感觉到了明晃晃的光亮,装起死来。  女服务员放下托盘,看见了桌子上的脸,她的颧骨在撞击,她的耳朵在燃烧。她迅速转开视线,恐惧在太阳穴上绷上了一根青紫色的血管。她把杯子放在额头上,放在桌子上。果汁不浓,搅起了一道黄色的纹线,额头前的卷发出现在杯子里。阿迪娜用小勺戳,小勺在闪亮,果汁在闪亮,闪亮的东西都在看。额头里有一根热针,有轨电车在桥上行驶,催起了河水里的波浪。阿迪娜放下小勺,她不碰杯子,她的手就像小勺。阿迪娜在等克拉拉和保尔。她把头扭开。  咖啡馆平平的屋顶后面是公园,再往后是尖形的房顶。这里是厂长的街道,专员的街道,市长的街道,秘密警察和军官的街道。静静的权力大街,连风都会为冒犯而感到害怕。它在飞的时候,不敢搅动。它如果发出扑啦扑啦的响声,那宁愿是折断了自己的肋骨,也不敢是折断了一根树枝。干枯的树叶在路上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会立即在脚步后面掩盖住行走的痕迹。如果一个人在这儿行走,他不住在这里,也不属于这里,那他对这里的街道来讲就什么都不是。  静静的权力大街笼罩在微风中。微风吹开公园里的枝杈,为了倾听而让枝杈长满树叶,为了踢踏踢踏的脚步而将道路延伸在河边,微风在河的两岸,在割过的草地里,令脚步垂直起放,令膝盖提到喉咙上。行人不想在这里引起注意,他们垂直地走,慢慢地走,他们同时也在跑,在脖子里火急火燎地跑。当行人走到桥上时,城市会用无忧无虑的嘈杂将他们掩盖。他们会松口气,有轨电车隆隆驶过,将额头和头发牵引出寂静。  在这些房子和花园里从来看不见静静的大街的主人们。在冷杉树后面,在石头台阶上走动的是仆人。当仆人踏上草地时,他们会把内脏提到嗓子眼里,深怕折断青草。当他们修剪草地时,他们的眼白里会有一面镜子,镰刀和耙子会像剪刀和梳子一样在里面闪亮。仆人们不相信自己的皮肤,因为他们的手在抓握时会投下影子。他们的头颅知道,他们是带着脏兮兮的手出生在脏兮兮的街道。他们的手,即便在这寂静之中,也变不干净。只会变老。当仆人朝主子的冰箱里看时,他们的眼睛会感到惊恐,因为光线会以四方的形状落在他们的脚上。壁钟在滴答滴答走动,窗帘在鼓起,脸颊因为思考的东西感到寒意。肉包在玻璃纸里,玻璃纸上蒙了一层霜,白色的霜,如同石头,如同公园里的大理石。  静静的街道的花园里没有戴帽子的花园小矮人。花园里竖立着的是悲伤的石头,赤裸的双脚一直赤到头脑。赤裸的狮子,白白的如同被雪覆盖的狗,赤裸的天使没有翅膀,如同被雪覆盖的小童。当霜冻在冬天从太阳身边转过,这里的雪也会发黄,折断,但是却不融化。

编辑推荐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作品集首次登陆中国;十部作品,震撼上市!翻译阵容超级豪华,齐集全国著名的德语文学翻译家。这是一场庄严的阅读仪式,还是一次华丽的黑色冒险·米勒的语言具有无可匹敌的质感、奇幻以及穿透力,带你领略文字的“诗性与残酷美”。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是赫塔·米勒长篇小说代表作。  高压气氛笼罩下的疑窦丛生,纠结隔心的友情,不可错过的诺奖佳作!    “说不出来的东西还是可以写下来。因为写作是一种沉默的行动,一种由脑至手的劳作。”  ——赫·?米勒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赫塔·米勒以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直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    ○ 咒骂可以让世界变小,世界的上方悬挂着一个针块和一个血块。咒骂可以让线团的妈妈带着乱作一团的线窥视世界。  ○ 小勺在闪亮,果汁在闪亮,闪亮的东西都在看。  ○ 如果一个人在这儿行走,他不住在这里,也不属于这里,那他对这里的街道来讲就什么都不是。  ○ 草地里有多少飘飞的种子,闪亮的窗户玻璃后面和前面就有多少眼睛。  ○ 天空变得开阔了,因为玉米在逃走,在逃向另一个方向。剩下的是低矮的、沙沙作响的、融入地平线的田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狐狸当时已是猎人》是我阅读的赫塔米勒作品的第三部,和先前所读《心兽》《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同称“罗马尼亚三部曲”。可以说本书在写作风格上是很能体现米勒特色的,即使已经不是第一次读米勒作品,这种风格仍给我留下鲜明的印象。本书是长篇小说,然而无论从故事架构,还是语言用词上,均可称得上十分“散漫”。跳脱的情节,凌乱的讲述,以及不知道是因为翻译还是本来就十分奇异的句子构成,经常会让人在阅读中感到摸不着头脑。难怪有人会说其小说是“诗化”“散文化”,甚至反感这种风格而认为其根本不会讲述一个连贯的故事,而是只能带来一些零散的片段和串联的意象。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评价也是事实。但是,如果只是要看一个连贯的故事,那也许去读类型小说乃至YY小说更能满足这一需求吧~我们考量作品的表达特性时,还是应该与其所要表达的内容相联系才是。

    从这点上看,米勒文字中的凌乱,散漫和隐晦,恰恰和她所描写的齐奥赛斯库统治下的罗马尼亚整体氛围相契合。本作中,我们依然能读到许多当时罗马尼亚社会的境况:社会废弛,人心颓丧,人民生活在普遍的贫穷中,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工厂里,虚伪的工人阶级荣誉价值观早已崩塌,迎来的是道德的沦丧和尊严的被践踏。享有特权的阶层腐化堕落,作威作福,即使是门卫乃至仓库保管员这样握有微小权力者也可以肆意鱼肉人民。独裁者用恐惧和暴力消除异己,恫吓民众,连婚礼都被禁止,即使是传唱一首歌曲也会引来秘密警察的审问与威胁。在这种局势下人们的心境,的确就如同米勒所表现的文字一样,似一个充斥着紧张,没有连贯性,似乎随时会破碎,会被打断的噩梦。当你能够体会这种心情时,那么也许就不会对本作叙述手法上的不合常规有太多抱怨了。对于是不是应该带着政治的观点来读米勒的作品,一直备受争议。不过在我看来,如果你不知道当年的罗马尼亚政局发生了什么变化,而只是将其作为“纯文学”来读,那么本作的感染力无疑是要大打折扣的。尤其是本作后期还涉及到了具体的历史事件,即使是为了更好理解作品,也建议对齐奥赛斯库不太熟悉的读者去补充一下相关历史知识。

    在一片风雨飘摇,人心惶惶之中,民众所面临的处境可想而知。本作中两个女主角阿迪娜和克拉拉的境遇,可说是两种不同的缩影:或是如前者因为隐晦表达不满思想而受到恐吓,乃至生命的威胁,或是如后者,甘愿委身于特权阶层而获得虚假的安宁。而如果选择了前者,那么所面临的就是真正的煎熬:审问,逼供,监视,恫吓,以及……无所不在的威胁。作者在叙述这些事件时,体现出了自己行文中另一个鲜明的特色:隐晦但却内涵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切割阴影的杨树、上下颠倒的裙子、独裁者照片上的卷发、吞食自己幼崽的老猫、村子里的鹅……每一个细细品来,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有些寓意第一遍读时不甚明了,等读完全书回头再看,却又豁然开朗。当然,最明显的意象,还是本书题目中的“狐狸”。那个阿迪娜放在家中,每次回去却会发现被悄无声息地割掉一条腿的狐狸围脖,象征着的,正是步步紧逼的生命威胁。在这样的令人窒息的气氛下,主人公的慌乱,恐惧,挣扎,以及绝望,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梦想着游过多瑙河,去到对岸的自由世界,可是却又害怕那背后响起的枪声;逃往偏僻的乡村,与世隔绝,但依旧无法遏制心中的恐怖与自我了断的念头……在米勒的作品中,我们总能找到这些类似的情感。

    但是,本作却并未止于此,而是在临近结束时迎来了高潮,如同积压情绪的瞬间爆发,令人震撼。是的,独裁者用恐惧和威胁来压制民众,却只是暴露出自己的怯懦和色厉内荏;秘密警察可以大肆搜捕唱禁歌,将他们抹杀,却无法阻止这首歌响彻全国,因为那是人民的呼声,是对自由的呼唤!统治者以为人民是可以随意猎杀的狐狸,无法反抗的猎物,然而他们却不曾明白,狐狸当时已是猎人,狐狸永远都是猎人!这种极其强烈的情感释放和充满跃动乃至一丝欣喜的描述,是“三部曲”的另两部中所不曾见到的,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所在。不过,这种积极和昂扬也只是一转即逝,米勒毕竟不是一个要给新时代唱赞歌的作家。书中最后,叙述又归于平静,“那支禁歌已经唱遍全国,它现在反而有了哽喉的味道,于是它哑了。面包店前的队伍依旧长长……一件大衣套进了另一件大衣里。”齐奥赛斯库虽然倒台,但是舞台上只是换了另一些面孔,人民的生活依旧艰苦,真正的自由远未到来……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作家就更要用自己的文字去描述,去质问,去揭露,去呐喊,去歌唱!这是我们在赫塔米勒的文字中能够读到的决心。

    因此,本书无论是文字风格,隐喻色彩还是与政治的关联,都可称是米勒的代表作。虽然在这套全集中位列第三本,但还是推荐对这位作家有兴趣的读者先从这本看起。
  •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长篇小说代表作 高压气氛笼罩下的疑窦丛生,纠结隔心的友情)
  •   罗马尼亚是前苏联东欧地区唯一流血变革的国家。20多年过去了,尽管罗马尼亚加入了北约和欧盟,尽管不少人至今对齐奥塞斯库夫妇并没有好感,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对枪决齐奥塞斯库夫妇、特别是在圣诞节那天将国家领导人“像一条野狗似地处死”感到如鲠在喉。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经济危机当前,开始以肯定眼光怀念齐奥塞斯库时代的人明显增多。
    该部小说是以89年罗马尼亚剧变为背景,展现当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国民该处何种境地下?选择逃离一个城市?因为狐狸发现危险的时候就会选择合理的逃离。
    小说以两个好朋友在面对这样的环境,一个是不断骂骂咧咧,凡是能引起她大骂的,她都会不遗余力的进行咒骂,因为与她相关的事情都是那样显得非常不合理,她除了咒骂之外, 也无能为力,因为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工人而已。想想还真是,当你不满的时候,而且你又无力改变的时候,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痛骂,而且还必须是酣畅淋漓的咒骂,否则真的很难解气。可是骂过后,这些咒骂只是一时间让自己舒心,可之后呢?咒骂又有何用?既不给你带来实质性的进展,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觉睡,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更何况,长久的咒骂你也就疲倦了,也就停止了。因为你习惯了,生命中可能就是这样吧。
    当阿迪娜的狐狸被不断地切割,危险就来临了。因为狐狸被猎人盯上了,多好的暗喻啊,狐狸危险,是因为它的身边有猎人的出现。狐狸打不过猎人的,唯一的选择就是义无反顾的出逃,就像所有人一样,去做流浪汉,去逃亡,去亡命天下,都比坐以待毙好!阿迪娜和保尔是逃亡之人。可谁说克拉拉和帕弗尔不是。因为帕弗尔是警察,虽然克拉拉一再向阿迪娜解释,此警察不是彼警察,可是这些只能增加阿迪娜的疑虑,最终两人连朋友也没得做啊。因为警察就像猎人,他们则像狐狸,没得做朋友的,只有逃亡!
    风雨飘摇中的罗马尼亚,弥漫着无所不在的恐惧。
      作者语言不少地方很大胆和直白,这也许就是西方人和东方人在表达上的差异。另外,就是我不太清楚,是作者本身这样书写的缘故,还是翻译的缘故,特别是在对话情节上,实在让我看的很晕,有时候需要仔细考虑一下,这句话究竟是哪位说的。哎,可惜我不懂德文,否则我直接去看原著了。
  •   很喜欢啊,赫塔米勒的文字,有残酷的诗意美!!
  •   赫塔·穆勒的语言本身就具有诗性,《心兽》就是最好的证明,期待中。
  •   文笔细腻,由每个点联想的事物挺广。很喜欢她在诺贝尔奖颁奖上的获奖感言,文章的结构特别好。
  •   意识流的书不太适合初级者看,适合文学功底深一点的人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读后使我想起了“伤痕文学”
  •   好书,但翻译有点问题
  •   很好,推荐。语言非常有趣,思维非常跳跃。处女座作者。哈哈。
  •   风格很重,慎买。
  •   同事拿到书很激动,在搜集全套
  •   书还没有看,但是内容相信不会失望,而且书的质量确实很赞,货送得也快。
  •   等了好久终于可以买到了~~
  •   还没看,希望当当多些活动。
  •   回顾近几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很容易让人想起04年的耶利内克,同样是女性德语作家,同样是获奖之前国内未尝引进过任何作品,同样作品都有隐晦的传言,所以在读赫塔•米勒之前我有过一些顾忌,因为耶利内克是在我阅读史上难得的被遗弃掉的作家,实在无法接受她作品中过于阴暗压抑的内容和隐忍晦涩的文字,而对米勒作品的担心就是基于此的意识里错觉的相似性上,然后又延展为下面的两点,其一,关于德语作品的艰深。众所周知,德语作家的思想都很缜密,表现在文字上几乎字字珠玑,而且又相当擅长意象的营造,所以以诸如卡夫卡,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等几位德语重量级作家为代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德语文学氛围,很多时候容易让普通的读者望而却步。其二,政治敏感性。米勒在获奖之前,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据我所知也只不过网上流有一些台湾方面译过的短篇,究其原因,不得不说米勒的政治倾向对她作品在国内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阻碍,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文学家把政治倾向矫枉过正的引入到文学作品中,那样很容易衰减作品的文学风格,所以对米勒,我也曾经一度有过这方面的担心。那么现在当我读过她的作品之后,是否打消了此前的种种担心呢?不妨先从《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说起。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是我读的米勒第一本书,一部长篇小说,此后又继续阅读了两部小说作品,在一定的认知下,应该说本书大体勾勒出了米勒小说创作的主题方向和文学风格。

    米勒小说里面的情节是相对淡化的,甚至有一种破碎的倾向,在《狐狸那时已是猎人》中尤为明显,整本书的布局呈现出一种散漫之式,无论是章节与章节的关联性,还是段落与段落的递进,都有一种明显的跳脱感,但是这一点反而与米勒的诗性语言有了很好的契合度。跟以往的德语作家相比,米勒的文字有着一种截然相反的特性,她喜好短句和断句,立求一种简洁,清爽,洗练的风格,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跃动的律感,多少削弱了隐晦带来的障碍。

    隐晦而不晦涩恰是米勒文风的体现,隐晦很多时候体现在意象的营造上面,在中国的古代文学里面有意境一说,作为一种小说文体,自然难以达到文字的不可置换性,和寥寥数语的意境感知,不过在米勒的小说里,时而也会出挑一些经过锻造打磨的带有此种追求的文字:“额头前的卷发看见喇叭筒里的喊叫声穿插在克拉拉的脚步声中。”我想这句话很能代表米勒文字的特性,在拟人化的前提下,视觉,听觉,触觉的多重置换,一种表象不合理下暗藏的值得细细玩味的意象营造。

    这一种风格使作品呈现出断裂之感,也有就是所谓的情节淡化,淡化却并非无情节,只是小说的进程被一种稍显凌乱的风絮放缓了脚步,其实整个故事所寓意的背景都散发着某种强烈的气息,一点点的逼近读者。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的故事很像《1984》吗?确实是,米勒与奥威尔,一个是身陷其中的自语,一个是远观于外的警示,所以奥威尔可以写的很寓言,米勒却不可能不带有某种阴郁的愤懑,所以她的故事里面有很浓厚的情绪,有自身的植入。被迫害与逃逸成为了小说的主线,没有极度的渲染,也没有前因的铺垫,只是一个个片断的叠加,几乎每一个标题都代表了一种隐喻,精神的困顿,贫穷与饥饿,男人的施暴,自由的限制,人身的禁锢等等一切指向了罗马尼亚极权统治下人民的生活现实。如果说你从《1984》里面看到了被夸大后的反讽,那么《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却有一种真实的淡漠,诗化语言的特性和整个作品的结构都蒙上了一种漠然的氛围,不是压抑,而是节制。无法说清作者是不是因为那样的背景不得不为,但是这样的一种隐晦反而衬托出更加现实的状态,使小说有一种非虚拟的真实性,一如作者写给中国读者的文字里所言:你们都可能是我诸多书中人物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也极可能以相同的姿势坠落。

    当小说来到结尾,齐奥塞斯库的统治瞬间垮台,整本书最大的寓意也渐渐揭开面纱,狐狸即是人民,在统治者的眼里他们是被捕杀者,熟不知所有的集权暴政都会催生新的转变,狐狸那时已是猎人,随着第一棵觉醒种子的萌芽,身份早已变更,这是所有国家都共通的道理。这种从书名到内容的贯穿性也是米勒作品中隐喻的集中体现。
  •   当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有点后悔了,怎么会选这本书呢,语言晦涩、拗口、不通顺,看了也不知所云,硬着头皮读下去,看了近一半,还是没明白作者究竟讲的是什么故事,艰难的看完了全书,也只知道了大概的意思。

    我上网搜寻并了解了这本书的历史背景,当时的罗马尼亚在齐奥塞斯库政府的独裁统治下,政治上段狠辣,传讯、监视、告密、恐怖等无处不在,但经济不景气的长时间持续使得罗马尼亚出现了危机,也使他的权力基石出现了裂痕。1989年未,罗马尼亚国内政局剧变,齐奥塞斯库试图出逃,但是失败被捕,从而失去了权力,秘密军事法庭判决齐奥塞斯库和他夫人以“屠杀六万人民、积蓄超过十亿美元的不当财产”等罪名死刑并剥夺全部财产。书中“然后荧光屏上有子弹飞过,落在一个兵营的墙壁上,落在兵营里最肮脏最赤裸的角落里。墙壁被子弹打烂,空空荡荡。”说的就是这件事。

    静下心来又看了第二遍,比开始感觉好多了。这本书与以前所看过的书完全不一样,第一次读这样的书,对我来说有点新鲜。当然我还不能理解书中大部分的深意,对我来说,要真正看懂这本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首先需要排除一切干扰,非常专注地阅读她的文字,让自己的思想跟上她那跳跃的节奏。米勒“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直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而对于诗歌,我读的很少,懂得也更少。面对这些文字,更很多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无能为力的困惑,或许它们距离我们太过遥远,更是因为自己的文学底蕴不够深。

    这让我想起了中学时代时所了解的鲁迅,他的文章同样枯燥、沉重、晦涩、冷峻,比较之下,鲁迅的语言则直白多了,他文笔犀利,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很透彻,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他单刀直入,对当时的处在国民党统治之下社会进行无情的拷问和反击,所以,读其文章,就仿佛看见了其一身傲骨,有畅快淋漓之感。米勒的文章则显得沉闷压抑,每个阅读的人相信都不会忘记那种挥之不去的压抑之感。对些那些具有诗歌阅读经验和领会能力的人,会更容易接受她一些。因为她的语言充满了意象和比喻,明喻和暗喻,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   不愧是诺贝尔作品啊!精彩!
  •   名字很美,也看了评论说很好的,只是我觉得译文好像不是很好,太晦涩难懂!
  •   虽然翻译水平有限
  •   最开始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个名字。后来是因为故事。再后来是因为故事留下的余味。
  •   下回再看..
  •   刚开始开 感觉还可以
  •   真心不知道他在讲啥
  •   呵呵,这类书始终是值得一读的,需要好好看看。
  •   感受不一样的思维
  •   晦涩啊!
  •   20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赫塔.米勒,在此之前从没听说过此君,可能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知其人是谁。这个神秘的罗马尼亚女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她的作品又是什么如何能入评审大人的法眼的?在没读过她的作品前没有答案。

    随机从她的全集中挑了一本,因为书名《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吸引了我,有点哲学气息,让人想起“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诗句来。作者写给中国读者的书首语是类似感谢语的套话,其中一句说道“相信很多中国读者对西方文学的阅读和体验,会丰富他们当下的生活,甚至会使他们对人性的省察与对社会的感知,具有了‘另一种技巧’。”此话不错,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本就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别人的生活,省察人性,感知现实。

    然后是那篇名为《你带手绢了吗?》的获奖致辞,用手绢串起了作者几个人生经历,母亲每日出门前的叮嘱——亲情,在工厂里被密探赶出办公室只能用手绢垫在地上坐在楼梯台阶上——对邪恶的抗争,朋友在落难时被好心人一块手绢感动——温情,作者舅舅(一个纳粹)死后的遗像象一块手绢——遗憾,死后用手绢盖住死者的脸¬——尊严,作者母亲被秘密警察带去关押期间,她用泪湿的手绢清洁桌子——善良,手绢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物品,它承载着的人的亲情、抗争、温情、遗憾、尊严、善良等习性、情感,你带手绢了这句问话就像是在质问自己和读者:你还有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那些人性、情感吗?

    说实话《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这本书很不好读,特别是作为一本小说来说。故事隐晦、情节散乱,最主要也是最为人诟病的是文字不畅、不通、无法理解,难以淬读。我们不妨随意取出一段文字来看看。

    “下方有轨电车的咔啦咔啦和上方的烟雾有时是一样的东西。在城郊的另一端,农田在啃噬,带着萝卜叶子跑出很远的地方。在它们的身后,白色的墙在闪亮。在它们和手一般大小的地方有一个村子。有羊悬浮在村子和没有河水的桥之间。它们不啃食萝卜叶子。田埂两旁长着杂草,它们趁着夏日还没有过去在啃噬田埂。然后它们就会出现在城市的面前,舔舐工厂的墙壁。”(正文p6)

    如果不是翻译的问题,那这段话到底在说什么呢?从文字上分析根本不通,为什么“有轨电车的咔啦咔啦”声和“上方的烟雾”会“有时是一样的东西”?农田怎么“啃噬”? “在它们和手一般大小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到底怎么个意思?“羊”怎么“悬浮”?“杂草”怎么“啃噬田埂”?这样的文字假如放在学生作文里交上去是要被老师骂狗屁不通的,用正常的思维是无法解释的。

    作为讲究故事性可读性的小说题材,采用这种语言风格我想是不合适的,即使象《尤利西斯》这样的意识流小说也比这个好读。如果说是单纯是为了写一部诗化小说,似乎又与内容不搭配。一个阴暗、令人窒息的时代,一个关于独裁者恐怖统治下,到处是密探、警察、警犬、枪声、死人,友情与爱情、阴谋与背叛的故事,后半部分情节性可读性要强一些,也许作者并非不知道这个问题,要故意写的这样晦涩、桀骜,寻求文体的创新。

    我们不妨换一种眼光来看,把这段话当做是一首诗歌,我给它起个名字叫

    《啃噬》

    下方有轨电车的咔啦咔啦
    和上方的烟雾
    有时是一样的东西
    在城郊的另一端
    农田在啃噬
    带着萝卜叶子跑出很远的地方
    在它们的身后
    白色的墙在闪亮
    在它们和手一般大小的地方
    有一个村子
    有羊悬浮在村子和没有河水的桥之间
    它们不啃食萝卜叶子
    田埂两旁长着杂草
    它们趁着夏日还没有过去在啃噬田埂
    然后它们就会出现在城市的面前
    舔舐工厂的墙壁。

    作为一首现代意象派诗歌,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了。有人说诗不可以解释,一解释就没有诗的味道了。我基本上同意,诗歌的意象是不能讲得太清楚的。

    所以我把这本小说定义为诗化小说,或许当初作者干脆就来个颠覆,把诗歌形式与小说穿插着写,说不定效果会很好。

    刚开始读时有些后悔也许不应该先选择这一本难度大的,说实话连看书的人都看得很痛苦(主要是前半部分),我想写书的人、翻译的人一定更痛苦。但是看到后来习惯了作者(还是译者)的文字风格叙述习惯,觉得开始享受这种晦涩与拗口,读完这本书我倒觉得挺有种成就感的。但是觉得这本书应该没达到诺贝尔奖的水平,当然,不能单凭这本书而断定作者的水平或者质疑诺贝尔评审走了眼,贬低了其他得奖者。手上还有她的其它作品,等多看几本再下结论吧。
  •   赫塔·米勒的《狐狸那里已是猎人》这本书我读到一半的时候,和朋友们聊起了它。我大大地发泄了一翻对此书的不满。等我发泄完了,当天晚上我继续读它,发现它突然好看了起来。我不知道是不是它的情节突然变得紧张了还是我对它的不满喷发出去了,反正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要好看得多。
    我对此书之所以会有不满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脏”,我对它的形容是“比日本小说还要脏”。那些赤裸裸的性器官还不算什么,比这更脏的东西也会出现在小说当中。这么说吧,在看这本书的部分字句的时候喝水都会感觉到恶心。
    其次是它的晦涩。如果说毛姆是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作家,那么米勒就是世界上最不会讲故事的作家,也许她根本就没有想过好好地讲一个故事出来。这么说吧,她会把一张好好的照片撕得七零八落,然后一片一片地展示给人看。于是读这样的小说就会非常累。我倒是很好奇,米勒在写这样的书的时候会是什么感受,会比平常的作家更轻松还是相反。
    我觉得,米勒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写法,和她的诗人本质很有关系。她的小说更像是一首无韵的长节诗——她喜欢分节,她的小说像诗一样一节一节的。用写诗的方法写小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小说会有非常强的跳跃性,稍不留神读者就会跟不上她的思路,于是也就带来了第二个后果——小说的情节不连贯。相比之下,米勒不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而是在展示一个一个的意象,所以你读完她的小说之后,你也讲不出一个故事,但是那一个一个的片段可能会让你印象深刻。
    米勒的小说不是故事支撑,更多的是语言支撑。她的语言从坏的方面说是有话不会好好说,但从好的方面来讲是有一种特殊的活力。在《狐狸》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她关于“每一个针都有妈妈”的那段话实在只是三流作家的水平——即使排除翻译的因素,那些话本身也显得幼稚而啰嗦,但是到后面,她对夜晚的那些诗一般地描写确实有大师的风范。
    至于说她文字里的政治隐喻,我颇不以为然,我非常同意毛姆的一个观点,小说是写给读者看的,不是写给评论家看的,所以小说首先还是要好看。
    所以,如果你选择读米勒,你就一定要做好准备,首先不要在看书的时候吃喝,其次不要试图一目十行地读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果这两点你做得到,那么米勒还是可以读一读的。
  •   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吧,挺看不懂赫塔米勒的书的,语言怪异···
  •   作者的文字风格,独具风格。作者描写的故事背景,不能感同身受,加上故事整个很压抑,有点看不下去,勉强看完,不知所云……
  •   当文章里出现“舍利子”时,我翻了翻整本书,没找到一条注释,翻译者应该保存需权宜的地方,读者不想为您的自信付出怀疑。不过,还是拜读了。
  •   隐晦的片段式的结构,描写中主观色彩浓郁。
  •   虽然说外国名著翻译都会有这种句子表述奇怪的地方……但是……这本书尤其混乱,个人不喜欢这种,感觉没有条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