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江苏人民 作者:宋运来 页数:315 字数:2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记得有位优秀的教师撰文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看似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教学成绩却很好;也有公认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成绩却不及他人。这是为何?” 我们姑且不论教学评价、学习评价等是否合理,这种现象本身就值得人们思考:对教师而言,哪种教学方式更为有效?什么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众所周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在于学生的学,学生学得有效就意味着教师教得有效。而影响教学质量好坏的因素有很多,有教师的爱心,有教师的责任感,有教师的职业追求,还有教师的经验和智慧…… 毋庸置疑,这些因素是构成一个教师优质教学的基础。而教师要想从优质教学升至有效教学,反思是关键,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并有效实施反思性教学:在反思中感知学生的学,在反思中修正自己的教,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已有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 这才是教师最有效的教学,新课程需要这样的教学。那么,教师如何最有效地实施反思性教学呢? 其实,最有效的反思性教学需要教师掌握问课品课艺术。 所谓问课,就是教师主动征询学生、同行、家长以及自我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与意见。 问课有多问:一问自己,用一双智慧的眼睛问自己,力争把自己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这样才会给自己不断注入活力,成长的步子才会更快、更有实效;二是问学生,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的疑难、困惑、收获便是我们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出发点;三是问同行,如有同行观课,课后更要多问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问他们,更能看到自己教学的失误,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更能改进我们明天的教学工作。
内容概要
最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更需要教师肯有反思性教学的艺术,新课程需要反思性教学,在反思中捕捉教育中的灵感,在反思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在反思中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如何最有效地进行反思性教学呢?其实,最有效地反思教学需要教师掌握问课品课艺术。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教师最需要掌握的问课品课艺术》一书在教师如何把握问课品课艺术方面给出了有益的建议,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者简介
宋运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班主任,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园丁。
先后参与、主持省、市、国家级课题8项,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小学管理》、《江苏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文章180余篇,多篇文章被《教育文摘周报》、
书籍目录
序第一篇 怎样问课 何为问课 第一章 问课要问自己 第一节 问自己之课前问 一、为什么要课前问——课前问的目的和意义 二、课前问问什么——新课程对课前问的要求 三、新课程教学课前问存在的问题 四、课前问怎么问——新课程教学课前问的艺术 第二节 问自己之课中问 一、为什么要课中问——课中问的目的和意义 二、课中问问什么——新课程对课中问的要求 三、新课程教学课中问存在的问题 四、课中问怎么问——新课程教学课中问的艺术 第三节 问自己之课后问 一、为什么要课后问——课后问的目的和意义 二、课后问问什么——新课程对课后问的要求 三、新课程教学课后问存在的问题 四、课后问怎么问——新课程教学课后问的艺术 第二章 问课要问学生 第一节 为什么要问学生——问学生的目的和意义 一、问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问学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最好的信息反馈 第二节 问学生问什么——新课程对问学生的要求 一、要求问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 二、要求问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 三、要求问学生对自己学习方式的评价 四、要求问学生对师生情感互动的评价 第三节 新课程教学问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上的偏颇 二、方式内容上的误差 第四节 问学生怎么问——新课程教学问学生的艺术 一、问学生从课堂中学到了什么 二、问学生老师准备是否充分 三、问学生对课堂的感觉如何 四、问学生还有什么样的问题 五、问学生希望老师以后怎样上课 第三章 问课要问同行 第一节 为什么要问同行——问同行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问同行问什么——新课程对问同行的要求 一、问同行要有针对性 二、问同行要有实证性 三、问同行要有参与的广泛性 第三节 新课程教学问同行存在的问题 一、问同行过程中“隔靴搔痒”的困境 二、问同行结果的“高、空、全” 三、问同行形式的“强势与弱势” 第四节 问同行怎么问——新课程教学问同行的艺术 一、问同行教学重点把握上是否存在问题 二、问同行课堂的调控是否有效 三、问同行情境的处理是否合理 四、问同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否恰当第四章 优秀教师谈新课程怎样问课第五章 优秀教师问课经典案例第二篇 怎样品课 何为品课 第六章 品课——站在听课者角度品课 第七章 品课——站在上课者角度品课 第八章 品课——站在学生角度品课 第九章 优秀教师谈新课程下怎样品课 第十章 优秀教师品课经典案例
章节摘录
一、为什么要课中问——课中问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现象纷繁复杂,教育工作者需要一双慧眼、一对聪耳,不闭目塞听、不充耳不闻,才可以看到、听到真相和真言。拨开云雾见天日,知道现象的由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鉴别教育现象需要正确的判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众多选择性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方案,筛选教育行动方案需要正确的判断;教育行为是正确的还是失误的,教育效益是优良的还是低劣的,评估教育效果需要正确的判断,而这一切判断都是通过教师的“问”来实现。 愤、悱,才可以启、发。我能在课堂上察言观色,判断学生的学习情绪状态吗?饱满的情绪和郁闷的状态,我能一眼洞察吗?我在课堂上花费15分钟讲述成都的地理位置,而且讲解不清,是不是浪费学生时间?当学生需要给予思维点拨的时候,我包办代替,是不是有点“越位”?学生是“口能言”,我不给人说话的机会反而絮絮叨叨,是不是制造噪音?下课铃响了,我还喋喋不休,是不是很“唐僧”? 课中,这些问题要时刻萦绕在教师的心中,也即为“课中问”——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课堂中发生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扪心自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堂吸引力的教师。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课堂是艺术的天堂,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一个教帅,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的照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家魏书生 我的教学悟性和灵性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读书中来,从思考中来,从艺术中来。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家于永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