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美惠 页数:342 字数:339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内容概要
关系、人情和面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在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无论置身何处都会明白的。但是由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历史情况,一种被命名为"关系学"的东西便由此诞生。关系学在世界上也由此演变出了其最为复杂缜密的形式、并成为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该书力图呈现在1980年到1990年间,关系在中国大陆是如何运作并将这一系列的实践置于国家再分配经济,初现端倪的市场经济以及毛崇拜的背景当中去。笔者沿着古代关系学的谱系,追踪到清代之前对建立国家官僚权力的法家形成抵制的儒家伦理制度。二十世纪,关系学在掀起密集的关系学网络并阻止和切断国家机器垂直运作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
作者简介
杨美惠,出生于台北,曾在多个国家生活居住过。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人类学与中国文学专业,并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桑塔芭芭拉分校宗教研究和东亚研究教授。1981年首访大陆,并先后在此居住
书籍目录
致谢中文版前言导论 在中国的田野工作、政治与现代化 关系学的“发现” 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关系学 在一种恐惧文化下的田野工作 人类学家的主体位置 中国现代性的国家规划和本土批评第一部分 在一种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微观政治学的民族志 第一章 关系的方言和辞汇 民间话语 官方话语 民间话语中的关系学的关键字和概念 第二章 关系的范围和使用的背景 城市与乡村 性别层面 城市职业阶层 使用背景的多样性 看门人的社会 企事业和行政场合的用法 第三章 关系学中的“艺术”:伦理、计策及礼仪诸方面 关系基础:亲属制度、朋友关系以及其他的私人关系 情意:义气、感情和人情 扩大关系网 给予和接受的计策、义务和形式 回馈的义务 第四章 关系学最近的历史:传统的形式和历史的再现 三种官方的历史 关系学和中国文化 1949年以后的关系学的兴衰 从“使用价值”到“交换价值”:市场力量的进入 关系艺术并未销声匿迹第二部分 理论框架 第五章 礼物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学 国家再分配经济中的权力技术 礼物经济中的反技术 命题 第六章 “借古非今”:古代中国的仪式伦理与国家理性 “批林批孔” 重新解释过去 第七章 毛崇拜、关系的主体和个体的回归 红色风暴:国家主体和毛崇拜 个体主体的回归 关系主体性的增减第八章中国根茎式的关系网和民间组织 个体与社会之间 个体与团体或协会之间 根茎式的亲属制度与关系政治:从“关系网”到“民间”结论 返回到实地 交换的阴柔的力量 作为一种民间自我组织媒介的仪式 人情胜过关系后记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在一种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微观政治学的民族志 第一章关系的方言和辞汇 1947年版的《辞海》里并没有“关系学”这个词,《辞海》是和《牛津英语辞典》相似的一部辞典,引语都出自古代作品和经典作品。在台湾,它也不是日常用语中的一部分,我们因此可以推测“关系学”是在社会主义中国才出现的。对“关”字的理解,《辞海》里有两个定义,都与我们正在研究的现象有关:“‘联络’或者‘建立联系’,以及能关闭和有人守卫的通道和大门”(舒新城,1947:1412)。辞典上的这两个定义与现代关系学直接有关。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搞社会联络的能力,关系学赋予一个人应付生活中无数的门路的能力。要琢磨出这些关系学辞汇的各种社会用法和社会态度,我们必须到辞典的定义之外看看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和看法。 我一旦决定把关系学作为研究重点,就到处找人给关系学下一个定义,我得到的回答表明,尽管我想弄明白“本地人的看法”(Geertz,1984),可实际上他们对关系学没有一个单一的看法,相反,当地人有多种的看法和定义。这种不明确性表明,关系学包含了模糊和善变的文化意义以及人们对关系学活动的又褒又贬的模棱两可态度。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多种奇妙的相互冲突的态度,不仅说明在任何一个具体社会里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性别或不同伦理的观点,而且也说明一个社会正在经历着特殊的变化,或者说正经历着从一种世界观、一套习惯和解释转向另一套的历史性巨变。同时,人们思想中变化的方向和新秩序的轮廓尚不明朗,对新的关系学的现象的解释也没有定论。因此,在这个开放式变化过程的中间位置提出关系艺术的问题,会遇到不同话语多重性的交锋,所有话语都寻求适当的辞汇对历史做出独特的解释。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是迅速发展的关系学研究的先锋之作,同时也是一本该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目。这本浓厚的民族志向读者展示了多年来研究分析的成果以及天才的口述史。从方法论的优势来讲,意义深远,它为自我认识中国当代社会的分析者提供了一个框架。 ——杜赞奇,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现任职务:人文社会科学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 这是一本出色而精彩的批判民族志著作。它定义了一个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构成——关系,同时还证明了它复杂的产生路径,共鸣以及在各种或大或小的事件中发挥的作用。 ——乔治·马库斯(现任职务: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人类学系主任)
编辑推荐
《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礼物、关系学与国家》是迅速发展的关系学研究的先锋之作,同时也是一本该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目。这本浓厚的民族志向读者展示了多年来研究分析的成果以及天才的口述史。从方法论的优势来讲,意义深远,它为自我认识中国当代社会的分析者提供了一个框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