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03-0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高彦颐 页数:306 译者:苗延威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内容概要
本书的前半部首先考察了缠足在现代的、全球化的世界里,逐渐失去文化光环的过程。在面临“天足”概念和“放足”运动冲击的过渡时代(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里,高彦颐指出,“缠足”解组为三种层次的时间性:具有文化荣耀或正当性的缠足、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缠足,以及个体体现的缠足。这种解组使得反缠足论述的进步史观与所谓的“缠足的终结”之间,出现了某种“时间差”。人们不会在一夕之间从旧式生活翻转到新式生活。即使缠足已然丧失其文化光环,不少小脚母亲还是固着于传统思维,继续为女儿缠脚,固执地相信小脚才是值得追求的真理。换言之,过渡时代呈现出来的特色,是一种“在时间、感情和时尚之间徘徊、游移和摆荡的动态”(第7页)。缠足的终结并不是一个“从缠到解’’的直线进程;相反的,缠足既是一种普遍而且复杂多样的现象,其消逝必然历经漫长而反复的过程,也必然纠缠在上述三种时间性的错乱步调之中。
作者简介
高彦颐,(Dorothy Ko)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关系学学士、东亚历史系博士,专攻明清社会史及比较妇女史。曾任教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及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历史及妇女研究系,现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分校历史系教授。近作有《步步生莲:绣鞋与缠足文物》(Every Step a Lotus:Shoes for BoundFeet)及《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TeaeheFS of the Inner Chambers:Women and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等书。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 中文版序 献词 鸣谢 凡例 图版 前言 第一部分 揭露的身体 第一章 全球国族巨型历史:“天足”概念的兴起(年代至年代) 缠足的终结:两种历史,三种时间,二手声音 “天足”:一个崭新的基督教范畴 徐珂与汤颐琐:天足的国族主义化 “女人好比蛋黄”:一个新的地球知识域 妇女能动性:意志克服身体 辜鸿铭:“观于人”的屈辱 抗拒注视:理想的女性特质 第二章 被掀露的身体:放足运动的实行(年代至年代) 薛绍徽:“非马非驴” 从“天足”到“放足” “光复故物”的蔡爱花 放脚乐 阎锡山与山西反缠足运动 缠足罪责化 国家对付父老 性别重于阶级:无法同一的女界 算总账 荒诞剧场 第三章“缠足如古董”:不合时宜的爱莲者(年代至年) 姚灵犀与友人:收藏“凋零” 民俗新知的生产 拟仿的怀旧:旧文人、新玩家。 “天足”与“缠足”的并接 方绚的发明 二手的性:小男孩、冒牌货、收藏家 “姥”如是说:被转述的女性欲望 绣鞋的社会史:杨铁崖与胡雪岩 自称女性主义者的赏玩家 疼痛的身体:女性的呐喊 第二部分 遮蔽的身体 第四章 溯古访今:缠足源流考 界定缠足:弓足 传说与历史 杨慎的考证:未知的诱惑 《汉杂事秘辛》:身体部位的测量 驳斥杨慎:转向鞋履的胡应麟 后履、妇工与女性差异 今世之潮流:缠足与时尚 赵翼与世纪缠足极盛期 装饰的身体以及显露的身体 钱泳:从考据到社会批判 自在劳动的女性身体 第五章 狭邪之游:男性欲望与西北的想像地理第六章 灰姑娘的梦想:女体的累与用 尾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部分揭露的身体第一章全球国族巨型历史:“天足"概念的兴起(1880年代至1910年代)1999年11月间,最后一座专为缠足妇女制鞋的鞋厂,停止了最后一道生产线。这座名为“志强”的鞋厂位于哈尔滨,厂里的老师傅,利用八双鞋楦,打从l991年起,每年制造300双左右的“莲鞋”(“小脚鞋”),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销售出去的,连一半都不到,只见库存堆积如山。小脚鞋的买主,年纪大都超过80岁,人数则年年锐减。停产之后,该鞋厂将这批鞋楦捐给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并为此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一位馆方干部的致词道出了众人的心声:“‘三寸金莲’是封建社会妇女身心受摧残的历史见证。小脚悲歌永不复唱,金莲鞋楦凝刻辛酸。”新闻记者也执笔呼应道:“小小的鞋楦,见证了中国妇女从被压迫到获新生的历史进程。”(我的强调)
媒体关注与评论
高彦颐以其博学而严谨的治学态度,再加上顶尖历史学者必备的想像力,突破了反缠足观点的窠臼,娓娓述说缠足的故事,使我们耳目一新。她的论点使我们重新省思有关此一污名化的习俗,一个或许最为关键但又备受忽视的面向——中国妇女在她们自己的文化生存中所展现的能动性。纵令黑格尔复生,想必也可从这部著作中有所领悟:缠足即历史。 ——周蕾(RevChow),美国布朗大学安德鲁·梅隆(AndrewMellon)人文学讲座教授离彦颐以无比的勇气挑战缠足这个艰难的研究课题,如今开花结果,成就了此一力作。在本书里,她跨越了国族主义、女性主义和东方主义的框架,明确地将缠足摆置在时尚史的范畴之中。透过巧妙的叙事策略——先从缠足在现代的消逝过程说起——她将前现代全盛时期的缠足史,设定为一部有关遮蔽的故事,埋藏其中的,是隐密化的源头、隐密化的身体,以及隐密化的意义。层层遮蔽的缠足,有如一道道幻影,当它被呈现为欲望客体的同时,其实也不经意地透露出妇女们的我群认同。 ——费侠莉(CtlarlotteFurth),美国南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
编辑推荐
《缠足》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