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所归是大国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小东  页数:2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中国是天命所归的大国”为结论,分四部分论证了中国这个大国的未来定位和应遵循的发展道路。第一部分通过检阅历史和现实,指出了中国准超级大国的实际地位和国人的认知误差;第二部分通过中西比较,指出了国际关系的实质,批驳了“逆向种族主义”、文化原教旨主义以及某些“自由主义者”的谬误,勾勒了大国国民的应有形象;第三部分透彻地道出伪环保理论的虚伪,探索了大国衰落的原因;第四部分纵论古今中外大国崛起的道路,探索了西方国家崛起的真正推力,给出了中国这个大国崛起所应遵循的道路。

作者简介

王小东,著名学者,当代民族主义代表人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长期关注国家战略选择,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
  已出版作品有《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合著)《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译著)等。《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一经出版即轰动海内外,引起激烈争论。

书籍目录

第一编 21世纪,中国何为  第一章 估量估量中国的国际地位    大国,还是小国    中国距离超级大国还有多远    “中国人误读了世界”?    是不是接受中国,那是你们(西方)的事    致命的问题: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对称 第二章 天命所归是大国   中国无法不显其大   敢于使用力量才能和平崛起   莫作鼠目寸光的“大国”   天降大任:做个视野宏阔的英雄国家第二编 谁在歪解中国  第三章 虚伪的西方——也论“文明的冲突”  西方人,是时候了解中国人了——就西藏问题与中西关系答西方问  红脸,白脸:美国的自由、民主与霸权一一个中国的民族主义者看西方与美国  西方人,请别让中国哭泣  “肉食者鄙”——也论“文明的冲突”  中国人抗议西方的浪潮意味深远 第四章 自卑的中国人——“逆向种族主义”批判   论中国知识界奴化影射史学的形成背景及其危害   中日谁更应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外国人比中国人更诚信吗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日联手”   自废武功就能让美国人放下屠刀?   外国人在中国,凭哈让他高人一等   爱国主义教育:先从揍美国流氓做起   多余的独角戏:大可不必为日人辩   从洋人性能力神话谈起   谁在指鹿为马——中美示众比较   也谈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   泰戈尔:学会走西方路的小孩? 第五章 文化保守主义:貌似自尊的自卑   大国崛起的障碍:抱着祖宗不撒手   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安分止争”布道,中国不需要   读《阉者的梦呓:酸腐儒时髦的和平战略》有感第三编 大国崛起无坦途 第六章 对现实的忧虑——经社杂谈.   砍掉需求:削足适履的“绿色”发展观   环保,环保,谁的环保  环保主义者要搞“自然中心论”,人放哪里盗版有理      硬牙齿耗不过软舌头:软力量也决定国家安全  去除经济学家头上的光环  17年前的预言:论中国的经济道路  不应把比较优势的逻辑推向极端  知识经济,切莫瞎忽悠. 第七章 大国衰亡:最大的历史悲剧  濒死文明的悲惨    “奇点”理论:落后国家的福音还是梦魇   新“饿乡纪行”   曾经阔过   就帝朝的武功与工商业问题与杨鹏商榷   什么是历史   21世纪这个坎人类能否过去第四编 至为重要的大国魂  第八章 中国要崛起,民族精神不能丢    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正名    全球化了,中国为什么还需要民族主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关系论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留学生们,至少学学犹太民族吧  第九章 民主离不开尚武精神    我们从西方的崛起学什么    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互制约  民族生存竞争与民主制度  理想主义过时了吗——从话剧《切·格瓦拉》谈开去  自由难道由强权恩赐而来——回答何家栋先生对《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的批判  从中国古代的皇权“制衡”看新儒家和自由派之谬  儒学·尚武·民族意识  侠义失于野:我看王朔金庸之争

章节摘录

第一编 21世纪 中国何为第一章 估量估量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是不是个大国不是问题,值得讨论一下的,是中国是不是一个超出于一般大国之上的大国,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关于这个问题,中国人自己的争论可能很大,有趣的是,外国人的结论却基本上是一致的。大国崛起的规律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历史上大国崛起,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其最小公倍数太大,而其最大公约数又太小。但对此的经验总结又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只要我们不把这些经验当成放之四海万世皆适用固定不变的规律,则我们也是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东西的。西方人不愿接纳中国,是中国的光荣,这说明了中华民族仍旧是一个令人生畏的民族,它虽然目前还不很强大,但变得极为强大的可能性是为西方国家乃至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所深切感受到的。归根结底,中国在世界历史上是最经久不衰的强国,现在也仍旧是个大国。大国有大国的难处,体现在这个问题上,就是我们不可能像那些弱而小的国家和地区去依附西方国家,去沾它们的光。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毕竟是个大国,大国有大国的力量,完全把中国排斥在国际体系之外,对于西方国家也有相当大的危险。因此,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必然是又打又拉。它们一时还不敢像对付伊拉克或南斯拉夫那样对付中国。它们不愿接纳中国进入它们的俱乐部,但又想把中国羁縻在它们的体系之下。大国,还是小国中国究竟是个大国,还是个小国?记得去年大陆和香港的一些人曾经就此展开过讨论。大体上说,中国的专家、学者、编辑、记者们,多数认为自己的国家除了人口多、面积大之外,根本就还算不上一个大国。他们列举了种种“大国的标准”,认为中国压根就不符合这些标准,并据此嘲笑那些认为中国已经是个大国的国人。然而,不管中国人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的国家,大多数外国人则坚持认为中国不仅早已是个大国,而且具有未来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对中国友好的人这么看,对中国不友好的人也这么看。前者期盼中国能够改进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未来参与领导这个世界;后者则呼吁加紧防范中国势力的扩张。这里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和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国情认知的差异,而且这个差异是外国人认为中国行,而中国人认为自己不行,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以中国文化中传统的谦虚美德看,中国人自己认为自己的国家还不够大国的标准,这至少是一种谦虚的美德,无论如何没有什么不好吧。然而,外国人却不这么看。他们中的有些人认为,中国老是讲自己不是大国,是一种自私,是逃避责任,是贪图继续搭别人维护的国际秩序的便车。美国记者霍华德?弗伦奇就是一个持这种观点的人。他在2005年8月19日的《国际先驱论坛报》上撰文《中国优先,坐失良机》,认为中国“低头弯腰,只管自己内部的发展”,既是自私的,又是短视的;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块头的搭便车者”,既“削弱了国际秩序”,又让自己“坐失良机”。一名《纽约时报》记者也曾对笔者说:“既然大家都从国际秩序当中得到好处,就应该大家一起维护才是;现在美国在很多地方都是拉着中国,希望中国发挥作用,可中国却总是一言不发,甚至连会议都不参加或是派低级官员应付。”我认为这是些对中国比较友好的人士,希望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他们对于中国的“无为”不大满意。那么,那些对中国不怎么友好的人士呢?我们的那种谦虚的美德,我们的“无为”是否就让他们放心了呢?恐怕也不见得,他们认为这是在掩藏实力,是一种战略欺骗。笔者以为,在中国是不是大国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仅仅自得于自己的传统的谦虚美德,而必须真正地了解外国人怎么看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的金灿荣教授说得很好:“中国的精英层对自己国家的定位还没有一个大国意识。……这种认知差距,很难说谁对谁错。也许我们是正确的,他们是错的,他们有别的,如政治方面的动机在里头,或者他们的数据是错的,但是客观事实是人家就这么看了,他们已经认定我们中国是个大国了。这就是说,我们在判断自己国家的定位的时候,外部的现实就是这个样子。”中国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无暇多顾外部世界;同时,美苏争霸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埋头搞自己的事情的宽松空间;再加上当时中国的经济利益与世界其他部分牵涉不大;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中国采取在国际关系上尽量低调,主要搞自己的事情这样一个外交战略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将近3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在综合国力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苏联已经解体,美苏争霸的格局已不复存在;同时,中国的经济利益已经全球化了;再加上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世界希望中国所承担的责任也加大了;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已经有必要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具有一种大国意识了。对中国友好的人士们期盼中国这样做,而对中国不友好的人士如果想阻拦中国这样做,把这说成是“中国威胁”,则他们自己要承担道义上的责任。比如前面讲到有希望中国发挥更多的大国作用的美国人,当然还有整天想着遏制中国,不希望中国发挥大国作用的美国人;如果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而后一种人阻挠的话,就有可能是他们,而不是中国,遭到道义上的批评。看清这样一个新形势,对于构建中国新的外交战略极为重要。中国距离超级大国还有多远关于中国是不是大国的问题,大国国民应该是什么样之类的问题,《凤凰周刊》作为专题也不止搞了一回了,而前几天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也在谈这个题目。大家现在突然热衷于谈这个话题,可能是反映了一种社会需要。既然社会有这个需要,那我也来谈谈这个问题。一、不管中国人自己认不认,别人都坚持把中国看成一个大国中的大国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这根本不是问题。就说一条最为简单明了的理由:如果中国不是大国,那么,联合国安理会具有否决权的“五大国”的实际地位和称呼从何谈起?历史上的中国不用说了,是个历经数千年的超级大国。就是近现代,东西方列强的侵略既然没有能够彻底肢解中国,中国就还是个大国。实际上,二次大战的结果之一就是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而中国受之无愧:即使中国确实如一些人所非常热衷地指出的那样,在战争中的表现不够好,但毕竟是经过自己的浴血奋战,没有投降,至少比“五大国”中的法国要强一些。所以,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四个警察”的设想中,在联合国的最初“四强”中,有中国而无法国。所以说,中国是个大国这一点根本不是问题,早就是了,在二战中就是了。非说中国不是大国的那些中国知识分子,无非是一种民族自虐心理,不值得与之争论。中国是不是个大国不是问题,值得讨论一下的,是中国是不是一个超出于一般大国之上的大国,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关于这个问题,中国人自己的争论可能很大,有趣的是,外国人的结论却基本上是一致的。不久前参加一个会议。一位国际问题专家谈到了外国人如何看中国的几个故事。一个故事是他本人刚刚访问美国的经历。美国人告诉他,中国是这颗行星上未来唯一有能力挑战美国的国家,这是美国精英层的共识,你们啥也别解释了,解释也没有用。一个故事是根据西方一些机构的计算,中国的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仅次于美国和欧盟(所有的欧盟国家捆到一起,包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居世界第三位(而我们自己按汇率计算是第七位)。再一个故事是他听一个台湾出身的旅日高级研究人员讲的。说一个日本右翼大佬,在北京、上海、西安等中国城市转了一圈,回国后在一个许多右翼精英参加的会议上讲:由于中国一开始不肯学习,后来又胡乱学习,而日本则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学习,所以日本过了100年好日子;现在日本的好日子到头了,因为中国也开始学习并上了轨道了,只要中国不犯大的错误,就算小错不断,其崛起也是必然的;日本所能做的,就是现阶段努力诱使中国犯错误,以延缓中国崛起的速度,但也要做好另一种准备,就是在实在遏制不了的时候归顺中国。我在英国的经历已经在《凤凰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中说过了,就是人家已经把你看作大国中的大国,认为现在的世界经济是中美两个国家的权力双人舞,其他国家都是陪衬。回国后又有一位丹麦记者采访我,采访结束把录音设备收好之后,她对我说:你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都在谈论日本第一,日本人自己也在谈论日本第一的情况吗?我说:我记得,那时我就在日本。她说:今天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第一,这个情况很相似,但我想和你说一句私心话,日本人成不了第一,因为他们太狭隘,我那时就看清楚了,可你们能成第一,因为你们不狭隘,更愿意学习。这位丹麦记者给我的感觉是她确实不嫉妒中国的发展,真心希望中国好,她只是希望这个崛起的中国不仅仅是有力量,而且对世界其他人开放,在文化上也能够对世界其他人有吸引力。对此我回答:这也是我所希望的,我认为一个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家,决不能够仅仅有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不对世界上其他人开放,没有文化吸引力。当然也有另一群人,对于前景的估计和她一模一样,却心怀妒恨,这就是美国那些80年代大喊“日本威胁”的人。今天他们在大喊“中国威胁”,并说中国和日本不一样,中国比日本要厉害几个数量级。看到了吗?这就是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这些当今的列强对于中国的看法。前面提到的那个国际问题专家说:我们中国人自己争论中国是不是个大国,有可能我们对,有可能他们对,就让历史作结论吧,但有一条我们得明白,就是人家是把你当成未来的超级大国看的,你怎么解释都没有用,你怎么韬光养晦都没有用,人家就是这么看你的,在这个问题上人家可没有什么不同意见。二、中国不仅是个大国,而且是个超级大国的架子,但真要实现这个目标,则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中国在漫长的世界历史中,一直是一个超级大国,只是到近代才衰落了。所以,很多西方人都指出,更准确地说,中国不是“崛起”,而是“恢复”。列强曾有过肢解中国的机会,当时肢解了也就肢解了,但中国毕竟避免了被肢解的命运。只要中国避免了被肢解的命运,那就是一个超级大国的架子,就是属于极少数幸运者行列(甚至是唯一)的候补超级大国。在这个问题上,列强自己的认识完全正确,这是我们的光荣,我们不必煞费苦心解释什么了。解释也没有用,反而给人一个不诚实的形象。然而,说我们是一个超级大国的架子,只是说世界上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没这个可能而我们有这个可能,并不是说我们不用做什么努力就可以自动成为超级大国。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手中握有别人羡慕却绝无可能得到的机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道路更为艰难,因为我们还在崛起过程中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我们想当一个普通大国,与世无争地躲在一个角落里过日子而不可得。同时我们的道路也相当漫长,当以一个超级大国,而不仅仅是一个大国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时候,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次会上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虽然进展迅速,却距离尚远,特别是有些方面,则连进展迅速都谈不上。我在这里挑一些我自己认为值得关心的方面谈一谈。第一个标准是国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大国,则中国不仅算不上大国,甚至在小国当中都排名靠后。在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大国时,主要还是看总和而不是看人均。然而,如果你的国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实在太差了,就用老百姓的语言简单地说一句,这总不大好看吧,总不好意思吧。幸运的是,在这个方面,我们虽然存在贫富差距方面的严重问题,但在总体上进展迅速。我们的人均生活水平排名稍稍提高一点,比如说排到中游,就意味着我们的经济总量增加很多,而经济总量无论怎么说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大小的最重要指标。第二个标准是你的军事力量是否强大。不管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是不是和平,军事力量是否足够强大仍旧是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当今中国的经济利益日益全球化,正在成为或者有可能已经是经济利益最为全球化的大国,我们在未来将会迫切需要远距离投射力量的能力来保卫我们的全球化了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所以,强大的军力绝不是仅仅满足我们成为超级大国的虚荣心,而且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世界和平。说实在的,我对于现在中国公司以到处收购自然资源的方式保障我们的资源安全心存疑虑:那些在中国境外,有些还是非常遥远的地方的自然资源,如果没有远距离投射力量的覆盖,仅凭一纸商业文书,能是安全的吗?这些项目,投资巨大而回收期漫长,一旦发生安全上的问题,我们血本无归啊。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我们的进展不够迅速,但另一方面,一旦我们的观念发生转变,准备在这个方面下力气了,我们的进展也会相当迅速。我认为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以适应新的形势了。第三个标准是科技创新能力。世界历史上的超级大国,特别是能够在那个位置上坐得长久的,往往都为这个世界贡献了无数的科技创新。这些科技创新不仅使得自己的国民过上好日子并在军事上压倒对手,而且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了无数的好处。譬如英国和美国,只讲它们对于世界资源的掠夺,对于世界人民的剥削确实是不全面的,它们的科技创新能力确实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数不尽的好处。看看我们自己的历史,你会发现古代中国也是这样,它的科技创新能力也给周边国家带来了数不尽的好处。譬如说,如果没有古代中国的科技和其他方面的创新能力,中国的周边国家,包括日本,很可能在欧洲人到来时还处于野蛮人的水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这个本事,首先是它的军事霸权保不住,会被别人打败,其次是不给好处光抢东西,世界上所有的人会一起反对你,你也不容易站住。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以人体来比喻,中国的肌肉已经长得相当强壮了,但骨头还软,与肌肉不相称,但最不相称的是头脑,现在是该好好长长脑子的时候了。    ——王小东

编辑推荐

《天命所归是大国》以“中国是天命所归的大国”为核心,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精辟的回答。不仅批驳了“逆向种族主义”、文化原教旨主义的谬误,而且勾勒了大国国民的应有形象;不仅指出了“自由主义者”的虚伪,而且分析了国际关系的本质和民主、自由的真义;不仅探索了西方国家崛起的真正推力,而且给出了中国这个大国崛起所应遵循的道路。中国在崛起,人们在争论:21世纪,中国何为?中国在世界上算老几?大国崛起的规律是什么?中国向西方学什么?西方国家对中国为什么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谁在歪解中国,欲把中国引向歧途?为什么总有些中国人自轻、自贱、崇洋媚外?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老是批判民族主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天命所归是大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7条)

 
 

  •   每个人对世界的思考的都会有所发现,也难免有所不足。一个还算公正的人,一个非别有用心的人,对于别人的发现应该持一种客观理智的态度,而不应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更有甚者,对某一作品可能是囫囵吞枣的阅读后,便扭曲作者原意、夸大不足之处,从而对作品进行狂轰乱炸,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就像多年前,王朔的《我看金庸》一样。金庸的作品,王朔坦诚他没有完整的看过一本,就这样竟然有鼻子有眼的把金庸批了一通,但姜毕竟是老的辣,金庸对此置之不理,王朔愈战愈勇,但最终只能狂吠几声而不了了之。近期,有幸拜读了热度急遽飙升的“民族主义”学者们的作品,感受匪浅。但拜读的第一本是让我很失望的《中国不高兴》,因为整本书可以用“很大很空很凌乱”来形容。因为“主义”是要引领社会思潮,改造社会规范和人的灵魂的,对于内政外交、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关键领域,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应该有一套系统化、理论化、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理论体系的,而这些,在《中国不高兴》中是看不到的。所幸的是回过头来发现了王小东的《天命所归是大国》,让我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了“民族主义”。无论什么主义,如果离开了客观、科学的治学宗旨,离开了“爱国主义”的前提,只能是“伪主义”,甚至是“毒主义”。《天命所归是大国》旗帜鲜明的反对“逆向种族主义”和“新儒家主义”,提倡“尚武精神”,于是有人批判说,王小东等人是在鼓吹“文革”思想;王小东强烈反对西方霸权主义,提倡中国要迈开脚步,挺起腰来,壮大实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又有人批判说王小东是在鼓吹纳粹思想,是唯恐天下不乱。看来,有些事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的,“中国,无论自己怎么认识,无论怎么韬光养晦,西方都把你看做是大国”,“相反,无论中国怎么做,逆向种族主义都会说中国不好”,看来,“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提倡的,敌人提倡的,就是我们反对的”这话不假。那么,如何评判民族主义呢?当然,最客观、最稳妥的办法是留给历史,但是,天命无限而人命苦短,我们可能无法见证历史,因此,只能从“主义”本身去品评。作者在书中曾说,“民族主义,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能成为超级大国的的一种情感和价值观”,可见,单从作者的出发点看,民族主义首先是一种爱国主义。那么“民族主义”所反对和批判的东西,是否客观?是否是出于自己所宣扬的爱国主义的出发点?作者所批判的主要有三:一是批判“逆向种族主义”的自我矮化和扬西贬中;二是批判寄希望于西方道德感化而自废武功式的的愚蠢认识;三是批判对中西文化和民族主义的错误认识。在批判的同时,作者旗帜鲜明的提出自己主张:一是崇尚“至为重要的大国魂”和尚武精神;二是发展民主,用民主凝聚人心,保卫人权;三是制度创新,发展科技,壮大国防,练好内功;四是中国要走出去,要做英雄的国家。下面逐一分析:1、中国无法不显其大,这是客观现实,也被很多学者所预言。事实上,中国的硬件和块头是世界不可忽视也不敢忽视的,虽然,中国现阶段的问题不少,如硬件与软件极度不对称,严重的腐败问题,生存空间和资源受到限制等,但其人口、面积、经济规模,民族凝聚力等加在一起的话,其潜在力量之大,举世无双。这么说,不是有意将民族主义引入“狂妄自大”的泥潭,而是尊重历史,尊重世界。请问,20实际30年代的中国与今天相比如何?但即使那样,中国没有像同时代的西方某些国家,短短几个月就向法西斯德国投降,而硬是挺到最后,迎来胜利的曙光。今日之中国,无论哪方面已远胜于昔日,如无内忧外患,强大势在必行。早在2003年,作为中国高层智囊之一的何新曾说过:“中国改革将进入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务实时代。自邓小平发动改革以来中国若干最危险的时期都已度过。中国近年之进步令人刮目相看,中国人民之智慧与伟大举世无双。中国之知识界新生代也日臻聪明、成熟,西方及海外设置的主要意识形态骗局已多被揭破,很难再骗倒中国人。五十年内,中国必会走向经济、文化及政治的全面复兴,成为主导未来世界的轴心国家。”先贤之言,每每泄露天机。当然,中国历史文化也好,现实状况也好,也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有的问题如不解决,会演变成事关存亡的大问题。如鲁迅批判的“阿Q精神”,柏杨批判的“丑陋的劣根性”,吴思在《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中批判的中国历史真实的生存游戏,以及公认的腐败问题等等。以上作品我也拜读过,窃以为很多观点还算客观,因为鲁迅也好、柏杨、吴思也好,他们只是从某一
  •   本书以“中国是天命所归的大国”为结论,分四部分论证了中国这个大国的未来定位和应遵循的发展道路。第一部分通过检阅历史和现实,指出了中国准超级大国的实际地位和国人的认知误差;第二部分通过中西比较,指出了国际关系的实质,批驳了“逆向种族主义”、文化原教旨主义以及某些“自由主义者”的谬误,勾勒了大国国民的应有形象;第三部分透彻地道出伪环保理论的虚伪,探索了大国衰落的原因;第四部分纵论古今中外大国崛起的道路,探索了西方国家崛起的真正推力,给出了中国这个大国崛起所应遵循的道路。
  •   天命所归是大国 中国民族主义领军王小东的标杆力作
  •   一直在看王小东先生的博客,学到了很多东西。正在看王的《天命所归是大国》,给我们一个不同于以往所受教育的视角,一个具有理性自信、开阔的视野、自由的思想的学者向我们一一述说我们的过去、现在的对和错,寻找我们面向未来的路。这是一本值得细读的书,没有学术般的枯燥,没有商业化的哗众取宠。你会发现,你在和一位智者在交流,没有上对下、长对幼的教导态度,平起平坐的,真正的自由精神。如作者所述:除了挣钱外,我们是不是要做点其它事情?值得仔细品味的一本书!
  •   人的观点需要与时俱进!如今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而立了,该适当展现一下力量和野心!即使不流于表面,但在意识上必须要树立起大国的自信和大国的思考方式!合理的意识确立了,激情也好,愤青也罢,所产生的力量才会将历史发展向前、向进步推进!“五四”和“文革”同样是激情迸发,但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却几乎是两极分化!在其位,谋其政,中国现在该学会用大国的眼光谋划未来,别老自己折腾自己,所以别再把注意力放在“丑陋的中国人”、“民族劣根性”上了,反正我这个出生于80末期的人,并不觉得外国的月亮就比较圆!
  •   因为中国不高兴所以买了天命所归是大国不过王小东写的东西都蛮好的
  •   中国是地域上的大国,是人口大国,但是真要成为承载天命的大国,还须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   这本书的观点明显激进,强调斗。当然中国谋求国家利益中应当增加强硬的地方,但没那么赤裸裸。中国还不具备与世界主要大国抗争的实力,韬光养晦依旧要实施下去。
  •   中国的复兴就在本世纪前50年,无论从什么地方而言,国人要做好的就是大国国民心理准备,本书读后给人一种振奋。
  •   看了以后,觉得作者说出了我内心很多想说的话。尤其是作者指出中国要成为一个大国,就必须有尚武精神,这的确说到了现在中国的痛处!
  •   天命所归是大国。不要再解释什么和平崛起了。崛起是不可能和平的。
  •   中国不仅要做一个大国,而且要做一个真正的强国。
  •   这本书看了后就觉得爽,难得作者旁征博引,告诉我们这么一个既成事实--中国只要统一就必定是大国。我们不必妄自菲薄。
  •   作者说出了我们心中的话,我们就是大国,我们就是要重新领导世界
  •   大国兴于衰、落与起,自有其规律
  •   书似乎是作者的讲演稿,因为感觉很口语化,不想学术著作,浅显易懂。以前觉得吴思的血酬定律很NB,作者用暴力规则是一切规则的元规则,总结了血酬定律,经典,呵呵。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爱国热情和理智的民族主义情操,作为“愤青”的我,受教了。推荐给未过而立的各位朋友看,做个理智的“愤青”!一个人三十岁以前不激进,他的心灵有病;一个人三十岁以后仍然偏激,他的头脑有病。呵呵。
  •   看了之后,让我感到警醒和压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的现状,应该关心中国的未来.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要走出国门,和已经走出国门的人都应该读读它.
  •   如果把作者贴上所谓民族主义的标签,可以说我们国家民族主义者太少了!
  •   这本书不是没有靠谱的地方。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及逆向种族主义的批判还是有道理的。另外作者也明确提出“文革”对国家发展的危害。
  •   中国一直不高兴,其实是中国人民一直不高兴!一个人民都不高兴的国家怎么能高兴起来啊?别装了!好好的爱自己的国家,国家好好的爱自己的人民。天天都会高兴!
  •   第一次知道了我们国家还有逆向种族主义这么个怪东西。了解了很多新鲜的观念和观点,部分言论看了真解气,评论得太恰当,太入木三分了。本书值得购买,值得宣传,值得推广。
  •   经济崛起了,脊梁也要挺起!中国,雄起!!!
  •   中国的崛起是必然
  •   我国要成为英雄国家和世界的领导者。
  •   虽然理论基础不深,但是浅显易懂也是王氏作品的长处。虽然多多少少有一些粉饰的嫌疑,但无疑比起恨不得跪倒在洋大爷面前,做美国人干儿子的“精英”来讲,本书给人的启发还是更多的
  •   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
  •   作为《中国不高兴》的继作,沿承了其风格和一贯的霸气!
  •   看完《中国不高兴》觉得不过瘾,又买了这本
  •   中国不高兴
  •   写的很好的一本书 是在强烈爱国主义下的冷静思考 其中 关于“逆向种族主义”的论述更是精彩很不错
  •   作者的观点很独特,中国的既得利益阶层应该学习学习
  •   中国埋头发展了很多年,该让四方来贺了。
  •   是一本研究中国的比较通俗的读物
  •   经典品牌 经典品质 了解大国崛起
  •   王小东不错,看看他的书
  •   写出了中国的气势
  •   是中国人的,是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中国人,就买来看看,不会让你失望!
  •   还没有 看呢。感觉不错哦。就是有点撕开的地方。不过应该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看能容
  •   一本振奋民族精神的好书。值得阅读。
  •   主编推荐的,说话就应该说人话,这本书达到了,我还在看之中。
  •   在拿到本书之前,先在新浪网上看过一部分了。看之前,还以为是一本愤世嫉俗的书,没想到作者的思考是冷静的,用语是恰当的。
  •   当当这次的活动非常适合我们这些爱读书的人,平时一些不舍得买的书,这次买了很多。书的质量非常好,送货速度也非常的快,当当最近真的越办越好了,加油~~
  •   中国人都应该读此书,特别是领导层。
  •   是一本有见地的书,让阅读人可深思。
  •   第一句:我看着烦
    第二句:愤青比汉奸更害国
  •   还没得闲看,买回来的时候包装还比较完好,但盖章的时候发现后面封面和书脊之间已经烂开了。是不是为了追求低成本,才把书的质量做成这样子?情愿贵一点,也要保证质量!
  •   送的人之后就嫁给我了
  •   书名很吸引人
  •   资料详实,正在解读中。欢迎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们一起进入历史轨迹,探寻心中不一样的答案!
  •   看着玩啦
  •   快看完了,非常好的一本书!希望这本书能作为小学开始的政治教材,但是难啊。。。
  •   作者很有名气 主要是看这书能扬眉吐气 哈哈 总是看谦虚的书太难受 看一次这书大 大的增加信心
  •   一本好书,应该多看看。
  •   ok,关键是一折便宜啊
  •   经常翻翻看看,学会思考,学会生活。
  •   好好思考
  •   人人都该这么看这么讲
  •   有利于对国情事情的认识。
  •   很好,有见地
  •   很好很好的书,喜欢极了
  •   还没看,只是外包装很好
  •   这次的活动很好。
  •   书写的很好,值得一读
  •   写得很好,给5星。
  •   书中的内容很丰富,很值得看
  •   很好的一本书,文字很犀利
  •   经典之作,值得一看哦
  •   还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还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
  •   转点观念,合乎情理,,
  •   看的心情澎湃
  •   凑单子用的,还没来得及看,看过再评论!
  •   大气磅薄 心潮澎湃
  •   恩@不错
  •   好书,客观
  •   一起加入来吧,很好看的
  •   思想很独到,值得一看!
  •   中国是天命所归的大国”为结论,分四部分论证了中国这个大国的未来定位和应遵循的发展道路。第一部分通过检阅历史和现实,指出了中国准超级大国的实际地位和国人的认知误差;第二部分通过中西比较,指出了国际关系的实质,批驳了“逆向种族主义”、文化原教旨主义以及某些“自由主义者”的谬误,勾勒了大国国民的应有形象;第三部分透彻地道出伪环保理论的虚伪,探索了大国衰落的原因;第四部分纵论古今中外大国崛起的道路,探索了西方国家崛起的真正推力,给出了中国这个大国崛起所应遵循的道路。
  •   分析了很多,值得一看
  •   好书啊,就是有点愤青的感觉,但是还是值得一看的
  •   一家之言,可以读读
  •   一折买的,特优惠
  •   真的是便宜啊
  •   哄哄自己
  •   血性,理智
  •   满200减100,爽
  •     作者的观点基本如下:
      
      1. 中国已经是大国,并有潜力成为超级大国。
      2. 中国的出路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实现民众个人利益的手段。
      3. 对逆向民族主义和新儒家进行了批判。认为此两者皆不可取。
      4. 中国应该进行民主政治改革。
      
      该书的最大问题是:
      
      1. 琐碎. 主线不连贯. 论证乏力.
      2. 对史料的理解和运用都比较差.
  •     
      每个人对世界的思考的都会有所发现,也难免有所不足。一个还算公正的人,一个非别有用心的人,对于别人的研究成果应该持一种客观理智的态度,而不应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更有甚者,对某一作品可能是囫囵吞枣的阅读后,便扭曲作者原意、夸大不足之处,从而对作品进行狂轰乱炸,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就像多年前,王朔的《我看金庸》一样。金庸的作品,王朔坦诚他没有完整的看过一本,就这样竟然有鼻子有眼的把金庸批了一通,但姜毕竟是老的辣,金庸对此置之不理,王朔愈战愈勇,但最终只能狂吠几声而不了了之。
      近期,有幸拜读了热度急遽飙升的“民族主义”学者们的作品,感受匪浅。但拜读的第一本是让我很失望的《中国不高兴》,因为整本书可以用“很大很空很凌乱”来形容。因为“主义”是要引领社会思潮,改造社会规范和人的灵魂的,对于内政外交、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关键领域,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应该有一套系统化、理论化、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理论体系的,而这些,在《中国不高兴》中是看不到的。所幸的是回过头来发现了王小东的《天命所归是大国》,让我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了“民族主义”。
       无论什么主义,如果离开了客观、科学的治学宗旨,离开了“爱国主义”的前提,只能是“伪主义”,甚至是“毒主义”。《天命所归是大国》旗帜鲜明的反对“逆向种族主义”和“新儒家主义”,提倡“尚武精神”,于是有人批判说,王小东等人是在鼓吹“文革”思想;王小东强烈反对西方霸权主义,提倡中国要迈开脚步,挺起腰来,壮大实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又有人批判说王小东是在鼓吹纳粹思想,是唯恐天下不乱。看来,有些事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的,“中国,无论自己怎么认识,无论怎么韬光养晦,西方都把你看做是大国”,“相反,无论中国怎么做,逆向种族主义都会说中国不好”,看来,“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提倡的,敌人提倡的,就是我们反对的”这话不假。那么,如何评判民族主义呢?当然,最客观、最稳妥的办法是留给历史,但是,天命无限而人命苦短,我们可能无法见证历史,因此,只能从“主义”本身去品评。
      作者在书中曾说,“民族主义,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能成为超级大国的的一种情感和价值观”,可见,单从作者的出发点看,民族主义首先是一种爱国主义。那么“民族主义”所反对和批判的东西,是否客观?是否是出于自己所宣扬的爱国主义的出发点?作者所批判的主要有三:一是批判“逆向种族主义”的自我矮化和扬西贬中;二是批判寄希望于西方道德感化而自废武功式的的愚蠢认识;三是批判对中西文化和民族主义的错误认识。在批判的同时,作者旗帜鲜明的提出自己主张:一是崇尚“至为重要的大国魂”和尚武精神;二是发展民主,用民主凝聚人心,保卫人权;三是制度创新,发展科技,壮大国防,练好内功;四是中国要走出去,要做英雄的国家。下面逐一分析:
      1、中国无法不显其大,这是客观现实,也被很多学者所预言。事实上,中国的硬件和块头是世界不可忽视也不敢忽视的,虽然,中国现阶段的问题不少,如硬件与软件极度不对称,严重的腐败问题,生存空间和资源受到限制等,但其人口、面积、经济规模,民族凝聚力等加在一起的话,其潜在力量之大,举世无双。这么说,不是有意将民族主义引入“狂妄自大”的泥潭,而是尊重历史,尊重世界。请问,20实际30年代的中国与今天相比如何?但即使那样,中国没有像同时代的西方某些国家,短短几个月就向法西斯德国投降,而硬是挺到最后,迎来胜利的曙光。今日之中国,无论哪方面已远胜于昔日,如无内忧外患,强大势在必行。早在2003年,作为中国高层智囊之一的何新曾说过:“中国改革将进入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务实时代。自邓小平发动改革以来中国若干最危险的时期都已度过。中国近年之进步令人刮目相看,中国人民之智慧与伟大举世无双。中国之知识界新生代也日臻聪明、成熟,西方及海外设置的主要意识形态骗局已多被揭破,很难再骗倒中国人。五十年内,中国必会走向经济、文化及政治的全面复兴,成为主导未来世界的轴心国家。”先贤之言,每每泄露天机。
      当然,中国历史文化也好,现实状况也好,也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有的问题如不解决,会演变成事关存亡的大问题。如鲁迅批判的“阿Q精神”,柏杨批判的“丑陋的劣根性”,吴思在《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中批判的中国历史真实的生存游戏,以及公认的腐败问题等等。以上作品我也拜读过,窃以为很多观点还算客观,因为鲁迅也好、柏杨、吴思也好,他们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出发来揭示、批判问题。但是,不能把所有批判中国缺点的人加在一起称为“逆向种族主义”,也不能以“西方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为由来拒绝自我批判。这是我对“民族主义”的建议。但是,至于那些处处矮化中国,不加选择的崇拜西方的“逆向种族主义”自然是要批判和反对的,因为我们不能自卑自弃,也不能自大自负。
      2、强大是建立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的,而政治文明、经济繁荣、国防强大、科技进步正是大国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实力决定座次,这是真理,也是常识,战争年代如此,和平时代同样如此。有人批评说民族主义就是鼓动中国要在世界上“用拳头说话”,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我只能说要么是愚蠢,要么是别有用心。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人身体健康,别人建议他虽然现在没有病,但仍需要加强锻炼,因为强健的身体可以增强免疫力。这不但没有错,而且很有必要,可偏偏有人说身体好好的大可不必,让您锻炼身体的人是教您锻炼好身体去打架。
      只有国家强大了,才有能力保护国家的财富不被掠夺,才有能力保卫他的人民不受欺凌,才能用正义公平的价值观引导世界秩序,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指望西方精英的良心发现,指望用我们的和平诚意感化,恐怕遥不可及。我们即是强大也不称霸,我们和平崛起但不挑战国际秩序,这是我们对世界的承诺,但我们决不因惶惶之言而停止前进。
      3、用民主制度实现民族主义的目标。作者反对“新儒家主义”,虽然,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有值得吸收的文化精髓,但时移世易,重塑秩序的只能是集传统文化与自由民主精髓于一体的荣辱观和法治秩序,而非传统的儒家思想。只有民主才能激励人去爱国,同样,只有民主才能保障绝大多数人的人权;同样,也只有民主才能保障统一,防止分裂。当然,并不是因为全球化,必须要发展民主,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全球化我们是要持审慎态度的,但对民主,确是坚定不移的。因为,民主早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从形式上的民主到实质意义上的民主,因为形式上的民主,可能会造成不公平,甚至多数人的暴政。降低民主成本,发挥民主的积极功能,任重道远,《天命所归是大国》从民主与统一,民主与人权的角度阐述了“民族主义”者关于民主的认识而已,至于民主的实现形式则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内。
      综上,王小东的“民族主义”可算拳拳之心,淳淳之导,而绝非打着“爱国”旗号来贩卖私货得别有用心者,因为,是民族主义者,必然首先是爱国主义者。
      
  •     这本书看了一部分,有如下感慨:
      
      1,这本书不是没有靠谱的地方。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及逆向种族主义的批判还是有道理的。另外作者也明确提出“文革”对国家发展的危害。
      
      2,作者对中国崛起所给出的药方当然是民族主义,而且是比较“积极”的那一种。作者提出国家应当对外积极干预世界局势,以及对内培养民众的民族精神及尚武精神。这当然“看上去很美”,然而实行的机会还是渺茫。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作者似乎忘记了,长期以来(可能只有日军侵华除外,当然还有苏俄的隐性威胁)中国所面临的最大压力并非来自外部势力,而是自身。社会阶层差距之大,隔阂之深,使得国家的绝大部分资源都用在维护稳定(防范社会因内在压力解体)上,缺乏对外干预的能力。
      
      其次,用某一种观念统驭民众的时代也已经过去。经历文革和89年之后,政府信用已经基本破产,目前能维持大多数人对政府认同的东西,与其说是民族主义或其他历史文化资源,更不如说是对个人经济生活不断改善的许诺——换而言之,收买罢了。但这种增长很难长期持续惠及多数国民,加上被私有产权被前三十年破坏殆尽,少数权势者正一步步把大众朝墙角里推。留学青年的民族主义行为只是表象,他们很难与农民工同享一个国家与社会观念,这样缺乏集体认同的民族主义也就是少数人的玩意儿而已。
      
      作者其他的一些不当看法。皇权缺乏制衡是因为民众缺乏尚武精神?过于夸大后者作用了,文化因素还要详细研究些好。对环保的看法很片面;对盗版的支持有失偏颇;对泰戈尔的看法纯属槛外人语,不值一驳。
      
      完了。
  •   娃哈哈哈哈哈 这本书要是翻译成英文 那就更好笑了 娃哈哈哈哈哈
  •   其实写得还行, 不那么偏激, 就是题目比较烂.
  •   事实上,中国有那么多老百姓认为中国不是大国吗?
    情况已经到了必须有人出来高呼民族主义来振聋发聩唤醒软弱同胞的危急时刻了吗?
    从晚清的义和团、狂热的五四运动、国共联合抗日直至获胜、全民红卫兵等种种全民运动来看,这么多年来这个国家的民族主义从未低落过,相反它一直因屈辱感而处于高潮。
  •   因为作者认为没有别的有号召力的东西
  •   干脆你写本书得了
  •   这样缺乏集体认同的民族主义也就是少数人的玩意儿而已
    +1000
  •   留学青年的民族主义行为只是表象,他们很难与农民工同享一个国家与社会观念,这样缺乏集体认同的民族主义也就是少数人的玩意儿而已。
    这句话真好。。非常怀疑那些学院里足不出户衣食无忧的精英们是不是了解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又是有着什么样的思想。从这个角度讲,毛主席的知青下乡是明智之举
  •     从这个角度讲,毛主席的知青下乡是明智之举
      ——————————————————————————
      下乡,作为个人的自愿行为,我不反对;
      但毛的知青下乡根本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而只不过是由政府强制执行的,为解决城市待业青年的一种“休克疗法”罢了。
  •   你的意思我明白,我想只是我们角度不同。我无意和你争论那场运动到底利弊在何处。只是表达一下:也许那些高端知识分子真的离底层太远了,他们成日在王侯公爵、理论数据之间穿梭,他们在书本上俯瞰世界,他们在那些殿堂里赢得掌声,但是他们可能都不知道坐一次公车要多少钱,他们不知道那些普通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又怎么能指望这些人能和大多数人的政治理念呢
  •   lz讲的也许是某些细节及逻辑上的偏差,不过我想此书作者的思想言论本身就提出了一个极大的问题。中国一直在谦虚,结果自己也相信了那个所谓的谦虚就是事实。
  •   作者固然有其缺点,LZ写的也过于偏激,政府信用基本破产?谁告诉你的?还是你自己主观臆断?
  •   LS不信,就别急着买房啊,要相信政府会把房价降下来啊。
    哈哈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