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0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 艾华 页数:239 译者:施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对于一位西方女权主义学者来说,以中国的女性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背景来考察这些变化过程,确认其中与“女性”有关的性别含义,是一项富于持挑战性的工作。作者的观察和阐述几乎是全面的,包括了对女婴的态度、性教育、恋爱婚姻、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卖淫、同性恋等。本书对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相的纵向研究带来了令人惊叹的启迪性,它不仅源自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全新视角,也显示了作者的理论造诣所具有的穿透力。
作者简介
艾华(Harriet Evans),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院(SOAS)博士,英国威斯特敏斯特(Westminster)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教授。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 前言及鸣谢1 绪论:1949年以来的性话语 政治及意识形态背景 性问题的话语材料 占主要地位的话语及其读者 起源 中国女性研究和分析术语2 性差异的科学结构 性与科学教育 20世纪50年代的性和生育的观点 性差异 改革主义者对性与生育的解释3 给青少年的建议 青春期的定义 月经与女性的弱点 “恶习”与无节制的危害 对青春期的道德与社会监督 4 婚前观念 求爱与“约会”:历史与社会背景 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爱 讨论20世纪80年代的爱 婚前激情 婚前性行为的女性标准 5 一夫一妻的理想 妻子与性和谐 天生的母亲 性与老年女性 一夫一妻制与婚姻忠诚 覆盖女性的身体6 健康的身体 生育健康 优生 堕胎 性传播的疾病7 性与商业化的市场 拐卖妇女 卖淫 色情物品 强奸与性暴力8 怀疑中的性 处女及受害者 婚外性行为及女性“第三者” 不自然的女性 同性恋 9 结 论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2 性差异的科学结构 两性的区别是以不同的性行为为特征的。通常男性的行为是外向的、明显的,而女性的则是含蓄的、害羞的。这体现了男性的积极主动和女性的被动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是由性生理和心理决定的。(王朋1993,97) 出现在最近的一本“性知识”百科全书中的这一有关性差别的定义,总结出了一个自1949年以来便在中国的有关性和性差别的作品中占主要地位的方法。性通常是以一系列的结构、功能、活动和态度出现的,表现为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自然和基本的差别;女性和男性之间的性差别或多或少地是生物需要、冲动和反应的自然表现。虽然近年来专家的见解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种观点,认为性行为也决定于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但对性的实在论的理解仍然在当代的话语中非常普遍。心理和社会学因素表现为对先天生物条件的增长或改变;这些因素参与了把性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从而使它可以被“文明社会”所接受,并增加它对婚姻生活的益处。通过家庭、教育、医学和法律渠道传播的知识和教育——性“本能”“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特征——对于控制自然性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