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恒 页数:205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法国犹太裔哲学家列维纳斯是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伦理学家。他最为彻底地反对自古希腊以来的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激进的真正意义上的“他者”理论,成为当下几乎所有激进思潮的一个主要的理论资源。本书就是对这种他者言说的学理性梳理,是国内第一本对作为现象学家的列维纳斯的哲学思想的追溯性研究著作。其主要观点是:时间问题是现象学思想传统中一以贯之的根本,胡塞尔的时间意识就是主体性本身,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性就是存在的境域,而对于列维纳斯,正是在时间中才有真正的他者出现,或者说与他者的关系才真正有时间的呈现。时间之谜,就是主体之谜,就是他者之谜,列维纳斯正是基于时间,才另立了“作为他者的主体”这一后现代伦理之要义。本书适合于德国和法国哲学、后现代思潮、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者和有兴趣者。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绪言第一章:胡塞尔的直观原则:反思本性与时间一意识 第一节 本质直观:充实与构造 一 直观的“感性”含义 二 直观的所谓“扩展” 三 直观的“存在论”意义 第二节 明见性:相应感知与自我 一 明见性与相应感知 二 客体给予与自身给予 三 从明见性到自我 第三节 交互主体性:先验自我论域中的他人 一 自我与时间性 二 他人与意向性 三 关于“原真还原” 第四节 时间意识:被动综合与反思 一 感性个体与时间意识 二 无意识与时间意识 三 反思与时间构成第二章:海德格尔的时问性:此在一世界与源始存在 第一节 时间性的源起 一 Zeitlichkeit与Temporalitaet 二 《康德书》的进路 三 时间性生成的神学语境 第二节 前期的时间性现象学 一 作为根基的时间性 二 此在与时间性 三 作为整体性的自身性与将来 四 本真的当前:“眼下” 五 “在场”作为时间性现象学问题 六 几个节点 第三节 后期的“时间与存在” 一 转向:从时间到存在 二 在场:本有的运作第三章:列维纳斯的他者:感性一时间与踪迹现象学 第一节 出离存在 一 存在论境域 二 “逃离”ilya 三 瞬间的意味 第二节 时间是与他者的关系——从《时间与他者》解读列维纳斯与海德格尔的关系 一 由对反而出离 二 重构“存在论差异” 三 从“磨难一死亡”到“他者一时间” 第三节 异质触发的感性一时间——从“意向性与感性”解读列维纳斯与胡塞尔的关系 一 自身触发的时间一意识 二 非意向性的原印象与感性一时间 三 自身异质性与他者异质性 第四节 历时性是踪迹对在场的关系 一 列维纳斯1964年前后的变化 二 他者的踪迹 三 从现象到谜 四 虚位以待的主体性 五 时间与主体附录 主体、他者与正义——激进思潮中的列维纳斯初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胡塞尔的直观原则:反思本性与时间一意识“直观”概念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具有中心意义,甚至可以说,唯一能使所有现象学家联合起来的信念就是“直观”概念。①胡塞尔在《观念Ⅰ》中称“直观”原则是“一切原则之原则”。②“直观”的“明见性”所实现的,一方面是自笛卡尔以来整个西方知识论的理想,即对本质和真理的“相应感知”;另一方面是“赢得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关于‘起源’的领域”③,使20世纪的哲学得以在一个源始的维度上全面展开。因此,对“直观”概念进行梳理,就不仅仅是胡塞尔研究的一个课题,也可以说是对整个现象学哲学进行的一次溯本清源式的工作。在本书的论域中,它决不仅是构筑了一个进行现象学操作的平台,实际上,就在这个本身似乎就最具明见性的方法论或操作性概念中,隐藏了现象学奠基者潜在的思维模式和哲学理念。随着对直观的路径和脉络的溯源式的梳理,我们不仅会发现反思的悖结,还会揭示出作为根基的先验自我以及(更重要的)先验主体性与时间一意识的那种表面为套接、实际是一体的关系。这种起源于德国唯心论哲学传统的、作为生命的意识主体性,随着胡塞尔从本质现象学到发生现象学的奋进,甚至一直布展到清醒意识的最初和临界状态:再纯粹的被动也仍然是综合的,最微弱的触发也依然是自身的。换句话说,被动综合和自身触发都是在胡塞尔的作为绝对主体性本身的时间一意识中进行的。当然,我们首先必须努力进入具有明见性的现象学直观的领域。第一节 本质直观:充实与构造鉴于直观问题涉及太多的方面,在工作的开始阶段,本节只力图把直观概念从自然态度中剥离出来,并清理出一个以后讨论的平台。对其中的关键问题,我们将以《逻辑研究》中“第六研究”的“感性直观与范畴直观”一章为核心展开论述,以初步清理出胡塞尔“直观”理论所实现的两个方面的理想的内在理路与切实含义。
编辑推荐
《时间性:自身与他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列维纳斯)》适合于德国和法国哲学、后现代思潮、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者和有兴趣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