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树人 页数:470
Tag标签:无
前言
《庄子》一书主要以象征隐喻的寓言表达其思想,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如果说“诗无达诂”,那么《庄子》也属于“无达诂”之列。至于《庄子》书中在表达上具有跳跃性和看似不着边际的“卮言”,以及具有史实性的“重言”,也都是服从于以寓言喻道这条主线。即使是作为具有史实性的“重言”,也不是为了揭示和讨论历史,而是借史实使喻道之喻更加充实有力。庄周及其弟子们,其所以采用诗意的表达,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作为道家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深刻领会了“道”之可体悟而不可言传性,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以至于“道”之名,老子都认为是“强字之日”。后来禅宗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可以说与“道”之可体悟而不可言传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虽如此说,老子不还是道说了五千言吗?禅宗不也有《六祖坛经》和诸多传灯录吗?可知,人类发明了语言,语言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问题不是用不用语言,而是如何用语言。实际上,从老子到庄子及其弟子,都是用诗意的语言在筑境的描述中喻道,而不是用概念规定性的语言来指称道。“道可道,非常道”,就是指出使用概念规定性的语言所作的道说,结果只能是背离“常道”。庄子则进一步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知北游》)那么,用诗意的语言来喻道,例如老子常用比兴的诗体和庄子用诗意盎然的寓言,又会如何?
内容概要
《庄子》是中国古代的绝世经典,两千多年来,对其解读注释者不一而足。本书是一部全新的解读《庄子》之作,作者在领会庄文时强调了“悬置”概念思维,并力图以庄文借以产生的“象思维”走进庄子文本,因而别开生面。庄文主体为寓言,其中所谓重言、卮言都从属于寓言本旨。这种本旨,就是“以文筑象,以象生境,以境写意”。这就使庄文具有以象征和隐喻表现的诗意不确定性,并使庄文在思想上具有开启原发性创生的无限可能性,而庄文的博大深邃和永恒魅力亦在于此。全书重心在于体悟和具体阐发庄子“道通为一”这种大智慧,将诠释寓于评述之中,逐篇评述,评释结合,并注意古今比较与中西比较,从而不仅揭示出庄文之思的本真意蕴,而且揭示出它的现代意义与世界意义。
作者简介
王树人(老树),1936年11月生于吉林省东丰县。祖籍山东莒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所。师从杨一之先生与贺麟先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名誉理事长。曾长期从事西方哲学研究,多次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学术交流,在德国Hagen远程大学出版中国文化教本《中国传统文化引论》(1991)。最近20年间,重点转入中西思想文化比较研究。主要代表作存《思辨哲学新探——黑格尔哲学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历史的哲学反思——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传统智慧再发现》两卷(作家出版社,1997);《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译作有:《黑格尔与哲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与叶秀山先生共同担任八卷本《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的总主编,并合作撰写其第一卷“总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近期重要论文有:《中国的“象思维”及其原创性问题》(《学术月刊》,2006第1期);《庄子、海德格尔与“象思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第3期);《“上帝死了”道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第4期)。
书籍目录
自序 绪论 内篇 《内篇》引言 一 “游无穷”——《逍遥游》述评 二 “道通为一”——《齐物论》述评 三 “缘督以为经” 而由技入道——《养生主》述评 四 “心斋”“坐忘”与 “无用之用” ——《人间世》述评 五 “德者成和”而 “德不形”——《德充符》述评 六 “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 ——《大宗师》述评 七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应帝王》述评 外篇 《外篇》引言 八 “非以仁义易其性”——《骈拇》述评 九 “同德”“天放”——《马蹄》述评 十 “好知而无道则天下乱” ——《胠箧》述评 十一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 ――《在宥》述评 十二 “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天地》述评 十三 “明于天,通于圣”——《天道》述评 十四 “所常无穷”“道不可壅”——《天运》述评 十五 “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刻意》述评 十六 “以恬养知”“莫之为而常自然” ——《缮性》述评 十七 “万物一齐”“道无终始”——《秋水》述评 十八 “至乐无乐” ——《至乐》述评 十九 “其天守全,其神无郤”——《达生》述评 二十 “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述评 二十一 “哀莫大于心死”——《田子方》述评 二十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知北游》述评杂篇 《杂篇》引言 二十三 “万物出乎无有”“动不知所为”——《庚桑楚》述评 二十四 “以天待人”——《徐无鬼》述评 二十五 “道者为之公”——《则阳》述评 二十六 “去小知而大知明” ——《外物》述评 二十七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寓言》述评 二十八 “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 ——《让王》述评 二十九 “不以美害生,不以事害己”——《盗跖》述评 三十 “ 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渔父》述评 三十一 “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列御寇》述评 三十二 “析万物之理,察古今之全”——《天下》述评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下面的寓言是讲把入“道”境作为友谊纽带的朋友们,在面对病痛、肉体残疾、垂死和死亡时所显示的精神境界。其一是,“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日:‘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这里的关键词语是“知死生存亡之一体”。前面三句话:“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正是形象地说明了这种从生到死的一体,即“死生存亡之一体”。就是说只有超越世俗的生死观,才能进入“道通为一”之境。四人“莫逆于心”结为朋友的精神,正是这种“道通为一”的境界。事情的发展是,突然间子舆病了,而且因病完全改变了形象,变成一残疾丑陋之人。其丑陋如同《人间世》篇中的“支离疏”一样,所谓“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但子舆不以为不幸,反而对来看他的子祀说:“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造物者”这里指的就是“道”。“道”使之如此,在子舆看来,即属于“道法自然”。既然造物者使他如此,就应顺其自然,处之泰然。子祀反问子舆:“女恶之乎?”子舆的回答表明,他完全进入“道”之境了。他认为没有什么可厌恶的,并且还借助顺乎自然的想象来体“道”。他的想象很生动:如果左臂化为鸡,就可以报晓;如果右臂化为弹,就可以打斑鸠食其肉;如果尻化为轮,加上“以神为马”,就可以乘游,不用另驾车了!在他看来,在道法自然的大化中,所化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因此,要领悟道法自然,要顺乎自然之道。即所谓“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得者”之“时”与“失者”之“顺”,这就是不能违背的自然之道。因此,人们的正确选择,只能是“安时而处顺”,行自然之道。而入于“道”之境,就超越了世俗的“哀乐”之情。最后,子舆指出这种“安时而处顺”,乃是古已有之的解脱法,即所谓“县解”。人们不能解脱的原因,在于不能超越于“物”或被物“结之”。这种对人为物欲所束缚的批判,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没有失去其意义。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