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探索

出版时间:2000-09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 卡尔·波普尔  译者:邱仁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他是开放社会最重要的斗士。
没有一个用英语写作的哲学家,在他工作的范围和质量方面,能与卡尔·波普尔相比……人类思想的宽广领域很少没有受到波普尔的工作照耀的。
本书是波普尔对自己及其思想最精彩的介绍。

作者简介

卡尔・波普尔(Karl R・Pper)(1902―1994),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后入英国国籍。1922年始学习数学和物理,1930年获木工学博士学位。青年时代倾向于社会主义思想,后又抛弃了它。1935年因《研究的逻辑》一书而享誉世界哲学界和科学界。1964年获英国女王授予的爵士头衔。
卡尔・波普尔是举世闻明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证伪主义创始人,被西方学界誉为“开放社会之父”。他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享有不容低估的世界性声誉。在西方,从科学家(包括一些获诺贝尔奖的科学泰斗)到文史哲界的专家,从政界要员到财界“大腕”,无不深受波普尔学说的影响。他那独具慧眼的证伪主义方法论,以及关于民主社会的“三大悖论”――民主悖论、宽容悖论、自由悖论,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他那标新立异的“开放社会观”,曾引起世界轰动,至今仍是学界感兴趣的问题之一。

书籍目录

赫尔穆特·科尔论卡尔·波普尔
1.无所不知和可错性
2.童年的记忆
3.早期的影响
4.第一次世界大战
5.早期的一个哲学问题:无限性
6.我在哲学上的第一次失败:本质论问题
7.关于本质论的一大段离题话:使我和大多数当代哲学家仍然分道扬镳的是什么
8.关键性的一年
9.早期的研究
10.第二段离题话:教条思维和批判思维;没有归纳的学习
11.音乐
12.对复调音乐起源的思考:发现的心理学还是发现的逻辑?
13.两种音乐
14.艺术,尤其是音乐的进步论
15.在大学的最后几年
16.知识理论:《研究的逻辑》
17.是谁扼杀了逻辑实证主义?
18.实在论和量子论
19.客观性和物理学
20.真理;概率;验证
21.战争迫近;犹太人问题
22.流亡:英国和新西兰
23.在新西兰的早期工作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无尽的探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终于草读完《无尽的探索》,这本书读得非常艰难,而且坦白承认,大部分内容也没能读懂。就整理一下读懂的部分。
      这本书是波普尔的自传,波普尔是认识论的大师,科学以可证伪作为分界就是从他的学术成果明确下来的。这本传记将他的理论而非他的生活串联在一起,读完对他的理论体系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作者重要的贡献就是强调认知的不完备和理论是要可被证伪,以及批判的重要性。他反对归纳法和历史决定论(他写了一本著名的书叫《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以及之前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但却又对进化论这一无法证伪的理论情有独钟。波普尔的哲学研究恰逢现代科技正在进行剧烈的变革,物理学牛顿体系的变化影响其思想较为深远,除了量子力学的各种思维实验,波普尔还对音乐、进化论有较为深刻的研究,为其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多个维度的支持,这也一定程度上来自其“猜测与反驳”的实践。
      波普尔相信概念、客观世界的存在,即为第三世界(由人所创立),猜测只有在与第三世界的相互作用中,理性才得以成长,才能够超越自身现有的才智、超越自我,才能够成为我们自己。
      引用一段书中写的比较明白的一段话:“这种教条为我们探索这一新的未知的其本身可能甚至有点混乱的世界,也为我们的丧失秩序的地方创造秩序,提供了所需要的坐标系。可见,音乐的和科学的创造看来有这许多共同之外:教条或神话的用处,在于作为一条人造之路,沿着它我们可深入未知的境地,探索世界,既能创造规律或者法则,又能探索现存的规则性。一旦发现或树立了一些界标,我们就着手尝试新的安排世界秩序的方式、新的坐标、新的探索和创造模式、新的建设新世界的方法。”
      
  •     近来在读《无尽的探索:波普尔自传》,深以为然……波普尔所阐释的许多方法论以及他的怀疑精神、事物可证伪性的延伸思想,都是令人叹服的。
      
      波普尔认为,追求语词、意义、概念都是徒劳的,根本不存在(弗莱格意义上的)精确概念这种东西。试图通过论辩来廓清一种理论,也是不可能的事。对手可以用诡辩、观点“进化”等方式不断的反驳,期望语词、意义、概念的“清晰”来达到实证自己观念的努力是徒劳的,根本就没有“真理愈辩愈明”的可能。“不会被人误解的方式讲话是不存在的:总会有人误解你。”看过这些,心有戚戚然焉。
      
      还有,波普尔的观念有一些我近年刚刚体悟到的东西,那就是可证伪性,对事物保持怀疑精神和足够的清醒,不受未经独立思考的理论、主义的左右。我也是怀疑论者、不可知论者,对于物种、事物、社会的发展,我也谨慎反对达尔文进化论,对尚未发见的事实和虚无缥缈的宗教,我都持不可知论的观点,既不完全否认,也不轻信。波普尔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伪科学,更是深有同感。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恩格思的暴力反抗思想,波普尔都不认同。波普尔曾有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朋友,然而他也亲眼目睹社会民主党的作为,认为他们尽管怀着良好意图行动,但他们的政策是不负责任的,并且是自取灭亡的。另一位名为阿图尔·阿恩特的朋友,虽然是社会主义者,却是一位反民族主义者,目睹过苏联的暴虐。他说:“他们是社会主义阴谋家,会牺牲无辜的人们,哪怕是和他们有共同信仰的人,为了崇高的目标可以使一切手段变成合理。”正是基于耳闻目见的事实,波普尔更坚定了事物的可证伪性和怀疑精神。
      
      他认为人类理性应该对一切事物保持怀疑精神,一切事物不能未经思考就想当然的接受。这些,不仅在哲学领域,包括发现心理学、音乐、物理等方面,他都不会想当然去接受。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瓦格纳的音乐,他都有明确的反对意见,绝不人云亦云。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玻尔的量子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没有不加思索的全盘接受,而是理性而系统的分析,加以判断和有条理的驳证。最可贵的是,玻尔、爱因斯坦、薛定谔、维也纳小组的成员,没有因为观点、观念的迥异,对波普尔打击报复,而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展开更深入的探讨切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言尽与此,有识者可自去翻阅,其中精髓足以受用一生。无尽之思,心向遥远之境,澹然随风。
      
  •      在读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赖辛巴赫的《科学哲学的兴起》时为了更好的理解就看了这本书。波普尔的思维力明显在赖辛巴赫之上,对于问题的阐述和对于思想演化历程的描述都非常清晰而包含着丰富的想法。波普尔能够抓住重要的问题展开思考,没有废话,显示出大师的水准,最然结论不一定比赖辛巴赫高明多少。
       波普尔反对对词及其意义做太多关注,这就使他远离了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创立的巨大流派。虽然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存在真正的哲学问题可能太激进极端而难以被人接受,但是波普尔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便存在真正的哲学问题,对于语言的分析似乎也是必不可少的。波普尔似乎代表着哲学中一种更保守的倾向,比逻辑实证主义更靠近19世纪。
       波普尔科学哲学的核心观点中有一条是他的科学发展模式:问题——试探性理论——批判性理论——问题,这个链条里包含着可证伪性和批判思维这两个波普尔思想中最重要的论点。波普尔认为在被证伪前,一切理论都是假说。这个认识真是令人赞叹的洞察。他认为理论不可能被证实,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可证伪性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相比,并未给后者以决定性的打击,因为我们也可能超出“某种程度”去看。关于这一点我的想法还不成熟。
       波普尔否认归纳法的存在,这一点我是难以理解的。而且由于波普尔是坚定的实在论者,所以读他的著作对于我们这些非实在论的拥护者来说显得别扭和难解。我没有理解他对归纳法的批判以及对休谟问题的回答,虽然我知道那是非常重要的。从直觉上讲,归纳法肯定是不能这样被完全抹去的。
       波普尔对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尤其是玻尔互补原理的批判是我坚决反对的。他认为玻尔将人类的理解力限定在视觉模型的理解上太过狭隘,而他提出能达到对理论逻辑的理解,我想他必定是幻觉了。他竟然还寄希望于隐变量理论,竟把对冯·诺依曼对于量子力学中不存在隐变量的证明的怀疑在他的书里写成是确证了的。这也许符合赖辛巴赫在他的书里说的,思辨哲学家往往成为他自己哲学的普遍性寻求的牺牲品。对于他,实在论是一种精神的信仰。在这方面,波普尔更像是19世纪思辨哲学顶峰的延续,他之扎根于过去更甚于面向未来。
       然而波普尔是勇敢的,他的意志力强度甚至超过他的思想强度。他敢于反对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敢于拒绝玻尔及其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诠释,敢于在一个非实在论大势兴起的时代继续坚守实在论的立场。
       波普尔将反决定论的思想用在政治哲学上,结合他早年的经历引起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倾向,就造就了他对历史决定论的反对。这一学说的意义也许远大于他伟大的科学哲学探索本身。虽然这一科学哲学观点应用的结果看起来很自然,但是却没有别人能够更早想到,尤其我们中国的读者更应该看看。
       波普尔最令人感到惊讶的地方在于他独特的学习成长经历,他在维也纳大学开始只是个同等学力的考生!后来他竟然能够通晓哲学,物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历史学,政治学,并在他的哲学研究中广泛借鉴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方法。我还没能理解为什么他会在一些地方出人意料地提到生物学关系,尤其是最后他提出达尔文进化论不是一个科学理论,而是一个形而上学纲领,真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思维力。
       书中还有一处我没有搞懂,波普尔说条件反射是不存在的,他说出这些独特的见解时根本不像是在挑战一个权威的理论,反倒像是在论述一个很简单的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不加什么强调,也没有什么犹豫。
  •      判断一个假说是科学还是非科学,关键在于其是否可以被证伪。
      
       例如章鱼哥说“西班牙将获胜”,那么即将发生的事实将证明真假。
      
       但星座说“你今天应该带帽子出门,这将会让你有个好心情”。这就无法被证伪。因为我无论是否带帽子出门,都可能有好心情。这个假说无法被证明是真还是假。
      
       太模糊而太容易变通的理论,都非科学。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有太多模糊的空间可以解释,无法运用合理的方式来全面的证明其精确性。
       比如弗洛伊德问“你憎恨你父亲吗?”1)回答者说“你说的很对”,弗洛伊德的学说成立。2)如果回答者说“你胡说”,弗洛伊德会说,你的愤怒说明你潜意识是憎恨的,所以我的学说也成立。---无法被证伪。
  •     此书章节比较短,读起来压力小些
      
      刚看了前几章节,就过来评论,见谅~
      
      他对于信息的观点和“信息就是减少不确定”很相似,参考文献也是1950年的,和信息论的提出者对于信息的观点不谋而合啊,他们在一起交流过吗?
      
      他认为不必过分追求言语表述的精确性,因为最重要的是把握理论所处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才是重要的。
      
      他批判逻辑实证主义,以至于在提到问题情境时候都不提“理论的操作性”或者“操作性定义”这个事。
      
      .............................................我最大的感悟........................................
      
      理论或者知识的普适性越强,对于适用条件的要求就越具体和越精细。
      
      哦也~
  •     波普尔,有人说他是生前名声最盛的哲学家,放中国差不多就是黄马褂加身,还有好几件;可也是名声坠落得最快的哲学家,这才几年功夫,都没多少人认识他了。我想也许因为他穷其一生做的并非给人希望,而是戳破别人吹起来的五彩泡泡,看了波普尔我才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我以为的坚定信仰是不是也是肥皂泡而已。
      
      所有科学理论不过也是种猜想和假设。这句话把我带进了波普尔的世界,唯物和唯心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硬币两面。然后是震撼三连击,不完全认同马克思主义,不完全认同达尔文主义,不完全认同条件反射实验,这三个在我心里比宇宙黑洞还强大的存在。
      
      我觉得他认为这三者,尤其是前两者,都是无法检验的理论或假设。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由此推出后面的过程却无从检验。甚至严格点来说,苏联和我国的历史进程都有违马克思的预言,不过他没严格得否定,或者我还没看到。我国八十年代的波普尔热……也许只是巧合。
      达尔文主义就更加奇怪了,一切都是基于现有事实的假设,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基石,来自于相信事物发展的轨迹必然向上。波普尔自己试图细化达尔文关于进化的说法,虽然美妙,同样无法证实。
      巴甫洛夫不必郁闷了,在量子力学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地方,早被波普尔戳成了月球表面。他就像个刺客,或者刺猬,和我们课本里那些人交流座谈,却没有加入任何学术小圈子,也不能。也许这就是他现在消失的原因,独木不成林。冷静,思考,试错,这违反了人类相互聚集的基本需要。
      
      不提咱老百姓懂不了的量子力学,也不提看起来很美其实要人命的数列和概率论,抛开逻辑,波普尔还是个音乐爱好者,稍微超过爱好,他给勋伯格打过工,念过音乐专业……他对巴赫和贝多芬的看法简直具有真理性,可以推而广之到任何艺术类评论。天哪,这才是评论,没有一个花哨的词语,没有似是而非难懂的专业名词,没有半句联系到自己的初恋或者隔壁大爷晚上吃的蒜头,准确地说出了他理解中的两人和他们的作品。甚至连对莫扎特的一句话评论都让人叫绝。
      终于明白为啥老觉得巴赫闷得受不了,想不通大家对他的盛赞,因为他做的是维护音乐本身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绝不让个性超越出需要,这种美外行人轻易理解不了。
      而理解贝多芬就容易得多,他是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胸襟,就像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我们都能懂,并且有共鸣,听着带劲。
      莫扎特则是“魅力后面藏着深不可测的东西”!
      
      波普尔的理性国度完全不缺乏美,理性的美永恒发光,不会像火焰那样熄灭。看他描述开普勒对天体运动犹如交响乐的时候,正巧在参观榆林窟,开普勒的说法和佛教中描述西天极乐世界里乐器在天空飞舞不需要演奏就能弹出想要听的美妙旋律何其相似。
      没有任何国家和政党会真正热爱推崇波普尔吧,因为对于他们冷静是毒药,思考更是,但是我们至少应该看看这个人说的话。
      
  •     现在两百页的书都用厚厚的纸,拿在手上好厚一本,好卖钱嘛,唉,这也就不说什么了。
      
      再黑心的一点的,就往书里塞图片了。
      
      图片也会反映思想啊,对图片的文字描述就更不说了...
      
      我说译者和出版社呀,请你们有点良心好不好!!!这可是人家的思想自传啊!!!你往里面塞图片,经Popper老人家许可了麽??你配的文字描述,他老人家会同意麽??!!
      
      你们塞图片和文字,破坏了原著的完整性,你们无视原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更侵犯了Popper保持自己思想纯洁性的权利,
      
      诶我说,你们好歹敢作敢当啊,不就是为了好卖钱嘛,你好歹声明一下,由译者或出版社对图片及其文字负责啊,这样至少不会对读者造成误导,且不论你们的侵权了...
      
  •     作為思想者,這部書是思想家的思想自傳,對於外部的事情寫的并不多。也許是一點遺憾,不過無可厚非,因為他的一生沒有太大的波瀾,而作為思想者,他的一生的內在世界的波瀾起伏,反而遠遠大過外在活動的人生。
      書是好書,不贅言。這裡說幾句現在出書的方式。
      這本書,使用的是極大的類似雜誌的開本,這種開本方式我不是很喜歡,還是過去稍小一點的開本好。
      書中印了很多圖片,主要是名人照片,在照片下面進行人物介紹,比如書裡提到弗洛伊德,就印上一張弗洛伊德的照片,然後在下面介紹弗洛伊德云云。有時這種照片加註釋能占大半頁。還有其他一些不相干的圖片,比如提到馬克思,就印了一張“紀念馬克思逝世100周年招貼”,這和此書到底有何關係?
      此謂之注水,是當代出書方式,可能自以為圖文並茂,其實,配圖不應該這樣配,這叫硬搭配。這種出書方式,不但只能起漲價摟錢的作用,而且,對於讀者讀此書只能起到一種干擾的作用,毫無助益。
      或者是以為讀者沒有這些圖,就看不下去書?其實,讀者要看圖,自有花花綠綠的雜誌,和互聯網上無限豐富的圖片去看,這種書你再擱些花花綠綠的圖,也賽不過真正的看圖讀物;讀者看這種書,本身就是沖著文字去的,并不需要你擱的那些不相干的圖片的調劑,何況根本起不了調劑只能起干擾的作用。事物以合適為宜,配圖配的不合宜,不如不配。
      以人物介紹為例,其實弗洛伊德、維特根斯坦之類的人名,根本無需註釋,因為肯讀此書的人,不需要再瞭解這些人是誰。卽使出註的話,也應該在頁下方,以註釋方式出註,并注明“譯注”字樣,以與原註區別。這是正常的做法。
      現在這種注水方法,弄得一本好書,被出的頗為不倫不類。當代出書,日趨浮躁,很多這種自作聰明的做法。
      
  •     第一遍看,没什么深刻理解。
      
      大致了解了证伪的思路。
      
      意思和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很类似。
      
      1.任何理论都有其应用的局限性。
      2.无法界定应用界限的理论不能成立
  •     波普用一生发展了一套具有彻底批判性和开放性质的哲学,并且以此分析了从形而上到科学到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和观点。
      
      他的自传清楚的描述了思想发展的过程,家庭环境和历史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对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而那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有各种伟大的思想激烈碰撞,波普是其中最客观和理性的声音。世界大战的经历给了别人偏执,却给了波普理性。
      
      他彻底的摒弃一切决定论,删除了人类思想情感中最没有根据的盲目。这就是说任何知识都是建立在假说、猜想的基础上,因此都是可错的,可被证伪的,而最终基于归纳法的单称陈述不能证明真理。
      
      彻底的批判性思维,让他看清了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众多学科的本质和关键。
      他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在我看来是不可反驳的,那我们共产主义乌托邦美梦,很有可能只是可笑的偏执。
      他将进化论阐释为不可检验的形而上研究纲领,用境况逻辑推论了生命进化趋向高级生命类型的必然性,而不是一种随机选择,虽然环境的产生是随机的。
      他对物理学的概括直指本质,一个校正和更好的接近无穷的过程。
      
      我们的任何努力在本质上具有不完备性。
      
      如果我们带着波普的思想环顾四周,马上会发现我们处于很可笑的境遇中,偏见和盲目包围着我们,为一个没有任何根据的甚至被证伪的政治幻想而在世界的舞台上表演着。我们落后的舆论封锁教育体制官僚机构比起一个开放社会所应具有的还相差太远太远。
      
      “人的理性并非在于他对原则问题毫无异议,而在于从来不是毫无异议;不在于固守驰名天下的公理,而在于不把任何东西视为理所当然。”——吉尔伯特·赖尔
  •   ALL LIFE IS PROBLEM SOLVING
  •   不论对错,我自己是觉得,未经思索就轻信一种理论,不是人类的理性,这一点上,我觉得波普尔质疑权威的话语,并没有任何问题。一种话语产生,就会有人反对或误解。波普尔的怀疑精神和对事物可证伪性的坚守,是令人钦服的!
  •   西方人比较爱坚守吧,因为他们爱不变和永恒
  •   准确地说,判断一个假说是科学还是非科学,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可以被证伪的可能性。如果说关键在于是否可以被证伪,就可能误导人,一种理论只有证明为错的才可能是错的。显而易见,这个结论是错的。
    另外,证伪主义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科学是一种理论体系,而很多情况 下,能被证伪的只是一条结论。一条结论被证伪并不意味着这个理论体系就完全是错的。
  •   文笔好流畅,尤其这句“这才是评论,没有一个花哨的词语,没有似是而非难懂的专业名词,没有半句联系到自己的初恋或者隔壁大爷晚上吃的蒜头” 强顶 现在人思想越来越模糊,写文说话越来越绕口了,难以沟通
  •   “魅力后面藏着深不可测的东西”...
    也没说出什么
  •   可能因为我个人对这句话强烈共鸣而已……
    说起莫扎特,都是简单愉快华丽的评价,甚至作为早教音乐的典范,但是我一直觉得他的音乐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所以对波普尔的评价这么感慨吧,那种难以描述的内外反差隐藏得简直让人怀疑到底是不是存在,其实我也想找找看波普尔有没有过更详细谈论莫扎特的内容。
  •   我是觉得他对莫扎特的看法没什么特别,难道莫扎特魅力背后什么都没有吗?
    这段话忘了哪看见的了,分享~
    ”在莫扎特之外,世人并非没有见过神童,并非找不出如此高产的作曲家,也并非没有为早逝的天才而伤感过。但是任何人都没有像莫扎特这样,将这三个命运的特殊落点集于一身。而且也没有任何人能像他一样,将那么多互相冲突的东西混为一体:艺术品位极端精致而声名却如此家喻户晓;一生都渴望幸福但最终却深陷于人生苦痛;创作数量令人吃惊而作品水准却如此恒定;本性极为宽容而对人性他其实知之颇深。也许正是在这样的原因之上,普世的莫扎特可以无处不在。“
  •   深奥了,搞不懂
  •   有他两本作,可是都感叹于行文的枯燥而放弃。是太置身度外的角度的原因?
    书评不错,赞个!
  •   波普尔对进化论是科学的否定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了。“适者生存”,那么哪些是适者呢?那些生存下来的,所以,“适者生存”就是“生存者生存”了,这样的同意反复在信息论角度来说信息含量为0。以上大概是波普尔那个时期对进化论的理解。
    但是,现在的进化论完全跨过了那个阶段了,甚至于一些人已经使用“演化论”来代替具有进步隐含的”进化论“一词。同时,现在进化科学的领域也完全满足了波普尔最核心的”证伪性“要求。去看看比较近期一些的关于进化论的书就可以发现了。
    所以,科学总是在往前的。
    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科学性,这个不懂,就不发表意见了。
  •   波普尔在写完自传2年后,就公开更正关于进化论“不可证伪”的观点了…
  •   这两年入手的书大抵如此,早已不像十年前的书,干干净净
  •   那也不尽然,传记么,极有可能被当成入门书的,门槛低一点没啥不好。对于早就了解那些人的读者来说,也没有损失啊。
  •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读书是一个过程,大家不一定有同样的起点,比如说我可以先读海德格尔,再读康德、柏拉图的,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互相交替,理解可能会更深刻吧?
  •   嗯,这两天我倒是正在看“老子”,要换个思路,从另一个角度看看熟悉的问题才能有新知。
  •   翻译得很平实
    意思和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很类似。
    -------------
    : )
  •   “人的理性并非在于他对原则问题毫无异议,而在于从来不是毫无异议;不在于固守驰名天下的公理,而在于不把任何东西视为理所当然。”——吉尔伯特·赖尔
    ...........
    受教
  •   怀疑任何称为真理的理论,警惕所有宣称掌握绝对真理的人和组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