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07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郭颖颐 页数:147 译者:雷颐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内容概要
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思想界在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许多重大转变,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转变是唯科学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它认为宇宙万物所有方面都可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科学能够而且应当成为新的宗教。这种科学崇拜导致了现代中国思想界的大论战,也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全面胜利铺平了道路。本书对唯科学主义的根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对20年代“科学-玄学”大论战,对各派唯科学主义者的思想实质进行了详尽透彻的分析。
作者简介
郭颖颐,1932年出生,耶鲁大学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专长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中国知识分子史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唯科学主义的根源 第一章 现代科学对中国思想的教条影响 科学的流行 唯科学主义的实质和演变 唯物论的唯科学主义 经验论唯科学主义 第二篇 唯物论唯科学主义 第二章 哲学的唯物主义者吴稚晖(1865—1953) 科学概念 对传统文明的批判 以科学为基础的人生观 宇宙 人类及其生命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者陈独秀(1879—1942) 科学概念 对传统文明的批判 以科学为基础的人生观 第三篇 经验论唯科学主义 第四章 实用主义者胡适(1891—1962) 科学概念 对传统文明的批判 以科学为基础的人生观 第五章 三位科学家 对传统的批判 人生信条 第四篇 唯科学主义的胜利 第六章 1923年“科学”与“玄学”大论战 序曲 论战 评价 第七章 论战之后: 教条的终结 关于中国社会史本质的论战 “独立的”唯物主义者 其他方面的唯科学主义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章节摘录
(具有两个属性:质量和能量)充满整个空间,在永恒地运动,结果是在周期性地发展和消亡;无数天体都互相渗透运动;其中一个是我们的太阳系,其中一个行星是我们的地球;在极长的时间过程中,陆续产生了简单的有机物、脊椎动物、灵长动物及人类。⑩而孔德带来的把社会领域引向唯物主义,则是科学不断流行的另一个征兆。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自然的另一个方面也就在控制之下了。孔德企图以他的人类精神发展概念为基础来建构一个科学的社会。孔德认为这种发展分为三阶段:宗教阶段,这期间知识主要来自启示和迷信;哲学阶段,这期间知识主要是思辨的和形而上学的,它沉迷于诸如“本质”和“形式”一类术语之中;最后是实证阶段,即科学时代,这期间只有对科学规律的理解才能达到真的知识。孔德对现代文明崇拜者的最大影响是他把最高的精神地位与科学的工业时代联系起来,我们将考查此点。在赞扬他的更富情感色彩的观点——用科学工具创立科学工业社会时,他在引进对社会进行科学研究方面的最初贡献常被忽略。最后,作为此种对未来社会的最后结局,孔德启示出一个新的崇拜物:人道主义。社会科学和固有的唯物论乌托邦主义仍包括在这种新的取向中,这就为马克思的纲领提供了一个前提,虽然马克思对此的论述更精致、更带倾向性。他的辩证唯物主义用生产关系的斗争和变化来解释人类发展的所有阶段,其目的在于“直接”作用于社会。这可被认为是社会唯科学主义的基础。简言之,这时科学适当地利用了这种物质世界观而向前发展(起码在18、19世纪),但是,这种发展却被科学崇拜所掌握,并发展成一种普遍的哲学。唯物论的唯科学主义认为生命的所有方面都从属于自然的秩序并能通过科学方法来控制和认知,因为它们仅是简单的自然物质并按照确定的科学规律运动。这种世界观受到20世纪前半段许多中国知识分子的热忱欢迎,尽管这时现代物理学已露端倪,将在未来驱散19世纪科学的狭隘决定论。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