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查尔斯·汉迪  页数:205  译者:闾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思想者》是欧洲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自传的全新版本,在书中查尔斯?
汉迪回顾自己的一生。回首过往,作者发现真正的管理之道,大多来自真实的生活,而非正规的学习课程。
  从一个害羞的爱尔兰小男孩,到牛津大学里苦读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系学生;从一个在婆罗洲丛林里打拼的壳牌公司高级主管,到英国伦敦商学院的创建参与者……查尔斯?汉迪,他是过着作家、主持人、教授“组合式人生”的管理大师!

作者简介

  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
  ?
当代最知名的管理思想大师,“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管理大师”之一,管理界的预言家、哲学家,被誉为“大洋彼岸的德鲁克”。
  ?
英国《金融时报》称他是欧洲屈指可数的“管理哲学家”,如果说德鲁克是管理学之父,那么查尔斯?汉迪就是当之无愧的“管理哲学之父”。
  ? 20世纪最具创见的组织行为大师,以“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未来工作形态”的新观念闻名于世。
  ?
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在壳牌公司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追随本尼斯、阿吉里斯等大师进行组织研究;再后来他返回英国参与创办了英国首家管理学研究生院——伦敦商学院。

书籍目录

第1章 我就是查尔斯?汉迪
  一些人只知道有个管理学大师叫做查尔斯?汉迪,照理说他该是个美国人,因为大多数所谓的管理学大师都是美国人。我妻子则见识过我的大多数性格角色,她或许比我更了解这个尚在进化的复杂人物——查尔斯?汉迪。如今的查尔斯?汉迪是在六十多岁时才出现的,天知道将来还会不会冒出另外的版本来。
第2章 牧师大院里的爱尔兰人
  我现在才意识到人早年环境的影响力。我现在知道,人生伊始,结局就定了大半。对于这种必然,你无能为力。我小小年纪长在爱尔兰乡下,既没听说过自己的家族史,也不知道这片土地漫长而又悲惨的故事——要等我稍微再大点儿才明白这些事。但我确实朦朦胧胧地知道,自己有点与众不同。
第3章 来自古希腊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显然影响了我多年来的想法,即便我从没承认过。他认为,美好生活,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行动。它不是躺在海边晒太阳,手边放着一杯酒、一本书,也不是跟你梦寐以求的人来上一次翻云覆雨,而是用尽全力做你最擅长的事。有趣的是,它也适用于组织机构,尽管当代的商业管理大师称之为“最优化核心竞争力”。
第4章 婆罗洲,壳牌第一课
  壳牌教会我,学富五车一点用也没有。除非理论和实践能结合起来,否则,有再多知识也是白费劲。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我得把早期教育的重要一课抛到脑后,也就是总以为有人知道最好的办法。人所碰到的大多数情况,都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大多数时候你都得自己做出判断,自己决定,接着按照自己想的去做。
第5章 行动和言语种下金种子
  这样那样的企业家,在人生中总是拥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共同点:年轻时代,某个值得尊敬的人给了他们自信,让他们敢于相信自己。金种子不过是个偶然机遇,比如在生死关头借到了一笔钱,重要的介绍或引荐,或是未经证明,就肩负起责任的机会。以行动或言语种下金种子,是你能为其他人所做的最令人愉快,甚至也是最重要的事。
第6章 经理人制造
  40年后的现在,我回首过去,我认为,即便我们的努力都是瞎忙活,但至少改变了人们的认识,使人们开始重视、尊敬对商业和管理的研究。到了今天,在英国的大多数大学里,商业管理成为最热门的本科课程。对比当年我赴美时英伦三岛盛行的轻商文化,这可以算是一场文化的革命了。能置身变革中,实在令人激动。
第7章 安提戈涅的挑战
  很少有人有机会面对过安提戈涅那样残忍的艰难抉择。可类似进退两难的局面生活里并不少见。如果我们太依赖他人的专家意见,最终会把对自己生命的控制权交给陌生人。我挑选《安提戈涅》拉开第一堂经理人课程序幕的时候,不曾料到它竟会如此深刻地影响我其后的生活和思考。
第8章 父亲的葬礼
  我们拥有的是人生,一个人一生中总有若干次人生。确实如此,但换种活法需要勇气。死守着你所知道的那种活法要容易得多,哪怕前途渺茫。改变人生往往需要从另一架梯子的底层开始,但如果你发现正在爬的梯子靠错了墙,那么这个决定很适合你。你迫切需要找到另一架梯子。
第9章 温莎堡的学监生涯
  大部分生活都是工作,有一些很无聊,有一些能挣钱,有一些本身就值得去做。实际上,所有人都是组合式工作者,虽说要实现组合的平衡,每个人的方式都不同,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在组织中,或许受了囚禁,但至少安全有保障;脱离组织有了自由,可安全就没保障了。我无法完全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10章 不传道的基督徒
  我猜自己是人道主义基督徒,尽管我很幸运,从没有人叫我界定自己的信仰。如果善的本质——也就是一些人所谓的神,真的是人类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不需要使用专门的宗教语言才能领悟这一信息。如果你留点心,基督教的信息就蕴含在我们自己的生活里,就好像它藏在《圣经》的寓言故事里那样。
第11章 组合式人生
  回想起过去的岁月,上级把我的一切都安排好了。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我无法认同他们优先考虑的事情。受了别人的利用,完成你不认同的目标,生活里最让人不安的事情莫过于此了。我要解决我人生的意义所在,什么东西最重要,我该在什么地方或者什么时间去做它。开始组合式人生之后,我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根。
第12章 所有者的责任
  所有者的责任,不仅仅涉及到我们自己的直接利益,还涉及到许多从自身角度出发容易忽视或忘记的事情。一切不过是为了钱,把需求说成是目的,是逻辑不清,错把手段当目的,是故步自封,圣奥古斯丁认为这是人最大的一种罪过。我们最好尽量把所有者变成负责任的所有者。
第13章 厨房、书房和办公室
  随着传统的办公大楼日益变成过时的监狱,组织也开始寻求自由之路。未来的办公室大概会像社交会所。会所仅向会员开放,但会员没有自己的空间。虽然公共的概念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渐受侵蚀,但组织正在往回走——重新建立由成员共享的公共空间。或许这和古老的圈地运动是一回事,谁能圈下地来,谁就能获得权力和地位。
第14章 孩子的狗窝
  回想家庭或好或坏的影响,我好奇为什么我们总是热衷于把年幼的孩子交给陌生人管教。觉得自己不适合教育孩子,可能是原因之一。要是儿子上本地学校,我就要为他放学后的生活负起大部分责任。我害怕自己没有精力、没有时间、没有全面的兴趣,能让他一直忙忙碌碌。
第15章 在家庭里成长
  在一个似乎越发支离破碎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有个归属之地。组织不是合适之选,它们存在的时间不够长,一旦我们的技能耗尽,就会被踢开。邻居会搬走,失去联系。太多的人际关系不过是露水姻缘,当时很强烈,可很容易消散。唯有家庭始终在,但需要你时不时地去维系。
第16章 大师俱乐部
  在大师世界里,年龄似乎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和表述。如何成为大师,尚是未解之谜。不能申请加入俱乐部,因为事实上根本没有正式的大师俱乐部。也不能举荐自己是个大师,这个头衔是媒体或者管理大师的讲演人代理机构封的。幸运的是,我的书拨动了时代的某些和弦。
第17章 带着麦克风去旅行
  最好的旅行助手,却是一支BBC的麦克风。我回到了爱尔兰、牛津、温莎堡、托斯卡纳,访问目前住在那里的人,思考现在还有什么东西保留了当年的原貌,塑造了我的人生观和信仰。这是一个绝妙的机会,没几个人能以这样的方式重走人生路,看看在你离开期间,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18章 人生七十古来稀
  家人嘲笑我就像艾略特笔下的韦伯斯特,对死着了迷。这是因为,跟亚里士多德一样,我认为,人只有盖棺才能定论。在预料人生结局时,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在一息尚存之时实践我那想象中的悼词。既然我们还活着,把盘点人生的关头拖延一时片刻,就总是充满了诱惑。

章节摘录

  几年前,我帮夫人准备她的印度茶园摄影展。一位先生看罢照片,一位先生向我走来。“我听说查尔斯?汉迪在这儿。”他说。“的确如此,”我回答,“我就是。”他以相当怀疑的目光看了我好一阵子,然后说:“你确定吗?”我告诉他,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这么多年以来,世界上出现了很多版本的查尔斯?汉迪,并不是每一个版本的查尔斯?汉迪都足以令我自豪。  比如说,有个版本的汉迪是这样的:一个害羞的爱尔兰小男孩,出生在爱尔兰乡下的教区牧师之家,后来机缘巧合,成了牛津大学的冒牌学者。还有个版本的汉迪,是在婆罗洲丛林溪流里苦苦挣扎的壳牌公司高级主管。他试图摆脱早年经历的影响,进入一个更刺激的世界,一个由旅行、金钱和权力组成的世界。他以为,一旦打入商业世界,这些东西就会滚滚而来。可我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想成为那样的查尔斯?汉迪。我好多年都没弄清楚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比较起来,查尔斯?汉迪教授更符合我内心朦胧的设想,或许这是因为传经布道是我家的遗传。我试过抛弃这种天性,但没能成功。  对一些人来说,我就是BBC电台《今日节目》里播报“今日思潮”的那个声音。还有一些人只知道有个管理学大师叫查尔斯?汉迪,照理说他该是个美国人,因为大多数所谓的管理学大师都是美国人。我想,我的孩子们会认为我是个稍微有点不切实际但还算和蔼的父亲,外加一个能做两手菜的好厨子。我妻子则见识过我的大多数性格角色,她或许比我更了解这个尚在进化的复杂人物--查尔斯?汉迪。如今的查尔斯?汉迪是在60多岁时才出现的,天知道将来还会不会冒出另外的版本来。要说一个人是不是快乐圆满,非得等到盖棺才能定论。  个性这东西,委实让人感到困惑。我常常会被自己的照片吓一跳。那家伙可不是我每天早晨在镜子里见到的人,镜中人慈祥又年轻,照片里却是个白发老绅士。像别人那样看待自己可不太容易。即便是目前职场上广泛采用的360度全方位评价(真是个讨厌玩意儿),恐怕也只能揭示出真相的一部分。有朋友形容他的生活就像是惠灵顿式衣柜,就是那种有8个抽屉的高脚橱。他说,每一格抽屉,都代表他生活的一部分,都能透露出他完整自我的不同侧面。但这还没完。一格抽屉对外人是锁住的,而另一格抽屉甚至连他自己也打不开,那就是他的潜意识。  莎士比亚说过,“人一生总扮演着许多角色”,可人不仅会先扮演这个角色再扮演那个角色,而且也会同时既扮这个,又扮那个。现在的我和年轻时候的查尔斯?汉迪不同,这个地方的我和那个地方的不同,这个群体里的我和那个群体里的也不同。我们还是不是同一个人?我们和那些观察我们的人同样感到困惑吗?  我跟夫人最近拜访了德里的一个电话服务中心,它负责处理美国在线和戴尔电脑的电话热线服务。在德里的正午,电话中心几乎空无一人,因为那时候美国正好是半夜,大多数员工晚上才上班。人们告诉我说,员工们会脱下印度传统服装,换上西服,起一个美国名字,尽量模仿美国口音。公司鼓励他们在业余时间看美国肥皂剧,熟悉美国俚语,这样一来,打电话来的人就更容易跟他们沟通,以为自己的电话打到了堪萨斯,而不是德里。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说彼得·德鲁克使管理登上大雅之堂,汤姆·彼得斯将其推而广之,那么查尔斯·汉迪则赋予了管理所缺失的哲学的优雅和雄辩。  ——领导力大师 沃伦·本尼斯    汉迪的著作深得我心。组织的基本模式将如何发展,工作生涯的未来将会怎样,对于这些重要问题他都给出了深入浅出的精辟回答。阅读他的著作是我生命的里程碑,他的观点深深震撼了我。  ——管理大师 汤姆·彼得斯    汉迪总是如此的优雅,他是管理领域真正的大家,在世界众多的管理思想家中堪称翘楚。  ——《从优秀到卓越》《基业常青》作者 吉姆·柯林斯    汉迪的写作风格别具特色:亲切、有趣,而且完全没有读不懂的专业术语。书中涉及的话题极其广泛、出人意料。我们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很多的问题,而汉迪早已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金融时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想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感受大师的经典,值得细细品味
  •   书是好书,但是说能和德鲁克相比就有点过了
  •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好书!
  •   邮递速度很快,内容不错
  •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d
  •   质量很好的一本书,需要仔细看一下
  •   这个商品不错,但是是自传体,不是致用类图书。
  •   经典好书!值得一读。
  •   值得阅读的小说
  •   给被人买的
  •   这本书比起那本 超越不确定性 来说更有体会。
  •   很好的以为思想者
  •   不错的书,正在读,很受益~
  •   汉迪的自传
  •   我是一个胡思乱想的思想者
  •   思想者是好书
  •   思想者:查尔斯·汉迪自传
  •     汉迪的这本书我是和Jim Rogers的《Adventure Capitalist》一同读的。相比后者的喧哗热闹,这本写的安静从容。汉迪太过谦和,这位被推崇为欧洲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在自己的笔下显得那么静寂温暖——这词也许不最恰当,只是感觉似乎这本自传跟我以往读到的伟大人物的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一生相比,显得太朴素了。你感受的不是讲坛上的汉迪,不是那个被尊为大师的高高在上的汉迪,而实在就像隔壁邻居家的一位慈祥长者,在某个阳光浅浅的午后跟你讲他这一生的故事——不是那种情节狗血的剧情片让你血脉贲张,而是需要你去先印在脑海里,待你用自己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去漫漫回味,印证。
      
      汉迪在40多岁的事业如日中天年纪,离开London Business School,开始另一段完全不同的生活。触动这次改变的是他父亲的去世。汉迪的父亲是一位小镇教堂的牧师,算是教会机构的最基层人员。就这样一位在汉迪看来完全没有抱负,在基层默默工作一辈子的太过于普通的父亲,在去世两天后的葬礼上,小镇数百人前来送行:
      
      I stood there pondering this man whom I suddenly realized I had never understood. How many people would come to my funeral, I asked my self? .. To whose did my life and work matter that much? What price my busy life and so called achievements in comparison with all the lives he had so obviously affected? This was no ordinary man. This was my problem, not his. I had been judging him in the wrong way.
      
      从葬礼回来,汉迪决定开始一段新热生活。改变人生的轨迹不那么容易,正如汉迪所说,离开正在上演的热闹派对需要一些触发。那些让我们震惊的事件,或许是至亲的离去,或是婚姻的变故,或是事业的受挫,会带来痛苦,但事后看来,却是开启一扇新的窗户的绝佳机会。但问题是何时知道应该开始新的生活了?
      
      Comfort is one(clue), if you feel totally comfortable and in command of your life and work. you may be mistaking the illusion of security for complacency. It is always dangerous to rest on one's laurels, in private life as in business.
      
      顺风顺水的工作生活,可以掌控一切的感觉,听起来的很棒对不对?汉迪提醒我们吃老本永远是危险的,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一样——舒适是需要变革的信号。
      
      汉迪的这本书里到处闪耀着思想的花火,要做摘抄的话实在太多选择,以上仅是其中一个故事。正如汉迪自己所说,他的很多想法也许不是最原创的,但是正是他的表达使得这些观点被更多的人理解和认可,也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汉迪独创的三叶草模型来诠释未来组织的架构,S型曲线来解释人生和企业变革的困境都是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这本书大部分都在讲人生,因为工作是人生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组织理论的大师,他也也略略谈到了一些组织的理论。汉迪在Oxford读的Latin,我一直觉得他的字里行间的精妙和他早年的文学修养有很深的渊源。个人觉得德鲁克在文字上跟汉迪相比都略逊一筹。读这样的大家的传记,像是品一道营养丰富又赏心悦目的菜,实在是一种享受。
      
      
      
  •     作者的爱尔兰,伦敦,殖民地,美国的经历基本把英语世界走遍了,这些情况就是描述的今天的这几个地方的社会环境,总结的还是不错的。至于关于管理学方面,他写的更多的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就像他自己所说,人生下来大半已经决定了,作为一个爱学习的英国好学生,他能做到的,他所经历的都在书里了。不过从这本书,没看出来他能和德鲁克影响力比肩的地方。比较有用的话是让大家读亚里士多德,读历史,人要活得明白还是要回归基本。
  •      从《这样读书就够了》里读到这本书的片段,觉得挺有意思,便从图书馆借来书看。原来是一位管理学大师的自传。
       一开始就被吸引住了,平静的笔调中隐隐藏着智慧的光芒。看了一半我就决定上亚马逊买一本珍藏。我凭直觉知道我会重读此书,也许几个月后,几年后,几十年后。我的经验还太少,需要时间帮我体悟此书。
       这是一本管理学大师的自传,但全书全不见学究气,而是平静地将自己一生的所感所悟循循道来。这里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激动人心的事迹。作者也并不是那种意志坚定,遇到挫折一往无前,最终取得成功的“超人”。这里只有一个平凡而真诚的人。他曾因自大而犯错,因胆小而屈从权威,曾迷茫困惑,也曾向现实屈服,但他足够真诚。坦诚地接受自己的一切,不断反思、探索自己,这正是作者的迷人之处。
       人因真诚而可爱。
       这本书讲了人一生中会遇到的很多问题:人要怎么看待世界?人们要如何选择自己的工作?人们应该如何生活?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组织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此外还谈及朋友、家庭、伴侣、教育以及死亡,字里行间无不隐藏着真知灼见。作者提出了很多问题,但很多都没有给出答案,或者答案模糊不清。他想要我们做的,是去思考、质疑生活中的一切,而不是习惯于接受标准答案。这也是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
      
  •      这是风雨交加的一天。下午,在建外SOHO 附近一家咖啡馆,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对于自己人生的反思,也融入了其对于企业、对于组织等的看法。
      
       这个世界并非是一个拥有唯一正确解的世界。每个人都可以并且在理想状态下也应当有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不同于他人的在诸多事务上的认识。并且,这些观念起码是对于个体而言极有可能都是可行的。
      
       我对作者关于其人生、企业和组织的观点颇为认同。我觉得,这种认同在根本上是出于我们都将处事立世的标准和准则定基在古希腊的哲学著作中。
      
       想提取几天看过以后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 对于婚姻--应当尽量避免受到身体和冲动的影响选择伴侣。应当找打那些可能在日后成为亲密朋友的人作为伴侣。 在床上最好的性行为是一个甜蜜的拥抱。 对于人生--人生应当不断的提高自己认识自己,不断的探究各种可能性。 对于当下世界--当下的世界问题在于贫富差距过大。而富于的阶层过于富裕,使得他们不认真运用自己的剩余财富。他们用这些买了过多的奢侈品和不必要的东西。对于企业--赚钱是企业的手段,而非企业的目的。
      
       赚钱应当是企业的手段,而非企业的目的。从法律的角度讲,我们通常将企业成为法人。我在此强调企业的这样一种称谓的原因在于,我认为我们可以把企业理解成一个个体。事实上,我们的确应当这么认为。 在当下的中国,企业作为法人和个人,所需要接受的挑战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有相似的地方。
      
       相似之处就在于,无论是法人还是个人,都更多的将赚钱当做了自己生活的目的,而非手段。如此,大家便都在这样的错位当中迷失了自我。我从小便一直偏颇的认为,赚钱在任何时间任何时候都不应当作为目的出现。张申府在其哲学著作中,曾说过,“呜呼,金钱世界!人若总追求金钱世界,便永远追求不到金钱世界”。 这句话看起来有颇为讨巧的一面,但现实确实也是如此。 当法人的最大满足感和成就荣誉感源自每年财务报表上的利润增加,当个人将人生的全部押注于钻营各种机会获得更多的财富,即便他们最终通过强大的执行力和运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最终会迷失在其中。因为,金钱世界物质世界是没有尽头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钱币收藏品市场里,再多的钱也不能保证一个人能够买到所有的藏品。个人的财富,再多终究也是有限的。
      
       当代优秀的企业家,也许并不一定都要系统的对于哲学有过深入研究,但是一定应当是具有哲学思维和素质的人。
       他们应当首先,对于当下世界有自己的观念和认识和反思。并且应当有一个更高的追求。我始终也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以不断盈利为基础的,这是由企业的本质决定的。但是,企业存在的意义,或者说,办企业的意义绝对应当远比这更高尚。它的存在应当能够使得在其组织下的个体的才能能够彻底得到发挥,使得为其工作的个体能够实现自己的意义,能够更有尊严;它的存在同样应当惠及它所处的环境(之所以说是环境,而不说是社会。是因为社会一词外延范围更加狭小。有担当的企业应当是以世界,甚至以宇宙的运行作为其发展环境去发展的)。比如,应当去利用自己创造的剩余财富去帮助完善社会体系所产生的问题(任何社会体系都会有问题)。这样的企业,才是健康的。
      
       我认为,在阳光下成长的所有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不断的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每天完善提高自我。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企业。但是,从某种角度讲,创办企业还是为人打工,在麦肯锡工作还是扫大街,都是手段,都是不那么重要的。
      
       对于当下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我认为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点,不要混淆了目的和手段。第二点,在区分出手段和目的之后,要明确自己存在的目的。同时,努力每日精进。首先是使得自己变成更好的人,其次是,通过行为影响整个社会,无论在做什么,个体都有能力使得社会变得更好。
      
  •     本来想读大师的管理理念,觉得是一个理念的汇集版本;但是,没有想到,从头到尾读了大师自己。一个非常朴素的经历。
  •     看完这本书就感觉他是不是大师的大师,化平凡为不凡或者相反都不容易,查尔斯在书中做到了。
      他不停的潜移默化的给他的读者和听众灌输他的理论和思想,但是同时他的理论都告诉大家,理论是毫无用处。这不是矛盾,世界本来就充满矛盾。
  •     查尔斯汉迪说自己就像个偷窥者
      总喜欢偷窥一些所谓的商业之道
      查尔斯汉迪自身并没有做过企业并取得成就的很多经历
      他年轻时候在壳牌的10年工作经历以失败告终
      然而这一切并不妨碍他成功的做一个教授人们懂得如何做成功商人的引导者。
      他喜欢预言事务,观察社会的细微变化乃至技术的变革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他对全球化的理解,就在今天而言也是非常超前的。
  •     说什么当然很重要,但是,怎么说往往更重要。就拿《世界是平的》来说,在“说什么”上,其实没有说出什么新的东西来,但是作者在“怎么说”上还是做得不错的。这是托马斯·弗里德曼的长项。
      
      又有思想、又会表达的人比较少。杜拉克、加尔布雷斯都算是吧。汉迪在某个大师排行榜上排在杜拉克之后,其实从思想性来说,他比杜拉克差得很远。他自己也知道。在《思想者》中,他说:
      
      什么是思想呢?严格的说,我的大多数思想都不是原创的。关键在于我阐述思想使用的词句。我至今仍很珍视自己第一本书出版后得到的评论。“本书的内容”,文章开头说,“都是从前说过的老话了。”我的心深深沉了下去。可它接着又写道,“但那些老话估计从来没人认真读过。”书评人准确地抓住了我第一本书的写作意图:改用更能打动学生们的语言,重新阐述众所周知的组织理论。
      
      杜拉克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汉迪的境界,努努力还有可能。
      
  •     封面上的那个老头儿,左手托腮,侧头微微笑着,所有的仁慈、坦诚、宽容、智慧,都在那双被褶皱包裹的眼珠里跳跃,让人沉静。
      大多数的管理类书籍我都读不下去,大多数的自传我也读不下去,但这本书是个例外,我甚至一刻都不想放下来,只是贪婪地吮吸着一页又一页的文字,咀嚼着他的思想。
      这大概也不算一本管理类的书吧,就像他自己所说,他也不是什么管理大师,他更希望自己是个社会哲学家。他一直在用自己的一生不断尝试,不断领悟,不断修正,不断朝着自己心的方向前行。语言太过苍白,无法去描述书中的智慧,只能自己慢慢体悟了。
      在这个寒冷漫长充满困惑的冬天里,能碰到这个可爱的老头儿,真是太幸运了。
      
  •      这是一本人物故事吗?不太像,因为我读起来像在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可是当专著读么?不合适,因为有太多的人生经历的叙述和感悟;《思想者》,实在是个很好的名字!我看传记往往是读到一半就想开溜,因为别人执笔不够生动,自己书写又容易遮掩。只有这本书,让我在论文压顶、“事务缠身”的情况下,欲罢不能,一口气读了下来。
       可能是自己对英国人了解的不够多,可能是自己对管理学知道得不够深,我看这本书就像在尝试认识一种文化和一门学科,但是是以一种极有趣的方式----跟着当事人经历一遍。人生是多么丰富而有趣啊,尽管他的履历不算多么奇特或者光辉,但是他充满宗教性思考的思想,同样伴随着懊悔、失败的经历,仿佛一个和自己平等的朋友,真实而坦荡,给予你指引。
       得到这本书,是参加汉迪老爷爷在清华的论坛,那天去了很多人,也走了一些人,我不知道那些带着翻译机的企业界人士学到了多少,我首先收获的就是英语听力的极佳练习。同声传译实在是件费力的事情,也就不再对人家的辛勤劳动挑啥毛病了,虽然偶尔会想她的工作质量值不值那么多钱。
       汉迪老爷爷那天显得有些疲惫,尤其散会以后,让人实在不忍再对这个75岁的老人家再提什么问题,尽管非常想和他交流。我最最羡慕的,是他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汉迪,她是位摄影家,但我有些好奇她是不是在和汉迪老爷爷结婚前就做这个职业。(可惜她没有听到我这个问题)所以我一开读这本书,就去找他们恋爱的章节,如愿以偿地看到了这个令人羡慕的love stroy。^_^ 汉迪老爷爷说现在他们时刻相伴在一起,像是和同一个人开始了第二次婚姻。伊丽莎白那天对我说,她和丈夫结婚几十年,一直在和他“fighting”,然后要寻找到一种工作和家人的“balance”。他们真的是一对很棒的couple!
        再来说说这本书,我以前没有看过汉迪的管理学著作,但是我想当真地了解了这个人以后,再读他的思想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就像一个穿引他所有思想的线索,上面挂着一个又一个果实,感兴趣了就去寻找一下,取出来专门品尝。而线条本身,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轨迹,更多的,是他的家人与朋友,他的爱与感悟。很喜欢他关于人生的看法。其实很多东西是跨越文化的,就算是不同文化下生活的人们,能有这样一扇窗户透视他们的世界,他们的心灵,阅读的乐趣也大抵如此吧。
      
  •     
      
      是书中的什么打动了我,是思想吗?掩卷之后,我不禁问自己。
       如果不是思想的话,那又会是什么呢?
       也许作者查尔斯.汉迪自己的话是对问题最好的诠释:“严格地说,我的大多数思想都不是原创的,关键在于我阐述思想使用的句式。”不排除其中会有查尔斯.汉迪本人谦逊的成分,但是,把概念性观点转化为令人难忘的形象确确实实是引人入胜的所在。我终于明白了,企业本身就是普通人的集合体,而管理思想就是要做到让普通人看得明白,听得懂,那些自命不凡的,回避真实意图的语言只会是拒人以千里之外。
       一直以来,充斥中国市场的几乎是青一色的美国管理思想和美国式管理教育,鲜有来自其他国家的,透过《思想者》,让我们了解了一位来自英国管理大师的思想和人生轨迹,十分难得。我曾经去过英国,到访过伦敦、爱丁堡、曼彻斯特、约克、考文垂和剑桥,但是,没有阅读查尔斯.汉迪的著作之前,对于英国的管理也仅仅停留在“英国管家”的概念之中,不能不汗颜自己的无知和短视。
       查尔斯.汉迪是在26岁的时候开始经理人生涯的,那一年是1959年。创办于1833年的壳牌公司是他的第一个雇主,在壳牌这个百年老店中查尔斯.汉迪一干就是十年。在壳牌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婆罗洲的头三年里,他连一次探亲假都没有休过,他从一线的销售代表干起,一直干到经理的职务,外派东南亚整整6年的时间,后来又回到伦敦的壳牌总部做经理人培训中心的助理经理。当查尔斯.汉迪离开壳牌的时候,他已经从一个“悲伤”的牛津大学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学生成功转型为职业经理人。他说:“壳牌教会我,学富五车一点也没有用。除非理论和实践能结合起来,否则,有再多知识也是白费劲。从我的例子来看,经验有时更重要。因此,我以为,很多正规教育就这么被浪费了。壳牌使我明白了苏格兰企业家、兼慈善家汤姆.亨利的一句话,在商业世界里,‘我比聪明人干得更好。’请试着大声重复一遍。”
       1966年5月,迎着灿烂的阳光,英国青年(33岁)查尔斯.汉迪来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深造,接受为期一年的高级经理人培训。同样是1966年5月,作为一个中国少年的我(13岁)则被迫放下书本离开学校,忘我地投入到日后被证明是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中去。1977年考入大学之后,尽管我读的是经济类专业,由于课程是按照计划经济体系设计的,大学四年中也没有听老师讲过一堂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学,记得老师讲授商业企业管理时说,商业企业的规律就是:“购、销、调、存、赚”,实在是幼稚得可笑。大约是距离查尔斯.汉迪到斯隆管理学院深造20年之后,我才有机会接触到介绍美国管理的书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是世界顶尖的学术重镇、美国颇具历史的常春藤名校之一,1952年,在时任通用汽车总裁斯隆的建议下设立了斯隆管理学院,它一直以来秉承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严谨学风,研究管理问题。1964年,斯隆的管理巨著《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出版发行,这本书也是深受另一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高度推崇。1966年,90岁的斯隆与世长辞了。
      我是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投身企业的,既做过老板,也做过职业经理人,到了90年代末期又开始更换跑道研究起客户关系管理(CRM)。抱着“人生50刚开始”的理念,50岁的时候我又开始第二次创业,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方面的服务,作为特聘教授,我也在为清华大学EMBA班学员讲授管理实战的课程。研究中我发现,对于同样一个客户关系管理领域,美国和欧洲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流派,产生出了截然不同的管理思想。我于2005年5月曾在《IT经理世界》上撰文“CRM,欧版?美版?”来阐述其中的道理。管理咨询实战中,我同时发现,即便是比欧州和美国在管理方面落后多年的中国企业,也仍然具有不少欧州和美国的管理思想中所没有提及到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去提炼,从而形成中国版本的管理理念。无独有偶,查尔斯.汉迪在《思想者》一书中深有感触地说道:“我逐渐意识到,管理一家企业或是任何组织,都更类似实践的艺术,而不是应用科学。是的,和所有艺术一样,的确存在一些有用的原则,但哪些办法最好是完全无法提前决定的。每次的情况不一样。参与者、行动目的、可用资源、限制条件,全都不同。”
      渐渐地,在斯隆接受了美式管理教育的查尔斯汉迪开始怀疑管理教育的“美国模式”。1987年,查尔斯.汉迪做了英、美、法、德、日等国家管理人才教育模式研究,并撰写了《经理人制造》报告。他说:“很明显,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教育传统来做的。美国选择了教室,德国延长了大学学习时间,日本靠巨型企业,法国有精英院校。我置疑道,为什么只有英国忽视自身传统,跟着美国人搞呢?我提议把MBA学位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加入组织之前或者刚刚加入组织时到教室里学,内容涵盖我所称的‘商业语言’。它相当于医学博士学位的第一阶段,或是建筑师资格的第一部分。MBA学位的第二部分,要等到稍后在业余时间学,它和当前经验相关,并会请来学习者所在组织的顾问进行指导。” 其实,何止是英国的管理教育是跟在美国人后面搞,中国的管理教育也是跟在美国人后面搞。
       《易经》中写道:“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世界分为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一个道,一个器。器是有形的东西,所以称为形而下。而道是无形的东西,被称为形而上。管理其实就是这样一个道器合一的学问。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能够根据管理中“道”和“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更加不易。多年前的英国,对于管理的理解也是“道”“器”不分的,那个时候,英国人认为,对于商业管理职位最好的准备是取得会计资格。查尔斯.汉迪指出:“对于会计而言,接受财务训练当然没有什么错。可会计主要学的是处理可见的财务成本和资产,而不是无形的人力资源。他们只会把人当作成本。他们关注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因为只有过去才能加以精确测量和审计。他们的训练不欢迎风险、不确定性和未知因素。在当时,会计课程里绝对不会包括人的管理,它只会关心金钱及其衡量方法。由于机缘巧合,会计职业成了英国的商学院。这样一来,英国的经济顺理成章地落在了竞争者的后面。”
      遗憾的是,查尔斯.汉迪没有提到中国的管理教育,一开始我以为他没有来过中国,后来听出版社的编辑讲,他来过中国,不过,时间大约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那个时候的中国还谈不上管理教育,MBA距离我们还十分的遥远,自然中国的管理教育模式也就没有纳入查尔斯.汉迪的视眼。如果,查尔斯.汉迪有机会再来中国的话,一定要让他深入了解一下中国的管理教育,也给中国人支支招。
       真是羡慕查尔斯.汉迪组合式人生,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安排一年365天的:150天/年,用于纯粹的创造性工作,写作和摄影以及相关的阅读与研究;100天/年,用于商业和管理活动,大多数是在国外做巡回演讲;30天/年,用于各种自愿工作;85天/年,用于每周的休息和应付突发事件。
      阅读过查尔斯.汉迪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他会将管理的思想注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的生活经验之中,娓娓道来。三叶草、甜甜圈、赛艇队、组合式人生,都是查尔斯.汉迪列举过的例子,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管理学中概念性的观点翻译成令人难忘的形象。
      和《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彼得斯一样,查尔斯.汉迪也是一位从管理学讲师转变为公众演讲者的人物。对于彼得.德鲁克而言,公职演讲不是大师的长项。用查尔斯.汉迪的话来说,彼得.德鲁克“更愿意称自己是作家,实际上,他在讲台上的表现乏善可陈。”难怪,没有伶牙利齿,查尔斯.汉迪岂敢在英国BBC电台去做广播节目,没有足够的嘴皮子功夫,他又如何带着麦克风去旅行呢。查尔斯.汉迪的演讲中有一点和我十分的相似,那就是大家同样认为“记住图像比记住概念更容易;画面停留在脑子里的时间,比技术术语更长。”由于增多了图像的缘故,我制做的100张PPT的演讲稿往往会有将近10兆那么大,其中的很多图片都是我游历世界各国所拍摄的。
       使用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中的例子来说明一个个深奥的管理思想是汉迪的写作特点。
      
  •     读汉迪的最早诱因:其一,是自己在德州的时候十分关注非盈利组织的运作问题,回来听一师辈提到了汉迪关于非盈利组织的观点,感觉很通透;其二,据说他是管理学江湖里面的第二把交椅,因为第一把交椅似乎归德鲁克无疑(为什么文森对老二的兴趣通常都高于对老大的兴趣,我也很不解)。
      
      以前每读完一本热卖的书,大部分时候都会非常的后悔,后悔自己为那么一本烂书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
      
      读了他的自传,也还是一如既往地后悔,但后悔的是自己为什么不早些读他的书!
      
      他的思想体系,这个小篇幅没法谈,文森也还在学习中。
      
      但光是为了理解一个人该如何从个人的经历当中去理解组织和社会,本书就给出了一个可参考的例子。
      
  •   我也是看了《这样读书就够了》之后,才知道这本书的,看了之后,果然还不错
  •   一般管理类的书我都不看的,不过书评中的“他想要我们做的,是去思考、质疑生活中的一切,而不是习惯于接受标准答案。”这句话我比较赞同,看来还是值得一看的。
  •   http://www.lizhandy.net/ 伊丽莎白汉迪的网站,很喜欢她的照片拼贴术~~
  •   请问,毛泽东传,看那一本比较好?
  •   他是第二把交椅吗?未必吧。我觉得这个是很难说的。他的思想是很重要,但重要到什么程度就不好界定了。:)
  •   嘿嘿,说明你比较喜欢挑战
  •   太极本是“反求诸已”的学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