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部战争史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黄于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前言

   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间,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竟只有329年是和平的。在残酷的战争中,几千年来约有364亿人丧生,约为当今全球总人口的一半。所损失的财富若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150千米、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   一切战争,无论其性质如何,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吞噬了许多人的生命,摧毁了人类自己创造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战争是对文明的摧毁。   然而,若真如和平爱好者所愿——这个世界从无战争发生过,那么毫无疑问,我们的文明史可能刚刚走到数百年或上千年前的阶段,甚至还很难脱离蒙昧的时代。因为战争给各民族带去的,除了死亡外,还有先进的科技——战争本身就是科技提升的主要动力。可以说,从文明诞生的那一天起,战争就与文明形影不离,互相左右——文明差异导致了战争,而战争推进了文明。   没有东方中原王朝对匈奴的打击,就不会有匈奴西迁事件,西罗马可能就不会被蛮族所瓜分,西欧的格局乃至文明进程可能就不会是现在这样;没有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国家敲开中国清朝的大门,可能东方“天朝上国”还处于闭关锁国的自满之中;没有欧洲人的海外殖民战争,可能澳洲、美洲的文明史还得推后几百年。一些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以前,是东方在用战争和血来影响西方,而工业革命之后,则是西方用殖民、革命来引领全球……   战争总是充满着前因后果……如果俄罗斯人没有在西伯利亚向东扩张,直达太平洋,就不会有日俄战争,苏联红军可能就不会进入东北打击关东军;如果二战前英国、美国没有在亚洲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就不会与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产生冲突,也就不会有太平洋战争;如果一战后英国、美国不阻止法国极度限制德国的做法,德国可能不会东山再起,可能就不会发生二战……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在战乱频繁的中国,人们早早懂得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话用于形容世界战争史,再合适不过。无论战争的起源是仇、情,是宗教矛盾,还是纯粹的利益,其结果都是民族陷于战火,人受到压迫。而从安乐中惊醒过来的人们,会呼唤人类求生存、求稳定的共性,进而探索出一种新的、先进的模式,将乱局推翻重建。   新格局的组建,亦是新文明萌芽和发展的过程。后世所景仰崇拜的雄才大略者,多于此时横空出世,如马其顿之亚历山大、古罗马之恺撒,又如东方之秦皇、汉武,皆时代之英杰。他们用沾满鲜血的双手,打通一条条文明通道,推动了世界发展进程。亚历山大十年血战万里行,他的辉煌胜利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为西方人打开了东方的大门,也为东方人敞开了西方的大门”;十字军东征是一场浩劫,但同时刺激了西方商业发展和文艺复兴的进程;一代“军事艺术巨匠”拿破仑通过战争,使欧洲大陆发生了巨大变化……   几千年前,战争仅存在于部落之间,在古老的战争中,人们一对一地格斗。那时,部落之间的仇杀、械斗可谓频繁。后来战争的范围发展到城邦之间、邻国之间,接着出现几个国家结盟“打群架”,国境亦在这种结盟之下演化、扩大。在公元前,从两河流域打到地中海东岸便可算远征;公元后,从中原地区发兵攻西域很有难度。到了中世纪,有了蒙古铁骑,有了纵马欧洲大陆的探索,随之有了新航路的发现和远洋作战。时至今日,机械化兵团可一日千里,超级战斗机可随时随地出击,核武器更是可以顷刻间让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灰飞烟灭。因而大型战争也从几千年前的频繁发生变为很少发生。   法国与英国自中世纪划清界限后,便展开了数百年的纠缠,从百年战争中的纠结对抗,到七年战争的水火不容。一旦法国强大起来,英国就感到紧张,想扶持欧洲大陆的其他大国以制衡法国。而一旦法国衰微,英国人又担心唇亡齿寒。一战后英国反对过度制裁德国,欲留之以平衡法国,以及二战时接纳法国戴高乐流亡英国,两国变得亲如兄弟,便是活生生的例子。此外,日本在一战时反对德国,二战时却又为了共同利益,结成同盟以牵制苏联,亦是实例……在战争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意。   新势力、新文明崛起了,这样那样的因素就会产生,以致将战火强加于落后的一方。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应了中国那句流行语——“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成就了霸业的帝国总是容易忘乎忧患,导致形势逆转。如此的循环往复,我们称之为历史的螺旋式行进。在纵横万里的亚非欧大陆上,或是南北美和独成一隅的澳洲大陆上,数千年的帝国王朝争雄更迭,无不遵从此律。   一个民族,一种文明,要么在战争中消亡,要么在血泪中成长。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世界史上的著名战争(如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波希战争、炎黄之战、成吉思汗西征、美国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为线索,说明了战争贯穿人类史,战争决定人类史。行文通俗生动而又广博深刻。

作者简介

  黄于,资深历史爱好者,自由作家,
  腾讯博客点击量6000余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雄跨欧亚非
 1 地中海争霸
  第一个跨三洲的帝国——波斯
  波斯人的进攻
  希腊城邦内斗
  亚历山大的时代
  对话印度文明
  马其顿的灭亡和影响
 2 罗马绝唱
  称霸地中海
  走进亚洲
  三巨头和帝国时代
  罗马分裂
  西罗马的灭亡
  罗马的延续——拜占廷帝国
 3 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的崛起
  对话大唐
  塞尔柱帝国
 4 蒙古旋风
  横扫亚欧
  四大汗国
第二章 大汉之音
 1 上古时期
  难以追寻的中国古战争史
  繁荣的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2 探索与扩张
  秦皇一统
  汉武远征
  隋唐一统
  大唐征途
  分裂与融合
  农业大国的战争特色
 3 多难兴邦
  东亚局势的变更
  从鸦片战争到朝鲜战争
  缘于地缘政治的战争
第三章 西欧的舞台
 1 走出中世纪
  西罗马废墟上的欧洲
  十字军东征的祸与福
  英法百年战争
  奥斯曼帝国兴亡
  意大利战争和欧洲转折点
  三十年战争重新洗牌
 2 欧洲人走向世界
  伊比利亚的扩张主义战争
  荷兰人的黄金时代
  英法的海外竞赛
  拿破仑冲破秩序
  走向世界
  俄国人的扩张史
 3 西方主导的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
  走向战争
  德国的复兴
  欧洲灾难
  从进攻苏联到意大利投降
  罗斯福的苦肉计?
  燃烧的太平洋
  属于美国人的世纪战争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雄跨欧亚非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公认的最早文明出现在亚洲西南部,即现今伊拉克南部地区——约在公元前3500年,由苏美尔人主导的文明。从这时起,在欧、亚、非三洲相接的这块广袤土地上,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冲突战开始了,群雄代起,称霸一时。正是在战争的推动下,西方文明从这里起源,东方文明在这里传播交融——这里是现代文明的摇篮。   地中海争霸   第一个跨三洲的帝国——波斯   在巴比伦、亚述等西亚强国之后,东方的波斯人登场了。   公元前6世纪以前,波斯人居住于波斯湾东岸的伊朗高原上,属于印欧语系的一支,在公元前20世纪末由中亚一带迁入,有10个部落。东面高山阻隔,南面汪洋,海岸线缺少港湾。早期的波斯,一度处于米索不达米亚东部的米底王国的统治下。   公元前585年,强国米底立国已经有百余年,最后的王阿斯提阿格斯继位,并把女儿下嫁给波斯贵族冈比西斯一世,后来生下了居鲁士。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成为波斯人的首领,统一了波斯的10个部落。公元前553年,居鲁士起兵对抗宗主国米底王国。征服米底王国的战争持续了3年,公元前550年,波斯人攻入米底国都,正式建立波斯帝国。   曾与米底王国争霸一时但后来签订和平协议的吕底亚王国担心波斯进一步坐大,于公元前547年先下手攻打波斯,并且焚毁了攻占的第一座城市。随后,居鲁士前来与之交战,双方互有胜负。   为了防止吕底亚方面增援,不久居鲁士出乎意料地主动出击,攻入吕底亚本土,与仓促应战的吕底亚人决战于国都郊外平原。吕底亚军队战败,被围困于城内。两周之后,波斯军队攀爬绝壁,攻入萨迪斯,吕底亚王国灭亡,国土被划分为两个行省。   至此,从高加索到波斯湾、东至地中海的地图上,只剩下新巴比伦王朝的国土没有出现在波斯帝国的版图上。此时的波斯帝国已然是西亚历史上领土最广阔的帝国。不过,居鲁士并没有急于吃掉嘴边的这块肉,而是转身回到伊朗高原,开始征服东伊朗和中亚地区。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正忙于出兵镇压叙利亚地区的叛乱,无暇东顾。而这正是波斯最好的出手时机。   居鲁士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世界是部战争史巴比伦城以异常坚固而闻名,但因为内部政治势力分歧由来已久,与国王不睦的教会,竟然为居鲁士洞开城门,并在其进入巴比伦的道路上铺满了象征和平的绿枝——数千年之久的两河文明就这样为居鲁士献上了丰富的营养。   虽然久经祸乱,但巴比伦依然远比其他国家富足,以至其一地就可供应居鲁士大军4个月的粮食,而帝国其他地方加在一起才够供应一年中其余的8个月之用。   居鲁士的成功在于,他执行的是宗教宽容政策,允许被征服者供奉自己本族的神祇。这和新巴比伦的尼甲布尼撒相比,要更得人心,并且,这一政策被后继者们贯彻下去。   这个政策对犹太人来说意义重大——半个世纪之前,愤怒的巴比伦人两次进攻耶路撒冷,焚毁犹太圣殿,将犹太权贵和工匠掳回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而当犹太人哀叹何时才能结束流亡生活的时候,却得到居鲁士的诏令,允许流亡埃及的他们回到耶路撒冷并重建圣殿。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波斯的威胁总是来自东、西两边。在西线战局稳定下来后,公元前530年,居鲁士亲率大军攻打里海东岸草原的马萨格泰人部落。开始进展顺利,擒杀了马萨格泰王子。但随后与马萨格泰主力军的决战进行得异常惨烈,有东道主优势的马萨格泰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波斯几乎全军覆没。居鲁士阵亡,他的头颅被马萨格泰女王割下来,放在盛满血的革囊里。   后来,居鲁士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打败了马萨格泰女王,运回了其父的尸首。居鲁士的遗体归葬故都帕萨尔加迪(位于今伊朗法尔斯省)。他赢得了永久的尊敬。   200年后,灭亡波斯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从希腊东征到此,不仅没有毁坏居鲁士的陵墓,相反还下令加以修葺。居鲁士陵2500年来屹立不倒,在陵墓旁的一根柱子上,一段铭文至今仍清晰可见:“我是居鲁士王,阿契美尼德宗室。”   居鲁士显然是一位有军事天才的将领。但这只是他一个方面,也许更显著的方面是他的宽厚传递的统治特征。他击败了企图谋害他的外祖父,但却让外祖父和自己住在一起,颐养天年。他打败了和波斯有世仇的米底帝国,但仍把米底国王当做一个帝王对待,对国王的忠告言听计从。他还把历代巴比伦国王掳掠来做奴隶的各民族的人释放,并派军队护送他们回故乡,并以人力物力支援他们重建家乡和文明。居鲁士大帝是那个时代的奇迹,是一位绝对令人佩服的君主。   居鲁士之子冈比西斯(公元前529年—公元前522年在位)在腓尼基舰队的支持下,于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希腊在北非的殖民地昔兰尼以及利比亚自愿称臣,帝国疆土继续扩大。意犹未尽的冈比西斯派出两支军队远征埃塞俄比亚和西瓦绿洲,均遭到惨败。后来,残暴的冈比西斯在归国途中暴卒。   虽然居鲁士时期订立了一系列的好政策以促进被征服各民族的融合,但毕竟时间过于短促,很难起到深入的作用。而一旦军事强人消失,类似波斯帝国初期这种建立在军事征服之上的松散行政联合,必然发生危机。   而当冈比西斯还在埃及进行一系列战争时,国内的帝国宰相高墨塔发动政变,巴比伦、埃兰、亚述、埃及乘机独立,脱离波斯。中亚和其他地区也不断爆发反波斯人起义。   不过,历史似乎注定要赐给波斯一个英雄以促成跨三洲帝国的延续——伟大军事强人大流士在这时候出现,于公元前522年9月杀死高墨塔,推翻伪政权,登上王座,成为大流士大帝,统治帝国达37年之久(公元前522年—前485年)。   大流士上台头两年,迅速平定帝国各邦暴动,同时改革政策,划帝国为23个行省,每省设总督,掌管行政、司法和税收大权;另设军事长官专管军事,军政长官互不从属。他还规定各省年贡税额,统一货币与度量衡制度,完成了从尼罗河到红海的运河修建工程,确定琐罗亚斯德教为帝国国教,等等。   大流士恢复了居鲁士对隶属民族实行宽待与保护的政策。他不仅重建古时的庙宇,赞助地方的一些教派,而且命令他的埃及总督同当地僧侣共同商讨制定埃及法律,这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被征服地区的民族矛盾。   不过,这并不代表大流士会停止军事扩张——公元前514年到公元前513年,大流士远征黑海北岸的西徐亚人。西徐亚人实行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中,打败了波斯人。但大流士的军队在归途中仍占领了爱琴海与黑海交界的色雷斯部分地区。后又进而向爱琴海扩张,控制了希腊文化范围内的若干岛屿。   而在东面,大流士于公元前517年扩张到了印度河流域,中亚细亚也列入版图。从此,波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的版图包括伊朗高原、中亚的大部分、印度西北的一部分、整个西亚(包括小亚细亚濒海的希腊城邦)、埃及第一瀑布以北,以及欧洲色雷斯部分地区和爱琴海上的一些岛屿。   而从大流士一世起,波斯帝国形成了一个特有的制度——帝国的首都共有四个:苏萨(原埃兰国都)、埃克巴塔那、巴比伦、波斯波利斯,波斯国王及其宫廷一年四季轮驻于每个都城。   大流士时代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那便是修建了贯通全国主要地区的交通网络,称为“御道”。它从萨第斯的西边(今土耳其伊兹密尔东约60英里)出发,向东穿过今土耳其的中北部,直到古亚述国的首都尼尼微(位于今伊拉克摩苏尔),再折向南方抵达巴比伦(今伊拉克巴格达)。正因为如此,考古学家认为西段御道是亚述王时期修建的,而大流士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在巴比伦附近,波斯御道分走两条路线。第一条向西北再向西经过埃克巴塔那走上丝绸之路。另一条路线继续往东,经过波斯首都苏萨(在今伊朗境内),然后往东南到达波斯波利斯。   沿途设置许多驿站和旅店,据说这最初是大流士为满足其尽快吃到爱琴海鲜鱼的愿望而设立的,但对于全国经济却是意义重大。在御道上,波斯信差可以在七天内走过2699公里。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写道:“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比这些波斯信差还要走得快了。”   大流士所改进的这一道路系统质量非常高,一直沿用到罗马时代。土耳其迪亚巴克尔有一座当时波斯御道使用的桥梁,到今天仍然存在。   由于交通发达,沿途又有驿站接济和士兵保护,全国的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从小亚细亚海岸到首都只需要三天时间,在张骞通西域之后,这条大道便成了丝绸之路的西段。   大流士还执行了促进海上贸易的政策,开辟海上航路,派舰队探索印度洋,打通从印度河口到埃及的海上航线,还开通了从尼罗河到苏伊士的运河。他是第一个将印度洋和大西洋两大水系连为一体的君主。   但大流士末年对希腊的入侵,从后世看来可算是一次失策。   公元前492年夏天,大流士派兵远征希腊,挑起战端,波希战争爆发。这次入侵受到了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的拼死抵抗,使波斯帝国不得不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希腊的战争。   到大流士死时(公元前485年),这场战争仍在激烈进行着。继任者薛西斯继续往希腊发兵,却同样成效不大。公元前449年,波斯海军战败,双方签订和约,规定波斯承认小亚细亚希腊各邦独立,放弃对爱琴海和黑海一带的统治。   历时43年的波希战争使波斯国势日趋衰弱,使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势力日趋强盛。希腊击退了波斯的西进,重新打开了通往黑海的航路,确立了希腊在东地中海的霸权。   公元前4世纪中期,位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逐渐强盛,而伴随着希腊旷日持久的城邦联盟内耗(以雅典为首的势力与以斯巴达为首的势力之战),整个希腊的实力大大下滑。马其顿伺机南下,于公元前338年征服了整个希腊,建立永久同盟,强大的马其顿自然成为同盟领袖。   同盟会议还决定开始向波斯人反击。可是正当马其顿腓力二世踌躇满志地准备东征时,突然在女儿的婚礼上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公元前336年—公元前322年在位)即位,于公元前334年率军远征波斯。   而此时的波斯帝国国内矛盾重重,小亚细亚、腓尼基、埃及等地苦于波斯的压力,准备依附希腊人,以便争取独立。   如此境况下,亚历山大的东征之旅来得十分顺利。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军队攻入波斯帝国旧都波斯波利斯,大流士三世仓皇出逃,死于非命,波斯帝国灭亡。   波斯文化是由两河流域文明衍生而来,波斯文最初来源于巴比伦楔形文字。崛起于落后部落的波斯帝国最爱做的便是吸收外来文化,无论是政治、典章制度,还是文学、艺术、神话、建筑,皆是如此。   希罗多德有言道:“波斯人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更喜欢仿效外国人的习惯。”   古波斯是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在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中,已征服了其中三个,逼近了第四个。风格各异的众多文明第一次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君主的统治之下,借由居鲁士时期所订立的宽松民族政策,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既为西亚、北非的古文明作了总结,又为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铺垫,其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可忽视。   波斯人的进攻   四大文明中的古希腊文明(又称爱琴海文明),是最被欧美学者所推崇的——因为它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在地缘方面显然比东方文明要更加亲近。而罗马文明,以及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甚至于工业革命早期,与古希腊文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几大古文明。   希腊地区最早的民族被学者统称为地中海民族。约6000到5500年前,一批说希腊语的人从多瑙河来到希腊北方,经过1000多年后,约在公元前2000年,他们进入巴尔干半岛南端。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建立了一大批的城邦国家。较强的有梯林斯、皮罗斯、迈锡尼、格拉斯、雅典等,迈锡尼发展最快最猛,成为当时希腊诸邦的老大。   古希腊一直是城邦制,直到被罗马人统一,直接原因是它的地理特点——地小山多,多岛屿,各城邦之间虽有盟主存在,但实力不足以一统天下——从迈锡尼到千年后的雅典,都没能绝对统一过。不过各城邦之间的文化基本相同,这也是不同时期各种同盟存在的必要条件。   强大起来的迈锡尼,在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12世纪之间,联合希腊诸城邦发动了特洛伊战争。特洛伊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处于欧亚之交的小亚细亚尖角上。这是一个海峡城邦,往北,通向黑海,南面是爱琴海和地中海,如果希腊城邦想在陆地上向亚洲扩张,那么特洛伊是跨过海峡后的第一站。   希腊诸城邦当时还处在铜器时代,其武器装备水平不足以攻破坚城。特洛伊战争打了10年,其结果是特洛伊城破,但这场战争也消耗了迈锡尼的国力。随着北方希腊人(多利亚人)的入侵,以及天灾等原因,迈锡尼灭亡了。   在战争的作用下,炼铁技术从小亚细亚传入希腊,使得希腊诸邦的农业水平得到提升。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00年间,希腊文化圈里,建立了几百个城邦国家。   但由于岛国居多,耕地资源极为有限,以至希腊开始探索最古老的殖民方式——在地中海沿岸发展了数量可观的殖民地,建立殖民子邦。这些子邦采用母邦的制度,政治上是独立的。有记载的子邦有139个。   从实力上讲,当时希腊世界较牛的城邦依次是雅典、斯巴达、科林斯。而殖民子邦中实力较强的则有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叙拉古、马赛,黑海南岸的西诺普,以及黑海到爱琴海之间的咽喉要地拜占廷——翻开地图,你会发现当时整个希腊世界可以称为岛国,而其势力范围大大超过如今的希腊——包括现今的黑海沿岸、小亚细亚西岸一大块地盘、西西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甚至意大利南部,皆在古希腊人的控制范围之内。   说古希腊是公元前4世纪之前的地中海霸主,毫不为过。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之前的200多年里,一直保持着军事和体育方面的优势地位。纯正的斯巴达人只有9000多人,但他们统治着将近4万的自由民和20万的希洛族奴隶。   但斯巴达人的成功仅止于此——由于实行全民军事化管理,对文化教育不予重视,所以在长达百余年的战争中,斯巴达于文化上对希腊文明并无太多建树。   斯巴达的儿童属于国家财产,体格有缺陷的婴儿在出生时就会被处死,而那些被视为身体强壮的男孩,满七岁就会被送到公育机构,由青年指导员带领,集体进行军事训练。苏格拉底的学生塞诺封曾说过:“斯巴达人是所有希腊人中最健康的,他们中间有希腊最美的男子、最美的女子。”   希腊诸城邦之间从没停止过纠纷,而从公元前776年,希腊各邦齐聚奥林匹斯山,开办第一次奥运会,希腊人有了共同的活动和纪年。奥运会举行了500多年,直到罗马征服希腊后才终止。奥运会是   希腊人的一个重大活动,活动期间禁止战争。   就在希腊诸城邦于不停的纠纷中发展成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辉煌海上霸主时,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发生了重大格局变化:先是伊朗高原上的米底人联合复兴的新巴比伦,灭掉了亚述人;几十年后,崛起于米底人老窝的波斯人只用了三年,便将米底灭亡在居鲁士的铁腕下。   居鲁士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于公元前546年,灭亡了赫梯王朝被海上民族灭亡的同时建立起来的吕底亚王国。   这让波斯看到了走向地中海的广大前景——跨过狭窄的海峡,他们可以在欧洲大陆上自由奔腾。   但是在居鲁士时期,波斯并没有向地中海的霸主动手,而是把枪口对准了新巴比伦以及东部的中亚地区。直到大流士上台后,波斯人才向希腊砍出第一刀。   公元前513年,波斯第三代国王大流士带领大军跨过海峡进入欧洲,北征黑海,但战事不利,归途上,顺手拿下了色雷斯人。   色雷斯的位置极为重要——扼守亚洲进入东欧的要道。加上已经在手上的小亚细亚,波斯人控制了爱琴海往黑海的唯一海上商路——这让地中海霸主感到十分紧张。   00波斯人对希腊下手的理由是——希腊人支援了波斯人的占领地米利都。   按居鲁士时代的习惯,这种行为绝对要打杀威棒。   上台20多年的大流士依然没有发动全面的波希战争,而是在公元前492年派其女婿越过海峡,先找希腊北面的马其顿打了一架,使其成为波斯盟友。如此,波斯的陆军军事力量可以直接从陆地上打到希腊门口。   接下来的一步是瓦解——公元前491年,大流士充分利用希腊各城邦之间既对立又合作的矛盾关系,派出使者至各城邦游说,致使整个希腊对东方波斯充满了恐惧。   但有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对这种赤裸裸的恐吓给予了强烈的回应。  雅典召开公民大会,随后处死了使者。  到斯巴达的使者,则直接被国王克里奥墨涅斯推入井中——是的,《斯巴达300勇士》里上演的是里奥尼达将他推入井中,但事实上不是这样,为了情节能简单化,导演直接把国王改成了里奥尼达,而这两个人实际上是亲兄弟。   克里奥墨涅斯贿赂了神庙祭司,但丑闻很快被公开。里奥尼达将他的这位兄长关起来,随后宣布克里奥墨涅斯自杀。   面对雅典和斯巴达的挑衅,大流士采取了第三步行动——公元前490年,人数多达5万的大军乘600艘舰船,开往希腊。   穿过地中海东边的罗德岛,波斯海军并没有直击雅典,而是攻击雅典北部的厄勒特里亚,六天而下。随后,波斯海军越过海峡,在马拉松登陆——这里是雅典的门口。   显然这时候在海上决战已经不可能,雅典只能在陆上与波斯的海军对阵。   倾其所有的雅典人集结了1万人的部队,在波斯军队到来之前,抢占了马拉松平原的高地,封锁了通往雅典的陆路。随后又得到两个好消息:一是北方的盟邦普拉提尼派出1000名重装步兵来援——距离雅典很近;二是斯巴达援军将在节后赶来——10天之内。   1万余人对阵5万,兵力相差太多。   不过,明明占据优势的波斯人却没有急于进攻——波斯军明知数天后斯巴达援兵将至,为何不趁其到来之前一举灭了雅典军?   事实上,波斯军在打的是另一个算盘——打算用部分兵力在马拉松拖住雅典人,另一部分部队在后方登船,从海上直击城内空虚的雅典。   如果此时雅典军后撤,波斯军必然从后掩杀,不但救不得雅典,连小命都不保。  只有正面一拼,才是出路。   不过,尽管波斯军队人多,但他们留在马拉松的部队缺少骑兵,主要是轻型步兵。而希腊方面虽然兵力悬殊,但主要是由重型步兵组成,并且有小山作为天然侧翼掩护。   当重型步兵的侧翼得到保护时,他们简直就是轻型步兵的天敌。   拼死一搏,雅典人取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追击到海岸的雅典人俘获7只战船,波斯军队死亡6400人,希腊方面重装步兵仅损失192人。而波斯人分兵海路直捣雅典的计划,也随着雅典军队的迅速回防而告终结。   马拉松之战对希腊方面而言是非常有鼓舞作用的,但这一次失利在波斯王眼中却根本算不上惨败,也就是挠挠痒的级别,卷土重来只是时间问题。但重新组织战争的大流士还没出兵,公元前486年,臣属国埃及发生叛乱,大流士决定亲征,可身体已经撑不住了。这位铁血大帝共计在位36年,死于公元前486年。   继位的薛西斯很快便搞定了埃及叛乱,然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对希腊的征服计划中。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场战争,间接导致了波斯帝国走向衰弱。   整个帝国被动员起来,一条在马其顿的运河的开凿,还有跨海峡的浮桥,把希腊人看傻眼了——这两个工程之庞大,完全超出了希腊人的理解范围。   这一次会是什么样规格的战争,只有薛西斯明白。   雅典方面预感到,面对人力物力强大的波斯,只有最大限度地扩编自己的海军,才有可能应战。泰米斯托克利强烈要求建造200艘战船,但这个要求对于当时的雅典而言,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供给是个大问题。直到公元前483年,民众方同意建造100只战船。但在最后关头,面临着波斯大军压境的情况下,200只战船的目标终于达成。   然而,这时希腊许多城邦在面对波斯人时,态度是摇摆不定的——反正从居鲁士开始,对征服地的政策就比较宽松。   但雅典人和斯巴达人却不能摇摆不定——当初带头和波斯叫阵的正是他们。而仅凭雅典人和斯巴达人,显然不足以和信心满满的薛西斯对抗——必然把希腊诸城邦联合起来,才有希望。   希腊城邦此时分散成700多个,在斯巴达或逼或诱的行动下,只有不到30个城邦到斯巴达参与同盟会议——会议决定海军、陆军都由斯巴达人指挥,斯巴达国王里奥尼达是联军总指挥。   公元前480年春,薛西斯浩浩荡荡领兵出发,作战部队的士兵在30万左右,作战船只1207艘,运输船只3000艘左右。于某种程度上,薛西斯似乎是希望借一种庞大的压倒性气势来征服希腊——这次出征,整个像一次帝王出巡。   为了征服希腊,薛西斯赌上了整个帝国的命运——只是,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点。当然,薛西斯的这种想法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直到这个时候,希腊的一大部分城邦还在摇摆不定。   薛西斯的大军一路作秀,直到错过最佳进攻季节,最后的大败,在此时已经埋下伏笔。希腊联军共有271艘战船,其中雅典方面是127艘。   斯巴达方面又开始纠结——这时候正是奥运会期间,而数百年来,奥运会期间是不能打仗的,这是祖训,也是“神的旨意”。但是斯巴达人背负着联军总指挥的名头,如果盟主都不出战,那么众盟邦谁还肯出力?   代兄继位的里奥尼达决定,带领自己的300名精锐亲兵前往温泉关。不管后世对这300名勇士如何溢美,但此时斯巴达国内的战斗意志明显是不坚定的——只有300人,而且国王都上了。   开奥运会时不能打仗?大敌当前时,这个理由太牵强了。   里奥尼达带着300名精锐以及300名奴隶,一路上有5000名盟邦兵力加入。出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后,倾向于投降的底比斯派出400名主战派士兵。最后,里奥尼达带着约7000人到达温泉关。   初次交手,希腊死士勇猛异常,波斯军很难啃下这块骨头。后来波斯军找人带路,迂回绕行至温泉关后面,使希腊守军腹背受敌,难以坚守。   而似乎在出征前,里奥尼达就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根本就没想过回头——他是国王,又是联军总司令,一旦回头,整个希腊将兵败如山倒。   但温泉关摆明了是守不住的——所以保存力量是有必要的。里奥尼达命令其他城邦的士兵全部撤退,只留他的300名亲兵还有300名奴隶留守。铁司佩亚的700名志愿兵在里奥尼达的魅力光环下,决定陪伴英雄追求光荣;底比斯的400人因为是反对派,回去没有出路,也决定留下。最后只有来自伯罗奔尼撒联盟城邦的士兵撤退。   里奥尼达这个拼死一搏的决定令薛西斯震怒,以至在人海战术灭亡这些拼死之士后,违背波斯人一贯的传统,把战死的希腊人的头颅割下,挂在路边的木棍上,包括国王里奥尼达。   虽然里奥尼达战死,但温泉关一役,从战略上看是有意义的——它成功拖住了波斯大军,为联军主力的集结和驻防赢得了时间。   当然,还有更宝贵的战争精神财富——整个希腊世界受到鼓舞。   进入希腊半岛的波斯军队进展十分顺利,横扫希腊半岛各邦,大有一统半岛之势。公元前480年秋,双方海军在雅典西南的萨拉米湾展开决战。灵活机动的希腊海军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将波斯600多只巨型战船诱入狭窄的海湾,重创300余只,而己方仅损失40余只。波斯海军无心再战,匆匆撤回,薛西斯亦归国。   从此,波希战争局势反转,虽然希腊半岛上仍有波斯军队驻守,但进攻方却转成了希腊人——波斯人还要同时面对国内的民族起义。希腊人乘胜追击,进一步解放爱琴海上和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城邦,使整个希腊世界摆脱波斯统治,免除波斯的威胁。公元前449年,波斯同意缔结和约,承认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的独立,不再派军舰进入爱琴海,波希战争遂正式结束。   希腊波斯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不仅使希腊各邦得以继续发展,尤其使雅典达到空前的繁荣,遂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基础。而波斯人绕过爱琴海沿岸进入欧洲的进军路线,其过程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其影响远远超出波斯、希腊的范围——而这是此前的古文明国家都没有尝试过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是部战争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8条)

 
 

  •   这个名字有点偏颇,搞策划的是标题党吧,呵呵,不过本书写的还不错,以世界史上的著名战争(如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波希战争、炎黄之战、成吉思汗西征、美国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为线索,说明了战争贯穿人类史,战争决定人类史。内容通俗生动而又广博深刻。但战争是为了什么,我认为是为了不同文化思想的更好融合,不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战争还是中国的春秋战国的乱战,不论是斯巴达克斯还是陈胜吴广,不论是罗马被争服还是中国的南朝北朝,五代十国,不论是蒙古大军还是日不落帝国,相似的战争,相同的文化文明的融合,我看书名还是改一下吧,还是叫世界是部融合史吧,都快地球村了,呵呵
  •   本书以世界史上的著名战争(如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波希战争、炎黄之战、成吉思汗西征、美国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为线索,说明了战争贯穿人类史,战争决定人类史。行文通俗生动而又广博深刻。
  •   本书用世界著名的战争为线索,去诠释 战争在人类史中的地位,通俗生动又比较的深刻,可惜就是内容比较少,不够丰富,当然对于几个来说已经是物有所值。现在的高中删除了历史必修的战争史,改成选修,但是学校基本没有修。。。。可惜
  •   这是一本好书,非常诙谐地讲解了世界的历史。作者将世界史简化为战争史,从而从战争角度解读了世界史。大凡男生都喜欢战争,所以这本战争史是了解战争的不二法门,绝对的好书之,郑重推荐给其他人一。
  •   网上很少有关于战争题材的汇总书目,当然大部头的剑桥战争史除外,这本书基本涵盖古今中外著名战役,内有较详尽的数据,实在是战争迷的入门不二选择。 不足之处就是能付个地图就更好了
  •   不错,值得一看的书,黄于老师写的很好,对于喜欢战争史的我很喜欢这本书
  •   世界是部战争史 内容不错 需要细细品读
  •   世界是部战争史,好好看看吧,很好的书
  •   这本书简单的概述了世界战争史,要想了解详细还得买好几本的那种!
  •   希望本书叙述的角度,用战争解读政治,经济和历史。不拘一格。
  •   这本书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将欧洲世界的东征西讨一些战争有详有略地写了出来,不管是否完整,但是大致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我给满分。
  •   非常适合初步了解世界战争历史
  •   挺好的一部书,原来是不太愿意看这样书籍的,总是对现在的作家的笔触有种排斥吧,但是这本书还算是可以的,比较清楚的,简明扼要的将一些战争的过程进行了概述,普及知识是完全可以的。
  •   对世界感兴趣,就要知道战争做了些什么
  •   世界格局在战争中演变,可以当世界简史来看
  •   战争视角解读历史
  •   战争带给交战双方,尤其是交战双方的老百姓灾难。但同时它也是人类发展阶段的必经过程。从战争的角度来讲人类的发展史,值得一读。
  •   普及战争知识,有些角度很新颖
  •   竟然只写到一战,没有二战和近代战争,我想知道中东为什么战争不断啊
  •   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还没开始看
  •   战争是人类创造的,应该好好看看,反省反省。。。。
  •   讲的很通俗,关键信息量太大,有些地方在哪不太了解,要是有地图加以说明就更好了
  •   可以作为历史读物看看,男生消遣书,还可以
  •   被书名所吸引,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
  •   写得很不错,历史大纲和脉络都写出来了。是一本比较适合搭建历史基本纹路的书。
  •   历史知识不是很丰富的 又想了解的 可以看这本书 比较简单丰富
  •   好书,内容很好,十分喜欢,已经读完了,忘了评论了,很赞,推荐大家都看看。。。。
  •   喜欢历史,所以买它!
  •   就怕是假的历史书,你懂得
  •   绝对的好书,喜欢历史的人,一定要看,
  •   挺好的一本书,目前放在了枕头边上。
  •   其实还没看过呢,不过回到家就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了,快递挺逗的……
  •   正版,印刷清晰,有一定的可读性。
  •   不错,书和书店卖的差不多
  •   帮银行同事买的
  •   无话可说!包装非常严密、书也非常好!这里是我信赖的淘书网,好评十分!!
  •   待看 看完再说 先拿积分
  •   好书 超级喜欢 推荐大家学习了解
  •   送给朋友的小孩的。反映不错。
  •   很不错很不错的书,推荐读读,有史料图片解说详细,军迷们肯定喜欢。
  •   还没来得及看,书很好。对服务满意
  •   促销是买的,一份价钱一分货,虽然有时候当当也给掏到宝的机会,但处处淘宝也不实现,不过也还不错,毕竟实惠。
  •   很好的书,有利于学习知识
  •   正在仔细阅读研究中,不错~~
  •   百科
  •   相当好,物美价廉,内容充实。
  •   筛选内容还算比较全面。
  •   书很好,很便宜,书很好,很便宜
  •   大略浏览了下,感觉还行。
  •   很多事外国的内容,中国的只有一点点!
  •   儿子对这类书比较感兴趣,他很喜欢
  •   很喜欢,很好。建议购买。
  •   史书给孩子多看看,很有益
  •   还可以吧 蛮好的- -
  •   帮朋友买的,不知道好不好看。但包装精美
  •   世界是部战争史(第一本全球战争史通俗读物,读懂战争史就读懂了世界史)
  •   世界历史是一部战争史,听来残酷,实则引人深思。
    形形色色的战争,从宗教纷争,到领土争端,对资源和人口的掠夺,让人类饱受摧残,受伤的心无法告慰逝去的生命。尊重历史,尊重人性,远离战争,人类需要更大的智慧。
  •   作者的介绍基本以事实为主,脉络清晰,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世界战争史,内容通俗易懂,语言生动而富有趣味,适合大众阅读,可以作为相关类型的入门书籍,起到了知识启蒙的作用。
  •   这本书不错,早就想买来看看了,把世界史中的经典战争集中并总结,很好看
  •   世界是部战争史,人什么时候才能和睦相处!!
  •   世界就是一部战争史 作为趣味阅读 还算不错 值得一看
  •   写得不错,读了以后很受启发,历史真是一部战争史。
  •   历史就是战争啊,写的还行,纸张很一般的。就写的2战就完事了。
  •   买来扫盲的,偶是小白,了解一下世界战争的框架挺不错的。
  •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痛,不论原因和结果都会给平民百姓带来巨大的伤害,如果人类不能从中吸取教训,终将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   本书标题是言简意赅,点明主题!书中从多个方面列举的事实,令人触目惊心!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灾难。
  •   欧洲人的战争其实并不绅士,也充满了奸诈与野蛮,一样不在乎生命。
  •   这个书比那个华裔美国人写的《大国兴亡录》不知强到哪里去了,那本书简直就是弱智···
  •   书名的确写的很霸气,但是内容很平实,没有真正写历史的人才所具有的才,识,学兼备的本领。看着看着就感觉是记流水账,原标价还那么高,太假了,这样的书编起来真的很容易,只有平时多点心思,整合材料而已,看起来真的寡然无味,给小学生看着好玩还是可以的,如果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喜欢看历史书,这本书不建议啊
  •   写的东西挺多挺全.但是没有比较鲜为人知的内容.
  •   书写的很不错 串讲中外 读起来还可以的
  •   简单翻了翻,还可以接受,普及一下实际历史
  •   在书店看到,就是太贵了,所以在当当上买的。
    很适合历史入门的人阅读,就像我。
  •   买这本书,就已经定位在了“目录”。不过,这份“目录”还算用了心,不致于太敷衍或者枯燥,所以在3星基础上又加了1颗星。
  •   包装精美,包内容详实透彻,对学习很有帮助
  •   了解了很多东西,感觉甚好
  •   一个人固定思维,看别人的见解,丰富知识
  •   替别人买的,他挺喜欢的,没话说。
  •   特价买的。。。。特别划算。当当给力
  •   还行吧,可以一看,轻松之中长点儿知识,也是好的。
  •   希望有时间看了以后,获得知识和智慧。
  •   刚收到,下班后再细细研读
  •   书还可以 像盗版 就是没发票
  •   还行,只是叙述太多
  •   尽管有很多网上书店,但是要说买正版书,还是得到当当,价格也合理。
  •   书还没看 书是八成新的 没有塑料纸的包装
  •   内容很新颖啊,赞一个,还好吧
  •   书的内容不错,就是纸张有点不满意,纸很薄,字体也有点小···看的眼睛不舒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