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浙江人民 作者:付一鸣 页数:205 字数:206000
前言
在爆炸与血泪中奋进 当装有700公斤炸药的自杀式汽车炸弹在50米开外被引爆,我的房间和整个大楼如遭受大地震般撼动,屋内的玻璃门窗被震碎,崩到墙上、书桌、床上,散落一地;天花板不断塌下,漆黑一片的浓浓烟尘中,无处可逃。 2009年10月25日的爆炸,是我在伊拉克常驻期间,距离死神最近的一次。虽然已经对爆炸、袭击司空见惯,但那一刻,我才清醒地意识到:即便在安保森严的饭店驻地,死神依旧可能随时降临。在伊拉克,你永远不知道危险在哪里,而我早已习惯了熟知的朋友远去的笑容、被烧焦的汽车残骸、尸体碎片和斑驳的血迹…… 然而,对于战地记者而言,恐怖袭击的轰鸣正是常驻伊拉克的国际记者之间展开新闻竞赛的发令枪。爆炸发生的数秒钟后,我立即投入了现场报道中——没有时间恐惧,新闻报道刻不容缓! 无暇顾及身处的危险,我和摄像师依靠应急灯的帮助,拍摄报道中国大使馆的受损情况。为了搜集一手素材,丰富滚动报道,我又与摄像师奔赴爆炸点现场采访:到处是血迹、被炸毁的汽车残骸和烧焦了的尸体残片,穿行其间,空气中弥漫着汽油、血腥和烧焦尸体的味道。拥挤中,荷枪实弹的军警、列队驶来的悍马军车,头顶不断轰鸣而过的直升机,以及嚎啕哭骂的当地百姓,使我紧张而悲愤;满地血迹和烧焦的尸体碎片让人下意识地恶心,却又强迫自己面对。直到拍摄完最后一个镜头时,摄像师发现,我竟踩在一截被炸断的手指上…… 就这样,我在爆炸点镇定地发回了《新华社记者直击巴格达大爆炸现场》的系列视频报道。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我第一时间采写的通讯《袭击猝然而至,新华社记者临危不惧——记驻伊中国外交官和新华社记者在巴格达恐怖袭击后的48小时》一文的批示中,高度肯定了我在危局中的工作表现,体现出“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 这场特大连环恐怖袭击中,爆炸物近两吨,致近千人死伤。我办公和居住地所在的曼苏尔饭店遭重创:六层的中国大使馆、八层的法新社、五层的中石油驻地均无一幸免。饭店里工作的两名中国厨师在爆炸中受伤,惊慌失措地逃到使馆求救。昏暗、烟尘弥漫的使馆内,我的镜头记录下外交官们在自救的同时为他们包扎鲜血直流的伤口。 劫后余生的人们是幸运的。如果爆炸那一刻,我房间玻璃门内的窗帘已经拉开,抑或是恰巧经过门廊,飞来的玻璃片和塌下的天花板可能致使我无法再继续工作。 在伊拉克爆炸、袭击无处不在的环境中工作,很多时候就是在赌自己的运气。有朋友和同事不止一次问过我,面对爆炸等恐怖袭击怕不怕?我给出的回答是:没有时间害怕!作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记者与其他世界性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时效,往往精确到0.01秒。更多的时候是在忙完一系列报道之后,回过神来,才有时间去“后怕”。还有朋友问我这样奔赴爆炸现场,值不值得?我觉得,自身的安全当然是最重要的,但往往在突发事件袭来的瞬间,一名国际记者无法理性地衡量生命与新闻价值,谁都不希望在抢新闻中不幸受伤甚至牺牲,但如果能够抢到了第一时效、第一现场,同时全身而退,那就值得! 没有美联社、路透社、cNN完备的硬件设施和强大的报道队伍,没有他们出行采访时装甲车、便衣保安甚至保安公司的“护驾”,也没有在高薪刺激和完善的安保措施下活跃在一线的雇员队伍,但为了抢时效、争独家、拼话语主导权,作为一名“80后”的战地记者,我宁愿冒险,同当地雇员亲赴现场,力图为国际和国内的受众带去最权威、客观的多媒体战地新闻报道。伴随着高风险的同时,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把一个个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独家多媒体报道做足、做精彩,是我这个年轻的新华社战地记者全力奋斗的目标! “80后”曾一度被误读为娇纵溺爱、不懂得奋斗的一代,但这应该仅仅是一种偏见。作为其中一员,我深刻感受到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里都有“80后”的崛起。而从事新闻事业的我,成为新华社外派的年轻记者之一,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在遥远的巴格达谱写了完美的篇章。很感谢新华社给予的这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使我在那段充满了血泪与动荡的日子中,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更加成熟而坚定的新华社国际记者。 巴格达与北京,五个小时时差,却恍若隔世。虽然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事并没有想象中的惨烈和漫长,但战后直至今日的数年间,此起彼伏的恐怖袭击、绑架、谋杀却创造了二十一世纪最为惨痛的战争创伤。如今的伊拉克仍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之一,致命的危险如影随形。 在这个硝烟弥漫战场上,一场国际媒体的眼球争夺战也同时展开,来自中国和欧美数量庞大的国际记者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的魅力。战地的特殊环境,也成就了我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内容概要
付一鸣所著的《炮火下的新闻》记录了作者在伊拉克十四个月短暂而又漫长的日子里,在驻地遭遇过与迫击炮弹擦肩而过;冒险前往逊尼派武装小镇调研当地的实际情况,十八天后小镇便被自杀式袭击者“血洗”,分社雇员的家属被当场炸死;冒险飞赴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自治区,报道大选;冒险“嵌入式”采访外国保安公司的实地安保流程,“嵌入式”采访伊拉克安全部队接管防务权……
作者在《炮火下的新闻》中回望来时路,经历了在伊拉克的种种,他和其他有着同样经历的前辈、同事以及同行们一样更加珍惜生活;并且,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注入了更多的激情与活力。作者的人生似乎注定了与众不同,也因此而更加波澜壮阔、更加精彩。
作者简介
付一鸣,1983年3月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祖籍上海市。2005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进入新华通讯社工作至今。曾担任国际部编辑,江苏分社记者、巴格达分社记者,现任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文台(CNC)《聚焦》栏目责编、《国际观察》和《聚焦》栏目主持人。
采写的战地新闻和参与制作的英语电视专题节目分别获得2009年、2010年四项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奖,并先后获得“新华社十大海外出镜记者”、“新华社优秀共青团员”、“中直机关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
书籍目录
序 在爆炸与血泪中奋进
上篇 我的新闻 我的战斗
1 亲历“8·19”巴格达特大恐怖袭击
一次袭击千人死伤
一个人的战斗
一石激起千层浪
恐怖爆炸袭击网络揭秘
地狱上空的彩虹
2 在动荡与寂静之间:硝烟中的伊拉克
巴格达:监狱般的城市
杜卢伊耶之殇
附:杜卢伊耶的记忆碎片
战火中的油田
附:石油诱惑:大国间的博弈
3 生与死的距离:新华社驻地遇袭
身处地狱般的现场
新闻报道:与时间赛跑
巴格达不眠夜
屋漏偏逢沙尘暴
大使馆变成工地
4 不一样的常驻:巴格达分社纪事
住在大使馆
一个城市两地协作
雇员抄袭风波
要安全,不要禁锢
美军新闻自由?
下篇 我的朋友 我的对手
1 贾迈勒:我想呐喊,但却失去了声音
领先世界十秒
我想呐喊,但却失去了声音
用新闻记录战争
2 雷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生存
我只是个美军翻译
想让世界听到伊拉克的声音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生存
3 简·奥拉夫:为新闻自由而战
曾经唯一的西方记者
嵌入美军采访:性别不是问题
在当地人和美国人之间
为新闻自由而战
被误读的西方媒体
4 吉娜:我来,是为了见证
战场上的东亚面孔
我来,是为了见证
这里的生活不简单
“玻璃杯是半空的”
5 汉娜:游走在地狱上空
我有我的视角
游走在地狱上空
生活就是二十四小时的工作
后记 回望来时路:火舞历程
章节摘录
1 亲历“8·19"巴格达特大恐怖袭击 身处巴格达,危险与动荡几乎是家常便饭,而爆炸与恐怖袭击则是其中带给人无限伤痛和身心俱疲的加餐。作为一名战地新闻工作者,从踏上伊拉克的土地开始,我每时每刻都在准备着迎接它的到来并应对其带来的挑战。但当恐怖袭击真正来临时,一切都是那么渺小和无助。在幸运地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繁重的工作却成为了我唯一的救命稻草。我为新闻而坚守,我为工作而坚守,我为自己而自豪。 一次袭击千人死伤 自2003年美军入侵巴格达以来,伊拉克就以战火和血腥一直处在国际新闻的焦点位置。而今,随着驻伊美军大批撤出,伊拉克安全部队开始接管防务,政府对安全局势信心满怀,老百姓也似乎已经看到了多年动荡的硝烟终将平息的曙光。 然而,这看似喜人的势头却被一场空前的恐怖袭击打个粉碎。2009年8月19日,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血腥星期三”。两起自杀式卡车炸弹袭击目标直指巴格达市中心防卫森严的伊外交部和财政部大楼,近一千三百人被炸死或炸伤。自此,安全形势突然急转直下,公众对政府和安全部队的信心遭到重创。更令人担陇的是,恐怖袭击背后错综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各方势力的博弈逐步显现。 那是我在伊拉克常驻期间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大爆炸的震撼。 8月19日,巴格达当地时间上午11时许,我正在中国驻伊大使馆及新华社巴格达分社中方人员驻地曼苏尔饭店的房间内打电话,突然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根据经验判断应该是爆炸了,并且爆炸点很近。还来不及挂断电话,就透过阳台的落地门窗看到底格里斯河对岸腾起滚滚的白烟,高达百米。 也许是职业的本能反应,我顿时一阵激动,立刻抓起相机到阳台上拍照,不停地按着快门,生怕拍得不好、不够清楚。滚滚白烟持续了近两分钟。拍了差不多十几张照片后,准备回到屋内往北京总社传照片。可是刚刚转身进到屋内,窗台的玻璃门还来不及关上,又是一声“发自内脏的”巨大的闷响。这次的爆炸是如此之近,一股强大的气浪扑在了脸上,并将我生生推后了两步。耳朵顿时有点失聪,大脑一片空白,第一次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恐惧,脑子里下意识闪现出2007年曼苏尔饭店一层大厅遭自杀式袭击的场景:不会是饭店又遭袭击了吧? 阳台玻璃门窗像是遭遇了地震一般,噼噼啪啪地作响,顷刻问一股浓浓的土烟夹杂着建筑物的碎片砸在了墙体和玻璃门上。我赶紧拉上玻璃门,一大股尘土却从大门冲了进来。使馆走廊传来凌乱紧张的嘈杂声,“雪豹”突击队的武警们奔向各个房间关上门窗和走廊两头厚厚的金属防爆窗。这时爆炸激起的灰土已经潮水般涌入了大使馆的整个空间。 混乱中,走廊传来惊恐的声音:“在饭店爆了!饭店爆了!肯定是饭店!” 大部分馆员和武警都集中在了中间过道内,三堵防爆门的空间中。王旭宏代办紧张地向雇员询问情况,并让其和饭店沟通。我赶紧回到房间,本能地又打开玻璃门向楼下查看究竟。这时,饭店周围已经一片土烟,只看到两名伊拉克军警提着枪,从饭店旁的小路朝爆炸现场奔去。紧接着,外面传来数声明亮而嘈杂的枪声、警报声,在巴格达上空激荡。 当地电视台不断更新着外交部大楼及其周边混乱的场景:浓烟滚滚,火光四射,惊慌失措的市民惊叫着乱窜;外交部大楼一面已基本被“毁容”,上百辆车子被炸成变了形的废铁,有的引擎还冒着火。使馆由于距离爆炸点较远(直线距离约500米),震波仅打碎了几间房内卫生间里陈旧的日光灯。王旭宏代办说,馆员和设施均没有受损,且没有接到中方人员遭到波及的报告。 通过之后雇员的核实,我们才得到确切的消息。爆炸是由两辆分别载有1.5吨和2吨爆炸物的卡车分别冲向了伊财政部和外交部并引爆的,共造成95人死亡,1203人受伤。第一起爆炸针对的是底格里斯河另一侧的伊拉克财政部大楼,第二起爆炸则是针对巴格达市中心的伊拉克外交部大楼。 与以往的遍布伊拉克各地的爆炸袭击不同的是,此次的自杀式袭击目标直指政府办公机构。装载着2吨爆炸物的卡车竞能突破禁令,明目张胆地行驶在白天的大街上,顺利通过数道关卡后,成功在外交部大楼围墙下引爆,令各方匪夷所思。要知道爆炸点是在伊拉克政府机构以及英美大使馆所在的“绿区”旁边,这里历来是城中安保措施最为森严的地区之一。那载有整车爆炸物的卡车是如何成功地通过巴格达市区无数道关卡来到市中心实施爆炸的呢? 当时在和雇员以及使馆的外交官们讨论后,觉得有两个可能:一是恐怖分子买通了所有关卡的安检人员,从而得以顺利通关;二是,爆炸物其实就藏在巴格达市区内,只不过是在周密计划好的地点和时机进行了引爆而已。但这两个可能的推测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伊拉克军警中混有恐怖分子,恐怖分子已经渗透到了政府中。这其实是各方早已有的猜测,只不过这次袭击能够如此成功,更加证明了这种推测的可能性。 技术层面上,后来伊军方得到的证据显示,两辆卡车内超过3吨的爆炸物由普通的硝酸钠和化学肥料组成,其中还混有迫击炮和火箭弹等武器。爆炸物被装在多个玻璃纤维容器中,以降低安检站爆炸物探测仪的敏感度。 袭击发生后的几天中,伊拉克民间因失去安全信心而怨声载道,政界也掀起了口水战——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人相互指责染指爆炸或存在疏漏。警方也拘留了十名负责财政部和外交部两个地区的安全、交通、情报以及军方和警方官员,调查审问。接下来的新闻报道证实,伊拉克情报部门负责人穆罕默德·萨万尼在收到政府的劝退信后被开除,并出走约旦首都安曼。 什叶派铁腕人物总理马利基指责爆炸制造者是“基地”组织和前总统萨达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一方面,“连环炸”和“大伤亡”是“基地”组织的特点;另一方面,对伊安全部队中“渗透”了一些“妄图破坏安全局势”的逊尼派武装和萨达姆党羽残余的质疑越来越多。 爆炸发生后的第二天,巴格达行动指挥部发言人阿塔深夜通过伊拉克电视台表示,经过数个小时的搜捕行动,伊拉克安全部队已经抓获了涉嫌策划和实施“8·19”巴格达市中心特大爆炸袭击的恐怖组织,该恐怖组织与前总统萨达姆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有联系。但马利基和军方一直没有进一步透露被捕人员的背景和动机。爆炸后第三天,外交部长兹巴里公开表示,爆炸袭击“很可能是得到了安全部队的协助”,指出安全部队中内鬼共谋的可能性。 巴格达安全部队发言人卡吉姆·穆萨维少将更是认定肇事者与“邻国(伊朗、叙利亚)武装势力”有联系,试图扰乱伊拉克即将开始的全国大选。但伊拉克舆论则认为,伊国内什叶派政治派别的内斗以及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政党在大选前的角力和争斗则更可能是罪魁祸首。 如果说饱受战火的伊拉克人早已习惯了爆炸和袭击,巴格达的“血腥星期三”则再次警示了“恐怖”的威力。即便此前整日报道爆炸袭击等新闻事件,那场十八个月来最为血腥的袭击,仍让亲身感受到其威力的我心有余悸。 P3-6
后记
回望来时路:火舞历程 2009年12月14日,是我任满离开巴格达的日子。至此,我常驻伊拉克十四个月的战地记者经历最终完美地画上了句号。 那一天是难忘的。望着陪伴了我十四个月的曼苏尔饭店院内的椰枣树、铁丝网外浑浊的底格里斯河、河对岸被炸毁的建筑、头顶不时低空飞过的直升机、远处传来的时隐时现的警笛声、枪声……不知该是厌倦还是留恋。现实和梦境中会频繁闪现过去的这段日子中,我冒险外出采访、驻地多次遭袭等和死神擦肩而过的记忆片段,令依旧处在这个环境中的我胆战心惊。看着天空中的喷气式飞机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巴格达上空不断飞过,我的心似乎都已经被它带出了这个阴郁的国度。十四个月的成绩辉煌,但我却已身心极度疲惫。回程倒计时,每一秒钟都是煎熬! 我最终选择了巴格达至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直飞航班。 离开的那天上午,一切都异乎寻常的平静和迅速。我的大脑就像快速放映的幻灯片,这十四个月以来的一些记忆不断闪现,不知该欢喜还是难过,能够感受到的情感似乎就只有麻木了。司机巴夏尔开着分社那辆破旧的马自达汽车载着我开往巴格达国际机场。一路上,一座座熟悉的建筑、巴格达街头持枪的军警、一道道安检站、高高的隔离墙,还有悍马军车……我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望着,一闪而过。巴夏尔一句话都没说。对他而言,送走我们一任又一任中国记者已经成为了工作的一项内容。我们走了,他们的生活还要继续。 和巴夏尔最后告了别,我的思绪似乎回到了十四个月前我刚刚来到这个国度的时间点上。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如此艰苦、危险的国度常驻?那是因为,冥冥中我觉得和这个神秘的国度有着一场注定的缘分:2001年9月10日我踏进大学校门,次日就遇上了“9·11”;接下来,“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侯赛因”等名词不断闯入我们这些成长在和平繁荣年代的“80后”的视野。四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被新华社录取,成为一名国际记者;又过了三年,我以战地记者身份代表常驻伊拉克的唯一中国媒体,站在巴格达街头亲眼目睹战后陷入动荡的伊拉克,见证美军撤出伊拉克这个历史进程。 还记得母亲在北京机场送别我时的嘱咐:“很快,一年就回来了!好好锻炼,做一名真正的国际战地记者!”还能感觉到带着母亲战地记者的理想飞离祖国,徐徐降落在巴格达国际机场;还回味着为了避免被武装分子高射炮击中,所乘坐的飞机以“螺旋式”下降以处在周围美军基地保护范围内的惊心动魄——那次难忘的心灵与肉体的飞行…… 只不过再次环顾巴格达国际机场,已经是物是人非。我已不再是之前那个对眼前这个陌生的国度充满探索欲的热血青年了,而成为了一名满载着沉甸甸的战地工作积累,更加成熟、稳健的战地记者。 背着三十多公斤重的行李,再次通过了机场外四道安检,伊拉克航空破旧的波音737载着我向遥远的北方飞去。 再见,巴格达!永别,伊拉克! 机窗外已是一片漆黑。我也已经精疲力竭,昏睡过去——不会再去担忧飞机被武装分子的火箭弹击中,或者飞机老化而发生空难。一切担忧似乎都显得多余,需要做的仅仅是最后一次在这个国家的领空赌一把运气,祈祷能够安全抵达和平的世界。 辗转难眠,向机窗外望去,浩淼而漆黑的沙漠上突然出现了一股股熊熊燃烧的火焰,像狂妄而自大的魔鬼,试图吞噬漆黑中的一切。原来,这就是这个“浮在油海上的国家”的独特景象:沙漠和油田上空的熊熊大火。看着这壮观的景象,我还是有些激动。想起了之前了解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的伊拉克北部地区,油田上空的大火竞燃烧了上千年!这熊熊的烈焰,是邪恶,映照伊拉克这个因为石油资源而伤痕累累的国度;它又是能量,这些丰富的石油资源或许就是这个国家重建的动力。 四个多小时后,当我再次从昏睡中醒来,飞机已经开始缓缓下降。窗外的景象再一次使我惊呆了: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一个个黛色的小岛被茂密的树林覆盖。空中的鹅毛大雪洒向冰海和冰封的大地——千岛之都斯德哥尔摩。这火与冰的强烈对比,是事实,又像是幻觉:短短睡了一觉,我终于再次回到了和平的现实世界! 从北京—迪拜一开罗一巴格达,再从巴格达一斯德哥尔摩一北京,这就是我伊拉克之行的完整轨迹。在鬼门关忙碌了十四个月,其间所发生的那些奇遇,有时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是真实经历过的!但每每回想起来,却又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激动、震撼。二十六岁生日是在战火纷飞的巴格达度过的,我想,这段独特的人生和职业经历也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还记得法新社记者迈赫迪与我分享他在伊拉克工作的人生感悟:他一直坚信:“不走运是一个职业错误”。意思是,如果你这个人本身就不是很有运气,那么最好别选择当记者,更不要选择当战地记者。因为这个职业往往就是“刀刃上舔血,在赌运气”。而我庆幸,自己是幸运的那一个。 在极其危险和枯燥的日子里,我没有选择杞人忧天,更没有选择终日胆怯,而是从容地选择了去拼命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在那种地狱般的非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下不至于精神崩溃,才能在“一个人的战斗中”挺过来。 在伊拉克十四个月短暂而又漫长的日子里,我在驻地遭遇过与迫击炮弹擦肩而过;我冒险前往逊尼派武装小镇调研当地的实际情况,十八天后小镇便被自杀式袭击者“血洗”,分社雇员的家属被当场炸死;我冒险飞赴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自治区,报道大选;我冒险“嵌入式”采访外国保安公司的实地安保流程,“嵌入式”采访伊拉克安全部队接管防务权…… 我常常将战地记者称作“火中舞者”,因为他们是在职业成绩和自身安全这根钢丝上寻求平衡的现实派艺术家。这个舞台上有中国记者、伊拉克记者,还有西方记者。在这场新闻合作战中,也许我们的角度、看法和报道方式截然不同,但也正如此,我们能够在整体上为全球受众展现出一幅完整的图景,尽量做到新闻报道的客观与公正。 由于我出色的综合表现,我被评为“新华社十大海外出镜记者”;我对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遭恐怖袭击波及的现场视频报道,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采用,不断滚动播出;我做的电视新闻《新华社记者直击巴格达大爆炸现场》以及消息新闻《巴格达市中心发生自杀式爆炸我使馆和分社受严重冲击》分别以“最佳独家报道”和“最佳时效报道”获得两项2009年的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奖。 为了鼓励更多的新华社电视记者的出色表现,新华社音视频部全体同事写下了长达三十三页的感言:《无所畏惧:新华社记者的职业本能》,学习我以实际行动诠释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精神”。伊拉克,这个曾经令无数记者望而却步的国度,如今已成为新华社众多年轻记者向往实现职业理想的热点地区。因为,在很多青年人眼中,巴格达已不再仅仅是危险的代名词,而更是实现新闻职业理想与个人价值的选择。我回国后,新华社《记者看天下》栏目制作的对我的访谈节目《在动荡与寂静之间——巴格达分社记者付一鸣》成为了新的一批批新华社年轻记者奔赴世界各地从事新闻报道的教学片,鞭策着更多的"80后”、“90后”记者们承载者自己的理想和勇气,为攀登一个个人生的高点而不断奋斗。 回望来时路,二十六岁的我经历了如此种种,我和其他有着同样经历的前辈、同事以及同行们一样更加珍惜生活;并且,我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却注入了更多的激情与活力。我的人生似乎注定了与众不同,也因此而更加波澜壮阔、更加精彩。 能够代表新华社将自己的热情和理想挥洒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堪的伊拉克,我感到十分荣幸!作为一名“80后”战地记者,能够在这样一片沃土中如鱼得水,以一名中国国际记者的身份在战场上见证一个个重大的国际历史事件,我感到更加自豪! 此时此刻,接替我的新华社记者们依旧时刻奋战在伊拉克新闻的第一线。我想用自己的笔和心声记录下那段令人刻骨铭心的战地奋斗岁月。不仅仅是展现一名年轻"80后”战地记者的工作生活,因为那段犹如陷入地狱般的艰苦危险岁月,有我自己的奋斗,有伊拉克雇员的协助,也有西方媒体同行的精彩。但我更多的是想用战地国际新闻人最真实的故事,为那些仍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祈祷和平与安宁。
编辑推荐
付一鸣所著的《炮火下的新闻》真实记录了一位80后记者,在持续的炮火和动荡中经历生死考验。作者用常驻伊拉克14个月的亲身经历,讲述与硝烟共舞的国际战地记者们鲜为人知的故事。惊心动魄采访的过程,亲眼目睹的惨烈场景,以及身为记者的职业坚守都在这里展现无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