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李友平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0-03出版) 作者:李友平 页数:33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借助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研究”方法,《香港电影影响研究:香港电影的中国印与国际风》对影响香港电影概貌和发展的两大因素,进行了尽量深入的描述和研究,最后得出了整合中国内地与香港、台湾的电影资源,共同打造“中华电影”品牌的理性结论。 香港电影既铭刻着深深的“中国印”,又沐浴着现代电影的“国际风”,已经具有了比较明显的个性特色。处于岭南文化圈的香港电影,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明清文化(如“载道说”、“雅俗观”、“机趣说”以及儒释道等宗教神秘文化和武侠文化乃至民俗生活文化)的影响,又受到1920—1940年代上海电影文化全面、直接和持久的影响。同时,香港电影也对内地电影文化和台湾电影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香港电影又一直迟滞性地、选择性地接受着西方电影文化的影响。美国好莱坞的商业电影、欧洲的艺术电影乃至日本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法国“新浪潮”的电影理念、日本剑戟片的拍摄技术,还有“性解放”、“后现代”、“娱乐主义”和“商业主义”等文化思潮,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香港电影的面貌和发展,逐步使香港电影形成以祖国文化为根基,同时又具有国际化现代电影包装的个性特征。与此同时,香港电影也以其强劲的实力,影响着西方某些类型影片的发展。 今天,随着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的逐步构建,中国内地与香港、台湾电影资源的整合和“中华电影”品牌的打造这一历史使命,已经历史性地摆在了华夏儿女的面前。我们相信内地与香港、台湾的电影人,一定能够不负历史使命,共同开创民族电影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简介
李友平,1962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塘门口镇。大学毕业后。在家乡从事中学教育10年。1994年9月,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师从王晓玉先生攻读影视文学,1997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9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继续师从王晓玉先生,攻读影视文学理论,2007年7月获得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省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专职编剧,同时从事影视文化评论和研究,创作的《小萝卜头的故事》、《孔雀东南飞》、《百年越剧》等影视作品,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张艺谋与李安电影的文化比较》、《迎合与泛情:解密韩剧风行世界的叙事策略》、《越剧,回归土地:百年越剧的理性反思》、《紊乱的中国电影生态钚境》等40余篇。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1Abstract/3序/1引论/1一、文学影响研究与电影影响研究/1二、香港电影的研究概况/4三、香港电影影响研究的理念、方法和意义/11第一章 香港电影“中国印”的精神始源/14第一节 香港电影的文化背景和中华文化脉络/15一、香港电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点/15二、香港电影的中华文化脉络/21第二节 1920年代上海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24一、关于1920年代上海电影的认识和评价/25二、1920年代上海电影影响香港电影的条件和路径/35三、1920年代上海电影影响香港电影的表现和结果/40第二章 香港电影“中国印”的深化,49第一节 1930-1940年代上海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49一、民族意识和进步潮流改变电影意识,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发展/50二、电影公司迁移香港或设港厂,直接推动香港电影的发展/55三、进步文化人三次南下,推动香港爱国片和进步电影的拍摄/67四、1930-1940年代上海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综述/74第二节 冷战背景下的“中国印”/81一、冷战阶段香港电影繁荣的特点与原因/81二、邵氏、电懋与嘉禾三家公司的商业博弈/92三、两位有代表性的导演:朱石麟和李翰祥/103四、内地电影文化传统影响冷战阶段香港电影的两大表现/108第三节 1980年代后的香港电影“中国印”/113一、社会转型后香港电影的特点,113二、内地改革开放和“97症候”对香港电影的影响/118三、“寻根”意识增强和现实主义回归,121四、中华文化的隐性影响:以喜剧片为例/124第四节 台湾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130一、人才交流/130二、资金投入/131三、题材启发/131四、市场经营/133第三章 香港电影“中国印”的文化内涵/135第一节 “载道说”与“雅俗观”、“机趣说”/135一、香港电影的“载道说”/135二、香港电影的“雅俗观”和“机趣说”/139第二节 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影响/147一、儒家文化的影响/148二、道家、墨家、佛教学说的影响/150三、武侠文化的影响/153四、民间民俗文化与中国文学名著改编的影响/159五、美的综合表现/163第三节 香港电影中的民族诉求与乡土情结/164第四节 祖国文化的影响:以香港武侠片为例/167第五节 香港电影对内地与台湾电影的反影响/171一、香港电影对内地电影的影响/171二、香港电影对台湾电影的影响/178第四章 香港电影的“国际风”/186第一节 上海电影对香港电影“国际风”的间接影响/186一、美国好莱坞电影文化对上海电影的影响/187二、前苏联电影文化对上海电影的影响/191三、欧洲电影文化对上海电影的影响/193第二节 1970年代前香港电影接受的西方电影影响/195一、1970年代之前西方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综述/197二、西方电影影响香港电影的表现及其结果/200第三节 1980年代以后西方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216一、西方“新浪潮”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216二、后现代思潮对香港电影的影响,224第四节 西方“黑色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232第五节 香港电影对全球电影的反影响/240一、香港电影对东南亚电影文化的影响/240二、香港电影对日本、意大利等国电影文化的影响/243三、香港电影对美国电影文化的影响/245第五章 “国际风”背景下的香港电影“中国印”/249第一节 香港电影的本土化观念/249一、西方的“影像”和中国的“影戏观”结合/249二、植根于本土的娱乐主义商业电影/254第二节 香港电影的市场与观众/258一、市场意识和观众至上/259二、本土化的制作模式/262第三节 动作片与喜剧片:香港最主要的类型电影/265一、香港电影的动作片/266二、香港电影的喜剧片/270第四节 “国际风”背景下的“中国印”:以鬼怪片为例/275第六章 内地与香港、台湾的资源整合和“中华电影”品牌的同心打造/286第一节 香港电影的成就和软肋/287第二节 台湾电影的成就和缺失/293第三节 内地电影的成就和弊端/299第四节 内地与香港、台湾的资源整合和“中华电影”品牌的打造/306一、韩国影视产业崛起的启示/307二、内地与香港、台湾电影市场的分析/309三、内地与香港、台湾合作拍片的探究/313四、内地与香港、台湾电影人才的交流/315结论/318后记/320附录:主要征引与参考文献、资料/324一、文学、历史、哲学与文化类/324二、电影史、电影理论与电影批评类/327三、电影文化类学术杂志和网站/334
编辑推荐
香港电影既铭刻着深深的“中国印”,又沐浴着现代电影的“国际风”具有比较明显的个性特色。《香港电影影响研究:香港电影的中国印与国际风》借助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研究”方法,对影响香港电影概貌和发展的国内、国际两大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研究,最后得出了整合中国内地与香港、台湾的电影资源,共同打造“中华电影”品牌的理性结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