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庄贵阳,朱仙丽,赵行姝  页数:29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国际气候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提供充足的全球公共产品,实现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国家与国家问利益的均衡。本书从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的视角分析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从科学认知、经济利益和政治意愿三个方面阐述国家间的博弈,探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提供国际气候治理过程中中国的战略选择。

作者简介

庄贵阳,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气候制度和低碳经济。主要代表作有:《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国际气候制度与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全球环境保护的制度化趋势  第一节  全球环境问题及其主要特征    一、当代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二、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与根源    一、社会与经济背景    二、环境问题的根源    第三节 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与资源的无限性、有限性与稀缺性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全球环境合作的制度化趋势    一、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性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制度化趋势    第五节 全球环境合作的现实    一、区域环境合作    二、多边环境合作    三、全球性环境合作第二章 全球环境治理的含义及其理论体系  第一节 全球环境治理的概念与范式    一、全球环境治理的概念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范式    第二节 全球环境治理的工具与机制    一、治理工具及其发展    二、机制创新及其应用    第三节 全球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分析    一、全球环境治理的有效性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障碍因素    第四节 全球环境治理的改革与挑战  一、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改革方向  二、全球环境治理改革面临的挑战第三章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  第一节 气候变化的趋势、原因和影响    一、全球平均气温升高,而且升温呈加速趋势    二、气候系统以及气候变化的原因      三、已经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后果      四、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和可能影响      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第二节 从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问题    一、气候变化和应对成本效益分析    二、气候系统作为全球公共物品的属性    三、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  第三节 从公平与伦理角度看气候变化    一、气候变化所涉及的公平和伦理问题      二、联合国有关公平问题的原则    第四节 从能源角度看气候变化问题    一、世界能源消费及其温室气体排放    二、不同部门的CO2排放      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四、能源行业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五、能源领域减排政策的附带效益  第四章 国际气候治理的历程:成绩与挑战  第一节  国际气候治理进程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成果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地位    二、《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地位    第三节  《京都议定书》的执行效果评析    一、《京都议定书》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二、清洁发展机制的政治成功及其不足  第四节 后京都国际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    一、各国利益诉求迥异,难以形成政治共识    二、《京都议定书》模式与第三条道路的博弈    三、缔约方会议:国际气候治理的最终出路第五章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第六章 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国家(集团)博弈第七章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科学与政治第八章 国际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二)外部性和系统效应一个国家、组织或个人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会给全球其他国家、组织和个人带来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同时,任何国家、组织或个人在减排温室气体方面的努力,又会使全球其他国家、组织和个人从中受益。即具有外部性,存在市场失灵。(三)管辖权上的空白气候变化是一种典型的全球公共产品,范围超越了任何国界,但是当今世界在政策制定上的主角是主权国家。国家内部主权的体现是制定、实施和管理公共政策。但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性加强,各国政府需要合作,从源头上解决国际问题,才能更有效地行使自己的主权。各国政府对其公民负责,并不意味着其不能通过国际层面,寻求国内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加的国际公约、协议,就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需要了解为什么从各国角度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是明智的选择。因此,需要了解各国活动给其他国家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外部性。(四)公共资源——解决市场失灵由于地球大气的公平产品性质,这种资源很容易出现过度使用,造成气候系统退化——即经济学上著名的“公地悲剧”问题。大气的全球属性,使各个团体或国家,很难就每个国家的大气使用权力和责任达成共识,建立和执行相应的制度。由于市场无法在大气资源的有效分配方面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各国政府制定相应政策解决气候变化的风险。而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后果具有全球特征,行之有效的政策需要情况和各自利益差异很大的各个国家问的广泛合作,但由于权利和责任难以划分,国家之间达成协议显得困难重重。到目前为止,大气中的大部分温室气体是发达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排放的,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成本更低,且排放还在继续增长,发达国家不愿单方面承担越来越昂贵的减排成本。虽然预计未来大部分排放增长将来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同样不愿采取政策限制自身的排放,从而限制自身的经济增长——因为迄今为止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排放引起的,但如果不采取有效减排和适应措施,发展中国家由于气候变化所遭受的负面损失要更为惨重。面对这种情况,解决办法是通过制度,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政府可以通过国内的活动,对因自身活动的负面外部性遭受损害的国家提供补偿,或者要求各国接受国家责任原则,从而迫使其他各国也都这样做。

后记

这本教科书的写作源自王逸舟研究员的盛情邀请和殷切希望。王逸舟老师希望我能够写一本国际环境关系方面的教科书。说心里话,当时,我对是否接受这项任务很是犹豫,主要是我认为写教科书比写一本专著难度大得多。编写教材需要对该领域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把握学科的前沿。最重要的是论述要严谨,而且要通俗易懂。可以说,在王逸舟研究员的鼓励下,我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接手了这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愿这本教材的出版达到王逸舟研究员的预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作为一个典型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环境、法律等的多领域、多学科、跨国界的综合性全球问题,不仅具有环境含义,也具有经济、政治及国际战略含义。因此,教材的选题和主要内容侧重于用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的视角对国际气候治理进行解读。好在三位作者一直密切跟踪国际气候谈判进程,都参加过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对国际气候谈判及其背后的博弈有着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我国学者在气候变化国际关系研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介入较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力量还较为薄弱。国内从事气候变化研究或关注气候变化的研究人员,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气候变化国际关系研究分析框架,而国际关系研究者又缺乏或不了解气候变化谈判及国际气候制度演变的细节。本书的三位都是经济学背景出身,虽然长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不可否认,对国际关系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把握还是有局限的。我从1997年起开始从事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重点是国际气候制度和气候变化经济影响分析。在过去的10年里,参加王逸舟研究员主编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系列年度报告的写作,以及我独著或合著的《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2003)、《国际气候制度与中国》(2005)、《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2007),为本教材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编辑推荐

《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内容虽然 一般般 但是在国内来说已经很不错啦!
  •   想了解,就买吧!深层次的问题,还要自己思考!属于知识普及型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