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修涞贵 著,李野新 采访整理  页数:273  字数:25  
Tag标签:无  

前言

  “德,天地之大本也。”只有“德”,能与天地媲美;只有“德”,才是悠悠万事之大。“修德”是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修德”是成为“内圣外王”之基石。“修德”既是个人成功之本,也是企业长青之根。  修正药业集团是做药的企业。做药,就是行“天下之大德”。  不论是达官贵冑,还是平民百姓,都得吃五谷杂粮,都会有病痛损伤。无好药,难以解除病痛;无好药,难保长寿健康。由此可见,做药人的责任何其大。  何谓好药?答曰:“‘管用’即是”。  好药哪里造?答曰:“一心为苍生,好药‘修正’造”。  为什么修正能够十几年如一日,造出好药?  因为我一向心怀“三敬畏”。  敬畏之一,母亲在世时说过,良心不好的人,不能做药、卖药;敬畏之二,想到病人,就感到我肩上的责任;敬畏之三,制药企业获得的利润,不能只用来发家致富,必须用以再做更多的好药。  心怀“敬畏”,就是育德。  何谓德?  中国自古就用“仁、义、礼、智、信”5个字,来表示人类高尚的行为。五者兼备者,方被称为“有德之人”。  中国自古“尚德”:  《易经》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资治通鉴》云:“德者,才之帅也。”

内容概要

修涞贵,下过乡,当过警察,不惑之年进入陌生的医药行业开始创业。他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和儒学理论及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创立了“企业修正哲学”;他仅用13年的时间,就把负债425万元的袖珍小厂做到了年营业收入76亿元(2008年销售额)的医药集团企业,并且以个人资产68亿元的身价荣登2008年《胡润百富榜》和吉林省首富,被尊为中国吉商领袖。他的创业案例被哈佛大学收录。    修涞贵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名中国企业哲学奠基人,更是一名超越企业家和财经人物范畴的成功人士。在他的奇迹背后,一定蕴涵着某些可以让人有所启迪的DNA。    本书既是修涞贵先生创业心路的真诚告白,也是他运用东方哲学素养(修正哲学)创造商界传奇的管理感悟。    相信所有的创业者、管理者以及渴望成功的所有人,都能够从这些原汁原味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中去分析、感悟修正集团成功的精髓,并为自身和企业的事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修涞贵,中国修正集团董事长,中国企业哲学奠基人,中国吉商领袖人物,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中国十大企业首席文化官(CCO),中国工商联执委,中国医药质量协会副会长,吉林省医药协会会长,吉林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胃药第一品

书籍目录

自序 万事德为先——”内圣外王”之道第一章 溯源·梦想·厚德——德者脚下路自宽  一、父亲:做人要诚实,要有责任心  二、母亲:良心不好的人不能做药  三、从小就想当英雄  四、认准的事就会坚持下去  五、人生每一步都不白走  六、做人要有浩然正气第二章 机遇·选择·奇迹——把握住人生的临界点  一、机遇偏爱有心人  二、40岁的冒险家  三、身先士卒,有诺必践  四、先舍后得,超常规起步  五、无悔坚持  六、赢在“人和”第三章 蜕变·借鉴·超越——从外行到内行的快速转变  一、破茧而出的“康威”  二、与势俱进,展翅高飞  三、舍弃“太和圣肝”,以退为进  四、谦而思进  五、大浪淘沙  六、“渗”者为王第四章 危机·智慧·信用——从“康威”到“修正”  一、意想不到的挫折  二、智慧在挫折中练就  三、一个广告惹的“祸”  四、历史惊人地相似  五、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六、坚决打击假药第五章 质量·疗效·良心——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  一、良心是制药人必备的  二、好药来自好原料  三、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  四、“斯达舒”解密  五、修德正心,开创无限  六、初衷不变,承诺不变第六章 创新·跨越·引领——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创新是修正的发展动力   二、倾其所有也要搞创新   三、深层次挖掘   四、敢为天下先 第七章 人才·发展·吸纳——打造特别能战斗的铁军  一、人才是第一战略   二、留人靠诚信的环境   三、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善度人者无弃人   五、让人才身累心不累   六、修正优秀企业家   七、修正终端经理节 第八章 激情·诚信·不败——市场营销赢在诚信力  一、市场需要激情   二、亲任营销公司总经理   三、上下同欲者胜   四、诚信天之道   五、做皆大欢喜之事   六、不求胜,只求不败 第九章 品牌·文化·哲学——突破企业发展瓶颈的圣方  一、品牌是修正的眼睛 / 195  二、没有文化的企业做不大、做不久   三、正己修人   四、修正力是执行力的至高境界   五、在修正中快速成长   六、做个明白人 第十章 兴业·责任·回馈——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  一、“修德”才能“兴业”   二、修正精神铸就修正事业   三、修正大爱遍撒灾区   四、“良心”铸就光彩事业 第十一章 使命·宏图·行动——修正的明天更美好  一、全力保护中医中药   二、哈佛修正日   三、一定要夺回人参市场附录 领航者的声音——修涞贵精彩语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溯源·梦想·厚德——德者脚下路自宽  一、父亲:做人要诚实,要有责任心  我一直认为,修正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得益于父亲的心传。就我们父子而言,不但是血缘上的传承,更是心灵上的传承。  我家祖籍是山东高密,当年,我爷爷带着全家闯关东,在清源县的山脚下开荒种地,安了家。  家父是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他这一辈子对我影响很大,尤其是“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要有责任心”的教诲,一直在鞭策着我。  父亲从小没上过学,直到17岁,才在冬闲的时候,去了一家私塾念了两个冬天的书。  父亲一直想去外面体验世界的精彩。但是,直到24岁时才走出大山。  当时辽宁抚顺的名称是“千金寨”,一个充满诱惑的名字。父亲带着淘金梦,走进了“千金寨”。  其实,那里既不叫“千金寨”(抚顺的真正名字叫“千家寨”,不知什么时候以讹传讹变成了“千金寨”),也没有黄金,有的只是遍地的饥民乞丐。换作别人也许会转身还乡,但是父亲没有,既然走出来就决不能轻言放弃,山东人朴素的倔强让他留了下来。  在那里最容易找的工作是去露天煤矿背煤。工钱少得可怜,劳动量却大得惊人。这样的工作父亲一干就是3个月。  就在父亲的体力似乎消耗到了尽头的时候,他遇到了生命中最大的贵人。而这主要源于他的善良。  父亲每次背煤都要经过一个工棚,有一天,他来回几次都听到了若有若无的呻吟声,便顺着声音寻去,发现一个人躺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里。  父亲走进了窝棚,一问才知道呻吟之人叫阎相吉,是一个木匠师傅。严重的痔瘘使他坐卧不安,疼痛难忍,能够治疗痔瘘的獾子油在他的亲戚家里,往返路程有20多公里。  一天的工作劳累已使父亲疲惫不堪,但良知告诉他,他不能撇下这个人不管,他必须帮助这个人。问清了地址后,善良的父亲徒步上路了,到了午夜才返回,为阎师傅敷完药后,时间已是下半夜了。  自此,阎师傅和父亲成了莫逆之交。  几天后,阎相吉的病情有所缓解,就带着父亲离开了煤矿,来到城里的一家木匠铺。父亲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生性聪颖、悟性极高,在阎相吉的指点下,没用上两年,就成了“千金寨”里一流的木匠师傅。  阎相吉的病时好时坏,三天两头疼得不能动弹,就得躺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亲已经拿定主意,自己走到哪里,就要把他带到哪里,一辈子要像伺候父母一样伺候他。后来,阎相吉一直生活在我家,直到病逝。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占领了东三省。他们要修一条从通化到达鸭绿江边的铁路,终点站是“缉安”( 现今的吉林省集安县)。日本人开始大规模招工。  父亲得知缉安铁路招工的消息后,有些犹豫不决,为日本人干活,父亲从心里是不情愿的。但又一想,铁路是修在中国境内,而小日本迟早会从中国滚回去的,况且参与修铁路的工程,不同于做木匠活,毕竟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从小日本那里肯定能学到更多的技术。  父亲打定主意后,便带着阎相吉去通化参加了施工队。铁路工程浩大,仅木工就有几百人之多。但只有父亲会写字算账,他能够记下所有工人的名字和钱数,并且账目清楚。于是,工头就让父亲给他当半个文书。可这并不是父亲的志向所在。  父亲对筑路测量、图纸设计等都非常感兴趣,顷刻之间就能默记下来。晚上回到住处,他将所有的东西画在纸上,自己琢磨其中的奥妙。一年下来,他已经可以画简单的图纸了。  就在当年的年底,那个领着几百人干活的工头,从日本人那里领到全部工资以后,携款潜逃了。工人们拿不到工资,无法回家过年,几百人乱成一锅粥。  父亲镇定地安抚大伙的情绪说:“咱们大家想想办法,要不和日本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先预支两个月工资,让咱们拿点钱先回家过年。”大家一听,觉得有道理。平时父亲在众人心中威信颇高,于是他们一致请求父亲代表大家和日本人交涉。临危受托,父亲义不容辞。  面对日本人,父亲的意思委婉而明确,就是希望预借明年一月、二月份的工资,好让工人回家过年。日本人同意了,但是要父亲保证,领到工资的人在春节过后必须准时回来上班。如果有一个人不回来,就要把他送到监狱去“顶账”。  父亲回到住处,把话跟大伙转达了。大伙一听,纷纷签字画押,有的跪下来对天发誓:谁拿了钱不回来,天打雷劈。  父亲把大家画了押的账本,交给日本人看。日本人最终同意预借工钱。父亲把钱一一发给了大家。  年很快就过去了,父亲忐忑不安地从家里赶回工地,让他惊喜的是,所有的工人一个也没少,全都回来上工了。现在想来,父亲不但是善良的而且也是勇敢的,是智慧的。  日本人认为,这个“修”在工人中很有威信,就任命父亲来当木工的“把头”。  当了“把头”,除了能够为工人办事,更有机会接触到施工中的高难技术,比如说道路测量、桥梁建设、涵洞和隧道建设等等。他在这个工地的所见、所闻、所学到的知识,已经让他成为整个队伍中技术最好的中国技术人员。整个铁路沿线,筑路、筑桥和打通隧道等多个工种和上千名工人都归他管理。  两年后,缉安铁路的修建结束了,日本人想让父亲继续参与下一条铁路的建设,父亲委婉地拒绝了。尽管日本人给的工钱并不低,但对父亲来说,钱不是最主要的,他已学到了他想学的东西,该离开了。  这一年,爷爷去世了,父亲决定定居在通化,把奶奶从山里接来。他在繁华的街口,开设了一个木匠铺,招收了几个徒弟,开始过着靠手艺吃饭的生活。  抗战胜利之后,为了便于浑江两岸的交通,人民政府根据当时的财力决定建造一座木制的大桥,在通化市开始公开“招标”。父亲闻讯,认为自己有能力为通化市民设计大桥以解决这个最大的交通难题,为新中国建设尽一份力。父亲没有助手,也没有多少仪器,只凭自己的经验和土办法,一连十几个日夜奋战,完成了标书,参与竞标。  几天之后,一位解放军的后勤部长来到我家,详细询问了父亲的学历和经历。父亲说他的本事都是从日本人那里偷学来再加上自己研究的。  部长拍着他的肩膀道:“我都了解过了,你在伪满修过铁路,当过近千人的工长,虽然是为日本人做事,但是你心肠好,从没坑害过谁,有中国人的良心。我们看了十来份竞标的图纸,认为你的设计最符合实际,价格也最合理。我们决定,把修建浑江大桥的任务,交给你了。”  父亲不善辞令,感激地握住部长的手,心情激动不已。当即就跟着部长去商量开工事宜。  大桥的正式修建是从冬天开始的。那一年父亲刚好40岁,承担了通化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的全权指挥任务,既承受着莫大压力也涌动着无穷的动力,他要用自己全部的心力来建造好这一座象征着自由和解放的大桥。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一度出现过零下40度的严寒,加上还有国民党要第二次占领通化的谣言,闹得人心惶惶,工程进度不自觉地就慢了下来。父亲着急了,他决定扩大施工队伍,把“两班倒”改成“三班倒”。歇人不歇机,日夜不停施工。  为了保证工期,父亲干脆就住到了江边的工棚里,日夜监守在工地。因为每个班里都有现场问题需要他来解决和定夺,一个走了又来一个,那个冬天下来,他没睡过一宿安稳觉。连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都是由大哥送到江边的。  在父亲的坚持和督促下,大桥的建设进度明显加快,终于赶在第二年开江前,如期在桥面上铺下了最后一块钢板。  通车典礼那天,通化市的党政要员和解放军首长悉数到场,十几辆拉着野战炮的美制卡车徐徐通过大桥,两岸同时燃放起鞭炮。  “修文彬寒冬建江桥”成了当时流行的一段佳话。  这座桥虽然是由木头建造的,但却是坚固无比,它在浑江江面上挺立了十多个春秋。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新建起一座钢筋水泥大桥后,才把它拆除。  1953年,为了纪念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市委决定修建“杨靖宇烈士陵园”。  工程的开工仪式很盛大,但是进展却不如想象的顺利,由于山坡的土质问题,陵园围墙屡建屡塌,工程无法继续进行,不得不停了下来。众多的设计和土木建筑方面的专家赶来,一连商量几天也没拿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有人建议易地改建。可是,大部分建筑材料都已经运到山上,易地改建,谈何容易?就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有人想到了父亲,请他出山来帮助“会诊”。  如果说建造一座横架大江两岸的桥梁,展现了父亲高超的建筑水平和指挥能力,那么在这一同样重要的建筑中,展现的是父亲基于中国古建筑知识师古而不泥古的高度智慧。父亲没有什么文凭,但他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完全不亚于科班出身的高级土木建筑工程师。  父亲察看了地形和土质后,当即提出一个既简单又出乎众人意料的设想——建造“地桩镂空围墙”。  这个“地桩镂空围墙”的想法,是从建造铁路和桥梁的实践中演化而来的。铁路建设要经过各种不同的地质土层,解决的办法多种多样,地桩固定就是其中一种。修建桥梁更不用说,它是建在水上的,桥桩也是同样原理。这个设想不仅可以解决建造围墙的实际困难,还可以让围墙更加美观。  市领导经过研究后认为,这个想法切实可行。于是把领导“杨靖宇烈士陵园”施工建设的指挥权交给了父亲。  能为杨靖宇将军修造陵园,父亲感到非常荣幸。他在日伪统治时期就听说过杨靖宇将军的大名,从通化到集安的铁路沿线,正是抗联活跃的地区之一。修建铁路期间,日本人对工人实施严密监视,但工程队的工人们还是尽己所能给抗联战士们提供过帮助和支持。在父亲的掩护下,他们把粮食和棉衣送给了抗联战士,日本人追查时,作为把头的父亲都机智地遮掩和搪塞了过去。所以,父亲不仅是善良的、勇敢的,而且是正直的。  烈士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祖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修好陵园便是对烈士最好的尊敬和纪念。  父亲是个精益求精的人,他从东北鲁迅美术学院请来教授,一同研究陵园图纸和装饰图案的设计,进行了切合实际的修改,直到他完全满意时,施工才正式开始。  首先开始的是围墙建造。许多人都在关注“地桩镂空”设计的可靠性。依照父亲设计的地桩,按一定的距离深深打入地下,成为围墙的坚固支撑,着力在地桩上的镂空围墙,克服了地层条件的影响,牢牢地立在地面上,成为陵园里一道亮丽的景观。  父亲以他的智慧告慰了逝者英灵。“活鲁班”的名声从此传扬通化城。  此后,父亲成为了通化市建筑工程公司的土木工程师,参与和指挥了英额布水库、军分区大楼等工程的施工建设。父亲以他的聪明和智慧,不断地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成为通化市建筑业著名的领军人物。  就在修建杨靖宇陵园的那一年,阎相吉终因久病不治而去世。父亲将他的牌位长供于家中,与我们的祖先一起,享受着永久的祭祀。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做事认真的人,他一直坚持两个字:责任。父亲从不豪言壮语,也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他认为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父亲一直用他淳朴的人生观教育着我们要诚实,要踏实,“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这是父亲对我们最重要的教诲,我一直铭记于心,并以此来教育我的儿子和我的员工。在修正文化当中,我首推的就是责任——制药企业的责任。我认为责任是制药企业的本质。而这种理念的本源就来自于父亲从小对我的熏陶。

媒体关注与评论

  企业家要有道德。我希望每个企业家、每个企业,在他们的身上都流着道德的血液。生产经营与道德的结合才能使一个企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企业。  ——温家宝总理

编辑推荐

  一个下过乡、当过警察,不惑之年开始创业并入选哈佛成功案例的商界英才的人生感悟和创业心路一个创立并运用“企业修正哲学”,仅用丑3年时间就把负债425万元的袖珍小厂做到年营业收入76亿元的商界传奇的最新解密  中国德商第一人的“内圣外王”之道中国式创业者可以复制的成功法则中国吉商领袖密不传人的创业秘诀  正心是修德之本,"修德"是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修德"是成为"内圣外王"之基石。"修德"既是个人成功之本,也是企业长青之根。以德率业,修德进业。修正是以解除人类疾病为使命的企业,人类疾病一天不彻底消除,修正的使命就没有完成。大到宇宙小到微观世界.没有修正就会毁灭。人类的进化本身就是一部修正史.真理与谬误永远并存。适时、准确、恰到好处地修正是企业走向成功最有效的力量。做药就是做良心,做企业就是做人心,做市场就是做民心。修正本身就是哲学。就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不修何以为正?所有事情都要修.不修就不正。世界上的错误只有两种:一个是"过",另一个是"不及"。过错过错,过了就是错.不及就是达不到也是错误,修正的目的是达到"致中和",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不是不好,而是非常好!也就是说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好度的问题。人为什么会犯过和不及的错误呢?主要是没有处理好自然为是和自以为是的问题。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干大事就别计较小事,赚大钱就别算小账。责任起源于良心,来源于敬畏。事物发展规律:"亢龙有悔,否极泰来"。企业哲学,就是冷静和理性的企业思考方式。所以,做事一定要:满怀激情,心如止水。修正的发展观是"与势俱进",不是简单的"与时俱进"。家母留给我的遗训是:"德配天地,道贯古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正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修涞贵的事真的把我给感动了,中国的企业家都像修涞贵一样,做良心事,赚良心钱,那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宇宙第一强国
  •   非常好!读后受益非浅
  •   我关注本土企业家写的书已经有多年了,也收藏了一些。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的进程还不到20年,在处于某一行业领先的企业里,都有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不是职业经理人,都是商人、创业家,这些企业家群体表面上都是幸运者,但他们的共性都是优胜劣汰原则下的强者,“实践在先,理论在后”,即实践成功了才有经验总结,这也是他们写书的资本。我们看企业家做电视访谈,或者阅读他们所写的著作时,我们都想吸取他们事业宝贵的经验,或者他们看待人生的视角,尤其是在他们的心路历程中,他们经历的那些“酸”与“辣”,他们是如何抉择、如何历练自己的。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本土企业家在著书时,往往不愿直面自己的曾经的“惨痛”经历,总是轻描淡写,做一些秀而已,让人看完的感觉:收获甚少。写书,可以为自己的企业造声势,为企业家自己总结、励志,但是写书,不是给企业家自己立传的丰碑,不是旁征博引的大道理的堆砌。企业家主要做的两件事:一是培养核心团队成员,能吸引一帮高于自己才能的人。二是致力于这个行业的进步,做行业的技术变革者。医药行业是个极其特殊的行业,我希望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实践“希波克拉底誓言”。所谓的“正道”,不是标榜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是对这个行业的贡献是什么?企业不是福利机构,无需错位担负社会的责任,捐款与建桥,当然都是为企业自己的利益考量的。说了一堆废话,我还是想说:箴言可贵。读修总的书,了解他的心路历程,佩服他作为成功的企业家所达到的境界,以及不断修炼的意志。推荐这本书,给致力于企业管理的志士们。
  •   一本超厚的人物简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