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影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陈野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11出版)  作者:陈野  页数:298  

前言

浙江这块并不算太广阔然而深厚的土地,哺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他们为文化的传承,更为文化的创新,竭尽了他们的才智,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据我们的粗略统计,元明清三代中,浙江一省的文学家皆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而现代史上,浙江文化名人之多、涵盖领域之广更使人瞠目结舌!面对这么一块丰厚的文化宝藏,今天如果不做点什么,岂不愧对先人!开辟鸿蒙,旧事难具论。但据新的研究成果,可知约在十万年前,“建德人”已在浙江大地上活动。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是六七千年前的胜景,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则透出了文明时代的曙光,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多中心起源说。不过,与后来得到迅猛发展又逐渐被确认为华夏文化核心的中原文化相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早期的浙江文化弱势地位明显,良渚文化的神秘消失,也许就是这种弱势地位的原因或者结果。尽管到西汉,浙江一带仍被视为“方外之地”,但是,即便从较狭窄的中原文化的角度看,浙江文化也已经能够成为那曲多声部合唱中的一个声部了。春秋时期的范蠡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个洞明世事的经济学家。而王充,则以他的《论衡》震动了汉末的京兆。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两宋时期的两次从北到南的人口大迁徙,以及吴越钱氏保境安民,是浙江文化后来得以繁茂的关键。这其间的安史之乱,也是北南文化彼消此长的关节点。自此,浙江这块美丽的土地开始得到大规模和深层次的开发,优美的山水给了艺术家、诗人,乃至高士高僧无尽的灵感。浙江人才迭出,各展其技,已然引起全国的注意。艺术家王羲之、王献之、曹不兴、智永、虞世南、褚遂良、燕文贵,文学家谢灵运、沈约、骆宾王、孟郊、寒山、拾得、罗隐、周邦彦,宗教界的智■、杜光庭,科技界的沈括、毕昇、朱肱,都是对中国文化卓有贡献的人物。南宋政权定都杭州后,浙江文化旋即在中国文化的舞台中心进行了令人崇敬的表演。这一表演一直延续到了清代。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后半期,浙江素领风骚,对中国文化贡献卓著:在思想学术领域,涌现出永康学派陈亮、永嘉学派叶适等重事功、重现实的思想巨擘,他们的主张在今天仍然成为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王阳明的心学独树一帜,引领了明代思想解放的滔滔洪流;黄宗羲对政治社会的深刻反思,击中了传统中国的根本弊病。而黄氏与章学诚,则为中国史学的重镇。文学领域,则有陆游、朱彝尊、龚自珍等大诗人,更有高明、徐渭、李渔、袁枚等与市民阶层有深刻联系能道时代之先声者,亦有刘基、宋濂、于谦等在政治领域大有建树且文学亦可观者。艺术大师也极多,如马远、夏珪、赵孟颊、黄公望、吴镇、王蒙、陈洪绶等,不仅为一代名家,亦可为后世垂范。诸多的藏书家、刻书家和文献大家如范钦、严可均等为文化之邦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氛。在与海外文化的交流沟通上,浙江也处于领先地位:陈元赟、朱舜水为中国文化远流日本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李之藻、杨廷筠、李善兰等则师法西方科技,开中国文化近代化之先声。西风东渐,古老的中华从沿海泛起新浪。这一次在文化史上几可媲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使浙江有幸再一次位居中国的发展前沿,浙江文化在20世纪再次放射出异彩。转型期的文化大师,浙江有了王国维、章太炎、蔡元培。而鲁迅更以其超凡的艺术感受力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巨人。举凡文学、艺术、教育、出版、学术、新闻,浙江无不人才济济,傲视全国,如茅盾、夏衍、郁达夫、吴昌硕、潘天寿、夏丐尊、张元济、胡愈之、钱玄同、陈望道、邵飘萍、曹聚仁等等,皆可谓自成一家的文化巨擘。在新兴的科学技术界,浙江亦出类拔萃,有竺可桢、金宝善、姜立夫、严济慈、童第周、赵忠尧等著名科学家。20世纪已经逝去,但我们完全可以期望浙江的文化在新千年发扬光大,再放异彩。因为时代需要,因为中国需要,我们更希望因为世界需要!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学术机构,一方面以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另一方面也要秉承浙江文化的传统优势,总结浙江文化发展的宝贵经验,为文化的创新发展竭尽绵薄。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下,我们毅然启动“浙江文化名人传记”系列丛书一百部这个我院建院以来最大的科研项目。通过为浙江文化名人立传,既可借以反映浙江文化发展的总体面貌,也有利于今人见贤思齐,努力进取。  目前丛书正在陆续面世,我们一定团结各方力量,坚持学术标准,争取近年内完成这个浩大的学术工程。本丛书共为一百部,其中古代五十部,20世纪五十部。本丛书中之文化名人,我们一般采取以下准则选取;(1)生在浙江,或其主要文化成就在浙江完成者;(2)卒年在2000年底前者;(3)在某一文化领域作出巨大贡献,在全国有重大影响者。另外,丧失民族气节者不入选,个别资料奇缺者亦暂不入选。其中选目,若有不甚恰当者,希社会各界批评指正。本丛书从创意始,就得到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财政厅的正确指导和真诚帮助,得到了诸多学术界前辈的支持,得到了各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更值得一提的是,得到了众多文化名人的亲属及有关人士的无私协助。在此良好氛围下,我们唯有在今后几年焚膏继晷,埋头苦干,将这项工作尽可能做好,庶几不负社会之公望!是为序。

内容概要

  《浮世绘影: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传》着力于对南宋四家的相关史料做画史、画论著述范围之外的新的收集,并选择有关生平事迹的重要史料在书中作了排列记述,以求史料的相对集中完整,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检索的方便。《浮世绘影: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传》对画家生活于其间的自然、社会、时代环境做力所能及的分析探究,在适当弥补画史资料不足的同时,也期望能为绘画史研究提供更为广泛的探索领域和参照背景。  “李唐白发钱唐住,引出半边一角山。”中国绘画史上的 一个著名流派——以南宋四家为代表的南宋院体山水画派,就 从李唐的来到南方开始……  读马远的画,看得见他“经营”山水的艺术匠心和他心中充满灵性和诗意的艺术感受。可以说:马远,是一个职业的绘画者,更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西泠桥畔,绘画大师黄宾虹的塑像面湖而立,很容易让我们想起众多与他一样的西湖画人和西湖悠久的绘画传统。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无疑是这个艺术传统最早的开启者。  在夏圭清幽简净的山水画中,流泻出在山水之间安放心灵的艺术气质,看得见画家意绪与连绵溪山的融合。淡岚轻烟间,诗意浓郁,至今散发着艺术的馨香和光辉。

作者简介

陈野,1962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8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国古籍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处处长,宁波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兼职教授。著有《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合作,副主编)、《中国南方民族文化之美》、《缘缘堂王——丰子恺传》、《缘在红尘》、《浙江绘画史》、《西湖绘画》等专著及论文数十篇,2005年至今各年度《浙江发展报告——浙江蓝皮书文化卷》执行主编。近年来主要从事宋代绘画史和浙江文化史、浙江当代文化建设研究。

书籍目录

李唐传小引第一章 主要史料汇集第二章 宋徽宗年间的行迹考入翰林图画院画院里的创作琐事杂记第三章 国破时分覆巢之下南渡路上初至临安第四章 都城临安的艺术生活都城临安宋高宗与皇室的艺术修养南宋画院建炎、绍兴年间的宫廷画师们第五章 水墨淋漓的图卷借历史图景以宣帝王心迹安乐的牧歌风格之变第六章 艺术价值和地位李唐绘画与南宋画院身后传承刘松年传小引第一章 画家生平主要史料汇集生平事迹的探寻第二章 西湖画人南宋的西湖风月西湖的绘画传统刘松年的西湖画卷第三章 画中日月皇家生活的记录者文人士夫的情趣与情怀世外的心境济世的热望都城生活的描述者、热爱者第四章 绘画特色路径明晰的师承丰富多样的题材鲜明独特的风格总体评价马远传小引第一章 马远和他的绘画世家主要生平史料汇集史料中的问题马氏家族世系辨析马远生平第二章 宫廷画师与帝王的密切关系绘画中的宫廷生活场景与趣味第三章 艺术家精严工致的笔墨技巧妙于造景的构图布局创意丰富的艺术灵感诗意浓郁的艺术风格第四章 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夏圭传小引第一章 生平与画艺简略的生平技法特征长篇巨制与小幅山水画第二章 笔底山川简淡清幽的山光水色泼墨纵笔的万里长江来自西湖的灵感第三章 诗意内涵诗意的渊源诗意内涵之表达第四章 地位和影响从学者众后人的褒与贬对日本的影响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画史上有关徽宗专精于绘事的传闻记载,著名的有以下两则:一曰:月季。“徽宗建龙德宫成,命待诏图画宫中屏壁,皆极一时之选。上来幸,一无所称,独顾壶中殿前柱廊拱眼《斜枝月季花》,问画者为谁?实少年新进。上喜,赐绯,褒锡甚宠。皆莫测其故,近侍尝请于上,上曰:‘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故厚赏之。”二日:孔雀。“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结实,喜动天颜。偶孔雀在其下,函召画院众史令图之。各极其思,华彩烂然,但孔雀欲升藤墩,先举右脚,上曰:‘未也。’众史愕然莫测。后数日再呼问之,不知所对,则降旨曰:‘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众史骇服。”这样一位在艺术上天纵其才的皇帝亲督画院,对画师们必然会有更严格的要求,当时的画师必须迎合皇帝的爱好作画:“宋画院众工,必先呈稿,然后上真”,“其后宝篆宫成,绘事皆出画院,上(徽宗)时时临幸,少不如意,即加漫垩,别令命思。”但徽宗既是高手,又是行家,当不至于因其专制而禁锢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在创作上,画院重视格法,要求形象描绘得精确。“图画院四方召试者源源而来,多有不合而去者,盖一时所尚,专以形似,苟有自得,不免放逸,则谓不合法度。”有的则追求精细逼真,如邓椿《画继》记一轴“画一殿廊金碧焜耀,朱门半开,一宫女露半身于户外,以箕贮果皮作弃掷状,如鸭脚、荔枝、胡桃、榧、栗、榛、芡之属,一一可辨,各不相因,笔墨精微,有如此者”。徽宗不仅对作品的要求极高,甚至对画师的外貌、风度也要进行审美观照。当时有画师名刘益者,因相貌不扬,虽一直为皇帝代笔,却不被召见,埋名终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徽宗也为画院画师们创造和提供了极好的创作与生活条件。当时的画院画家不同于工匠,享有较好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画师可以调借宫中藏画临摹欣赏,“许服绯紫官服”,到徽宗政和、宣和年间,并许佩鱼,“又诸待诏每立班,则画院为首,书院次之,如琴院棋五百工皆在下。……又他局工匠日支钱,谓之食钱,惟两局则谓之俸,直勘旁支给,不以众工待也。睿思殿日命待诏一人能杂画者宿直,以备不测宣唤,他局皆无之也”。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徽宗的个人修养使得他的识见和谋略大大地超越了时代,具体的表现就是于崇宁三年(1104)设立画学,隶属国于监。大观四年(1110)三月,将画学归并翰林图画院。其时“益兴画学,教育众工,如进士科下题取士,复立博士,考其艺能”。用今天的概念来解释,就是将绘画这种技艺之术,提升到了“画学”的理论高度,也就是进行了艺术教育的学科建设活动。画院学生的入学考试,都是科举的范式。作品的评判标准是:“笔意简全,不摹仿古人而尽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意高韵古为上;模仿前人而能出古意,形色象其物宜,而设色细、运思巧为中;博模图绘,不失其真为下。”徽宗在其特意兴建的五岳观里,铺开宏大的场面,大集天下数百名绘画名手应诏赴试。可能是因为徽宗自己的文学造诣和对“画外之意”、“以诗人画”的觅求之趣,所以他的试题,大多选择意境幽深、诗味悠长的诗句,考查应试者对诗意的理解和绘画语言的表现能力。由于作品今俱无传,所以其吋应试画作的笔墨、设色、意韵等皆已无从知晓。从画史的文字记录来看,“运思巧”是一个受到肯定和欣赏的重要标准,这方面画史上流传有几个生动的应考事例,可窥一斑。试题之一:“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曰横。”这个试题十分具象,似乎不难表现。一般的构思与画面布局大多是画野郊孤舟空泊于岸边,上或立一鹭鸶,或落一乌鸦,以示无人渡舟之意。因为看似容易,便少了精思,于是都成了平庸之作。此次考试的夺魁者,则是与众不同地在船尾画了一个和衣而眠的舟子,其旁置一孤笛,不仅情态更近自然,表明不是没有舟人,而是没有行人;而且画出了舟的“孤泊”之外的“人”的孤独。试题之二:“乱山藏古寺。”通常的画面是画山中露出的古寺的鸱吻或塔尖,或是可见的一角殿堂,但这终究“藏”得不够深入。最受称道的画家是在重山之中画一露出的幡竿,既彻底地表现了一个“藏”字,又能引起人们对那深山之中古幽静谧的寺宇的联想。试题之三:“嫩绿枝头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出彩的画卷画了春柳掩映的楼头有一红衣美女倚栏而望,以此表现那“一点红”的动人春色。此法比起万绿丛中一枝红花的常用手法,自有出人意表的醒目效果。又有一说称是刘松年画了万顷海水和海中的一轮红日。徽宗见之大喜,喜其规模阔大,立意超绝。试题之四:“蝴蝶梦中家万里。”此试题的人选画作记为画家战德淳所画,他选取汉时苏武牧羊的传统题材,而独取其在牧羊时小睡的构思,将原诗中一般的思乡之情升华为家国之思的廓大意境和民族情怀,因此受到好评。试题之五:“踏花归去马蹄香”。一个无形的“香”字,如何用以线造型的绘画来表现,这是此试题的用意之所在。众多的画面铺满一地落红,任由马蹄践踏而去,直白的表现破坏了原诗美好的意象。其中有画家跳出窠臼,别出心裁地画了飞舞的蝴蝶追逐着马蹄,以扣“香”字,以视觉的形象表达出了嗅觉的感受,切题而又有灵动之致。这样的考试让我们联想到了唐人做诗时炼字造句的呕心沥血,李贺的锦囊、贾岛的推敲,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同样都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精思与投入。画学生人院后,学习有分科:“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学习吋“以《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说文》则令书篆字,著音训,余书皆设问答,以所解义观其能通画意与否。仍分士流、杂流,别其斋以居之。士流兼习一大经或一小经,杂流则诵小经或读律。考画之等,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二舍试补、升降以及推恩如前法。惟杂流授官,止自三班借职以下三等。”就这样,徽宗本人成了北宋后期画坛的领袖,宋初建立的翰林图画院,到了徽宗的宣和画院时,已然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所著名的皇家绘画机构。它云集了普天之下的绘画名家,在徽宗的亲自督导、教授下专精于绘画艺术的创造,宫廷绘画因此获得生气勃勃的繁荣和发展。

后记

严格地说,本书不能算是南宋四家的传记。有关南宋四家的历史资料的严重匮乏和现有史料的矛盾、错讹,带来了历史事实的难以辨析和历史人物的面目模糊。在这样的状况下,为南宋四家立传的条件显然是不成熟的。为此,本书着重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是相关史料的收集排列。在以往的南宋四家研究中,有关他们生平、画艺等方面的史料,已多有收集发掘,但大都以画史、画论中的记述为主。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大多也是根据需要加以取舍引用,似有零落散乱之嫌,至今尚未见有系统梳理之举。故此,本书着力于对南宋四家的相关史料做画史、画论著述范围之外的新的收集,并选择有关生平事迹的重要史料在书中作了排列记述,以求史料的相对集中完整,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检索的方便。二是相关史料的查证考辨。现有史料中,矛盾、错讹的情况十分明显。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史料的系统辨析、考证工作尚不多见,以讹传讹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南宋四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带来很大的阻碍。故此,本书在前辈时贤的研究基础上,着力于对现有史料做了比较全面的检视、查证和一些力所能及的考辨,以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个相对明晰的资料文本。三是相关研究背景的开拓,本书着力于在绘画研究的传统领域之外,对画家生活于其间的自然、社会、时代环境做力所能及的分析探究,在适当弥补画史资料不足的同时,也期望能为绘画史研究提供更为广泛的探索领域和参照背景。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许多同仁、朋友的支持帮助。比如我院图书馆馆长、宋史研究专家徐吉军研究员在提供资料、解答疑难、商讨思路等方面给予我众多无私的帮助;何勇强博士在南宋官制的研究方面多次给予我耐心的指教;我院图书馆副馆长徐晓为我收集、查阅资料提供了极多的便利;图书馆王玮女士在假期的休息时间里,为我多次从线装书库里搬递沉重的、积满灰尘的书籍。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与支持,本书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写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回首往昔,本人从事美术史的研究也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我所在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不是专门的美术研究机构,更因自己的不善交往,所以一直以来,我的所谓的美术史研究,都是在专业的美术研究机构之外进行的,是一个真正的“局外人”。《礼记·学记》曾有言云:“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此则正是我的处境与心境。由于本书写作时间要求十分急迫,更由于本人学术水平和能力所限,书中的错误与不足自是难免,恳切期望得到各位读者的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浮世绘影: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传》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浮世绘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买了你就等着后悔吧。太多不必要的背景介绍了,也很多对我们来说没用的信息。感觉是为了出书而出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