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

出版时间:2000-10  出版社:第1版 (2000年1月1日)  作者:阙维民  页数:302  字数:33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学术著作。鉴于城墙是中国历史时期城市的标志之一,运河与杭州城市的兴起、发展和街巷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西湖之于杭州犹如眼睛之于人生,因此,本书的内容以杭州的城池、运河与西湖为主线,兼及其他内容。全书主体为两大部分:文字论述和地图资料。地图是文字的形象体现,文字是地图内容的概述,地图和文字相辅相成,类似于中国古代方志体例中的“图说”,故题名为:《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

书籍目录

序上编  杭州城池暨西湖史迹概述  一、环境背景  二、秦汉钱唐  三、六朝钱唐  四、隋唐杭州  五、吴越西府  六、南宋临安  七、元明雉堞  八、清代杭州  九、民国抗城  十、西湖胜景  附:杭州市暨城区建置沿革略表  主要参考文献下编  杭州暨西湖古旧地图与历史地图  一、杭州历史演变图  二、南宋京城临安图  三、明代杭州府城图  四、清代浙江省会杭州府城图  五、民国杭州市城图  六、现代杭州城市图  七、近现代杭州城市规划图  八、南宋西湖图  九、明代西湖图  十、清代西湖图  十一、民国西湖图  十二、现代西湖图  附一:清代及民国部分杭州暨西湖古旧地图一览表  附二:建国以来部分杭州暨西湖旅游图一览表附录  一、中国古代志书地图绘制准则初探  二、南宋行在临安府的地图再现    ——历史地图学个案研究  三、历史上的杭州地图考后记 杭州城池暨西湖史迹图片目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时间:2001年12月30日 作者:曹树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来源:学术批评网
      
      最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取得较大进展,获得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成果。侯仁之先生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的第一、二册已经出版,史念海先生主编《西安历史地图集》和周振鹤先生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相继问世。最近,阙维民编著《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一书,标志着杭州城市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取得了新的突破。
      
      在历史地理学界,虽然有关城市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称为“历史城市地理”的专门学问,但是,几乎没有一位学者可以称自己通晓中国的城市或主要的城市。即使对于某一个主要城市,也几乎没有一位学者可以说自己是关于其历史的专家。以《西安历史地图集》为例,所涉内容包括“城市历代自然环境演变、政区沿革、城市变迁及郊区陵寝、园林”。要编制这样丰富内容的图稿,“首先需要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经过反复的分门别类的分析研究,再将文献与考古发掘资料及野外考察成果进行比较核对,去伪存真,定时定地,最后用古墨今赤、古今对照的传统制图方法,将各时期的地理要素表示在今西安市实测图上。”(崔林涛《序言》)这是一项浩繁艰巨而又严谨精细的工作,显然非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所以,除了本文评论的阙著之外,其他几部城市历史地理图集都是集体合作的产物,参与者大都在十数人或数十人。阙维民以其一人之力,开始了杭州城的历史地图集的研究与绘制工作。既然是一个人的工作,这部著作的写作就必须与集体著作有所不同。
      
      首先是研究范围的不同。本书没有将现在的杭州市辖区作为自己研究的空间范围,而是突出其中的几个要素:城池、运河和西湖。按照作者的说法:“城墙是中国历史时期城市的标志之一,运河与杭州城市的兴起、发展和街巷格局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西湖之于杭州犹如眼睛之于人生。”作者的这一作法有其充分的理由。对于杭州的历史地理而言,这三个要素是其重点,是其中心,是其主线。如果按照杭州市辖区的范围作为自己的研究范围,城市范围在不断的变动之中,研究的范围是否也要随之不断变动?2000年杭州市区范围扩大到钱塘江对岸的萧山县境内,难道有关历史时期有关杭州城市地理的研究也要以这部分地域为对象?研究的空间范围缩小之后,研究中的工作量就要少得多。对于单个的研究者来说,这一选择是明智的。实际上,大多数的集体项目是政府投资的,保证研究区域与现行政区的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研究者的愿望,而是政府的行为。在这一点上,本书作者享受了作为一个独立学者的自由与快乐。
      
      其次,作者对于杭州城池暨西湖的论述,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历史学的,而非地图学的。也就是说,作者采用历史学专著的写法,而非地图集的编撰方法。该书为分两个部分,上编名为《杭州城池暨西湖史迹概述》,其内容包括环境背景及历代杭州城池、运河及西湖历史的研究和介绍。虽然文字中配有大量的照片和古地图,但在本质上,这些照片和古地图是为文字内容服务的。照片和古地图处于辅助的、次要的地位。其他的城市历史地图集则不相同,仍以《西安历史地图集》为例,该书作者编撰的各种历史地图构成了地图集的主要内容。尽管每幅地图都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但从全书的框架上看,文字说明是辅助性的、次要的。很显然,阙维民的著作以“图说”为名,也就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研究与已经出版的若干种城市历史地理著作的不同之处。因此,对于本书的评论首先从历史学方面展开。
      
      正如作者所指出的,本书是一部学术著作。正因为是一部学术著作,就不可避免地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学者就一些学术问题展开争鸣。在纯粹科普性质的著作中,作者一般不需要这样做。作者的任务只是保证所叙述的知识的相对准确性。本书作者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处理自己的研究与他人成果的关系,使得这部以“图说”为题的著作与“老房子”、“老照片”一类的文化读物划清了界限,这是值得称赞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对待与已相异的学术观点时,表现出难得的雍容与大度。例如,本书第124页所录《隋杭州城附近形势图》,系黄元寿所绘。作者称:“黄元寿先生曾长期从事杭州城区的地质勘探工作,掌握了杭州城区的地质地层资料,针对杭州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曾向杭州市各有关部门提出过大量意见书,但许多都不了了之。黄先生曾多次写信批驳我的论文和观点,虽然我不尽赞同他的观点,但此图仍然值得发表,以供学术界参考。”这幅地图没有首次发表书刊的说明,应是第一次发表。作者对待论敌犹如朋友,体现了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
      
      文献记载的不足是历史研究最大的障碍。时至今日,对于中古以及中古以前的区域史的研究而言,几乎没有发现新的文献资料的可能。例如,关于秦始皇在南巡时抵达杭州的史实,研究者所据为《史记》和《越绝书》。两书的记载没有太多的疑问,只有“东奏槿头”一句,引起作者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作者先是联系上下文,认为从余杭至槿头,再折西百二十里渡江经诸暨赴会稽,此“槿头”必为钱唐县境内的地名。作者进一步分析认为,所谓的槿头为杭州宝石山。宝石山与吴山组成南北两岬角,使古西湖形成一个湾浦。直到隋代,江南水道在今杭州境内的行经路线,是从宝石山麓利用浅湾向西沿武林山麓一线绕行至南边吴山岬角后,再折南而至凤凰山麓的古柳浦,然后再西行,从狭中渡浙江,抵西陵,通会稽。利用杭州古地貌进行的这一解释相当有力。不仅如此,作者还进一步利用实地踏勘来证明自己的构想。中古以后的早期口碑称有一块秦皇缆船石。作者找到了这块位于宝石山南麓的这块石头,并有照片为证。关于秦始皇在西行途中登高远眺之处,所世称为秦望山。作者实地踏勘的结果,发现在今将台山顶,有一块长250米、宽70米,呈东北——西南向的夷平地,海拔203米,视野开阔,北可望西湖,南可眺浙江,又有足够的敞地可供大队人马歇息。遂断定此为当年的秦望山。由此可见,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弥补史料之不足。
      
      作者的这一研究方法贯穿全书之始终。例如在吴越国三次筑城的论述中,作者指出除了文献中明确记载的两次筑城以外,还有第三次筑城。文献的记载虽未明确说明,但结合城建过程中的地下发掘,这一史实可以得到证明。作者指出:“从大顺元年(890年)的‘筑新夹城’至开平四年(910年)的‘广杭州城’,仅仅20年时间,杭城东界就从清湖河西岸一跃而至今东河一线。在历代杭州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这是创纪录的。这20年所拓的城区,成为今天杭州城区的中心”。这是关于杭州城市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发现,也是对吴越国时代杭州城市发展的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再例如,关于南宋京城和皇城的范围,至今考古界对此两城的范围比较谨慎,没有完整的文献正式公布。由于缺乏考古发掘资料,又疏于历史地理野外考察,所以,许多研究者所绘制的南宋临安京城图大都是示意图,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性。作者经实地考察发现,南宋京城城墙的南端,由于依山势而建,故成楔形状,前人均误。又如,南宋临安城东边新开门之南,是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所拓展的“东南之外城”,因此,南宋临安城在新开门处有一个凸出处,多数学者没有注意到此处的小变化。这一切看来无关宏旨的细节,恰恰体现了作者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体现了一名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者研究方法的独到之处。
      
      然而,本书毕竟是一部“图说”,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在书中占有很大篇幅的地图。书的下篇名为《杭州暨西湖古旧地图与历史地图》,按照作者在《序》中自陈,“收录了南宋、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编制的杭州暨西湖古旧地图,以及近现代学者编制的杭州暨西湖历史地图、规划图和游览图,共约170幅”。这些地图的大部分系作者从浙江各大图书馆、档案馆复印或摄制,少部分来源于收藏品市场。实际上,现存的杭州暨西湖地图数量还要多,作者尽其所知,列表以备检索。这批地图,不仅可以用于历史地理学的专业研究,而且也可供地图爱好者收藏。这批形制不一、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的杭州古地图构成本书的特色。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将南宋至民国时期编制的地图称为“古旧地图”,近现代学者编制的地图称为“历史地图”。这一表达方式在本书《附录》中的一篇论文中却完全不同。在题为《南宋行在临安府的地图再现》的学术论文中,作者提出了对于“历史地图”的新解释。他说:
      本文在论述南宋临安府的地图再现的行文中,将自南宋以来一切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和比例尺,经过地图概括,运用历史地图语言将经过研究论证过的南宋时期的临安府城内外的地理空间信息缩制、摹绘或更新于平面上的图形文本,均认定为南宋临安府历史地图。包括几层含义:无论是历史时期编制、还是近代编制的;无论是用中国传统地图制图方法、还是用现代地图制图方法绘制的;无论是制版印刷、还是手工摹绘;无论是精详、还是示意的南宋临安府地图,即主题内容为南宋临安府的地理空间信息的地图,均视为历史地图。
      
      这是一个很新鲜的表述。只是如此一来,古地图和历史地图之间还有什么差别?如果没有差别,本书下篇《杭州暨西湖古旧地图与历史地图》的编排当然可以视作合理的。然而,基于这一理论,杭州城市历史地理的若干要素,就没有在地图上得到准确表达的可能,相反,在阅读中,作者常常需要读者具备某种地理的想像,因而平添了几分阅读的难度。
      
      例如,作者在《环境背景》一章中指出:“从地形上看,今天的宝石山阻挡了东南海潮的冲击,在其背部形成一片免受潮水冲蚀的安全区。老和山的东南麓地带即在这片安全区内,自然而然地成为杭州先民聚落的发祥地。”在图1-2《杭州西湖演变图》中,可以看到了宝石山的大致方位,在图1-11《杭州城廓变迁示意图》中,可以看到老和山的大致方位。这两幅地图均为示意图,欲了解杭州先民的发祥地,只能依靠作者的文字描写了,即依靠“现为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某一学生宿舍楼所在地”来判定具体方位。如果你对杭州城市不熟悉的话,作者相信你可以根据今天浙江大学的方位找到杭州先民的发祥地。
      例如,依作者所述,对于杭州城市而言,“柳浦”是一个与“武林”同样重要的古地名。与“武林”不同的是,“柳浦”作为一个古地名,今天已不复存在。在上引有关秦始皇南巡的讨论中,作者首次涉及“凤凰山麓的古柳浦”。在以后的行文中,这一重要的地名一再提及,却未见下篇中的任何地图中有明确的标识。直到第三章《六朝钱唐》,有照片称:“20世纪的钱塘江古渡,由其前身柳浦演变而来,今已演变成南星桥浙江第一码头。”在图2-20中,终于查到“今南星桥”,据此读者还能大致确定“柳浦”这一重要的地名所在地。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恕不一一列举。我只是想指出的是,这类查找,对于读者来说,是相当吃力的。对于生活在杭州以外且对杭州地名不熟悉的读者来说,此类查找显得有点残酷:阅读的快感丧失殆尽。我想对作者提问,为什么不能制作这样的历史地图:定时定地,用古墨今赤、古今对照的传统制图方法,将各时期的地理要素表示在今杭州市实测图上?我以为,只有达到这一要求,才算科学的历史地图。下编中的许多历史地图,包括别人绘制的和作者绘制的,大多为示意图的性质。这类地图可以称作历史地图,却不能算作科学的历史地图。没有现代的杭州市实测图作为基础,一般的读者如何据以定位?
      
      所以,我在本文开始时说:“阙维民编著《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一书,标志着杭州城市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取得了新的突破。”只是突破,而不是完成。我在本文的第三段中表示,这是一本学者的个人著作。作者既未得到地方政府的资助,也未受到地方政府的约束,因此,“本书作者享受了作为一个独立学者的自由与快乐”。然而,在摆脱政府约束的同时,也可能失去完成一个大项目所必需的资金的支持。地方政府实在有责任投入资金,组织人力,在本书的基础上,编制一部《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地图集》。
      
      我们期待着。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