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出版时间:1989-6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欧文.戈夫曼  译者:黄爱华,冯钢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9条)

 
 

  •     正如表演这个词所暗示的一样,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似乎就伴随着刻意的对行为的修饰(即所谓的“印象管理”),贯穿全文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被自己的表演所欺骗,当我们在一个情境中并通过表演来维护这个情境定义时,我们是在全身心地投入吗?我们会不会有第三只眼在望着我们:嘿,哥们,你到底在干什么呢?
      
      作者通过如下几个维度来论述来讨论这一点。
      
      作者首先区分了表演者和观看者两个角色。在真实的剧场中,表演者和观看者是泾渭分明的,在剧院内,观看者坐在舞台下的椅子上看舞台上的剧班进行表演,很明显,有活动空间上的区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表演者和观看者的界限开始模糊,因为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绝对的观看者和表演者,没有绝对的观众区域,在一个情境下,每个人都是观看者和潜在的表演者。
      
      那么在什么时候我们被自己的表演所“欺骗”呢?作者论述:当“表演者成为他自己的观众,同时是演出的表演者和观察者......他想把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他要对立的标准结合进表演中”。这让我联想到了两点。一,在讨论“减肥”这个观念的建构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个词:内化的男性凝视,大众传媒上的标准女性形象(以瘦为美)背后隐藏的是男性标准,而女性自发的减肥则是把这样的男性凝视内化了,用戈夫曼的话来说就是:表演者成了自己的观众;二,表演者和观察者的合二为一,其实触及到社会心理学的关键词,他人在场(在此处,是想象的他人在场)与自我审查。
      
      很明显,作者认识到了这个把观察者内化的过程不是那么流畅的,其中可能会出现许多认知上的偏差——“作为表演者的个人有必要不让作为观察者的他知道他还必须学习表演这个丢脸的事情......总会有些他知道的东西(即他必须要学习成为一个表演者,他不是生来就是一个表演者,所以他必须自我说服自己的表演是自然流露的),他是无法对自己讲的。这种自我欺骗的复杂策略经常发生。”,用社会心理学成熟的学科语言来重新表述,即表演者在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出现了认知偏差(或在一个更狭隘的层面说 ,出现了认知失调),根据社会心理学,我们都有维护连续的自我概念的基本认知需要,所以出现了各种认知偏差(如自我服务偏见、自我觉知理论)来应对这种失调。
      
      除了观察者和表演者之间的区别,作者还引入了“表演者”“角色”这两个对立的概念。“表演者”是“专注于人性表演作业的印象构造者”,从印象构造者就可以看出表演是刻意而为之的;“角色”是“具有表演所唤起的精神力量和其他可靠品质的人物......个体被潜在地划分为这两个部分(即,这种划分也只是学科的建构),但是是表演中,它们又共同起着作用”,这里作者的真正意图是指出表演者可以还原为角色,表演者只是一个傀儡,角色的特质决定了表演者的表演。但是这还不够,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等于一个人的自我吗?一个人的自我到底是一种先验的存在?还是只是情境的产物或这种产物的堆积(即角色)?
      
      戈夫曼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我们把被表演的自我看做是个体意图去诱使别人对他产生的某种可信的形象,伴随着这一关于个体的形象为别人所接受,某一特定的自我概念也就被随之赋予了这一个体......个体和其躯体只是为某种共同构造的事物提供了暂时的凭借,而那种产生和维持自我的方式却不在于这一凭借当中”,作者并没有就此结束了他的回答,他接着说:“但是这里的关键是,人们对这一产生出来的角色形象的相信与否。”如果产生自我的机制(通过角色、表演)动作流畅,那么与承担的角色相一致的牢固的自我将会显得似乎是源自它的扮演者本身,“这些作为表演者的个体的品质就不再仅仅是一些特定表演的一个被叙述的结果了,它们才真正是人类本性中生物心理的成分。”
      
      伴随着现代性进程的是自杀率的增加、精神疾病的增加,这个社会有一套生产角色、生产自我的机制,但是这一套机制却越来越面临着失灵,在流动性取代稳定性、多元取代权威的现代,个体越来越面临着角色扮演意义感的缺失,社会制造并赋予我们的既有的角色开始罢工。现代人经常会发出“我还是我吗?”的感叹,于是我们渴望着去远方开始心灵的流浪,我们渴望着受到某种启示和激励然后一切将会呈现全新的面目,我们开始寻求于极限运动寻找新的感官刺激。可是,那个自我的无底洞,真的能填平吗?
      
  •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
      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
      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
      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 莎士比亚《皆大欢喜》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表演,甚至是独身一人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忘情的演着,甚至忘了到底哪个是真实的自己,还是已经代入角色。我们与社会达成共同契约,演着世俗期望赋予我们的角色或是子女、父母、医生、爱人。我们嘲笑他人的装模作样,他们只不过是演技上比我们更为拙劣罢了。台前幕下,身份转变。我们什么时候才是真的自己?
      
      台前幕下
      台前,我们在“背景”与“社会期望”的要求下,扮演着各种角色。在此书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例子:一个邻居要是想到某家坐一坐,喝杯茶,那么他在进门时脸上就会荡漾着一种期待的、温暖的微笑。一个高级商场的售货员,为了显示品牌的尊贵,穿着自己私底下也买不起的名贵衣服。大部分的高级政客都会加入所谓的尊贵会所来体现他的地位的…然而台前彬彬有礼的绅士幕下却可能是登徒浪子;娇柔的淑女却也可能幕下粗俗不堪。
      台前,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讲究的是个“面”。虽然是一个简单的“面”字,却寓意深厚。这个“面”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在他人心中的价值。我们说一个人有“面”的时候,往往有羡慕的意味在其中。台前,我们得扮演着“期望角色”,如果我们逃避这种角色,或者吊儿郎当的演着,可能就会在大众眼中是异化的形象。在书中,戈夫曼就讲了这个有关于“异化”的作用,这个是大众共同达成的一个约束,对异化的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大部分的人为了免于麻烦或者是为了更加方便,会参与到这个集体的表演过程中来。演得好的人在现实社会中就可能收获颇丰。就如亚当斯密所说: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得到其地位和尊严支持的举止艺术是足以支配整个世界的。② 这突然让我想起了拿破仑,在进攻巴黎的时候,他敞开胸膛,摆出一副王者的架势,对在场的士兵说:“你们想对你们的国王开枪吗?”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所有士兵放下手中的枪并拥护拿破仑。说实话,每次看到这我都会觉得这是一场伟大的行为艺术。用书中的“表演”理论可以来阐明这件事:在士兵心中有一个预设:拿破仑应该是丧家之犬的形象,落魄失意。然而这家伙摆出了一副王者的架势,一下子吓傻了在场所有士兵。按照他们的固有经验,这不对呀,一个人不该有这样的表现在当前的情况下。所以他们都懵了,所以他们都傻了。我想要是戈夫曼是士兵中的一个人,他一定开一枪,那么历史也将重写。由此可见“表演艺术”的重要性
      互动的需求
      爱丁堡大学的汤姆彭斯所写到:他认为在所有互动中都存在一种基本的潜在主题,及每一位参与者都期望能够对在场的其他人所做的反应进行引导和控制。①那么如何能对他人进行引导和控制呢?这就需要表演的艺术了。我们会尽可能的摆出一副我们预期状态,这种状态是社会大众对与你所期望的角色的一种定义。你就会希望通过这样的表演,使得你的观众接受你想要呈现给他们的那种形象,以达到你的目的。在这种互动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的教交际的衍生品:气场,谈吐,礼仪…我想这些衍生品就是“表演艺术”中的道具了。看看这些,几乎都在教你怎么样扮演一种角色。而不同的角色需要你拥有不同的“道具”。
      在这样一个约定成俗的社会,很多事情早已留下了刻板映像,比如IT男就是邋里邋遢的,市场经理就该是严肃又有风度的,时尚大腕就该是穿着与众不同的。那么为什么呢?是的,为什么呢?在这里我想就有一个“社会约束”和“自我预言实现”的效果在其中。我们无疑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并且深受主流价值体系的熏陶,还有在避免麻烦的情况下,选择进入角色可能就是入世生活最好的方法,因为成为少数分子可能就会有很多的麻烦:大部分人的排挤,难以融入社会的不适感,和时刻徘徊在迷茫与清醒的边缘。而“社会约束”就是一个好方法,一方面形成了稳定的条件,进入不同的圈子之中,你只要达到圈子所期望的角色就够了,这样无疑是少了不确定的东西。还有“自我预言实现”在大部分人天天给你讲你应该是怎么样的时候,你自己可能就慢慢相信了。书中就引用了一段话我觉得说得特别好:“只要这种面具代表着我们已经形成的自我概念,既代表着我们力图充分体现的角色,那么这种面具便是我们更真实的自我,及我们所希望努力达到的自我。久而久之,我们对自我角色的概念便成为第二自然,变成了我们人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作为个体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发展了我们的个性,并成为人。”②
      反思与质疑
      看过本书之后,对其中一个精神病院的“自我恢复”特别感兴趣,联系到现实社会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了。例如那么我们怎么区分很多人的疾病(精神或心理)哪些是表演(意义在于获得一种劣势的感觉,满足他人的同时也获得某种自己内心的安慰。),哪些是真实的病痛?还是过多的表演已经是一种病呢。还有,现在的小资情调的在白领中蔓延的现状,到底是对生活品质的追寻还是向“上层”流动的时候为了找到“共同背景”呢?还有许多多的社会现象,我们是不是都是在表演呢?但在思考的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漏洞:
      按照作者本人的观点,很多事都是具有表演的色彩,那么作者过度关注“表演”这个问题之时,虽然很多例证确实具有现实意义,但是过度的关注“表演”本身是不是可能就忽略了整场“戏”和“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意义呢?我们做每件事都可能具有两个目的:①实际意义②表演意义。但我有时候又发现,连自己也会分不清实际意义与表演意义的边界,例如说表演意义是不是就是实际目的?我们的目的之中是不是潜意识里又是为了表演?我已经被自己绕晕了…例如现在很多成功人士突然隐退,他们说看清了社会和生活的本质,想过一种清净自然的生活,他们用这样“反表演”的行为来和社会约定成俗的期望对抗,这会不会就有“表演”的意味在里面呢?(当然他们嘴上和心理都不承认这样的说法,但是生于社会,他们是不是早就被潜移默化,却自己不知?)好吧,或许可能是我自己多想或偏激。
      有时候我认为蒙在鼓里的人是幸福的,看不到真实也可能是一种幸福。就如《楚门的世界》里真相的败露,才最让人伤痛。如果我们不知道那些人的好心是具有表演和功利色彩的话,如果我们都以为世界就是它所呈现的样子话,就不会有那种被刺穿的难过。
      
  •     人类是一种很好奇的动物,非常喜欢窥探,越是看起来神秘莫测的事物,越是想要一窥究竟,结果往往要倒霉。世界各地都流传着因窥探而破坏禁忌,最后至于灰头土脸甚或丢掉小命的故事,如田螺姑娘、浦岛太郎、潘多拉、蓝胡子……无论之前的告诫有多么严厉,人们还是按讷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偷偷打开那个神秘而可怕的盖子/门,然后,他们就倒霉了。
      
      我们不禁要问,打开盒子/门之后,他们窥见了什么?值得遭受如此严惩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事实很可能是这样:他们窥见的并不是多么多么神异奇妙的东西,而是——什么也没有,或者只是异常平凡、甚而卑下之物。总之恐怕是会出乎他们的所料,也出乎我们的所料。
      
      戈夫曼的表演理论提示我们,为何要营造神秘感及保持神秘感——要营造和保持权威的印象,其关键就在于保持距离,绝对保证观众与后台区域的隔离。所谓的后台区域,就是权威人士无需在观众面前维持表演,可以松懈下来休息、为表演做准备的区域。这里存在着各种乱七八糟的表演道具、世俗无聊乃至肮脏下流的行为、疲惫脆弱的心和不可收拾的烂摊子,这些如果被观众看到,就会破坏权威的威严感;而只要观众无法看到这些,就比较容易通过前台的表演制造权威印象和保持这个印象。权威感与神秘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体的。从某种角度而言,后台有些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谓的潜意识区域,这里是我们能量的源泉,但是其本身是必须被潜抑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权威与神秘之间紧密的联系,以至于如果你要成为权威,但又没有什么秘密好隐藏,那么你最好制造一个,以便让自己隐身在神秘而威严的光环中,哪怕是摆一个空盒子在那里,但是要把它包装成神秘莫测的样子。
      
      后台与前台的差异越大,后台形象越是与权威形象相差过远,或者你越是没有什么秘密,就越是必须要成为秘密,要严密地与观众隔离。盒子/门便是隔离装置的象征,我们被严厉告诫绝对不能打开它,否则就要受到神秘莫测的可怕惩罚,由于告诫十分一本正经,于是我们相信里面必然有什么非常神妙可怕的东西,但实际是:里面什么神妙可怕的东西也没有,所有的只是权威的不权威那一面。不过对权威而言,这就是最可怕的东西,于是,对窥探者而言也是最可怕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窥探是一种解构,而解构是对权威的破坏,你知道的太多,是因为你知道了权威后台区域的样子,所以你要被干掉,至少是要遭到可怕的惩罚让你封口。表面上道貌岸然的幕后黑手,是禁忌故事的现实版本。
      
      但我们依然忍不住要窥探,窥探作为解构,也即是一种权力的转移,如果你的窥探后没有被老大给逮住,你就获得了一种威胁他乃至击败他的资源。你窥探到的东西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权力。这就是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总是忍不住打开门/盒子的原因:无论从中窥见到的是什么,都是一种知识,一种权力,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具有好奇心的心理进化机制。而这就是潘多拉盒子的隐喻意义:打开盒子虽然使我们遭到了惩罚,但同时也带来了希望。
      
      根据戈夫曼的表演理论,我们也就知道了,黔之驴为什么最终落得个悲惨下场——因为它无法维持与观众(老虎)的距离。它的庞然身躯和高昂叫声,都可以视作一种表演,本来足以威吓住观众,但它不能始终维持脆弱的后台形象与充满好奇心与权力欲的观众的隔离,所以最后权威形象垮塌,被咸鱼翻身的观众吃掉。
      
      观众总是在寻找机会,企图颠覆权威。孔夫子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对君子(也即权威)而言,观众真是麻烦呀:“近则不逊远则怨”,但如果你要维持权威形象,那么宁怨勿近,方为上策。
  •     •初版12页冯钢译序,新版无。新版补译一页致谢,对初版作了深浅不一的逐句校改,囿于初版句子结构,未尽如意。新版编辑不太负责,产生大量新错误。
      •新版添注了大量术语和人名原文,但依旧是所有注释译成中文,后面又没有参考文献,导致无法查考。
      •卷首引用桑塔耶那《在英国的独白以及后来的独白》一长段话,该书有2003年三联版中译桑塔耶纳《英伦独语》,可对比页164的译文,文气殊异。
      •致谢中“胡果斯”应为“休斯”。(正文各处正确地将Hughes译成了休斯。)
      •序言最后一段:“框架按逻辑展开,引言部分必然是抽象的,也可能是一掠而过的。”应为:“本书将依逻辑顺序渐次铺陈这一框架,故此引言只能抽象概述,可先跳过不看。”
      •页8的“运作一致”(working consensus)可译作”操作共识”。
      •页10行9:“为了后续合作行为提供”应为“为了给后续……”或“为后续……”,初版此处的另一种表述倒没错。
      •页29倒数行5-4:“而实际上他的全部行为却并不具备这种价值”,表述有歧义,应为“实际上他的行为整体而言却并不具备这种价值”。当然初版这句完全译错了。
      •页30行4-5:“The word, in truth, is a wedding”,这句名言应该是“The world, in truth, is a wedding”.
      •页30倒数行1:“更高一科学方法的等级”,应为“更高一些的等级”。对比初版,显系校改输入键误,编辑也无视了。
      •页32第3段第1-3行:讲美国的女大学生故意在与其约会的男孩子面前降低智力、技能和自决性……,这个我国人民也是懂的。不过这里戈夫曼使用的是“datable”,包括那些觉得可以一钓的潜在约会对象。
      •页43行11及页66行1:马塞尔•格兰奈特,此即法国汉学名家葛兰言(Marcel Granet)。
      •页44第2段第3行:“乐队外面”应为“乐队在外面”。
      •页44第2段倒数行1:“上尉”应为“队长”。英文均为captain,同段前文即乐队队长。
      •页45-46再一次长篇引用桑塔耶纳,可对比《英伦独语》中译本页166前后。尤其“哲学智慧的约里克•斯古尔”,不明所以,原文为“Yorik-skull of philosophy”,《英伦独语》译为“令人发哲思感叹的郁利克骷髅”,并加译注。典出《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一场。
      •页65倒数行8:博格森关于笑的论文……,此即法国哲学家柏格森。
      •页70倒数行2、页74行8:印象操纵。Impression management最常见的也是本书第三章开始的译法是印象管理。初版译作印象控制。
      •页77第二段倒数行2-1:“是各不相同”应改为“是各不相同的”或“各不相同”。初版无误。
      •页87倒数行8:“公立学校”应为“公学”。话说这个英国用语真是害死无数翻译,可是这里明明是在讲工人阶级出身的军人如何撺掇自视贵族的军官走到前面从而先死……
      •页90倒数行2:“麦克米公司”,初版“麦克米兰公司”是正确的。
      •页91行2:“窒息团结”,应为“直系团结”,初版正确。
      •页91行注19行1:硕士论文应为博士论文,另外“未发表的”后面多出一个半角空格。初版均正确。
      •页118倒数行6:M’etraux应为Métraux。
      •页127倒数行12-11:“就像吉贝尔人中的马希人,或马希人中的吉贝尔人。”这里是讲商业探子,Gimbel和Macy就是金贝儿和梅西这两家大百货公司。初版干脆译成“A店派到B店的人,B店派到A店的人”,倒是对的。
      •页142倒数行3:“esprit”这个法语词,译者注曰意为“智慧”、“聪明”。这里更贴切的译法是“集体精神”。
      •页150第3段行1:“有时可也可以其他名称来表述”,应作“有时可以用……”或“有时也可以用……”。初版正确。
      •页152倒数行5-4:“顾客认为,只有那些他能理解的、听起来并无恶意的词语,对于售货员才是更为有效的”。本句指代模糊,表意失误,应为“那些顾客能够理解的听起来并无恶意的用语,对于售货员才是更为有效的。” 初版作“被顾客认为能够理解的那些无害的夸张之词,对于售货员来说乃是相当有用的。”倒更正确一些。
      •页160行9:“婊子养的东西”,原文有着重格式。初版正确。
      •页160行10:“变的荒唐可笑”,应作“变得荒唐可笑”。初版正确。
      •页161倒数行7:“除非已经过特别选好了……”,应作“除非已经特别选好了……”。
      •页166倒数行1:“会拖的更晚一点”,应作“会拖得更晚一点”。初版正确。
      •页167倒数行9:“他们利益”,应作“他们的利益”。初版正确。
      •页168倒数行5:“变的难以管理”,应作“变得难以管理”。初版正确。
      •页174行2:“变的和蔼可亲”,应作“变得和蔼可亲”。初版正确。
      •页175注1行2:“社会学论文”应为“博士论文”,“社会学系”应为“社会关系系”。初版正确。
      •页175注7行3:“Limeys”应作“Limey”。初版正确。
      •页175注8行1:“美国方言社会”,应作“美国方言协会”。
      •页175注9行1:“肯尼斯伯克”应作“肯尼斯•伯克”。初版正确。
      •页176注17的《绅士礼节》,同章下文注28、29皆译作《绅士的礼节》(初版正确),而前文第三章注21译作《士绅礼仪》。第六章注23译作《绅士礼仪》。
      •页176注32:霍华德•贝克尔《人的交往》。贝克尔没写过这书。原文为personal communication,没有书名号,就是与贝克尔的私人交流所得。(注48的类似措辞倒是译对了)
      •页177注37:“路易斯希尔施”应为“路易斯•希尔施”。初版正确。
      •页177注39行1:“对弗洛伊德伦理观的警钟”,应为“……的敬重”。初版正确。
      •页177注39行3:“卑鄙的,渎圣的或者自我发泄”,逗号应为顿号。
      •页177注39行5:肯尼思•伯克,前作肯尼斯•伯克。
      •页177注41:原文四行,漏了整整三行半。初版完整正确。
      •页177注46行1:“第7374页”,应作“第73-74页”。初版正确。
      •页179第2段行3:“因为会许多”,应作“因为许多”。初版正确。
      •页185行3:“在栽种程度上”,应作“在某种程度上”。初版正确。
      •页188行11:“势力”,应作“势利”。初版正确。
      •页192第2段行1:“必定要自食其果情况下”,应作“……的情况下”。初版正确。
      •页192倒数行5:“敏锐的意识到”,应作“敏锐地意识到”。
      •页200第2段行5:“……措施实”,应作“……措施”。
      •页201注9:“查理汉密尔顿”,应作“查理•汉密尔顿”。初版正确。
      •页203第1段行1:社会机构,此处机构为“establishment”,本书序言首段(也是被编辑挑出印在封底的那段)译成设施。以下该词频频出现。
      •页206倒数行4:“也许回岌岌可危”,应作“也许会岌岌可危”。初版正确。
      •页207行8:“其的常规程序”,应作“其常规程序”。初版正确。
      •页208第1段行9:“,就是如此;”,应作“就是如此,”。
      •页211倒数行10:“获得的一种”,应作“获得了一种”。初版正确。
      •页214倒数行8:“的,这一点”,应作“的这一点”。初版正确。
      •页217注6:“格姆斯河”应作“格姆斯和”。初版正确。
      •页217注10:“科伦科”应作“格伦科”。初版正确。
      
  •     社会心理学老师推荐书目的其中一本,听说是从戏剧表演的角度谈自我的,于是赶紧买来,最先读起。翻译得极不流畅,倒是喜欢其中小楷字体的案例,读着读着,不时会心一笑。坚持读到最后一章,才豁然开朗,原谅之前艰涩的阅读体验了。概括下我关注的两组概念:
      舞台语言Vs社会结构
      是强行类比的尝试,一种修辞,一种技巧。用舞台比喻社会结构,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要完成表达和维持一个单一情景定义的任务,即使在完成这种任务的过程中,会存在大量可能的崩溃危险。
      舞台语言诸如:表演者与观众;常规程序和剧中角色;产生效果或达不到效果的表演;提示、舞台设置和后台;戏剧表演的需要、戏剧表演的技艺和戏剧表演的策略。都可以对应社会结构中的各种情境,作者用大量篇幅和案例来解释。
      两者可以类比的原因在于:无论是表演剧院舞台上的角色,还是表演真实生活中的骗子,都必须使用真实的技术——人们每天都用以维持他们真实的社会情境的那些技术。真实性体现在:1、情境真实;2、为了维持情境定义,表演必须真实有表现力;3、创造出便利条件,让所有参与者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情境。
      两种自我:character Vs performer
      角色,character,自我作为演出来的角色,并不是一个具有专门定位的有机物,不是一个遵循出生、成熟和死亡这一基本过程的有机的东西;它是一种戏剧性的效果,是从被呈现的场景中渗透出来的效果。将自我和它的占有者分离开来,有如挂衣架,自我暂时悬挂在它的架钩上(躯体)。产生和维持自我的手段并不存在于这种挂衣架的内部,而是局限在社会机构内的。有一个后台的区域,里面存有装饰打扮躯体的工具;有一个前台区域,那里有它的固定的道具。有一个由多个人组成的剧班,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连同可以利用的道具,构成了一种场景,这种场景产生出了表演出来的自我;还有观众,他们的解释活动是自我的产生必不可少的条件。自我是所有这些安排的产物,在它的每一个部分上,都带有这种发源的印记。虽然自我产生的整个机制有点笨拙,有时会发生故障,暴露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但是,如果给它添加一些适当的润滑剂,印象就会顺利地从中产生出来,表演将会产生效果,附加在各个演出来角色之上的坚实的自我,就会显得像是发自表演者的体内。
      表演者,performer,他具有学习的能力,在练习剧中角色的活动中锻炼了这种能力。有想象和幻想的习惯,其中有一些想象和幻想合乎心意地展现为成功的表演,另一些则充满焦虑和恐惧,因为他害怕在社会前台区域丢人现眼。他经常对剧班同伴和观众表现出喜爱交友的意愿,对他们的心事予以乖巧的体谅;他具有含羞知耻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他可以把暴露的危险降到最低的程度。作为表演者的个体所具有的这些品质,本质上具有生物心理学的性质,但是,看起来似乎又是因为与舞台表演意外事件的内在互动而产生的。
      对于这两个自我如何看呢?乔治桑塔耶那说,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为了别的事物而产生的;所有这些相面和产物同样都涉入存在领域。这是给予角色和表演者同样地位,角色不是工具,它也是目的。
  •     虽说是力荐,但还需要有点底子,有些耐心的人看,尽管还是比较通俗的理论,毕竟也是纯理论。
      
      是大二时意外的走进一个上社会学的教室,在那里,听到了戈夫曼和他的书,讲课的老师很兴奋,他说道:
      
      在这方面(戏剧理论),我觉得不会有人超过他了。
      
      
      
      
      戈夫曼他的理论最大的优点实际上就是把交往理论最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或说他把我们俗话中的人生如戏的比喻放大充实了。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有过这样的比喻了,可是谁又把它发展成一种理论呢?这也是西方科学的优势吧!(姑且当做优势,这里不做对科学的批判了)
      
      拟剧法,英文原文是Dramatugical Theory.。这个理论始于互动论出期的“情境定义”。此书开篇就谈了情境定义,所以若要知道情景定义必先了解情境定义。在下曾经和一个朋友讲述过拟剧法,只是失败了,大概就是缺少情境定义这个过渡理论
      
      戈夫曼把人际交往比喻成戏剧,表演有舞台,舞台上有演员也有道具。舞台还分前台和后台。。。。。。
      
      表演可大可小,小到两个恋人在清净无人的小公园长椅上的卿卿我我;大到像奥巴马在广场上对着数万民众演讲。
      
      舞台也是如此,上述例子中,情侣的所在的小公园就是舞台,至于道具,长椅肯定算是的,旁边的绿柳,青草或者有一池春水,这些都是道具,无形的清风和花香也包含在内;对于大点的舞台,比如奥巴马演讲的广场,(如果那个广场是纽约时代广场,恐怕更加有意义了)
      对于道具,演讲的舞台布置,比如横幅,演讲台和音响设备。负责演讲相关工作人员,安保人员他们是演员,同时也可看做是道具。这个里边舞台就很大了。
      
      刚才说的是前台。
      至于后台,还是那俩比喻,情侣俩在家里时肯定要为约会做准备,男人要打扮的帅气干净点,即便他的卧室是脏衣服遍地,垃圾满堆的。女孩子会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性情也会表现出文静温柔的样子,也许平时在家里边还是头发散乱,满眼是眼屎,对着食物大口咀嚼,大大咧咧的呢!
      而奥巴马,演讲前的准备肯定是要更加充分的,他绝对不会让别人看到衣冠不整,讲话期期艾艾,表情不够坚定,精神不够饱满的样子。可事实上,他这种为政务所缠身的人,很难想象不会有上述的那种俗态。
      
      有什么样的表演就会选择什么样的舞台,在什么样的舞台出现,也必须会有相应的表演。
      
      情侣俩在公园里不可能去讨论金融危机和离婚丧礼这类事情,奥巴马在广场上也不可能是八卦演员明星。舞台和表演是适应的。
      
      想象另一个情况,遇到有烦心事很不开心的朋友,即便你的孩子考上大学或者你幸运的领到本月工作的奖金,你若那时说出来是不合适的。
      
      舞台和表演是随时随地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当然,有人会反驳,两个真心相爱的情侣或者很知心的朋友的交流怎么可以成为表演呢?
      
      这里往往有一个度的问题,戈夫曼谈到两个极端,一个是表演者不相信他(她)的表演,这个被称为玩世不恭者;另一个极端是演员完全相信她自己的表演,以至于她不知道自己的表演。
      
      对于后者,就可以提供给反驳者作为答案。即便如此,批评者也许还不会满意,诚然。
      
      拟剧法并非完美,它只是提供一个解释,并非真理。
      
      我对于最后一种情况的表演也是不太赞成的。所以,人呀,这辈子许多东西都可以没有,可以失去,唯独这个一定要-----一个摘下面具,不需要表演的后台。那里有理解我们的人,我们理解的人。简单是说,就是能说说话的人。
      
      找一个能说说话的人很不容易,很不容易啊!(真希望把这篇寄给你)
      
      
      
      但是,最后我要说的是,表演是必须的,不可避免,不能避免的。
      表演本身也是对他人和自己的保护,不至于伤害别人,伤害自己。有利于这个社会的运行。本质是好的,表像也是。否则我们还要皮肤干嘛?
      
      我们的表演是要符合社会规则的,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表演中剧本可能已经确定,至少大纲已经确定。它不鼓励创新,创新是要被惩罚的。社会不仅保护了我们,也约束捆绑了我们。也许我们只能与狼共舞,这是大多数人最好的选择了吧!
      
      说了这么多,这本书是不是有点是教人适应这个社会的?
      
      呵呵
      
      我一直觉得,《自我呈现》是《厚黑》的形而上版本。
      
      
      3炮
      
      
      
      
  •     如果抽出观点部分列个树枝图,其实说的道理并不多,简单明了。
      每个小观点都有若干个栗子来说明论证,可以帮助阅读中的理解,如果要加快阅读速度那就挑一个来看就行啦哈哈~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栗子们太过众多,而且小论点+栗子的模式无数次地重复啊重复,有时候会有车轱辘话来回讲的感觉= =bbbb。。。常常就忍不住跳过某些段落。。。
      用舞台表演来说明社交互动虽然很生动,也很说得通,不过个人一直觉得,这种用比喻的手法来构建学术理论框架的路子并不是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 =bb~~斗胆斗胆~~
  •     “做作”、“装模作样”,在如今是挺严厉的指控。我们洞悉到某些人的言行并非出于本意,更像是在表演做戏,于是用上这些词,宣布我们对伪饰的不满,以及对真诚的忠实。然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这本书首先就利落地指出:每个人都在表演。在其分析下,生活是场景多变的戏剧,我们则都是极为可塑的演员,尽职扮演着所处情境当中的社会角色。如果从这个角度说,“做作”之类的指控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可能和事实恰恰相反——要知道,只有拙劣的演员才会被指出“做作”,真正的好演员,说不定是一直活在角色里戏剧中,而浑然不觉的我们大多数人。
      
      欧文·戈夫曼的这份研究报告,既是部社会学著作,又是一本亲近人的小书。阅读中很可能发现,书里提到的现象你也见过,提到的感觉你也拥有,只不过作者替你分析了这些现象、感觉背后的发生机制,并以戏剧表演的框架归纳了它们。比方说,小学女教师L在学生面前,尽力维持全知和威严的形象,而在男友面前,则愿意表现其天真无知的一面,甚至超过其原本的程度。从戏剧框架很容易来解释这一点——她正在对不同的观众扮演不同角色,前者要求维护教师的威信,后者要求巩固女性居于弱势的社会形象。同时,L的同事们也在其角色维持方面有重要作用,因为他们属于同一“剧班”,若是另一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对L的不敬或不屑,必然会使其形象大打折扣。此外,人际中的表演模式不断变化,可能L在某一时刻跟女伴倾诉伴侣的种种不是,那一刻她就是身处于表演的“后台”,释放着社会角色的压力,而在另一时刻又觉得有必要在同一女伴面前表演一位幸福的恋人,“后台”便顷刻转为“前台”了。
      
      戏剧分析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社会角色有稳定性的需求。我们必须能够假设,医生懂得如何开刀,老师每天会来上课,付了钱就能从营业员那儿得到商品,对他人行动的预期决定我们如何行动。然而,“人性化的自我”却是丰富而无常的,这就与社会角色的恒常性发生冲突,而这本书,就对这种冲突中的情境,作出了详细有趣的解读。
      
      读这本书的过程,可能是一边笑一边心惊。被作者领着,我们轻巧穿过前后台的围栏,为一拨拨煞有介事的表演者发笑,可同时又不免心惊,因为所笑之中竟也有自己。这本书的价值大概也就在这里。看清楚外界所加和自身固有的种种限制,很可能并不能改变这种根本性的冲突,也不能让我们就此完全挣脱了角色的负累,却至少减除了一些狭隘和困惑。理解本身即是自由,而这本书提供的视角,正是导引人更接近自由的路径之一。
      
  •      十一月初,河南义马发生煤矿事故。个中细节我不想多谈,有关事故的各项数据的意义也不大——至少从媒体报道的角度来看。新闻里的现场连线环节,记者用了绝大多数时间讲述矿井救援人员、医院医护人员和领导现场关怀这三个主题,而画面中的他们也异常卖力:每个路过的救援矿工都很疲惫但坚持的样子,医生跟护士守在医院门口抢着推车大喊“让开让开”,领导们则一副职业性的忧虑关怀的表情,神色凝重。 不知道看电视的绝大多数人怎么想,第一反应是不是觉得这是一场戏剧呢?救援者、医生、领导各司其职,正是因为他们本分的举动,我才能这么直接地判断出其身份立场以及接下来可能将要采取的行动。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来看,电视机前的救援现场就是一个大前台!这是一个突发的剧本,所有人都是演员,而剧作者就是这个社会——这个剧本是早已存在的,不论有没有煤矿事故。于是我们甚至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哪里不幸发生的下一次事故中,又会是一副十分相似的场景。演员们都被自己的社会角色绑架了,做着被期待去做的事情且完美地按要求展现了出来。于是下一次,他们还会再这样做一次。
      
       这样说有冷血之嫌,但这的确是一种分析这次事件乃至看待每个人的社会生活的视角。来源是芝加哥学派戈夫曼的《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全书以戏剧理论分析人们的生活,把人们的日常行为看做“表演”。我对此表述最初的理解是:人们以互动存在于这个社会上,而每一次互动背后都有预期的效果,那么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或者强化相应的效果所作出的努力,都可以被称为“表演”。而书中对表演的根源的分析更为深刻,其分析是建立在对每一个个体进行“个性化自我(all-to-human selves)”和“社会化自我(socialized selves)”划分的基础上的。“表演”是协调两种自我的努力,在互动中,完全个性自我的那些实际的情感被掩盖,而展现出来的是情境所要求的适当的情感反应,强调了被展现出来的结果。于是我们也就看到了每一次事故后,各类角色的各司其职。
      
       我们为什么要表演?这在上文已经有所阐述。戈夫曼承认社会对人存在决定的作用。[ 汪广华 《述评戈夫曼的社会拟剧理论》 2001 ] 社会场合下在个性我不被需要,因为只有社会我才是一定适合的,所以社会要求每个人都对自己内心的感想有所抑制,只对情境表示那些他感到至少暂时能被其他人接受的看法做出接受和认同。 尽管虚伪,但是倘若每个人都能按照这个被指定的模式行事,那么至少社会上就有了一套可以参照的标准,于是我们知道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一定会有那么一些事情可以发生。所以遇险了可以拨打110,即使那是表演,但他行之有效。
       而我想问,存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每一个在场的个体都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并真诚地同意其他在场人所表达的思想的一致性呢?极少数情况下是存在的,但更多的时候,那是遗世独立的理想乡和阿瓦隆。这种风骨在社会上鲜有了,因为打破社会角色的成本着实太大。[ 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引言] 这些社会规则往往都是不成文的,但却具有巨大的强制力。因为每个人即使规则的行为者,又是其监督者。若某个体的行为超出了大家普遍接受的规则时,他与别人的交流就存在障碍,也就是说,很容易被排除在社会体系之外了。这对社会化了的个体而言是致命的打击,,当然不排除有可以改变文化规则的英雄存在,但更多的也只是普通人而已。只能按照自己对所处文化环境的理解去表演,呈现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那个自我。
      
       而表演多半是无意识的,演员自身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表演。举例子,比如我为了写这篇读书报告,认真读完全书后还查阅十余篇论文,时间静静流淌中觉得这种静下心来看书思考的感觉非常不错。但我紧接着就有种冲动去网上发一下状态,改一个签名,而且真这么做了。我的行为之于我方才的感想,简直就是一个悖论。我迫不及待地想是想表演给谁看呢?
      此外,我们最常夸奖别人的一句话是“言谈举止得体”。 这句话很危险,不仅在于体现了社会标准对个体的制约,还在于被表扬的人欣然接受,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强化。以符合社会标准为荣并能因此受到表扬,可以预见在下一次个体仍会按照甚至超过这个标准去行事。
      
       我摘录了一些对戈夫曼拟剧理论的批评。
      戈夫曼希望建立一个“适用于任何具体的社会设施,不论是家庭设施、工业设施还是商业设施的框架,他也的确做出了将其理论向宏观领域扩展的努力,然而《日》书只仅仅触碰了一些宏观结构而已,基本仍旧停留在微观互动领域。如何将微观推向宏观是戈夫曼未能解决的问题。[ 张梅 《从角色表演到角色外活动——对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框架分析》 2010·7]
      
      正如他在对“表演”的论述中提到的“自然表演”问题,他所说的“人”仿佛成了骗子,个人的行为在有意识的控制下,向互动对象只是展现有利于其自身目的的实现所需的行为,并且竭力掩藏那些不需展现的部分,而其中需不需要又全凭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认定。在这样的认识中,人的真诚性又何在呢?人的本性被扭曲了,人的行为只是为了实现某种需要的工具而已。[ 汪广华 《述评戈夫曼的社会拟剧理论》 2001 ]
      
      3、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日常生活的一切都会是虚假的,但人生毕竟是客观存在的过程,这是真实的,二者就构成了矛盾。此外,仅依靠个体的心智和身体的表演是无法完成社会秩序建构的,戈夫曼对于个体能动性、策略性的心智过于关注,对非制度化的身体行动的强调,忽略了社会结构、社会历史条件等宏观因素对个人的影响,这明显带有主观主义色彩。[ 岳敏 《表演:心智与身体中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试析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2010]
      
       我愿意延伸一下第二点。人生真的就是虚构的么?是这样一个面具的世界?我一开始以
      等价交换的理念解释这种虚构。人类历史上,除了先民们,绝大多数人生而成为社会动物,习得语言、了解文化规则;人类行为继而超越动物性本能而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但遗憾的是,正如上文所述,这种帮助愈到后来愈成为了一种强制。于是成为社会人的代价之一,就是不断进行这样的表演,这样才能和其他同样卖力表演着的人互动。
       然而这种交换是等价的么?推动人们去表演的若说是社会的期待的话,那么处于整个表演体系内的世界中,这种期待是不是也是虚假的呢?这种期待是因为大家都共同遵守而被确立,而遵守并非出自个体的意愿,是强迫是麻醉。谁能保证这个期待本身不是被麻醉的呢?
      具体一些,悲观地说,即使所谓真性情的人,其实也是按照剧本来行事的。豪杰之所以是豪杰,因为他们按照豪杰的标准做事。比如老师所讲,水浒中的切二斤牛肉。这就是一句标准的豪杰台词。此外所谓贯彻骑士之道,其本质也可以理解为,以道作为剧本罢了。
      
       如果以上的分析都强而有力,那这反而并不是什么值得我高兴的事情。因为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即失去了其光泽。我作为一个意识尚存的个体清楚地意识到,我并不是想来演出的,况且是按照已有的剧本。整体而言戈夫曼的理论过于悲观太过于强调人的主观性,尤其是在社会支配利益驱动下的主观性。我个人看来也有死理性派的学究之嫌。但感性地说,虽然同样处于社会股则的压榨之下,但我始终相信社会并不总是这么刻板僵化而死气沉沉,还是有那么些人在努力地与社会的压力抗衡着的。而正是那无数个性化自我的存在,才是这个社会依然这么吸引人的原因。
  •     这是了解建构理论的基本读物,在社会学的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这种理论也为当代国际关系学说所吸收,成为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这也是一本有趣的书,具备很好的常识感,并不难读。
      Goffman写作这本书又和早期Mead等人探索self中I和me的差别有着直接的理论承继关系。在同时期的哲学中,比如结构主义的论述中,也是可以找到根据的。
  •     以前大学时候都很想读的书,可惜一直没能拿下。
      现在有点后悔,图书馆里旧旧的版本,说不定是翻译的最佳的版本。
      从几年的读书经验来说,经典之作,读新译的版本,不如读旧译的版本。大概现在少有人会认真的做翻译这项工作,出版社大概也耗不起花费太多的时间来请名家翻译一本图书了。
      这就苦了我们读者,许多专业性的书籍,被翻译得七零八落,甚至连最基本的意思都表达不清,让人似是看懂,似是看不懂。似乎有人会认为这是专业的表现。但连起码的逻辑都没有,又何来专业呢?
      当然,比起许多读过的更糟糕的译著,这本书还算是不错了,起码不会让人读不上三句话就要停下来揣摩半天。但其中有些内容,也确实让人捉摸不透。
      推荐来个中英文对照,有些很复杂的东西,其实读英文原文,却是很简单的,只可惜有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
  •      有人说“戈夫曼看世界的方式似乎总与常人不同,他留意许多别人不太留意的行为细节。”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用其惊人的洞察力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规行为来分析人们表演不同角色的差异及特征。书中举的例子非常的生动有趣,因为是从日常生活中分析,所以益发显得跟自己密切相关。所以比米勒的《心灵、自我与灵魂》好读很多。阅读前面一些章节时,我做了一些读书摘记,觉得这样能够更加有条理的理解。
      
      第一章 表演
      
      信任
      
       表演者扮演一种角色时,要求人们相信,所看见的这位人物实际拥有他好像拥有的品性。
      
      表演者 { 可能为自己的行动所欺骗(真诚)
      
       可能根本不为自己的常规程序所欺(玩世不恭) { 自身利益
      
       他人利益
      
       我们不断努力奉行某个或多个角色,这样的角色面具是我们更真实的自我,我们对自己角色的观念成了第二天性,成为人格中的主要部分。
      
       从不相信到相信的循环,也能朝从相信或从不稳固的抱负开始再以玩世不恭结束。
      
      典型的信仰历程:表演开始————>形成自我信任的转折点————————>终点
      
       真诚 <====> 玩世不恭
      
      前台
      
       界定:个体表演中有一部分以一般的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则地发生作用,为那些观察表演的人限定情景,把表演的这个组成部分称为“前台”(“front”)。前台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地使用的标准类型的表达装备。
      
      表达设备 舞台设置(场景部分)
      
       { 外表:告诉表演者的社会身份与暂时的礼仪状态
      
       个人前台(其他部分){
      
       举止:预告表演者希望在即将来临的情境中扮演
      
       什么互动角色
      
       理想类型:期望舞台设置、外表、举止之间的一致性。
      
       前台表达出来的信息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它的抽象性和一般性。不同的常规程序可以使用同一前台,大量的不同行动从少量的前台背后呈现出来的趋势是社会组织中的一种自然发展。前台变得惯常化,与具体工作本身分离,变成一种“集体表象”和独立事实。
      
       当赋予一项工作以一种新的前台时,我们很少发现被给定的前台本身是新的。
      
       我们不仅可在整套常规程序的各种社会前台中,发现在特定常规程序的社会前台中的那些事项,而且,有此项标记设备的那整套常规程序,总不同于在同样的社会前台中有彼项标记设备的那套常规程序。
      
      戏剧实现
      
       个体会用各种标记来强化他的活动,个体活动若要对人发生影响,就必须积极调动他的活动,使它在互动期间内表达出他所希望传达的东西。
      
       戏剧化表演就某些身份(外科医生、警察)来说不会出现问题,但很多情况下(内科护士)却成问题。服务机构难于将实际为顾客所作之事戏剧化,把费用转移到可见的产品上。一个人工作的戏剧化,不只是使不可见的东西成为可见,还要花费足够精力。但是个体经常陷入表达与行动对抗的困境中。
      
       参考系从特定表演转向特定表演的个体:一个群体阶层的成员们把自我主要投入某些常规程序,而不太突出其他常规程序。
      
      理想化
      
       表演者向观察者提供某种以若干不同方式被理想化的印象的趋势。因而个体呈现自己时,他的表演往往会体现和例证社会公认的准则,因而事实上其意义超出了他们的整个行为。把这种表演中突出社会公认准则看做是团体道德准则的有表现力的复原和重申。
      
       与社会阶层相联的最重要的标记设备部分由身份符号构成,物质财富通过它而得到表现。(以美国与印度为例)
      
       表演的理想化最丰富的材料之一是社会流动,在主要社会中发现了向上流动的定向,所以人们在表演中为了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则必然要求表演者有一种比平时所可能具有的身份更高的社会身份。事实上,也有不少阶层曾有许多不同的原因来施行故意的谦逊和克制富有、能力、精神力量或自尊的表达(女性约会是装傻),称之为消极的理想化。
      
       个体要在互动期间表达出理想的标准,必须摒弃或隐瞒与这些标准不一致的行动。但当这些不一致的行为本身在某一方面令人满意,会发现其在暗地里被人享用,称其为“秘密消费”。
      
       个体表演时外表和实际活动之间存在差异,个体除了掩盖不一致的享受和经济事务之外,还掩盖有利可图的活动、泄露犯错误与纠正错误之隐情的标记本身、个体经受过长期乏味的孤独苦役才达到完美最终成果的实情和所有“肮脏工作”的迹象,而且为了维持一些标准,经常牺牲那些其缺失能被掩盖的标准。
      
       达到个体组织的主要理想目标,有时暂时忽略其他理想又保持这些理想仍生效的印象是必要的。
      
       增进理想印象的“训练修辞学”,造成表演者有能力的印象,表演者也得到了表演机构的默契配合。
      
       表演者诱使观察者相信其是以一般平常更理想的状态与他们发生关系,因此要产生“观众隔离”。这是一种保护已建立起来的印象的手段。观察者还会组织表演者毁坏这种隔离及其产生的幻象。表演者现在的常规表演同他现在的观众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
      
       现在商业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注意力指向愚不可及的“伪关系”领域。
      
      维持表达控制
      
       一些非存心的姿态通常总是传达了与正在被建立的印象不一致的印象,这样会造成观众的不信任。表演者所建立的现实印象是娇嫩而脆弱的东西,能为小小灾祸所摧毁。
      
       表演所需要的表达一致性指出了在我们太人性的自我与我们的社会化了的自我之间的关键差异。桑塔耶纳:社会化过程不仅是理想化,而且也是固定化。
      
       通过社会训导,一种举止面具能从内部固定起来。
      
      误传
      
       观众有接受标记的倾向和相信表演者暗示,并把它看成大于或不同于标记载体本身的某种东西的证据,使表演者处于被误解的位置上。
      
       具有无可置疑的证据表明撒谎者知道他撒谎并有意这么作的谎言也有可能是为了顾全作为谎言接受者的观众的感情。称之为意欲保护他人而不是防守自我的撒谎。
      
       日常表演中建立起来的印象易受破坏。维持建立起来的印象必须施加小心谨慎。不管是要传达真相还是传达虚假,表演者都要在表演中排除那些也许会推翻正在建立的印象的表达,必须小心谨慎以免观众对表演者非存心表达的含义产生曲解。
      
      神秘化
      
       把知觉看成一种交往与交流的形式,那控制被只觉得东西就是控制所构成的交往,限制和调节所表现的东西便是限制和调节交往。
      
       他人对我们的观念是想象的分离物,我们总是具有用各种形式和人为地神秘化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屏障的倾向,这些形式和神秘化的目的在于阻止过往从密,因而给想象一个理想化的机会。阻止观众对表演者体察入微,保持社会距离,能增强表演者的神秘感。
      
       我们有一枚社会硬币,一面是敬畏,一面是羞愧。——茨勒
      
       观众感到表演者背后的神秘性和威力,而表演者感到他的主要秘密是微不足道的秘密而羞愧。
      
      现实与人为
      
       外表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种统计学关系,而不存在着一种本质或必然的关系。
      
       诚实的、真诚的、认真的表演的坚固性比我们认为的要脆弱。生活本身就是戏剧演出。
      
       学习表演自己角色时,并不是通过非常有意识地保持对那些成为我们表达对象的人的常规程序的初步熟悉程度而达致,当我们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现实常规程序时,我们便可以部分地由于“预期社会化”做到改变角色。
      
       身份、地位、社会地位并不是被拥有,尔后得到展示的物质的东西,它是一种恰当的行为模式,是首尾一致的经过修饰润色的和表达明晰的,它是必须演出和饰演的事情,是必须理想化的事情。
      
      ————————————————华丽丽地分割线——————————————————————————
      
       读后感
      
       记得老师在米勒的“自我”时提到,阅读社会学的书籍时总会不自主地把自己套入,从而读后回到真是生活中也会运用书中的理论加以分析。在这里,我完全同意这种观点。阅读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第一章表演,我就面临了和老师同样的问题。我想毕竟用自己最了解的自己来切身地分析理论,才能更加直观的了解。
      
       本章节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理想化”。戈夫曼认为表演者向观察者提供某种以若干不同方式被理想化的印象的趋势。因而个体呈现自己时,他的表演往往会体现和例证社会公认的准则,因而事实上其意义超出了他们的整个行为。个体表演和实际活动存在差异之时,表演者往往会掩盖对自己建立的印象存在破坏的不利因素。其实,用通俗的话来说,可以把戈夫曼的理想化理解成为人们的面子问题。没有那么富裕的人总不喜欢在别人面前很寒酸,尽量营造一种自己生活比较阔绰的印象。我觉得用戈夫曼的理想化来分析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是非常合适的。戈夫曼认为社会存在向上流动的定向,人们总喜欢表演一种比平时所可能具有的身份更高的社会身份。用介绍姓氏做例子,你要说自己姓秦,你不会说自己是秦桧的秦,一定是说秦始皇的秦。姓李的,不说是李莲英的李,一定是说李世民的李了。
      
       到这里提到的都是积极的理想化,戈夫曼还提到了消极的理想化。不少阶层曾有许多不同的原因来施行故意的谦逊和克制富有、能力、精神力量或自尊的表达,称之为消极的理想化。书中提到了女性约会装傻维护男性尊严的例子。记得电影《校园兔女郎》中,花花公子封面女郎教女学生如何吸引男性是说过一句话:“男人不喜欢太聪明的女人。”,完全印证了戈夫曼的观点。但是个人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很愚蠢的,但是又是很常见的,觉得很可悲。如果一个男人蠢,女性还这样继续维护他的蠢,那他只有蠢一辈子。而且万一这个蠢男人有一天聪明了,他也会抛弃你这个“蠢”女人的。(纯属个人观点)其实,消极的理想化还能用中国普遍存在的漏税情况来验证。有钱的人缴纳的税款应同比更多,但是有些贪污的政府官员明明富得渗油,还穿朴素的去交税,建立一种应该缴纳他现实缴纳的税款(实际应缴纳更多)的印象。把这样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论化来理解,显得更加的直观。
      
       戈夫曼的“秘密消费”的观点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个体要在互动期间表达出理想的标准,必须摒弃或隐瞒与这些标准不一致的行动。但当这些不一致的行为本身在某一方面令人满意,会发现其在暗地里被人享用。表演的角色不允许个体做某些事情,但是实际上个体又是想做的。比如说女生为了矜持是不应该观看爱情动作片的,如果恰好一女遇见一男在观看爱情动作片,她很有可能会嗤之以鼻并职责那男恶心。但是实际上猎奇的心理又让该女十分的想看,她可能会自己偷偷地下载,偷偷地躲在被窝里观看。这就很好的解释了“秘密消费”的观点。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让我感同身受,那就是“人们把注意力指向愚不可及的“伪关系”领域”。试问你的生活之中是否存在那些明明跟你不是很熟,但是每次见到你跟你打招呼的热情程度会让你觉得她是你同生死共患难的绝世好友。看完这一章节,不禁想到自己的身边存在着许多的伪关系,或许每个人都是。但是要提出的是,不存在这些伪关系是不行了,至少伪关系在进行的那一阶段让人有种愉悦的感觉。虽然当你清晰地认识到其“伪”性之时还是难免有伤痛。
      
       感想的最后,我只能说社会学太有意思了,联系自己所见所闻来分析理论就更加有意思了。最后我想引用一段话来做结尾。
      
       “人生如戏,并不因为我们要在别人面前苦心经营表演,还有我们独自一人时都难以坦然地以裸露地未经开化地方式进行自我对话,尽管有那么一瞬间,我们曾经动摇过、怀疑过和绝望过,但只是那么一瞬间,那个瞬间过去之后,我们又再次重新拾起面具,面对别人,面对镜子里的自己。”
  •     戈夫曼从戏剧学中借用了许多术语来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活动。其中最核心的术语当然是“表演”。戈夫曼说,“个体的表达,连同他给人造成印象的能力,包括两种根本不同的符号活动:他给予(gives)的表达和他流露(gives off)的表达。前者包括各种词语符号或他们的替代物,使用这种方式公认地、仅仅用来传达附在这些符号上的人所周知的信息。后者则包括了被他人视为行为者的某种征兆的范围广泛的行动”,是通过广泛的行动流露出的隐含的意义。在戈夫曼的拟剧论中,“表演”主要是指后一类表达及其控制。因为人们的共识是,给予的表达更容易控制,从而给判断其真实性增加了难度;而流露的表达正因其看起来是自然流露的、不那么容易受操控,因此观众更倾向于相信这部分表达的真实性。
      当然,所谓“给予”的表达也有可能被纳入表演控制的范围之内。因为即便是语言符号或其它带有公认信息的符号的使用上,也会流露出包括阶级、种族、情境等隐含的信息。例如有些词语是非常文邹邹的、礼仪性的表述,对这些词语的使用就是对一种非常正式的情境进行定义。还有一些词语则不同程度地带有地域特色、种族特点或阶级色彩,一般情况下对应于不同身份的使用者。表演者在使用这些语言的时候,也会有意或无意让观众对其身份或对当下的交流情境进行了相应的定义。
      人们在互动中希望给对方造成某种印象的话,就要对这部分“未加控制”的流露进行控制。而对于他的观众来说,则会从这些“流露”的表达中尽量判断哪些是尚未获得表演者未控制的部分,他们更加相信这部分信息的真实性。这就是个体间面对面互动的过程,正如戈夫曼所言,是一种信息游戏。这虽然看起来像一个博弈的过程,但并不等于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是相互欺骗。
      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分清完全个性化自我(all-to-human selves)与社会化自我(socialized selves)之间的重要差异。“完全个性化的自我”,这个概念带有心理学、生物学上的特征,这个自我是多变的、情绪化的、冲动的。作为人,我们也许只是被反复无常的情绪和变幻莫测的精力所驱使的动物。个性化自我的这一特征决定了面对面互动中表达的不可靠性。但同时,我们又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是社会化的人。作为一个社会角色(social role),我们又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一个文明人,他的社会化自我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其社会角色的寻求、确立、维持的过程。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又可以由许多不同的分角色(part)组成,它们分别定位于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外在于个性化的自我,带有客观性。
      可以说,个性化自我与社会化自我的分裂与文明化的程度直接相关。文明,从某一方面来看,就是人类为自己的懦弱躯体寻求的保护伞。文明化的程度越高,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也越强。无论社会分工也好,科层制也罢,甚至包括现代启蒙运动号称要打倒的等级制,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人类内部相互之间达成的道德上的协议,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相安无事、相互依赖。
      那么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人们,如何协调这两种自我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呢?用拟剧论的术语来回答,“表演”就是协调两种自我的努力。在互动的过程中,完全个性自我的那些实际的情感反应必须被掩盖,而展现出来的应该是情境所要求的适当的情感反应。这是社会化角色中的责任和利益对人的要求。因此,表演并不意味着欺骗。相反,很多情况下,精心控制的表演是为了表演者与观众的共同利益。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容易理解戈夫曼在书的“印象管理艺术”一章中描述的观众实施保护性措施的动机和理由。
      
  •     要用到Goffman的几个概念,又去看了一下这本书,内容是很经典就不用说了,有些部分翻译得很搞吖,整本书都把routine翻译成“程序”,左一个社会程序,右一个个人程序,Orz。
      
      最经典的是这段话,“综合考虑上述两种事实,我们可以意识到,出现在某一特定常规程序的社会前台中的项目,不仅可以在整个常规程序系列的各种社会前台中发现,而且,包含着某一项符号装备的那个常规程序系列,总是不同于包含着同一个社会前台中的另一项符号装备的那个常规程序系列”(P25),扫一眼,还以为印刷的时候印重行了。。。。
      
      路径(p50)似乎是根据approach翻译得,港台是翻译成取径,大陆貌似翻译成“途径/方法”比较常见;还有“提喻”职责(p42)是什么吖?另外,人名的前后不对应,扉页上是桑塔耶那,正文中是桑塔耶纳(P45)。
  •      完全是因为传播课的关系才有机会接触到戈夫曼和他的戏剧理论,然后只是因为要做一个跟戏剧理论有关的实证论文才买了这本书啊,看完后忽然有种莫名的恐惧。
       “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似乎莎翁早就对于人生世界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不过看戈夫曼的这本书还是让我吃惊不小。似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为了扮演不同的角色,似乎我们每时每刻都只是为了做好“印象管理”这件事,似乎我们只是为了别人而活着,在意的只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有些迷惑了。
       戈夫曼先生的字字句句好像都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里,我每天看到的每一个人,接触的每一个人,我每次看到他们我开始怀疑有种他们是不是在演戏,甚至怀疑自己也在演戏,不知不觉有些疑惑和恐惧了,身边到底有没有不戴面具生活的人。我甚至希望我没有看过这本书,我不知道戏剧理论。低落了几天后忽然一个同学的话给了我一些安慰:“不用太在意,就算都在演戏又怎么样,但是还是有不同,有些人都不知道自己在演戏那就是另一种真实啊。”
       现实其实并没有任何倾向,只是我们的想法让它有了某种倾向,于是我又能平静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和自己了,因为我知道生活不只是为了“演戏”。
  •      没有从哪里来,也没有从哪里去。一个划时代的比喻就是人生如戏。
       第一遍读的时候完全被这个比喻吸引。现在再读才发现整本书讨论来分析去的,只是人对人互动的瞬间。说瞬间也许太短,至少是当下。至于这些行为的背景,为什么这些行为会产生以及结果,这些行为带来的影响,全部被巧妙地忽略,或者消化在这瞬间中。理论显得非常单薄。虽然很不待见Rational Choice,但人家至少有头有尾是有建设性的。
       有点失望的说。
       数月后的ps一个:对观察网络上的交流却显得非常有用。所以还是牛逼的理论。
  •     如果用中国的面子来陈述,无疑是另一番面貌,但是,两者只是表现形式的差异性明显罢了,实质是一样的。
      作者分析透彻,淋漓尽致,这样的高度无疑是不可估量的。
  •     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很好看~
      吃完午饭开始看,一边觉得很好看一边困得要死,冲了杯咖啡勉强抵挡一阵困意,哎,思想和肉体真是不能统一啊!
      还是喜欢看这种Daily Theory,那种Grand Theory完全不适合我哇~
      
      戈夫曼同学用舞台理论来解释日常生活,虽然说有的地方会让我觉得,哦?真的人人都这么面具?真的都这么表扬着生活?但是他还是很能自圆其说的,作为一套理论,很有新意也很立得住呐
      
      1、大意
      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在进行角色表演的,虽然每个人可能同一时间承担多个角色,但在每一个固定的场景下,人们是扮演了一个角色,所有的言行要和场景要求相吻合,每个人都尽力在进行印象管理,一方面努力营造符合自己角色要求的印象,另一方面通过符号来识别别人,符号可以是特定的术语、制服云云
      由此引出前台、通道、后台、剧班和观众的概念
      前台是人们在演出的地方,以服务生为例,前台是他们服务的餐厅大堂,后台是厨房间,而通道则是他们从厨房到大堂的通道~
      后台是人们进行准备的地方,一般不轻易示人,其实就是为了维护前台演出的完整,一旦前台和后台相混合,其实也就没有演出这一概念了
      剧班是整个服务生群体包括他们的领班经理,剧班的特征是为了维护演出的有序进行,即使有演员在台上出故障,如打翻了菜盘之类,剧班要极力帮助出错的演员,使演出不中断,对于演员真正的教导在后台进行~~这时的观众则是吃饭的客人,他们也是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看的演出,就没有区分前台后台的需要了
      其实,任何一个常见的生活场景基本都可以用戈夫曼同学的理论来解释,用这样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其实很有意思,书里几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见下
      
      2、限制接触
      一般认为限制接触在于保持一种社会距离,能使得观众产生并维持一种敬畏,对于高位者的接触禁忌实际上是为了防止观众对于表演者细致入微的观察
      因为通过这样的观察,观众会觉得高位者和自己也无甚不同,因此表演很难继续,所谓仆人眼里无将军就是这个意思
      通常情况下,我们也许会认为高位者天然具有一种威慑力使得普通人不能靠近,或者普通人不敢靠近高位者,但是实际上这很可能是可以营造的结果,威慑力是限制接触的结果,而不是威慑力导致了限制接触
      
      摘录很有意思的一句话:
      正如无数民间故事和入 ,会典礼所表明的那样,神秘事物背后的真正秘密是,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防止观众知道这件事
      其实我觉得这句话基本上是解读许多秘密组织的一把钥匙,只要带有了秘密的特征,如通过仪式才可被告知,告示时的氛围云云,任何东西都可以变成秘密,秘密有时候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对待它
      
      3、每个地方的舞台是不同的
      摘录:不同的社会群体都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诸如年龄、性别、地区、阶级等特征,并且,所有这些外显特征都是通过复杂的文化构型精心制作而成的,这种文化构型体现了一种适当的自我引导方式
      其实我觉得简言之,就是每个地方的舞台和场景是不同的,因此一个人从生物人通过社会化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这些角色扮演的过程,把这些角色要求内化,这样一来表演就比较容易进行~同时也要求观众和演员使用同样的一套符号系统,才能使表演顺利进行~~
      那么,其实作为一个该文化以外的人,研究这些表达方式其实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可以带出该地区文化这样一个大题目来呢~
      
      4、剧班
      摘录:剧班是一群体个性的集合,他们通过相互间的密切合作来维持一种特定的情境定义。剧班是这样一种集合体:它与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无关,而是与维持相关的情景定义的互动或互动系列相关
      我想,就是说,剧班这一特征是相同角色的聚合体,比如说售货员在商店里,她是售货员这一剧班的成员,但是她一旦自己去购物,则变为观众,脱离剧班,其实在其间的心理转换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吧
      剧班内的默契,对于演出事故的强装镇定,作为在侧幕观察的人来说都是好玩的事情~
      更有趣的是,由于我们所有人都是剧班活动的参与者,我们都在掩盖某种场景或者真相,所以我们内心深处也许多少有一点甜蜜的犯罪感和甜蜜的共谋感
      
      5、假装作为
      在许多机构中,通常不仅要求工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产量,而且要随时准备着当有上司造访时,要给他留下卖力干活的印象
      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通常只会从这样能给上司留下好印象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是戈夫曼同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上司的威严,如果忽略了这些空洞的表演细节,就是一种对上司极不尊重的表现~~
      于是,其实上司也是知道下属并没有他看起来的那么忙,但是他从看起来的这种忙里体会到了自己的威严,感觉十分良好~~
      这其实是上司作为观众对表演者的期待~~
      
      6、前台和后台
      波伏娃关于这件事有个好玩的说法:女人在男人面前总是在演戏。。。然而女人与其他女人在一起时,她就像在幕后,她擦拭装备,但并不是要投入战斗,她归拢自己的服饰,准备梳妆打扮,谋划着自己的策略,在登台之前,她会。。。
      我想也就是说,前台和后台无所不在。。。
      后台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在维修店,工作人员会要求顾客把东西留下来,修好了再来取,就是为了保护后台的完整,不能其看到工作中的差错以及判断收费合理性
      人们借着后台休息放松调整,以便下一次投入战斗,也正是因为有了观众不能进入的后台,前台才有意义
      
      7、角色扮演
      摘录:有时我们会问道,一种被营造出来的印象是真的还是假的,但实际上我们想问的是,表演者是否有权进行这种表演,而不是关心表演本身是否真实
      比如,我们质疑一个人的上流社会做派,我们其实关心的不是他的做派是不是地道,而他是不是真的是上流的一员
      这个分析角度,我觉得还蛮新的
  •     高夫曼的这本书堪称经典。
      我们生活在后台,表演在前台。
      但是,不要忘记了,我们生在前台,死在前台。出生和死亡都已经成为一种仪式(rite),一种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模式。
      因此,当高夫曼提出前台后台的概念的时候,不禁惊叹于这种睿智。
      虽然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了类似的话。
      我们有。比如:摆门面。面子。
      
      英文的可能更好看一些。
  •     明明知道你是在演戏,但我依旧信任你
      ——读高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一)坐井观天与瞎子摸象
      
        书中导读是由高夫曼弟子的弟子孙中兴先生撰写,有段话我得抄下来以儆自家:
      
      
        “在这里,笔者只负责「导读」的部份,希望提供一些高夫曼其(奇)人其(奇)书的相关资料,使得读者在阅读此一经典著作时,不至于不知不觉犯了「坐井观天」和「瞎子摸象」的谬误。当然,这篇「导读」也绝对不是要「教导」读者「唯一的」或「正确的」读法;假如笔者真相信阅读经典有这种「不二法门」,那么此地介绍的恐怕是「毒」法多于「读」法。至于读者看完这篇「导读」,或是这本译本,会有怎样的收获,恐怕就要看读者的知识和智慧,这不是笔者,译者和原作者所能料想得到的。”
      
      
        俺上看下看,都心虚地觉得这段话是指着鼻子说给俺这种水平的读者的。我看书常常犯晕的就是,如同误闯宝山,遍地都是奇珍,照得俺两眼花花,不知道该拿起那件。统观全局的本事俺没有,只好像个暴发户守财奴似的,捧着一件小宝喃喃赞叹半天。真正的珠宝鉴赏家恐怕会为此笑歪了嘴巴的。
      
      
        井口太陡,俺爬不上去;盲人复明,也谈何容易?那恍兮惚兮看到的一鳞半爪,虽则不是龙的真身,再加上俺也不能御风云中,但焉知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反而会得到更多的阅读喜悦?
      
      
        且读且喜,顺手把我的喜悦记下来,如此消磨时间,不亦说乎?
      
      
        这篇读后感和以往一样,依旧是我井底的欢欣,而我庆幸的是井口敞口的;依旧是我摸象的感受,而我庆幸的是能走近大象摸上一摸。有这些乐处,不辞长坐井底看云听风,不想复明看这纷乱扰攘的世界也罢,且乐我之所乐吧。
      
      
      (二)凭什么说我是走场跑台的演员
      
      
        “世界不过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走场跑台的演员。”起初看到封面这两行醒目的话,我很不以为然。这话有点像全世界人都欠了他债且赖帐不还,都得罪了他,才嘟囔的赌气话。平常见说某人是戏子,多指那人逢场作戏,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当面是人,背后是鬼,让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君子国”的风俗乡约。“所有男男女女”,咳咳,不用说,这一网子把俺也兜进里面去了。凭什么?俺平日里哪怕别的都说不起嘴,但有一点还是颇为自得,那就是俺活得本色,不会曲意奉承讨好别人,自觉过得最对得起俺自己的心了。喜欢某人某事,那一定就是绝不掺杂的喜欢,这上面俺还真有几份“牛”脾气。不喜欢的话,任凭他谁也摁不下俺的“牛头”强迫吃草的。俺几时演过戏了?我好象没有活得不真。然而,毕竟是捧读“经典”,人家怎能没理?虽说阵脚未乱,但我多少有些心慌。
      
      
        我看书,不管作者来头多大,嘿嘿,我一律把他视为假想敌人,鬼鬼祟祟在心里对人家的文字观点横挑鼻子竖挑眼。我不会见什么观点都向人家无条件投诚的。(前面这句可以看作吹牛,后面的这句却是实情。)当然了,多数时候的情况都是,我心悦诚服利利索索早早举白旗的。出现这种情况,也可能是因为我只看好书吧。《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也不例外。依次看下去,我马上就照着书中所写来验证生活中实事,越发觉得书中说得在理。疑惑“经典”这一说法,是不是和数学上“公理”差不多?
      
      
        当一个人出现在其他人面前时,他提供给其他在场的人是什么信息?个体将不得不做出某种行为,有意无意地把自我表现出来,这样其他人才会对他留下某些印象。在这一点上,一个个体的人,有点同泡论坛的各个ID形象差不多。它或者是你本来形象,或者是你要竭力表现给他人看的形象。不管有无动机或者目标如何,也不管你是刻意经营还是无意流露,概莫能外的是,你必须得表现给大家。你可以潜水永不露头,但坛子上你的存在永远是个零,神仙也掐算不出尊驾是何方神圣莅临私访,哪怕您老人家再多么大号的人物。
      
      
        这本书的立足于个体在他人面前自我表演的戏剧学问题。作者认为,个体的自我表现方式通常包括两种截然不同的符号活动:他所给予的表现和他所流露出的表现。在现场“他所给予的表现”,一般是他希望留给现场人的印象,如果是虚假的表演或者表演不得体,常常的情况是,不知不觉中“他所流露出的表现”会出卖了他,会与他本来的表演目的背道而驰。我想起周泽雄的类似说法:“一个人具备何种性格,并不由他自己说了算,自以为有了,也许反而落空;自以为缺乏的,也可能货源丰沛。在性格领域,人们学会有意无意地使用易容术,人们对自己的性格并不都具有自知之明。”(《性格词典》100页)我且冒冒失失地照虎画猫鹦鹉学舌套用一下,只为表明我想说的意思:“一个人不管出于何种表演目标,并不由他自己说了算,自以为十拿九稳的,也许反而落空;自以为滴水不漏的,也可能货源丰沛。在性格表演领域,人们学会有意无意地使用易容术,人们对自己的表演水平并不都具有自知之明。”
      
      
        表演之于每个人,还使我想到指向月亮那个有名的手指。楞严经二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亡失月体,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自己表演时,千万记得自己的月亮的在那里;看别人的表演时,一定得保持应有的警惕,千万看清别人的月亮在哪里,不要只拘泥于指月这根手指。
      
      
      (三)生旦净末丑,你在哪一行?
      
      
        所谓的开卷有益,对我来说,最直接的益处就是让我变得不至于老犯糊涂。人总希望把世事看得清楚明白些。我觉得阅世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阅人。世事最不了解的,原来竟然是自己的同类。以前看《解读面孔》时,有些想把它当成《麻衣相法》来读,试试自己是不是有望深造成半仙,兴许铁路桥下城墙拐角庙观门外还能偷偷摆个摊子,骗两个钱花。但那本书不是面相速成教材,照书上所写比比划划,只觉得把左右两边脸重新组合后,一个人的表情会变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滑稽而已。相面术不好掌握,知人知面就知心,真不容易啊。
      
      
        好象一个潜藏在剧班里的窝底,大家同台演出,呈现在你面前的不只是一个面孔,这回他整个都展现给你看,而你却知晓根底,用另一只眼(天眼?三只眼?有点像三只手似的)不动声色地观察一番,不是也很有趣吗。
      
      
        人人都在表演,逃无所逃,你现在是你自己吗?这个问题竟然也成了问题,想来让人好生不爽,但谁又能肯定地说,这根本不成为问题。既然没啥可说,那硬着头皮也得出演不是?每时每刻,不同的现场,你都得表演好自己的角色。比如说与朋友之间,我已然知道你在演戏,而我也在演,我的出发点及归宿不外是演好你朋友的角色,我没理由怀疑你,就像我没有理由怀疑自己的真诚一样。
      
      
        锣鼓不敲自铿锵,丝竹无声也悠扬。这一场是什么戏?该谁上场了?节点催人,怎么亮相,你准备好了吗?难道我和朋友喝杯茶也要准备吗?
      这是一本学术著作,能吸引我一个看书消磨时间的人看下去,我想也与作者书中那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例证分不开。请看这段:
      
      
        “一个邻居要是想到某家坐一坐,喝杯茶,那么他在进门时脸上就会荡漾着一种期待的、温暖的微笑。由于院子外面一般没有什么障碍物,院子里面光线又很昏暗,所以要观察这位不受人注意的人进入房屋时的表情通常是很容易的。岛上的人经常饶有趣味地观察访问者在抵达门前是怎样放弃原有的表情,并代之以一种令人愉快的表情的。有些访问者也意识到总有人在观察着自己的言行举止,因而在离房子很远时就换上一种令人愉快的面部表情,这样就能保证其他人始终对他保持着同样的印象。”
      
      
      
                2006年4月20日
      
  •   互动论
  •   虽不明,但觉厉~这几天干嘛呢?
  •   前两天看了点史记,灵的,你的好版本看得怎么样了啦
  •   我什么好版本?
  •   史记好版本呀
  •   惭愧 我在看小说呢。你想看画展么?最近中国馆的那个
  •   写的挺好,我就觉得说我读书的 时候很难有这种思考。不知道lz有什么训练的方法?当看一本书的时候不能去思考,这着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   最后一句话很好,我也和你想法类似,不过最近看贺美德《个体化的中国》,阎云翔认为中国的个体化命题的一个特定即是”通过从众来说实现个人自己的生活“,对选择 自由 个性的推崇并非必然会让每个人独一无二,对社会制度的依赖决定了当代人不能自由地追寻并构建一个独特的自我,相反必须通过社会准则去建构自己的人生。戈夫曼的表演理论中提到的社会期待,或者说是已经拟定好的社会剧本:豪杰、庶民,官僚、知识分子...... 给阎的观点也提供了一个注脚。冲破准则和社会期待的代价确实太大了。
  •   我很想知道在戈夫曼的觀點下,新聞媒體工作者又是怎麼一回事,也是在表演他們的工作?那如果他們的本職是欺騙的話,那第一段中由他們傳播出來的畫面是不是另一種表演,即是別人讓你看的不真實的表演? 所以我覺得真是因為媒體的緣故所以讓我們看的人有一種符合他們本職的期望。
  •   拟剧理论
  •   问题是,如果你在写下这个的时候,你也在杜撰一个知识分子般的自我呢?或者说,用拟剧分析你仍然成立。天那,多么可怕的世界,无处逃遁了。哈哈~
  •   其实和心理学中对人的分析逻辑是一样的,我们天生下来貌似一张白纸,在哺乳期儿童时期吸纳了父母或者成长环境中被灌输的种种社会属性法则规律,形成了一个自我属性的角色,这个角色可能是外向活泼的,可能是内向腼腆的,可能喜欢说理,可能喜欢占小便宜,可能喜欢遇事就抱怨,可能喜欢默默隐忍努力奋斗等等之类的属性
    成长的过程中这个自我渐渐吸收更多的属性,对角色的认同和固有属性也不断加强,渐渐地生活变成了无意识的重复的角色演绎。
    回归到生活场景中,人们常常被同样类型的事情刺激到,一瞬间生出同类的情绪每次都飚出同样的脏话,无论是情绪还是台词都是自动化的,完全没有经过思考的。
    个人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在面对一个复杂纷扰的突发场面时,突然产生一种置身之外的感觉,觉得好像没有那么强烈的参与感,好像自己是个画外人,看事情突然特别的清晰,能感觉到风吹过皮肤的感觉,抬头能感到夜空的浩瀚。一瞬间有种跳脱之感,那个时候才发觉自己的生活貌似一直都是麻木昏睡的,只有此刻才是真正清醒的。但是那个时间却维持不了多久,最终又会回到场景中去做角色演绎。
  •   仅仅阅读序言已经很痛苦了
  •   旧译的是两个人,其中包括新译的翻译者冯钢,冯钢自己撰文说旧版本实在是太多不足了,还好早就绝版。。。
  •   对呀,翻译让我看得好吃力呀= =
  •   中文译版比英文原文让人费解
    译者水平有限,北大出版社也够不负责任
  •   一句话把人家全否定了,翻译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据我所知,译者冯钢乃是国内中生代社会学学者中不可忽视的人物,,,,
  •   老译本的译者写的是冯刚和另外一个人;新译本就只剩冯一个名字了。
  •   对···25页得这段话也叫我摸了半天头····然后很多地方少了介词或者定语让人更加的奇怪= =····翻译的限制让人读的很蹉跎= =·
  •   @冰森林 因为翻译者名气大就能说明楼主说翻得不好是不对的吗
    我也觉得翻译真的很拗口
  •   最经典的是这段话,“综合考虑上述两种事实,我们可以意识到,出现在某一特定常规程序的社会前台中的项目,不仅可以在整个常规程序系列的各种社会前台中发现,而且,包含着某一项符号装备的那个常规程序系列,总是不同于包含着同一个社会前台中的另一项符号装备的那个常规程序系列”(P25),扫一眼,还以为印刷的时候印重行了。。。。
    +10086
    导致看那一段的时候信心大打折扣
  •   Well. It does make sense!
  •   呃,楼主能不能把这本书的中文名字翻译一个给我啊,谢谢哈,感激不尽
  •   不好意思,没读过中文的~
  •   嗯,这本书是很有趣呀,lz的书评也很有意思。
  •   看得我极其想买此书0.0
  •   觉得貌似只要有表达就有表演的性质,哪怕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日记也是,是把生活或者情绪重新提炼组织、选择性呈现,表达的时候给自己的感动甚至比经历的时候更深,也是满足自己的理想化感觉。
  •   1,我正在阅读这本书,按上文所言,那我就是戈肤曼所言的“不协调角色”了,对于角色,我不禁要问,从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上,角色的意义和价值何在?这似乎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2,如果自己与自己对话(比如日记的形式),也是一种表演,那么,其实,人的一生就只是一个表演的过程了,这样的话,人生又是什么呢?
    3,文中对现代社会网络社区里的交往分析得很透彻,深有感触,赞同楼主。
  •   最后一段写得太好了~~
  •   LS+1 如果不要回到human nature 而是拿另一种成熟视角作对比就更好了
  •   啊立早学姐~
  •   好!收获~有益~
  •   没看过原作,这篇书评写得自成体系,又加上自己的真实体验,说不定比原作还精彩,呵呵~
  •   这段话让我对这本书越来越有兴趣了
  •   最后一部分的思考很赞同,自我即使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行动也仍有可能是表演~
  •   谢谢LZ,写的太好了,很有收获:>
  •   棒棒糖伺候!!!
  •   立早,才看到你寫的。有一點我也在思考,就是你說的反表演。我在筆記中寫下了一個相似的意思:互聯網表現現實的方式,就是比現實更加現實。
  •   @mlln:嗯,我的理解是,表演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命运。互联网上的自我呈现,在于个体通过对信息流动渠道的控制和多维象征符号的运用,使得自我增殖成为可能。可以是比现实更现实,也可以比虚幻更虚幻,一切在于setting吧。。。
  •   @mlln:可以看看这本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086076/
  •   一本一本來。我都mark了。
  •   之前在写这本的读书笔记,开头也谈到对presentation的翻译。只是我更喜欢“呈现”的说法,虽然原词更好的解释确实是performing。“呈现”这个词想要传达的意思与表达(或者就是表演)内容的真实与否无关,而是想反映在表达这一过程中,表演者的状态,就像书中很多处用到的“习惯中”之类的感觉。
  •   这本书已经超过了我们专业的学生的要求,而成了大众的读物,我们的社会现在的确是这样的而一个社会,表演的不仅仅是在没有人的时候,有时候有些没人的时候平常的行为,因为做多了习惯了,都是在表演,就不用说那些刻意为之的事情,达到老子说的我们要心静,无为的境界,还原真实的自我在这个功利的社会还能不能实现!不经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   可以请教个问题吗?
    我在写毕业论文,关于有一部分人正在淡出微博的原因,需要从这本书中找一些支撑,可以给一些意见吗?十分感谢!
  •   “网络时代的表演” 是原书是个很好的补充
  •   写得好!
    其实人生在世,大多由不得自己,自我表演每每总是出于被动式的、防御性的。虽然有性格从中作梗,但无论你机关如何算尽,马尾巴总还是要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过,有的人不怕暴露,有的人遮遮藏藏,有的人了无踪迹,有的人拖泥带水,就看各自的道行罢了。
  •   i wanna this book.where to buy?
  •   amazon.com
  •   这书评写得真好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