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最佳阅读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梁遇春  页数:256  

前言

  代序:谈梁遇春  近几年来,常有研究中国现代散文的同志约我写篇文章谈谈梁遇春。我想,比较更深地了解梁遇春的朋友和同学多已去世,我和梁遇春交往虽然不久,在1930年从晚春到初秋不过五六个月,却也共同度过些只有年轻人才能享有的愉快的时日,我对于这个要求有义不容辞之感。但是我那时不写日记,信件也不知保存,随着岁月的流失,当年亲切的会晤已变得模糊不清,饶有风趣的交谈也只剩下东鳞西爪。在那“忘形到尔汝”的时刻,我怎么会想到半个多世纪后要搜索枯肠,追思往事,写这样的回忆呢?……  可是经过一番考虑,想到我这不幸早年逝世的朋友,想到他的为人、他的风姿、他的文采,我不应用“搜索枯肠”来对付。我应该认真再读一遍他留给我们的两本散文集《春醪集》和《泪与笑》,以无限的怀念之情实事求是地把模糊不清的事想得清楚一些,给残存的片言只语寻得一些线索,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根据他的散文谈一谈这个年轻的思考者在他那个时代想了些什么。……  我记得他的三篇关于爱情的文章曾引起我的惊讶。这三篇散文的标题是《她走了》、《苦笑》、《坟》,读后的印象觉得它们既是用散文写的抒情诗,又是用诗的语言写的爱情论。这三篇每篇的首句各自以“她走了”、“你走了”、“你走后”,像一组“走了”的三部曲,说尽了爱人走后一片错综复杂的凄苦心情,对于人生有一层又一层深入的体会。第一篇里他说,“命运的手支配着我的手写这篇文字”。第二篇是痛苦的断念。第三篇则是“叫自己不要胡用心力,因为‘想你’是罪过,可说是对你犯一种罪。 ……然而,‘不想你’也是罪过,对于自己的罪过”。在这样的矛盾中只好什么也不想,可是心里又不是空无一物,却是有了一座坟,“小影心头葬”。作者说,“我觉得这一座坟是很美的,因为天下美的东西都是使人们看着心酸的”。这最后一句话涵义很深,在当时一般文艺作品里是读不到的。  这三篇文章是用“秋心”笔名发表的。在我初读原稿以及校对清样时,已经感到惊奇,不久我又知道,他写这三篇文章,他的妻子正住在妇产医院里。妇女分娩,是希望与痛苦并存、生的快乐与死的担心互相消长的时刻,梁遇春独自在家里的灯下写这样的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更无从得到解答。这里所说的“她”是另一个人呢?还是象征他的妻子,认为孩子一降生,往日的爱情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或者“她”既不是另一个人,也不是象征他的妻子,而是个抽象的人物?后来我在《春醪集》里读到两篇《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收信人的名字也叫“秋心”,我才若有所悟,原来那位虚构的收信人如今现身说法了。在那两封信里,写信人畅谈易逝的青春如何值得爱恋,“当初”是如何永远可贵(因为一般失恋者常说“既有今日,何必当初”那类的话),变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他劝人不要羡慕得意的人们,“人生最可怕的是得意,使人精神废弛一切灰心的事情无过于不散的筵席”。写给“秋心”的两封信和署名“秋心”的三篇散文,二者写作的时间相隔两三年,却可以互相补充,表达了梁遇春的恋爱观。  我对那三篇散文虽然有过疑问,但我和遇春见面时从未问过他是怎么写出来的。后来他的妻子出院了(那时产妇住院的时间比较长些),他这样的文章也从此搁笔了。一天,我到他在北池子租赁的寓所找他,他的妻子已出满月,按照南方的习惯,煮了美味的汤圆招待我,他抱出他新生的女儿给我看,同时他说:“在这‘曾是年华磨灭地’,听着婴儿的啼声,心里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又苦又甜的滋味”。……  1937年,我在上海写了《给秋心》四首诗,在一个文学杂志上发表。我在第一首里说,有些老年人好像跟死断绝了关联,反而在青年身上却潜伏着死的预感。诗的最后两行是:  你像是一个灿烂的春  沉在夜里,宁静而黑暗。  第二首大意是,我曾意外地遇见过素不相识的人,我和他们有的在树林里共同走过一段小路,有的在车中谈过一次心,有的在筵席间问过名姓,可是一转眼便各自东西,想再见也难以找到。这首诗是这样收尾的:  你可是也参入他们  生疏的队伍,让我寻找?  可是我不能再找到他了,我把他安排在一个春夜里、一个生疏的队伍里,是幻想着他仍然存在。  40年代初,我在昆明却有一次遇见梁遇春曾在德国学医的叔父。…谈到他侄子的早逝,他不胜惋惜。他身边有一幅遇春的女儿的照片,他拿出来给我看,是一个十岁左右的活泼的女孩。我端详许久,舍不得放下,我当时竟那样神不守舍,连她的名字叫什么都忘了问一问。她如果健在,现在应该是50多岁了,她三岁丧父,但愿父亲在一个婴儿的头脑里还留下一个亲爱的影象。  许多青年时的朋友后来都有较大的变化。遇春如不早逝,他一定也会有变化的。从他散文里的迹象看来,他也许后来摒弃了旁观者的态度,实现他那“救火夫”的宏愿,成为革命者;他在大学里工作,勤勤恳恳,最后也许成为一门学问的“天生仇敌”大学教授;他也许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评论家,因为《泪与笑》最后的一篇评论英国传记作家齐尔兹·栗董·斯特拉奇的长文,品评得失,持论透彻精辟,就是放在我们现在有关外国文学的论文中,也毫无逊色;他也许会写出更多优秀的散文,成为中国的兰姆。这些只能由我们虚无缥缈地去推测,永远不会成为事实。  刘国平在为《泪与笑》写的序里引用过梁遇春的一句话:“青年时候死去,在他人的记忆里永远是年轻的”。这句话一点也不错,遇春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是年轻的。  冯  至  1983年8月27日写完  (选自《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1期)

内容概要

  本书作为梁遇春散文创作和译著的作品集,分列三编,收录了梁遇春最富个性的散文随笔和译作。其中包括《毋忘草》《泪与笑》《破晓》《春雨》等,以期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其“笑中带泪,泪中求笑”的话语和另辟蹊径的语言风格。

作者简介

  梁遇春,别名驭聪,又名秋心,现代散文家。作为中国现代白话散文史上早期的实践者和开拓者,他的作品深受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的影响,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被郁达夫称为“中国的兰姆”,获得许多青年学生的喜爱。其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春醪集》《泪与笑》中,另译有《英语诗歌选》《摩尔?弗兰德斯》《吉姆爷》等。

书籍目录

出版前言
代序:谈梁遇春
第一编 庄生蝴蝶
寄给一个失恋的人的信(一) 
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 人死观 
谈“流浪汉” “春朝”一刻值千金 
天真与经验 途 中 
破 晓 她走了 苦 笑 坟 
救火夫 猫 狗 黑 暗 毋忘草 
一个“心力克”的微笑 
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 
第二编 醉中梦话
讲 演 醉中梦话(一) 醉中梦话(二) 
“还我头来”及其他 文学与人生 文艺杂话 
论智识贩卖所的伙计 观 火 这么一回事 
吻 火 春 雨 第二度的青春 
又是一年春草绿 《金室诗集》 
第三编 迟来的西风
青年之不朽感  玫瑰树 采集海草之人 
伉俪幸福 恶作剧 悲 哀 快乐多半是靠着性质 
一个单身汉对已婚者行为的怨言 她最后的一块银币 
一个旅伴 追赶自己的帽子 秋 
追蝴蝶 跳舞的精神 

章节摘录

  寄给一个失恋的人的信(一)  秋心:  在我这种懒散心情之下,居然呵开冻砚,拿起那已经有一星期没有动的笔,来写这封长信;无非是因为你是要半年才有封信。现在信来了,我若使又迟延好久才复,或者一搁起来就忘记去了;将来恐怕真成个音信渺茫,生死莫知了。  来信你告诉我你起先对她怎样钟情,想由同她互爱中得点人生的慰藉,她本来是何等的温柔,后来又如何变成铁石心人,同你现在衰颓的生活,悲观的态度。整整写了二十张十二行的信纸,我看了非常高兴。我知道你绝对不会想因为我自己没有爱人,所以看别人丢了爱人,就现出卑鄙的笑容来。若使你对我能够有这样的见解,你就不写这封悱恻动人的长信给我了。我真有可以高兴的理由。在这万分寂寞一个人坐在炉边的时候,几千里外来了一封八年前老朋友的信,痛快地暴露他心中最深一层的秘密,推心置腹般娓娓细谈他失败的情史,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一个人这样爱我,信我,来向我找些同情同热泪,真好像一片洁白耀目的光线,射进我这精神上之牢狱。最叫我满意是由你这信我知道现在的秋心还是八年前的秋心。八年的时光,流水行云般过去了。现在我们虽然还是少年,然而最好的青春已过去一大半了。所以我总是爱想到从前的事情。八年前我们一块游玩的情境,自然直率的谈话是常浮现在我梦境中间,尤其在讲堂上睁开眼睛所做的梦的中间。你现在写信来哭诉你的怨情简直同八年前你含着一泡眼泪,咽着声音讲给我听你父亲怎样骂你的神气一样。但是我那时能够用手巾来擦干你的眼泪,现在呢?我只好仗我这枝秃笔来替那陪你呜咽,抚你肩膀低声的安慰。秋心,我们虽然八年没有见一面,半年一通讯,你小孩时候雪白的脸,桃红的颊同你眉目间那一股英武的气概却长存在我记忆里头,我们天天在校园踏着桃花瓣的散步,树荫底下石阶上面坐着唧唧哝哝的谈天,回想起来真是亚当没有吃果前乐园的生活。当我读关于美少年的文学,我就记起我八年前的游伴。无论是述Narcissus的故事,Shakespeare百余首的十四行诗,Gray给Bonstetten的信,Keats的Endymion,Wilde的Dorian Gray都引起我无限的愁思而怀念着久不写信给我的秋心。十年前的我也不像现在这么无精打采的形象,那时我性情也温和得多,面上也充满有青春的光彩,你还记着我们那一回修学旅行吧?因为我是生长在城市,不会爬山,你是无时不在我旁边,拉着我的手走上那崎岖光滑的山路。你一面走一面又讲好多故事,来打散我恐惧的心情。我那一回出疹子,你瞒着你的家人,到我家里,瞧个机会不给我家人看见跑到我床边来。你喘气也喘不过来似讲的:“好容易同你谈几句话!我来了五趟,不是给你祖母拦住,就是被你父亲拉着,说一大阵什么染后会变麻子……”这件事我想一定是深印在你心中。忆起你那时的殷勤情谊更觉得现在我天天碰着的人的冷酷,也更使我留恋那已经不可再得的春风里的生活。提起往事,徒然加你的惆怅,还是谈别的吧。  来信中很含着“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的意思。这差不多是失恋人的口号,也是失恋人心中最苦痛的观念。我很反对这种论调,我反对,并不是因为我想打破你的烦恼同愁怨。一个人的情调应当任它自然地发展,旁人更不当来用话去压制它的生长,使他堕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烦闷网子里去。真真同情于朋友忧愁的人,绝不会残忍地去扑灭他朋友怀在心中的幽情。他一定是用他的情感的共鸣使他朋友得点真同情的好处,我总觉“既有今日,何必当初”这句话对“过去”未免太藐视了。我是个恋着“过去”的骸骨同化石的人,我深切感到“过去”在人生的意义,尽管你讲什么“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同Let bygones be bygones——“从前”是不会死的。就算形质上看不见,它的精神却还是一样地存在。“过去”也不至于烟消火灭般过去了;它总留了深刻的足迹。理想主义者看宇宙一切过程都是向一个目的走去的,换句话就是世界上物事都是发展一个基本的意义的。他们把“过去”包在“现在”中间一齐往“将来”的路上走,所以Emerson① 讲“只要我们能够得到‘现在’,把‘过去’拿去给狗子罢了。”这可算是诗人的幻觉。这么漂亮的肥皂泡子不是人人都会吹的。我们老爱一部一部地观察人生,好像舍不得这样猪八戒吃人参果般用一个大抽象概念解释过去。所以我相信要深深地领略人生的味的人们,非把“过去”当做有它独立的价值不可,千万不要只看做“现在”的工具。由我们生来不带乐观性的人看来,“将来”总未免太渺茫了,“现在”不过一刹那,好像一个没有存在的东西似的,所以只有“过去”是这不断时间之流中站得住的岩石。我们只好紧紧抱着它,才免得受漂流无依的苦痛,“过去”是个美术化的东西,因为它同我们隔远看不见了。它另外有一种缥缈不实之美,好像一块风景近看瞧不出好来,到远处一望,就成个美不胜收的好景了。为的是已经物质上不存在,只在我们心境中憬憧着,所以“过去”又带了神秘的色彩。对于我们含有Melancholy性质的人们,“过去”更是个无价之宝。Hawthorne在他《古屋之苔》书中说:“我对我往事的记忆,一个也不能丢了。就是错误同烦恼,我也爱把它们记着。一切的回忆同样地都是我精神的食料。现在把它们都忘丢,就是同我没有活在世间过一样。”不过“过去”是很容易被人忽略去的。而一般失恋人的苦恼都是由忘记“过去”,太重“现在”的结果。实在讲起来失恋人所失丢的只是一小部分现在的爱情。他们从前已经过去的爱情是存在“时间”的宝库中,绝对不会丢失的。在这短促的人生,我们最大的需求同目的是爱,过去的爱同现在的爱是一样重要的。因为现在的爱丢了就把从前之爱看得一个大也不值,这就有点近视眼了。只要从前你们曾经真挚地互爱过,这个记忆已很值得好好保存起来,作这千灾百难人生的慰藉,所以我意思是,“今日”是“今日”,“当初”依然是“当初”,不要因为有了今日这结果,把“当初”一切看做都是镜花水月白费了心思的。爱人的目的是爱情,为了目前小波浪忽然舍得将几年来两人辛辛苦苦织好的爱情之网用剪子铰得粉碎,这未免是不知道怎样去多领略点人生之味的人们的态度了。秋心我劝你将这网子仔细保护着,当你感到寂寞或孤恓的时候,把这网子慢慢张开在你心眼的前面,深深地去享受它的美丽,好像吃过青果后回甘一般,那也不枉你们从前的一场要好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梁遇春是一个极有文学兴趣与天才的作家。  ——胡适  梁遇春的散文写得不仅洒脱自如,而且葆有那份出自性灵的天真,是新文学当中的六朝文。他的书简更是玲珑多态,繁华足媚,其芜杂相当,其深厚也正是六朝文章所特有的。  ——废名

编辑推荐

  与其躲在在明媚的春光里黯然沉闷,不如恰如其分地读一段文字来享受这段忧伤。在泪眼迷离、笑语轻吟中体会这般诗一样的深情与思量。  他,是一季沉静的春;他,是一盏摇曳的火;他,是梁遇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课标最佳阅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很喜欢看散文集 梁遇春的散文集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买了回来 看了前两篇致失恋的人 觉得他的情感很丰富。
  •   没有想象中好看,而且书本比较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