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马怀礼 页数:219 字数:250000
内容概要
《安徽经济社会发展论丛: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多学科交叉,内容囊括了安徽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运用了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这种学科“抱团”、“交叉”的研究特色,使研究结论贴近现实;其次是丛书的层次性、立体感很强,从课题框架设计到书中的谋篇布局,书中的各部分研究内容具有一种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效果。
相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论丛: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问世对安徽省“兴皖富民,加速崛起”将起到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会对我国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书籍目录
自序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基本思路、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镇化理论研究成果述评
第一节 两个主要概念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城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 本书使用的主要概念与理论
第四节 研究过程中贯穿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第三章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第一节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四章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
第一节 安徽省城镇化的背景分析
第二节 安徽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第三节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四节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第五节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化策略
第六节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对策
下篇 分论
第五章 皖北城镇化发展战略
第一节 皖北地区概况
第二节 皖北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三节 皖北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第四节 皖北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第五节 皖北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 合肥经济圈城镇化发展战略
第一节 合肥经济圈城镇化发展的概况
第二节 合肥经济圈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合肥经济圈城镇化的意义
第四节 合肥经济圈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合肥经济圈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四)皖南三市旅游区城镇化 皖南三市旅游区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和宣城市。这三市的区位优势是旅游资源特别丰富,山水相连,文化相通。虽然按一般规律看,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对皖南三市来说,这个规律就应该“被特殊”了。发展工业也能使这三市像其他市那样较快实现财政充实,让城镇化获得眼前的较强支撑力,但这样的生态景观区域,一是要受到一定限制;二是从“大效益”的观点看,皖南三市既不是皖南三市的也不是安徽省的,而是全国的,甚至说是世界的,如黄山被称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九华山被称为世界佛国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低碳、休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了。皖南三市天生具备这种素质,旅游业是集这种天生素质进行经营的产业,潜力极大。皖南三市通过旅游路线的设计、旅游城镇村的建设,共同提高旅游区域的产品质量,共同发展、延伸产业链,将会成为安徽质量最高的城镇化区域。如果这样推进城镇化,我们若干年后,仍然会看到一幅城镇村在山水之中、山水在城镇村之中的新安山水画卷。当然,并不是说皖南三市不能发展工业,但要严禁发展有污染又难以彻底治理的工业项目;而与旅游业相关的、污染程度较低并且容易治理的工业、旅游产品加工业、文化产业等是可以发展的,但要选择好地址。 四、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路径 新农村建设——农村的人财物流出——城镇建设的劳动力、用地、农产品增加——城镇规模扩展。我们应当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立足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在实现这“两化”的同时,将会正常地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及大量脏乱差的“空心村”向新型的农村居民社区转化。新农村建设通过大量“空心村”的整治,会节余出大量原来被浪费的土地。这样,在“占补平衡”的原则下,可以适当解决非农业建设用地的问题,也可以部分地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和产业开发等问题。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