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崔罡 页数:246 字数:210000
内容概要
新世纪大陆新儒家群体强调儒学在今天社会问题中的优先地位,也就是认为儒学作为一种思想资源,能够为今天的诸多社会问题,提供更佳的解决方案。从思想上来看,他们表现出来三个共同点:其一,在问题意识上,此群体呈现出现代性问题与当代性问题相互纠结的特征;其二,在学术渊源上,此群体既呈现出与现代新儒家的继承关系,又有决裂的倾向;其三,在思维模式上,此群体对20世纪以来形成的“中西比较”表现出足够的警醒。
作者简介
崔罡:山西吕梁人。获中国哲学硕士学位、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哲学、中国的历史哲学。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讲师。
书籍目录
总论:如何切中活的思想史 崔 罡
一、“思想”与“历史”:思想史的现有研究模式
二、问题、主体与可能性:思想史作为历史的一种形态
三、现实关怀与学术方案:新世纪大陆新儒家的基本定位
第一章 纠结于现代和复古之间
--评蒋庆的“政治儒学”思想 蒋孝军
一、时代状况与儒学传统:蒋庆的问题意识
二、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蒋庆的儒学史观
三、三重合法性:蒋庆的“政治儒学”建构
第二章“原道”与“道源”
--评陈明的“即用见体”思想 杜霞
一、“原道”即是找路
二、“中体西用”:旧《原道》之路
三、“即用见体”:新《原道》之路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儒学:从现象学到孔夫子
--评张祥龙的“现象学儒学”思想 杨生照
一、“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以西济中”的现象学儒学的思想
阐释
二、“思想避难”:关于建立儒家文化保护区的现实构想
三、儒家后现代主义--对“现象学儒学”研究之基本倾向的
反思
第四章 论当代儒学的“生活论”转向
--评黄玉顺的“生活儒学”思想 龚传星
一、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纠结
二、生活儒学的观念
三、观念的转换
第五章 “天下主义”还是“中西比对”
--评盛洪的“经济儒学”思想 朱宁
一、“战国规则”:盛洪的问题意识
二、“天下主义”:盛洪的回应方式
三、“中西比对”:盛洪的思想困局
第六章 “解体”与“重建”
--评干春松的“制度儒学”思想 王廷智
一、两歧性:文化战略的现实需求
二、制度化儒家的建立与解体
三、后制度化时期儒学的重建
第七章 论“儒学复兴运动”说 崔发展
一、复兴语境:观念与现实
二、复兴缘由:现代性与民族性
三、复兴路线:原教旨主义与当代主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个学术群体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这不仅以儒学的研究者、而且以儒家精神的提倡者为标识的学者群体,已然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发表了数量众多的论著,同时也给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儒家烙印。这个群体,我们称之为“新世纪大陆新儒家”。 “新世纪大陆新儒家”与方克立所言“大陆新儒家”并不相同。具体说来,“大陆新儒家”仅仅是“新世纪大陆新儒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形态而已,同时也只是这些儒家学者在那一时期的思想状况而已。随着这一群体自身的不断发展,最初在“大陆新儒家”身上体现出来的“策略性”特征已经逐渐被更加学理化、更加学术化的研究方式所取代。一方面,蒋庆、康晓光、盛洪等人自身的学术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展;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儒家学者参与到这场风起云涌的运动中来。无论是问题意识、研究视野、表达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这些学者本身即是儒学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方克立在十余年前的判定,已然不足以描述今天儒学研究的局面了。“大陆新儒家”的提法自然也应当被“新世纪大陆新儒家”取代。 因此,要实现对二十年来儒学发展的基本把握,对其思想脉络进行恰当清理,对其理论价值进行正确评价,新世纪大陆新儒家是我们必须正面应对的话题。 那么,这一工作应当如何完成呢? 只要是理性的学术评论,只要不是基于情绪化的批判,前提性的工作应当是提出研究的思维模式,整合研究的切入视角。然而,可以看到,目前对大陆新儒家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或经济学的领域,这种以专门学科进行探讨的方式,固然能够在学科自身的框架内获得更深入的思考,却略显微观。以更为宏观的角度鸟瞰一个时代的思想,进而给予其历史性的定位,这本是思想史独一无二的价值所在。
编辑推荐
《新世纪大陆新儒家研究》由时代出版传媒月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