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许国 页数:236
前言
人类社会已经到了21世纪,发达国家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飞跃,知识正在作为一种主要社会资本代替昔日的机器和厂房,连弹丸小国都在忙着制造核弹、发射卫星,然而全球尚有10亿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战争、暴力、吸毒、恐怖活动、欺骗和谎言,依然威胁着那些贫困无助的人们的生存。 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如果是上个世纪,人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革命,但是近百年的历史让人们更加冷静和理性,如同“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一样,革命之后怎么办?西方学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教育。 H.G.威尔斯在《历史大纲》一书中说,“人类历史越来越成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赛跑”。(转引自《学习的革命》第20页)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的命运,可以让,人从贫穷变为富有,从愚蠢变为睿智,从自卑变为自信,从自轻变为自重,从简单变为丰富,从猥琐变为潇洒,可以让一个社会的自我发展、自我纠错和应对灾害的自我组织能力大大提高,从而摆脱“发展一战争一再发展一再战争”这种噩梦般的轮回,进入健康、平稳、持续的发展状态。 但是,正如世界上没有万能的机器一样,教育也并不万能,尤其是当教育自身出了问题的时候,它的正向效应就会急剧衰减,严重时还会走向反面。一位教育家说,孩子生来都是天才,是我们大人们的不当教育逐渐磨灭了他们的天资。 过多的苦难,峻急的心情,常常会使人失去判断和思考甚至是应有的常识。回顾中国近百年教育,一忽儿砸烂“孔家店”,一忽儿又尊孔读经;一面是经久不衰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面是“读书无用”思潮不时抬头,这都反映了中国教育的混乱和偏差。不带偏见地说,近几十年来,在教育规模、知识传播手段诸多方面,中国教育确实有了不容否定的长足进步,但是乐教乐学的故事少了,更多的是善于解题的“状元”。 如果细细梳理,我们会难堪地发现,多年来我们在教育上的一切争论、斗争,归结起来只是两个常识性的问题:第一,要不要教育?第二,要什么样的教育?人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要想知古通今,要想变得更聪明,更有力量,不能没有教育,这是一个基本常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一代,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与社会发展规律相契合并且引领社会不断进步的教育,这也是一个基本常识。但是,我们恰恰在这两个问题上失去常识太久。 表面上看,“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我们已经在“要不要教育”上恢复了常识,但其实不然,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远没有到位。在普通人那里,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改变命运的作用,但只是为了谋得眼前的一个好职业,一旦现实和梦想产生距离,许多人很快就放弃努力,对教育采取了一种听天由命的实用主义态度:只要不当睁眼瞎,识一点字即可,其他就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至于要什么样的教育?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更是一个十分陌生的问题。对于众多的家庭,除了要让孩子识字、考大学、考重点大学外,其实也说不出什么子丑寅卯。而教育自身,由于各种原因,早已晕头转向,失去了自己理念和坚守,只是在应试教育中随波逐流、互相比拼。四年前,缠绵病榻的钱学森对前去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恳切陈词: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九旬的钱老毫不留情地抨击现在的教育:“现在的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教育是不行的。”“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人为什么会失去常识?一种情况是知识不够而无心犯错,一种是利益驱使而明知故犯,而更多的是两种情况同时并存。就像现在这样,一些人明明知道教育是何等的重要,但是我们的教育经费就是迟迟到不了4%;人人都在声讨应试教育,高喊“救救孩子”,但人人却又躬行着自己所反对的一切,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实践证明,前一种情况改起来易,只要认识到了就可改正。而后一种情况改起来难,因为它不单单是一个认知的问题,它的背后还有一个眼前和长远、个人和社会的利益选择,如果不能解决私心和短视的问题,任你舌生莲花,也是枉然。 绝非危言耸听,一个人、一个社会,一旦失去常识,或者像“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样,或者像现在这样让孩子成为考试的机器,都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100年前,严复赴伦敦。时逢孙中山先生也在那里。两人相互探讨中国的前途命运的治国良方。严复认为,中国民智未开,“为今之计,唯急从教育入手,庶几逐渐更新乎!”孙中山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执行家也。”当年读这段文字时,对严复之论我亦不以为然,然而教书、从政几十年后,今天再次读到它时,心中不禁无限感慨。我才明白那种以为教育是“俟河之清”的想法,其实是一种短视的操切。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写成了一个小册子。我十分清楚,相对于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所说的一切是那么孤陋和落伍,没有新意,没有新新法则,没有“后”的理论,只是像一个老祖母喋喋不休地重复一些老掉牙的常识:劝孩子读书,劝老师爱孩子,吁请政府和社会更加关心重视教育,下决心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有时我自己都很矛盾很惶恐,但我还是选择说出来,套用一位诗人的话说:因为我实在爱得太深!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我急用先学地拜读了许多有识之士关于当下中国教育的论述,对他们的精辟论述常常毫不避讳拿来为己所用。因此,如果说这本小册子里边还有星点可取之处的话,也是别人珍珠的光辉,我只是把别人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而已。是为自序。
内容概要
100年前,严复赴伦敦。时逢孙中山先生也在那里。两人相互探讨中国的前途命运的治国良方。严复认为,中国民智未开,“为今之计,唯急从教育入手,庶几逐渐更新乎!”孙中山日:“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执行家也。” 作者许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成了《三方会谈--老师家长孩子间的教育对话》这个小册子。书中所说的一切是可能孤陋和落伍,没有新意,没有新新法则,没有“后”的理论,只是像一个老祖母喋喋不休地重复一些老掉牙的常识:劝孩子读书,劝老师爱孩子,吁请政府和社会更加关心重视教育,下决心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但这本《三方会谈--老师家长孩子间的教育对话》的主旨就是想和家长、老师说说心里话,我们当如何教孩子,也想和孩子说说自己昨天的心思、今日的懊恼,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籍目录
上篇 家教革命1.养不教,父之过2.龙场村的经济学3.至爱莫如劝子读书4.我们该给孩子留什么5.现代父母须知6.家长的学习7.中国家长该向西方学点什么8.父母的样子9.别让孩子太沉重10.溺爱是害不是爱11.也说独生子女教育12.为什么孩子长不大13.不可忽略的学习内动力——从大学生批量劝退说起14.培养孩子的情商15.多赏识,少惩罚16.让孩子有敬畏17.大方与小气18.让孩子知道艰辛节俭19.对孩子不当要求要拒绝20.不要忽略孩子的说谎21.必须重视孩子的青春期22.怎样和孩子谈心23.让孩子爱生活24.让孩子学一点艺术25.该不该让孩子上“贵族学校”中篇 师德如天26.教不严,师之惰27.没有“大爱”不要当教师。28.沉沦的殿堂——为人师表的忧思29.幸福感与功利心30.孩子厌学根本原因在老师31.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32.一个不能少33.因材施教34.重视养成教育35.教师的语言36.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37.语文课的记忆38.不要低水平重复39.变味的补课40.感叹校长下篇 孩子,你听我说41.幼不学,老何为42.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43.对话44.给××同学的一封信45.选择的智慧46.养成好习惯47.用学习找回学习的快乐48.坚持和放弃49.学会思考50.学习有窍门51.耐心和毅力52.立即行动53.要做就认真做好54.信仰的力量55.让我们阳光地生活56.学会坚强面对57.不要任性58.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59.学会感恩60.不要让代沟成鸿沟61.底线62.不要让感情成为驼背63.懒惰的危险64.追星和网瘾65.虚荣的代价66.阅读和动笔后记
章节摘录
《红楼梦》里有个贾宝玉“抓周”的描写,面前的书籍、笔墨、乌纱帽一概不取,伸手只是把那些胭脂粉钗抓来,气得贾政老爷大骂“将来酒色之徒耳”。这种游戏在中国南北朝时就开始有,借以预测孩子未来的性情志趣,今天仍然有人玩,虽然不及贾老爷那么认真,但总是希望孩子能抓个书籍笔墨什么的,这样未来才有前途。 虽然《红楼梦》“抓周”的描写有点调侃,但是却反映了人们对读书的重视。书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前人和他人的经验体验,读书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多读书,可以“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以超越时空,无障碍地与人类文明对话。 前人劝人读书的文章汗牛充栋,读书的格言更是不下万千。明朝理学家薛宣说的:“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西方人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但国人记得最清楚的也许要数宋真宗赵恒《励学篇》里的那段话:“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大凡劝人读书时都会引用其一两句。 其实他说的并不全面,但却绝对是大实话,也是读书好处中最现实最诱人的地方。也许正是因为说得太直白,后人一边积极的躬行,一边时不时地批判一番,以表示自己读书目的纯正和清高。然而批判归批判,现实总是现实。科举时代我们不去说,就说这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那饿饭的年代,书读得好,考上一个中专学校,农村的就可以一跃出“农门”,成为旱涝保收的“公家人”,非农的普通市民家庭的马上可以成为高人一等的国家干部。虽然这几年情况发生变化,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公务员凡进必考,但是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君不见,有些人干一辈子也许只是一个科员级,而那些年纪轻轻的“海归”,二十多岁、三十多岁,一从国外留学回来,马上就能干个处长、局长。你不服气也不行。其实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别的不说,单就社会阶层融合来说,它具有积极的正向流动意义,只不过不要走极端,使其固有的弊端人为的无限放大。 读书的好处远还不只是物质层面,也不是像货物交换那么简单。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不用开门,明月自然来做客;无须会友,古今多少是同心。”贫贱家庭百事哀,底层的人生活从来就苦,如何面对化解?读书除了可以直接增加改变境遇的本领外,还可以增加人的生活智慧,让人平和心态,在物质享受外多一份精神享受,让平淡甚至困难的生活变得多彩而丰富。 而读书的意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正如在第十四个“世界读书日”期间《人民日报》一篇编者按说得那样:“国民阅读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影响到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力,更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这是读书对于一个国家的深层意义。” 既然读书的好处这么明显,为什么还要劝呢? 第一,是不当的方法阻断了孩子读书学习的兴趣。国画大师吴冠中在《人之初》一文中关于他的小孙女有一段很有趣的描写:“她不断发现新鲜事物,用手指向发现物,闹着要摸,一经抓着,立即又丢掉,要摸另一件什物。依照她指的方向,推给她几样东西,她都不要,将她抱到她指的目标,原来她着眼于一个极小极小的发亮点,不是什么什物。他爸爸抱她时,她总指出爸爸衬衣口袋里那支发亮的笔头,她拔出钢笔,立即又丢掉。如果抱她的人脖子上长个疮疤,她首先抓那疮疤。人之初,最感兴趣的是发现……”这段话告诉我们,人之初是爱发现,爱学习,包括对读书的兴趣,但里边有一个兴趣持续稳定的问题。如果方法得当,孩子的学习读书的兴趣就会持续稳定,到一定时候量变引起质变,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的追求。如果方法不当,或者操之过急,会把孩子的读书学习弄得索然无味,甚至痛苦不堪,孩子读书学习的兴趣就会失去。因此,孩子读书学习是要引导的,这个引导换言之就是“劝”。但是这个“劝”,必须方法科学,必须能让孩子读书学习的兴趣持续增强,顺利地度过不自觉时期,进入读书学习的自由王国。 第二,是贫穷阻断了读书学习的道路。读书虽然有许多好处,可以读出“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和“车马多如簇”,但读书学习是要成本的,要买书,要交学费,要花费时间,而且其效果有一个逐步的显现过程,或者说有一个投入产出过程。对于贫穷家庭,有一个能否读得起书的问题,还有一个经济能否支撑到“千钟粟”、“黄金屋”出现的问题。生活中常常是越穷越读不起书,越读不起书结果越穷。穷人怎样走出这个怪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像前文农场村人那样,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 第三,是认知缺陷阻碍了读书的深入。读书是有层次的。借用王国维先生做学问的三境界之说,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可以用来比喻读书学习的永无止境,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明读书学习也有一个艰辛的过程,不是一读就有千钟粟、黄金屋;第三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到了一定时候收获就会不期然而至。如果用通俗的话说,读书越少,收获也越小,只有读到一定功夫的时候,才可以企望得到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车马多如簇,而再读下去,再上一个层次,淡了物质层面的操切企望,才可以在精神层面收获愉悦和智慧。千百年来,绝大多数底层的老百姓,由于认知和经济的双重原因,许多时候只是把读书目的锁定在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将来少被人欺负这个层面上,一旦达到这个目的,就会因为上述原因放弃继续读书学习。 “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人们逐渐在许多问题上恢复常识,上述影响读书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但是不能承受之重的应试教育制度,唯学历的就业政策,越来越不堪重负的学费,以及社会浮躁的“一切向钱看”,使得当下中国出现一种奇特景象,即一方面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另一方面又悄然出现“读书无用论”和除了学生不读书的现象。2008年,全国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已从1999的60.4%下降到2007年的34%。2007年我国人均购书量不足5本,其中八成是课本教材(《人民日报》2009年4月23日)。当官者不读书,文人不读书,文化单位缺少文化人,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四》)这个深远之计是什么?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让孩子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生活本领。因此,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那就好好地劝孩子读书吧! ……
编辑推荐
至爱莫如劝子读书。孩子原本都是爱学习的,是大人的不当教育弄丢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父母的“唠叨”是未分检的经验,倾听和思考就能串出珍珠。 许国的这本《三方会谈:老师家长孩子间的教育对话》的主旨就是想和家长、老师说说心里话,我们当如何教孩子,也想和孩子说说自己昨天的心思、今日的懊恼,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