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繁华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程  页数:2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穿越时光的隧道,揭开南宋的神秘面纱。    西湖池畔的轻歌曼舞,奇巧精致的珍宝古玩,一叹三叠的宋词唱曲,灿若群星的英雄才子……更精彩的还是书中的那些事儿:面对外部的军事威胁,南宋人该如何实现复国的梦想?一位位有心作为的南宋皇帝为何最终多走向了平庸、成为不问世事的“太上皇”?南宋高度富庶的物质文化,为何无法抵挡蒙古的铁蹄而悄然玉碎?本书表现的不只是南宋王朝的奢华,还有她的挣扎、血性与骨气……    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作者简介

  张程,浙江临海人,编辑。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专业(学士、2005年)、外交学专业(硕士、2007年)毕业,现从事时事政治和历史类图书的编辑和写作工作。出版有译著《中国人本色》(中国言实出版社),专著《三国大外交》(重庆出版社)、《禅让》(线装书局)、《夺宫》(九州出版社)、《剑锋春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和《昙花王朝》(九州出版社)。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复国的梦魇  撞上大运的赵构  泥马渡康王  皇帝的心病  秦桧逃脱虎口?  夭折的复国计划  岳飞死了第二章  王朝初定  秦桧遇刺  乱世多文豪  皇帝选嗣  采石大捷  辛弃疾南归第三章  德寿宫的太上皇  皇位是飞来横财  赵构的退休生活  宋孝宗的“孝”道  家庭危机  过宫事件  绍熙内禅第四章  政治的门外汉  朱熹进了武夷山  门外汉的政治秀  陈旧的党禁  北伐是味好药  史弥远杀人有功第五章  西湖暖风熏人醉  来历不明的宋理宗  临安忘却许多愁  盛世危情  大金帝国的黄昏  锦上添花的胜利?第六章  国破伤心时  钓鱼城大捷  蟋蟀宰相贾似道  最后的硝烟  临危众生相  第七章  漂泊海上的最后岁月  扬州正气歌  风雨零丁洋  厓山的最后时刻尾声  还是宋朝的事儿附录一:南宋皇帝小传附录二:南宋历史大事年表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复国的梦魇  撞上大运的赵构  壹  赵构刚出生的时候,似乎就是个与皇位无缘的孩子。  大观元年(1107年)五月,赵构生于东京汴梁的皇宫里。父亲是宋徽宗,母亲是王妃韦氏。后代的史官拍马屁说赵构出生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来了道赤光照耀着产房,多日没有散去,意指赵构天生就有大富大贵的命运。但是史官写出来的东西是不能全信的。比如,汉朝的史官还说无赖出身的刘邦是她妈在梦中和白龙交配生下的,出生的时候雷电交加云云。请问有几个读者相信这样的“祥瑞”?在赵构之前,宋徽宗已经有八个儿子了,而且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儿子。风流的宋徽宗后宫佳丽不可计数,单单姓王的妃子就有上百人。赵构的生母韦氏只是一名不得宠的普通妃子,而且出身卑贱,赵构也只是一名普通皇子。  三个月后,赵构就被授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虚职,封为蜀国公。第二年正月又晋封为广平郡王。当然,赵构不需要真正地参政议政。他的童年是在皇宫大内度过的。他的官方传记这么评价他的童年生活: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这句话也是典型的拍马屁的话。它表明赵构从小就接受了贵族教育,至于学得怎么样就很难说了。即使赵构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史官也只能说他“博学强记,天资聪颖”。父亲宋徽宗更喜欢大哥赵桓。赵桓颇得父亲  的文采和风流,书法绘画样样精通,被立为了皇太子。  赵构深知无论能力才学,还是宗法年龄,将来都坐不了父皇的宝座,就颇有一些自甘平庸的味道。他的兴趣爱好不是吟诗作画,而是骑射。赵构早年苦练骑射,能挽起一石五斗的大弓,达到了人选大内侍卫的要求。赵构还向下人学习相马,善于区别马匹品质的优劣。他曾自负地说自己只要听到马蹄声,即使隔着墙壁他也能分辨出马的好差。几十年后,赵构在和武将们交谈的时候,还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宣和三年(1121年)十二月,将满15岁的赵构晋封为康王。一个月后,被视为成年的赵构搬出了皇宫,住进了藩王府。  命运和家人都给赵构安排了安逸的藩王生活。皇宫外面的汴梁城是个花花绿绿的大世界,住着许多藩王。充裕的财富和多彩的都市生活为藩王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汴梁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绚烂的都市。宋徽宗和蔡京、王黼、童贯等人搜尽天下财富,营造占地数十里、高百米的恢宏庄园,希望集天下美景于一地。王朝的税赋、人才和宋徽宗看中的花花草草源源不断地通过大运河、驿道汇聚到汴梁来。当时从山东搬来了一户小有名气的文人夫妇,男的叫赵明诚,女的叫李清照。他们出身官宦之家,在汴梁寻觅了一座小宅院住下,不时传出一些诗词文章。一次他们看中了一幅画,借回家来把玩了好几天,终因凑不齐买画的钱, 只好悻悻将画送回。可见当时汴梁贸易和文化之盛。康王赵构也徜徉在汴梁的繁华之中,构成了汴梁的风景之一。  贰  如此太平盛世,怎么能少得了重大武功的点缀呢?  宋徽宗也是这么想的。他登基后一直没有点像样的政绩。苦恼的宋徽宗决定通过战功来“锦上添花”。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向宋朝的世敌辽朝发起进攻。辽兵屡败。宋徽宗决定借助金国的力量,收复被辽国占据了上百年的故土燕云十六州,建立不世武功。1120年,宋金商定共同灭辽,金兵攻北,宋兵攻南。辽朝灭后,宋朝将原来贡献给辽朝的“岁币”50万贯全部献给金朝。条约签订了,宋朝应该开始准备执行了。但是宋徽宗君臣根本就没把条约放在心里。他们只想依赖金朝,乘机取利,压根没有积极作战的打算。相反,宋徽宗在第二年下令加强在东南地区搜寻花花草草的工作,加快汴梁景区的建设。王黼和李彦等人强占民田,又借口军用,搜刮民财,中饱私囊数千万贯。有人告状,他们就严刑惩治,成千上万的人因而致死。  没几天,金国的使节赶到汴梁,见状吃惊地说:“我们大金朝已经把辽国打得奄奄一息了,基本完成条约义务了。你们宋朝怎么还不出兵啊?”  宋徽宗一拍脑门,说:“哦,我想起来了。我这就出兵!”  大太监童贯率领15万大军北上,进展得很顺利,进军到北京西南的良乡才遇到辽军的抵抗。凌晨,童贯看到辽军营中火起,以为辽兵要来进攻了,竟然吓破胆,自己把营垒给烧掉,领兵疯狂南逃。喜出望外的几千辽兵乘胜追击,直杀到涿水。宋兵一路上死伤不计其数。据说,宋朝自王安石变法以来积存的军需,在这一仗中都被宋徽宗和童贯君臣给折腾光了。  童贯一直逃到雄州,才想到怎么交差的问题。他为了逃避兵败的罪责,秘密联络金军,请求金军协助攻打燕云地区。完颜阿骨打毫不含糊,亲自领兵,三下五除二就把燕云地区的辽军给收拾了。童贯又厚着脸皮向金军保证宋朝每年除向金贡献原来献辽的岁币外,再增加一百万贯作为“燕京代租钱”,请求金军将燕京交还宋朝。金兵在燕京城内大肆抢掠财物,又把城内男女掳去做奴隶,仅剩下一座被搜刮一空的城池,扬长北去。  1123年,童贯大吹大擂地进入残破不堪的空城。这时的燕京到处都是废墟。可宋徽宗不管这些,他自认为建立了不世之功,大肆庆贺。童贯上《复燕奏》,吹嘘胜利。百官纷纷上表祝贺,又立“复燕云碑”纪功。王黼、童贯、蔡攸等相关人等都加官晋爵。这边是汴梁陶醉在“辉煌的胜利”之中,那边是金国君臣在燕山以北虎视眈眈地把南边的表演当笑话来看。  金国算是把宋朝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特点给看透了。只是辽国的残余势力还没有被完全消灭,金军上下来不及对宋朝有“进一步的想法”。1125年,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被金兵俘虏,不久遇害。辽朝灭亡了。消息传到汴梁,又引起一阵狂热的庆祝活动。在辽朝的亡国贵族中有个叫耶律大石的,率领契丹遗民西迁到西域的楚河流域,建立起西辽。契丹民族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毕竟拥有耶律大石这样“真正的贵族”。幼稚随性的宋朝君臣本应该更加理性,甚至带上那么点敬意去看辽朝的灭亡。遗憾的是,宋徽宗隆重庆祝夙敌的死亡后又一头钻进诗词书画的风景中去了。  灭辽当年,金军就把铁拳转向南方。金国制定了大规模南侵计划,计划兵分两路会师东京汴梁。金兵长驱南下,势如破竹,很快兵临城下。  惊慌失措的宋徽宗不得不下罪己诏说:“多作无益,侈靡成风。利源酤榷已尽,而牟利者尚肆诛求。诸军衣粮不时,而冗食者坐享富贵……追唯己愆,悔之何及……望四海勤王之师,宣三边御敌之略。岂无四方忠义之人,来徇国家一日之急。”不管真假,宋徽宗追悔莫及,希望天下兵马勤王救驾。罪己诏的效果一时间体现不出来,金军越来越猛烈的进攻却是实实在在的。没辙了的宋徽宗决定弃城南逃。太常少卿李纲、给事中吴敏等大臣恳请固守。李纲建议:“现在情况危急,除非传位给太子,否则,不足以招徕天下豪杰勤王救驾。请皇上宣布退位,激励将士。”宋徽宗惊慌懊恼,拉着蔡攸的手说:“想不到会变成这样!”他竟然哽咽着,昏迷跌倒在床前。群臣赶忙灌药急救。  宋徽宗苏醒过来后,颤巍巍地写了一张小纸条: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处龙德宫。  叁十二月,太子赵桓即位,宣布改年号为靖康。赵桓就是宋钦宗。  第二年的正月初三,金兵渡过黄河,合围汴梁。当天深夜,做了太上皇的宋徽宗连儿子的登基庆典都顾不上参加,说了句“儿子,我去南方烧香还愿了”就带着蔡京、童贯等人摸黑逃跑了。一行人匆匆逃到毫州,再逃往镇江去避祸。  天亮后,朝野官民知道了情况,义愤填膺,纷纷揭露蔡京、童贯集团的罪恶。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指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动为六贼,说“六贼异名同罪”,要求将六人处死,传首四方,向天下谢罪。宋钦宗不得不罢免六人,任用李邦彦、张邦昌为左右宰相。李纲慷慨激昂地对宋钦宗说:“皇上如果让臣治军,臣愿以死抗金。”宋钦宗提拔李纲为尚书右丞,负责首都的防守。  初五一大早,李纲就人朝奏事。在大殿前,李纲吃惊地发现皇帝的乘舆都已装备好了,禁卫军环列左右,六宫的太监和宫女来来往往,一副皇帝出巡的模样。原来,宋钦宗看父亲逃走了也失去了抵抗的信心,早已下决心逃跑。李纲厉声对军士们说:“你们是愿意死守,还是愿意扈从出逃?”禁军的将士大多是北方人,齐声说:“我等愿意死守!”李纲又去见宋钦宗,说:“禁军的父母妻儿都在城中,岂肯离去?皇上出巡,万一禁军中途四散逃离,谁来保卫陛下啊?而且敌军已经逼近,他们知道御驾还没走远,肯定会快马急追。到时候,皇上无险可守,如何抵御?”宋钦宗觉得李纲的话有道理。皇帝此时出逃的条件已经丧失了,他只能死守汴梁了。李纲趁机传旨说:“皇上有旨,再有说出城逃跑的人,斩!”禁军兵士们都高呼“万岁”。李纲等人再拥着宋钦宗登上宣德门,向城内的百官将士们宣布,皇上决策固守,勉励将士们来了。汴梁的局势平静了下来,人们决心抵抗了。  当天,有一支金兵驾驶着数十艘火船沿河而下,进攻宣泽门。李纲率领敢死队2000人,列阵城下,用长钩搭住敌船,再投石攻打。石头不够了,军民们就把蔡京等人家中的假山砸了,搬石头来堵塞河道,加固京城各门。宋军作战英勇,打退了金兵的进攻。  对于金军来说,能够扫荡河北各州县,迅速推进到汴梁已经大大出乎意料了。他们并没有做好灭亡宋朝的心理准备。兵临城下后,金国派使臣进城要求宋朝派亲王、宰相去军前议和。宋钦宗派出了以李税为使臣,郑望之为副使的使团。临行前,宋钦宗暗地里告诉了李税、郑望之自己的谈判底线:岁币可以增加到三五百万两,额外付白银三五百万两议和。李税带着黄金一万两和酒果等就去了。金军元帅完颜宗望笑呵呵地收下黄金,提出了三项条件:索要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牛马等各万匹、绢帛百万匹,宋朝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宋朝以亲王和宰相当人质。李税、郑望之带着金国的议和条件赶紧回奏。  宋钦宗召集亲王和重臣商议。张邦昌和李邦彦两位宰相主张全部接受。既然全部接受,那么派谁去当人质呢?宋钦宗见张邦昌喊接受喊得最起劲,就说:“那个宰相的人质就由张相公去吧!”张邦昌大惊失色,又不敢不去,哭丧着脸不言语了。亲王人质由谁担任呢?当时成年的嫡系亲王只有两个人:康王赵构和肃王赵枢。赵构和赵枢也参加了会议。赵枢吓得连头都不敢抬。赵构毅然站了出来,对宋钦宗说:“敌人指定要亲王去当人质,臣为了宗庙社稷,怎么能推辞逃避呢!”宋钦宗感动得不得了。赵枢和重臣们都擦擦眼睛,重新打量起平时不起眼的赵构来。  肆  康王赵构于是作为军前计议使,宰相张邦昌为副使,出使金营去了。  来到金营后,女真士兵们没见过天朝贵胄,好奇地拥到赵构面前,品头论足。张邦昌一介书生,哪见过这场面,吓得双腿打颤。赵构毕竟练过武,神态自若。完颜宗望见宋朝的亲王肢体健壮,在凶神恶煞的女真士兵面前毫无惧色,心里开始嘀咕了:“都说中原宋朝以文立国,君臣上下整日读书作画,手无缚鸡之力。这小子怎么看起来不像是王爷啊?不会是宋朝皇帝派了一个假亲王来糊弄我吧?”宗望于是假意邀请赵构巡视军营,并客气地请赵构展示射箭。赵构不知情,连发数箭,箭箭射中靶心。金军将士一片叫好声。宗望却更加怀疑赵构是个假亲王了。  这时候发生的另一件事情,改写了赵构的命运。  使团派出后,宗望见宋朝各地勤王军队不断赶到,遂将军营北撤。宋金双方进入了战争僵持阶段。宋钦宗就召李邦彦、李纲、吴敏、种师道、姚平仲等大臣商议军事。李纲主张以逸待劳,坚壁清野,等金军粮尽力疲北撤时在中途邀击。种师道同意李纲的主张,同时认为太原、中山和河间三镇不能割让给金军。宋钦宗这时候对之前割让河北三镇的决定也后悔了,决定在二月初六日率各军向金军发动进攻。但到二月初一半夜,姚平仲突然建议夜间突袭金营,生擒宗望,迎回康王。宋钦宗希望侥幸取胜,同意了姚平仲的计划,并命李纲支援。可惜出兵前消息泄露,金营早有准备,姚平仲劫营失败,落荒而逃。  姚平仲劫营让完颜宗望震怒。他想不到宋朝竟然在和谈期间突袭,于是确信赵构是个假亲王。因为赵构如果真的是康王,宋钦宗怎么可能置弟弟的性命于不顾,冒险劫营呢?宗望怒气冲冲地质问赵构和张邦昌。赵构无言以对,而张邦昌急得眼泪鼻涕都下来了,再三为自己辩白。宗望说:“得,我也不为难你俩。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你们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换两个真的人质过来!”于是,做了20余天人质的赵构和张邦昌竟被放归汴梁了。  宋钦宗没有办法,亲自下诏书割三镇土地给金朝,并改送肃王赵枢作为人质。倒霉的张邦昌升任太宰,陪同肃王仍去金军中当人质。二月初十,金军得到三镇,又见宋朝勤王军队越聚越多,便乘势退军了。  金军撤了,宋钦宗松了口气,觉得自己侥幸得来的皇位算是坐稳当了。他下令遣散勤王军队,罢免李纲,又从镇江迎回了太上皇宋徽宗,开始享受属于自己的帝王生活了。然而,金国灭宋之心不死。他们瞄准时机,完颜宗望、宗翰、宗弼几个族兄弟尽起大军,借口河北三镇军民拒绝入金为民,重新杀向东京汴梁。这一次又是势如破竹。宋钦宗惊慌失措,召集百官商议。门下侍郎耿南仲等人主张尽快割让河北三镇,请金军撤退。谏议大夫范宗尹甚至跪地大哭,请皇上赶快割地免祸。  宋钦宗这一次又派康王赵构作使臣,王云为副使去金军求和。十一月中旬,赵构和王云到达磁州。磁州知州宗泽坚决抗金,正在修筑城防,加强战备。城中百姓抗敌情绪高涨,骂王云是卖国奸细,竟乱拳乱棍将他打死。赵构吓到了,不敢再去议和。他从宗泽那听说金军已经渡过黄河,冲向汴梁了。宗泽劝他:“肃王一去不复返,您复去何益?不要再往前走了,留在磁州吧。”磁州离金军很近,刚好知相州汪伯彦亦以蜡书传信,请赵构返回相州。赵构于是折向相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脆弱的繁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仓皇逃窜,偏居临安,在东南富庶之地,苟存延续一百多年,竟仍能成为历史上极为繁华的朝代,这真是天命如此。腐败,懦弱,无能,擅权者飞黄腾达,才俊者郁郁终生,这个短命的王朝,演绎了一曲曲可叹的悲歌。今人读之,不能释怀。
    此书以流畅的文字讲述了南宋的历史,稍嫌粗糙。但史料基本翔实,不做研究用书,是一般读者了解南宋那段历史的通俗读本。
  •   如果能全面解说一下宋朝,那这本书就更好了
  •   历史书都变成了小说了
  •   好书真实的反映了历史,看到了不一样的一面。。。。。
  •   脆弱是它的军事,繁华是其经济。如果历史有如果的话,岳飞不死的话,南宋的局面能否有一个不同的发生路径呢?
  •   粗粗读了一遍,感觉不错,是作者广读文章后精心编撰的一部南宋相关历史的小集子。虽然就像作者在最后说道的,在写作过程中借鉴了部分他人的东西,但感觉不是七拼八凑来的,而是下了不少功夫来加以融汇贯通的。感觉真的不错,值得在茶余饭后坐在书桌旁品读~~来追忆逝去的繁华和曾经的悲凉。
  •   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过好现在,展望未来。
  •   看完了,很喜欢
    只是内容比较简单,写的不深
  •   南宋庆元年间(1195年至1200年),临安城的一家小旅馆中寄宿着一个福建来的老儒,叫做陈自强。这个陈自强看着就迂腐懦弱,终日无所事事,渐渐的盘缠即将告罄。旅馆老板的脸色也日益冷淡起来。 谁想,就这个老儒陈自强,掀起了南宋政坛的一股无耻旋风。 陈自强是当朝政治强人韩侂胄的启蒙老师。陈自强听说学生发迹了,就赶到临安想沾光,但苦于无法进入韩府,十分发愁。恰巧韩侂胄在陈自强所住的旅馆订购茶叶。这一日,旅馆老板要去韩府送茶。陈自强忙说自己与韩侂胄的关系,托老板跟韩侂胄说说。旅馆老板还真说了,第二天韩府就来了一顶轿子把陈自强接进了韩府。韩侂胄正在府中会见大小官员,见老师来了,当众给陈自强行了大礼。众位官员不知底细,只好跟着对陈自强行礼。韩侂胄接着很严肃地说,陈自强学富五车,可惜人才埋没了。说者可能无意,听者却是有心。官员们回家后纷纷上书荐举陈自强,形成了一股吹捧献媚的狂潮,以至于陈自强在当年就主掌太学,四年后成为了宰相,缔造了宋朝官职升迁之最。 韩侂胄当时以外戚和拥戴元勋的身份掌握实权,不便亲自在前台担任宰相,所以设计了陈自强这个老儒来当傀儡。陈自强自然感恩戴德,唯韩侂胄马首是瞻,终日贪赃受贿不理政务。韩侂胄说“国已强”,陈自强就说“国已强”;韩侂胄说“金人可伐”,陈自强忙点头说“金人可伐”。一次临安大火,陈自强贪污所得全部被烧。韩侂胄提议为“陈相”募捐,并带头掏出一万钱,朝野官员纷纷跟捐。最后陈家收到的捐赠是火灾损失的两倍。陈自强痛哭流涕,跪地高呼昔日学生为“恩父”。 翻遍《脆弱的繁华:南宋的一百五十年》一书(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张程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文人无耻的类似事例。全书写了岳飞之死、意志消沉的历代太上皇、蟋蟀宰相和朝廷覆亡前的“临危众生相”等等,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跛脚王朝”。宋朝是对知识分子最宽容,最厚待的朝代,也是文人责任感最弱,骨气最软的朝代。《脆弱的繁华》认为恰恰是文人无耻造成了王朝的“跛脚”,将文人无耻列为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南宋正是因此在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表象下藏着致命的脆弱,最后被元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亡的。 有关南宋灭亡原因的争论是历史学界的永恒话题之一,相关争论从元朝建立之初就开始了。将南宋骤亡归咎于文官集团的无能和腐败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文人们的问题不是南宋颠覆的主因,认为主因应该是南宋军事力量的薄弱,是宋朝赖以立朝的“抑武重文”、“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或者认为南宋的灭亡是孱弱的农耕王朝相对于北方狂飙的草原王朝的失败。王朝灭亡的原因一定要从王朝内部来寻找。在社会精英分子都进入科举和仕途的年代,文人和文官集团的质量就决定着王朝运行的质量。文人硬气了,清明了,朝廷的风气也就肃清了,具体的政策措施都是可以实事求是地调整的。南宋末期重臣文及翁登第后与同年进士一起游览西湖,填了一首《贺新凉·游西湖有感》,一开头就是:“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屈辱南渡后,宋廷围绕着“一勺”大的西湖吟诗作画,狎妓游玩,过着歌舞升平的生活。年轻的文乃翁承认“余生自负澄清志”,初入仕途的时候也向同僚感叹“千古恨,几时洗?”若干年后,文乃翁成为了朝廷的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位极人臣,却在元兵将至的朝廷紧要关头,弃官而逃。文乃翁的蜕变是南宋文人状态的写照。优厚安逸的生活让文人们追求的不是精干、硬朗和感恩,而是金钱和地位,考虑的是怎么扩大家族名望、编织富贵关系网。名利考虑多了,束缚也就多了,将把王朝命运放到个人名利之后了。这的确是造成南宋王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主因。 耶鲁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说好的历史作品应该类似吸引人的长篇小说。近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通俗历史作品。这些图书贯彻史老的观点,历史联系现实,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述历史,越来越好看了。在写作上,《脆弱的繁华》继续了这股历史图书热潮中文学铺陈、小说笔触和“抖包袱”的手法,用通俗的笔触全景式地重现了南宋的一百五十年历史。同时,作者在写作上非常注重历史细节的挖掘。比如作者讲述的史弥远征地、秦桧科举舞弊、文天祥因字(宋瑞)夺冠等细节很容易得到现实生活中读者的共鸣;再比如作者根据纪传体史书重视纵向罗列的特点,横向比较书中人物的年龄、性格,分析横向事件的先后,令人读来另有一番滋味。 一本好的历史书,应该在轻松阅读之余能给读者现实的启迪。《脆弱的繁华》能带来这样的效果。它告诉我们,经济的繁华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更重要的是营造“人心的繁荣”和精英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转载自豆瓣读书)
  •   没有惊喜,却也不乏历史的精彩与沉重
  •   了解历史,可以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