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安徽人民  作者:王先俊  页数:294  

内容概要

本书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野,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等问题的阐释为立论基础,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进程之中,依据党的历史文献,观照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研究动态,系统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等问题,充分展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贡献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

作者简介

王先俊,男,1962年6月生,安徽霍山人。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研究会理事,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党建研究会、陈独秀研究会理事;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 《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毛泽东思想论坛》、《党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邓小平建党思想研究》(合著)、《邓小平与中共历史学》(合著)、《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合著)、《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合著)、《中国民主建国会》(合著)、《九十年代的两岸关系》(合著)、《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合著)等9部,主编和参与编撰专业工具书、教材7部,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教研课题9项,获省(部)级奖励6项。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解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的“中国化”解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指导理论第五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执政党建设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附录: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评述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与可能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特点 四、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五、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 六、关于怎样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本书总的想法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野,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进程中去考察,进而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贡献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有必要首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等问题进行阐释,这是本书立论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解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迄今为止,理论界和学术界对这一概念内涵的解读并不一致。这一方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身的复杂性,而另一方面这种结果则不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推进。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是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拟将这几个概念联系起来分析,以求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内涵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首先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两个概念提出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根据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与接触到的有关文献资料,其情形大致如下:  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来说,早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就已提出。1919年8月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就指出:“我们最近发表的言论,偏于纸上空谈的多,涉及实际问题的少,以后誓向实际方面去作。”“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例如民主主义的理想,不论在哪一国,大致都很不同。把这个理想适用到实际的政治上去,那就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有些不同。社会主义,亦复如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这里已蕴涵着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萌芽。1920年底恽代英在给刘仁静的信中说:“我们的任务,在寻求一个适合国情,而又合于共产主义的方针来。”1921年张太雷指出:要“把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方法正确地运用于各国具体特点的基础之上”。1924年恽代英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自然要根据中国的情形,以决定中国的办法”。1927年瞿秋白指出:“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断不可一日或缓。”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进一步明确。1929年在毛泽东起草的红四军党的九大的决议中,在讲到如何纠正主观主义时提出:(1)教育党员用马列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2)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陷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1930年由他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通篇反对教条主义,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论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原则的先导。1935年遵义会议后到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这一思想原则,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上取得重大进展。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撰写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著作,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代表着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也是毛泽东在哲学、政治科学、军事科学方面光辉的理论基石。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在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之前,已有了较为充分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准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就是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我们必须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上有议论,说“三个代表”是全民党理论等等。我个人认为,这种议论不能无视,要予以理论上的回答、实践上的回答,这也是有助于完整准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