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吴永贵 页数:65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历史时间为经,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纬,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大背景下,对民国各个时期的出版历史现象和出版活动进行全景式的阐述。对民国三十八年的图书业历史,从行业经济史和出版文化史两个维度,进行宏观把握与概括。同时对有影响的出版机构和出版人物个案进行了微观研究和分析,对出版活动过程中商业利益和文化价值之间的平衡关系,给予了特别关注。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业源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事业,既探讨绍往,亦昭示先机,有细致深入的论述。
作者简介
吴永贵,男,1968年10月生,安徽枞阳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安徽大学图书馆学学士学位,1997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学位,2002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自1997年迄今,任教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研究方向:民国出版史、当代出版史、出版文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晚清时期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一、 教会出版与新式出版的开篇
二、 洋务派译书与新式出版的官办
三、 民营出版机构的崛起
四、 民营新式出版业主体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
五、 出版业近代化转型因素(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六、 出版业近代化转型因素(二):出版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改善
第二章 民国时期出版业的发展历程
一、 “五四”新思潮下的出版变革
二、 民国出版业的黄金十年
三、 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衰落与出版人的文化努力
四、 战后出版业的重建与挫折
第三章 民国图书出版的学科分布与区域布局
一、 图书出版物的学科分布
二、 上海,全国出版的中心
三、 战前的几个出版次中心城市
四、 抗战时期的出版新据点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七大书局
一、 商务印书馆
二、 中华书局
三、 世界书局
四、 大东书局
五、 开明书店
六、 正中书局
七、 文通书局
第五章 其他有影响的中小书局
一、 新潮社
二、 北新书局
三、 亚东图书馆
四、 泰东图书局
五、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六、 文化生活出版社
七、 上海杂志公司
八、 桂林文化供应社
九、 永安改进出版社
第六章 大书局重要出版人物列传
一、 张元济:在出版中安身立命
二、 王云五:杂家做成大出版
三、 高梦旦:备受朋友怀念的出版智者
四、 陆费逵:人格力量辅佐出版管理
五、 舒新城:《辞海》出版的功臣
六、 黎锦晖:且歌且舞且编书
七、 钱歌川:文学生涯从中华书局开始
八、 沈知方:纵横书业的经营奇才
九、 章锡琛:可敬的精明与气度
十、 夏丏尊:不改教育家本色
十一、 叶圣陶:“开明风”的代表者
十二、 华之鸿:创文通书局留香西南
十三、 曾在大书局供职的编辑出版人传略
第七章 其他编辑出版人物列传
一、 鲁迅:真为文艺尽力的高明编辑
二、 巴金:多年不拿分文报酬的义务总编辑
三、 张静庐:四马路出版界的霸才
四、 沈松泉:与新书业有功之人
五、 汪孟邹:出版行走于文化风云人物之间
六、 汪原放:标点校勘古典小说第一人
七、 伍联德:一个创业青年的书业传奇
八、 赵家璧:邀约名家书稿的能手
九、 张竞生:既开风气也为先
十、 其他编辑出版人传略
第八章 编辑出版工作
一、 选题与组稿
二、 装帧与印刷
三、 发行渠道与发行方式
四、 推广与宣传
五、 非主体出版物市场
六、 书评活动
第九章 书业经营与管理
一、 组织形式
二、 机构设置
三、 人员构成
四、 制度管理
五、 融资方式
六、 多种经营
第十章 出版法律与出版管理
一、 各时期《出版法》的制定
二、 书刊查禁的层出不穷
三、 原稿及教科书的预先审查
四、 各时期《著作权法》的颁布
五、 各种类型的版权纠纷
六、 书业同业公会组织的出版管理
第十一章 教科书出版
一、 教育变革与教科书出版商机
二、 审定制与部编制
三、 出版竞争与教科书进步
四、 教科书的快编快改与多级多元
五、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大学教科书的编印
第十二章 各类型图书的出版
一、 古籍的出版
二、 工具书的出版
三、 丛书的出版
四、 儿童读物的出版
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业
一、 中国共产党出版事业历程
二、 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出版机构
三、 苏区出版机构
四、 延安及陕甘宁边区出版机构
五、 其他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出版机构
六、 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编辑出版机构
七、 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与新知书店
八、 韬奋精神,一脉出版思想的富矿
九、 徐伯昕:同样是出版事业楷模
十、 胡愈之:不断创造文化新据点
十一、 中国共产党编辑出版人传略
章节摘录
民国时期先后出现的七大出版机构 在民国时期的书业界,有五大、六大、七大出版机构之说。这里的所谓“大”,是根据当时各自在全国教科书的市场份额来排名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店,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期的五大教科书出版商,其总部均设在上海。到抗战前,南京有正中书局的崛起。正中书局挟官书局之威,在教科书出版上迎头赶上,被时人称为第六大书局。迨至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为了推行国定本教科书,指定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正中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店,以及贵阳的文通书局等七家出版单位,在重庆联合组成“国定本中小学教科书七家联合供应处”(简称“七联处”)。于是,又有七大出版机构之说。本章所论述的七家出版机构,即取此说。所叙说的内容范围,也涉及各出版机构的各个方面,并不仅囿于教科书出版一途。 一、商务印书馆 在近现代出版史上,商务印书馆确值得后人关注和研究,这不仅仅因为它在清末很短时间内,就迅速崛起成一个庞大的出版帝国,还因为这个帝国历数十年而不倒,一直以全国第一大出版机构的地位,贯穿于整个民国时期。这是很不容易的。民国时期政局的动荡,曾让它与之一起沉浮,甚或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思潮的起伏,也曾把它推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同业的竞争,让它总是作为被人追赶和力图超越的目标;而自身的改革,也曾是那样的阻力重重。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中,商务印书馆显示了它的韧性、智慧和勇气,为后人树立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出版环境下,一个大书局如何保持活力的典范。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