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祝彦 页数:24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近代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根据权威人士的估计,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力度的条件和能力;同时也指出,中国城乡差别在近30年来并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有学者形象地比喻道: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可见问题十分严峻。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最终有赖于中国8亿之多的农民的小康。因此,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出于对时代的正确把握,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以及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都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农村问题的高度重视。 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民国乡村的建设运动作了回顾和阐述,具体内容包括阎锡山与山西村制改革、梁漱溟与邹平乡村建设、晏阳初与定县平民教育、黄炎培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及徐公桥实验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祝彦,江西省新干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毛泽东思想教研室副主任。曾就职于江西新干县教师进修学校、吉安师专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单位。主要著作有《抗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人物》(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长征故事:红—方面军》(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晚年陈独秀(1927-1942)》(人民出版社,2006)等。
书籍目录
导论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 二、“救活农村”的不同模式第一章 阎锡山与山西村制改革 一、“山西王”阎锡山 二、用民政治 三、推行“六政三事” 四、改革村制 五、行政之本在于村 六、阎锡山喟叹:“我辈从前终日汗劳,真可谓白费力三字”第二章 梁漱溟与邹平乡村建设 一、“最后的儒家”梁漱溟 二、投身乡村建设的初衷 三、乡村建设的初步尝试 四、轰轰烈烈的邹平实验 五、梁漱溟感慨:“未能为地方造福,思之歉然”第三章 晏阳初与定县平民教育 一、“国际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 二、致力于民族再造 三、定县模式 四、晏阳初悟道:“要真正改变广大农村的面貌,还得有现在的制度”第四章 高阳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及无锡实验 一、民众教育家高阳 二、从乡村工作人手,以复兴民族 三、辅导地方自治 四、传播农业科技,促进农村文明第五章 黄炎培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及徐公桥实验 一、职业教育家黄炎培 二、期以教育之力,改进农村一般生活 三、徐公桥实验 四、实验成效第六章 陶行知与乡村教育 一、平民教育家陶行知 二、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 三、晓庄模式 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第七章 江宁县政建设 一、一国民政府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 二、改革地方行政 三、发展乡村教育 四、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五、复兴县域经济 六、“用政府的力量,去推动乡村”的结果结语 一、为何“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 二、走与农民相结合的道路的现实启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阎锡山与山西村制改革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阎锡山在山西省内推行的村制改革,是以地方实力派政权的倡导推动的,不同于梁漱溟与晏阳初等学者的实验,也有异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的江宁等县的县政实验,成为此次运动中的一支“异军”。其起步早,措施硬,效果不错,颇具特色。 1917年9月3日,北京政府任命阎锡山为山西省长,从此,他既是握有军事实权的督军,又是握有山西行政实权的省长,将一省的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成为“山西王”。此时,阎锡山提出“保境安民”的策略,不再参与军阀混战,保持中立,经营山西,推行村政建设计划,兴办近代工业,积极发展山西地方经济文化事业。 由于阎锡山的村制改革也是梁漱溟等倡导的乡村建设中的一个内容,因此阎锡山的实践及其成功经验,引起村治派人士的关注,他们有的应邀,有的则是自己主动到山西省考察村制改革情况,学习其经验。可见其在当时社会所引起的反响。 一、“山西王”阎锡山 阎锡山(1883—1960),字百川,别号龙池,出身于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永和堡一个地主兼商业高利贷者的家庭。1902年,阎锡山考入山西武备学堂,1904年被清政府选送日本学习陆军,1905年在日本加入了同盟会和“丈夫铁血团”,1906年奉孙中山之命回国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