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出版时间:2009-01-01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卢公明  页数:434  字数:404000  译者:陈泽平  
Tag标签:无  

前言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原创性著作。中国是一个最古老、人口最多但却最少为外界所了解的国家。本人要描述这个民族的许多特殊习俗,介绍中国人的各种思想观点,以及他们自己对这些习俗由来的解说。如果本书在描述事实方面带有偏见,使之蒙上了不恰当的色彩,或书中出现任何不符合事实的陈述,没有人比笔者更为遗憾了。本书中三分之二的内容曾在1861-1864年的几年间,以匿名书简的形式,发表在香港的一家报纸《中国通讯》上,以《中国人速写》为专栏标题。去年本人暂时返回美国期间,在几位中国经历最长、最有才智的英美人士强烈建议下,笔者把已发表的和尚未发表的书简作了整理、删减,以章节形式编撰起来,作为“关于中国人的社会、宗教和思想感情的详尽可靠的资料”系列丛书之一出版。如果有条件,本来还应该在出版之前对全书的词句方面做更多的润色修饰。本书目前这个样子,谈不上有什么文学性,只是对中国人社会生活的特点和重要方面做一个朴素的、不加修饰的描述。尽管本书所描述的主要是福州以及周边地区的情况,但其中许多对社会习俗和迷信活动的具体描述,大体上可以套用到中华帝国的任何其他地区。以往关于中国问题的著述中存在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作者往往把自己所观察的那小一块地方的情况当作是整个中国的普遍情况来叙述。事实上,中国各地区之间的习俗差异就像在不同纬度上的农作物差异一样,或像欧洲各国的习俗差异一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试图全面描述整个中华帝国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书并要做到符合事实,或许只能在有限的几个方面做出模糊的概括。本书中的插图有些是根据风景照片描画的,有些是中国画家的速写。行文中引用的中文词语主要是根据福州方言的发音用拉丁字母拼写,一般不加声调符号。有些词语是按照官话发音拼写的。本书将向细心的读者展示中国人生活习俗的诸多方面。读者很可能会对那些荒谬的迷信习俗、那些既没有道理也没有用处的道德说教感到厌恶,您也应该知道,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被孔孟之道束缚着,稍后又受到佛、道两教的强烈影响,荒谬的、迷信的、陈腐的思想和习惯在整个国家泛滥成灾,就是必然的结果。

内容概要

卢公明,19世纪著名的美国传教士。本书从社会政治、经济、民间信仰、习俗、宗教、教育、科举等各个视角,极其翔实地对福州进行多方位的记录和描述,许多珍贵史料首次公开发表,并配有136幅插图。本书代表着当时西方对中国社会生活最高的研究水平,长期被奉为汉学研究经典。由于在华传教的需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等领域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本书是一个西方传教士对晚清福州社会历时14年的精密观察的结果;是西方汉学界推崇备至的中国人生活记录权威著作;是福州民俗文化的里程碑著作140年后绝世再现;是对福州民俗的历史轨迹全面重新审视。它被“美国各大学研究中国问题的机构视为经典”,“在西方很有影响,曾多次再版。”

作者简介

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1824—1880)为19世纪居住在福州的美国传教士。他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历时14年细致而持久的社会观察。并于1865年整理出版本书。本书从社会政治、经济、民间信仰、习俗、宗教、教育、科举等各个视角,极其翔实地对福州社会进行多方位的记录和描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福州概览  ·省城福州  ·闽江两岸  ·对外贸易  ·街道与民居  ·旅游名胜  ·居民与旗人  ·语言文字  ·教会第二章  农业社会  ·气候与农作物  ·饮食习惯  ·粮食生产  ·茶叶生产  ·其他生产第三章  婚嫁习俗(上)  ·合婚  ·婚礼前  ·婚礼日  ·清回门第四章  婚嫁习俗(下)第五章  保育习俗  ·求予  ·分娩  ·周岁前  ·儿童期  ·孝顺第六章  疾病习俗第七章  丧葬习俗(上)  ·哭别  ·设灵堂  ·报亡与吊唁  ·做七  ·三年烧祭第八章  丧葬习俗(下)第九章  祭祖习俗  ·神主牌  ·裥堂  ·参观祠堂秋祭第十章  宗教  ·佛教  ·道教  ·儒教  ·尼姑第十一章  民俗信仰(卜)第十二章  民俗信仰(下)  ·迎五帝与出海  ·受崇拜的动物第十三章  官场(上)  ·主要官员  ·官府事务  ·处分  ·告假第十四章  官场(下)  ·褒奖  ·衙门规矩  ·刑罚  ·违法犯罪第十五章  国教  ·官方祭祀  ·文庙  ·秋祭  ·国丧第十六章  科举考试(上)  ·学校  ·童试  ·进学第十七章  科举考试(中)  ·乡试第十八章  科举考试(下)  ·防作弊  ·考官作弊  ·考牛作弊  ·武科第十九章  年节习俗(上)第二十章  年节习俗(中)第二十一章  年节习俗(下)第二十二章  特殊的鬼神迷信  ·祭鬼魂  ·请神谕  ·祈雨  ·请包——迷信爿俗剖析  ·请茶及其他第二十三章  商业金融  ·掮客  ·钱庄  ·货币  ·互助会  ·行会  ·敬鬼神  ·其他各种商业习俗第二十四章  行善积德(上)  ·劝世文  ·敬惜字纸  ·育婴堂  ·敬节堂  ·父母会第二十五章  行善积德(下)  ·不杀生  ·吃素  ·不杀牛  ·行善第二十六章  社会习俗(上)  ·缠小脚  ·溺女婴  ·蓄家奴  ·民间社团第二十七章  社会习俗(中)  ·生日  ·宗法  ·饮酒  ·礼尚往来第二十八章  社会习俗(下)  ·剃头和辫了  ·境社  ·麻风  ·乞丐  ·龙凤第二十九章  其他习俗  ·杂耍  ·赌博  ·滑稽剧  ·运动  ·演戏  ·牌坊  ·雷电  ·送别  ·回扣第三十章  吉凶  ·辟邪  ·蛊  ·吉凶第三十一章  卜算  ·算命  ·择口了第三十二章  鸦片  ·吸鸦片  ·鸦片的危害性  ·戒鸦片药  ·鸦片与福音第三十三章  北京一瞥  ·旅途  ·北京城  ·名胜  ·首都后记

章节摘录

祭祀祠堂建立起来后,要建起一笔永久性的基金,用基金产生的利润来支付年内各项祭祀活动的费用。这笔基金通常包括可供出租的田地、房屋、店面等。除非族内长老们一致同意,这些资产是不能让售的。族内地位比较高的几个家庭轮流经营祠堂事务,每家轮值一年。除非另有协议规定,通常一年内族产的经营收入归轮值者所有,常规祭祀活动的所有花费也由他负责提供。如果有修缮祠堂等大笔支出,再由大家商议公摊。祠堂的正常年度支出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富裕家族的祠堂通常有专人住在祠堂内负责日常清扫维护。此人必须记住所有神主的忌日,按时在该牌位前烧香烧冥钱,有的还需要置办酒菜上供。除了烧忌日,最初建立祠堂的人还会定下一些特别的日子必须祭祀,后代子孙就有义务遵循这样的规定。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则由族内长者商议哪些日子需要祭祀,以及如何祭祀。福州地区的祠堂一年中通常要祭五六次:1.正月初三或初四开祠堂,烧新春头炷香。2.正月初四或初五,族人团拜。各家的代表在祠堂大厅里祖宗牌位前站成一圈,面向神龛,在号令下双手合掌鞠躬,然后就在祠堂内饮宴。3.正月十一至十五的晚上“伴灵”。祠堂内灯火通明,族内每个成年男人在祖宗牌位前点两根大蜡烛,当年轮值祠堂事务者的蜡烛放在正中间,还要烧大量冥钱。祭过祖宗之后,在祠堂内饮宴。4.农历二月的某个日子春祭,供荤素菜肴等,也比较隆重。5.农历七月中旬的某个日子,供荤素菜肴,供品中一定要包括两只鸭子和一个西瓜。烧冥钱冥衣。

后记

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国门逐渐打开。福州,作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开始步人中国近代化进程城市的行列,也开始进入了西方传教士的视线。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接踵而至,福州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基督教在华传播的重要地区。这众多的西方传教士之中,就有一位美国人:卢公明,他是19世纪福州地区最著名的西方传教士。1850年5月31日,卢公明从波士顿出发,费时一百八十六天,远涉重洋抵达福州,开始了他对福州长达十四年敏锐而持久的社会观察。1865年,卢公明根据其在华经历,在美国出版发行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书。该书一经出版,即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对该书的学术价值作出积极的评价。该书至今仍被西方汉学界公认为是记录19世纪中国人社会生活方面取材最为丰富的一部著作,“是一部最好的和最具综合性的著作”,奉为汉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书从政治、经济、民间信仰、习俗、宗教、教育等各种视角,极为翔实细致地对福州社会进行多方位的观察和描述,为我们了解晚清福州以至中国社会的全貌提供了另一种的文化视野。作者以敏锐犀利的洞察,生动细腻的笔法,真实再现福州社会生活的大量细节,其众多资料在现存的各类福州地方史志、文献典籍中所未有。本书的出版对观察研究晚清时期福州社会生活、民俗信仰的流变,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我社长期致力于福建地方文化的整理与普及工作,出版成果良多。鉴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书重要的出版价值,我社组织力量翻译出版中文版本,以飨读者,使这部一百四十年前的重要著作得以和广大读者重新见面,也可以让读者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了解百年前晚清福州的社会生活。基于作者的传教士身份,卢公明自然难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书中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介绍有的与事实有点出入,有的评价未免片面和肤浅,对中国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的态度,表现出作者身为西方人的傲慢和优越感,以及宗教排他性。但所有这一些,都瑕不掩瑜,不能掩盖该书重要的出版价值。除一些不必要的篇幅外,我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面貌,相信读者的慧眼能够加以鉴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是一部很好的著作
  •   看到我家乡一百多年前的风貌,觉得很亲切。给我的母亲看她更熟悉。这是了解家乡历史风土人情的好书。
  •   闲读
  •   内容不错,国内这方面书很少
  •   觉得翻译的有些地方明显有错误,希望能出英文版本
  •   看介绍还不错,书籍内容极其一般,不值得买的。
  •   当初买这本书是为了写人文课的论文,但最终没用上。这个美国传教士写得很仔细,这本书是难得一见的可以用来研究晚清中国社会的资料,虽然写的是福州地区的风俗习惯,但以小见大,从中也能窥探出中国当时的现状。
  •   不过外地朋友也许会看不懂,因为里面有很多专有名词是福州话的音译,呵呵,建议本地朋友购买
  •   由于近百年的社会动荡和变革,哪怕是作为福州本地土著也对之前的历史知之甚少,感谢西方人事无巨细的实证精神,给我们回顾或者研究一段历史留下了文本记录,中文版的出版也解决了资料缺失的问题,翻译质量也不错,值得推荐。
  •   不错 不错,了解一下老福州的历史,就是图片太少,要是有照片那就更好了
  •   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客观值得借鉴。尽管说的是一个远离首都的城市,但是从侧面很好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很客观,不偏激。他还是格致中学第一任校长哦
  •   我也是福州的,刚买了这书,不过还没看完。这本书不错,让我们福州人更加了解150多年前的家乡面貌,很多风俗到现在都消失了。觉得很新鲜,但是这本书插图太少。感觉不够直观。
  •   作为一个福州人,看到这样的书真高兴。让我能了解家乡的历史。买了本送老爸,他喜欢得不得了。刚好,92岁的表伯从美国回来探亲,老爸把书转送给了他,老人家也很喜欢这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