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福建人民 作者:王跃生 页数:23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最近两三年所写的经济学随笔、经济评论的结集。 经济学是当代显学,经济学家也成为当前最具有影响力和最有争议的群体之一。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议论千头万绪,但最大的争议莫过于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看待世界的角度,以及他们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作者认为,经济学既是一门科学,是分析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有用工具,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看待世界与思考问题的方式。作为科学的经济学也许可以与大众无关,可以是抽象、纯粹、超然的,但作为意识形态和思考方式的经济学,则与社会民生、大众福祉息息相关,必定是琐碎、具体和世俗的,需要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本书的内容,就体现了作者以经济学的方式解析现实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社会关怀。
作者简介
王跃生,1960年出生于北京,1979年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读书,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等。
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转轨的国际比较、企业理论与国际企业制度以及当代国际经济。近著主要有《市场经济发展:国际视角与中国经验》(2006年)、《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2005年)、《大波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2000年,主编)、《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改革成本问题研究与国际比较》(1999年),还著有《经济学:愉快的通行证》(2002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000年)、《立足于现实的思考》(2000年)等经济学随笔集,并在《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读书》等刊物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
书籍目录
经济学随笔:商业社会何以“齐家” 有用的“经济直觉” 谁来为环保“埋单” 学外语的成本收益 着装的文化 废电池回收中的经济思维 拉弗曲线与高速公路收费 再谈北京堵车与资源配置 商业社会何以“齐家” 保姆的经济学分析 “套牢问题”与合作竞争 从一张火车票的转让看信用缺失 陷阱密布的购房合同 走出拆迁的两难 虚实之间 “文学的观光客”与“道德的十字架”经济时评:制度分析与现实关怀 汽车业的“繁荣”与“虚火” “刷卡风波”的市场解决 垄断收费与政府的作用和不足 是超越低成本模式的时候了 制度分析与现实关怀 股市:为何信心不足? 回归股市的本真 MBO的“迷思” 正确认识经济转轨的社会成本 企业两权融合趋势之我见经济学家:“修桥铺路”是为善举 经济转轨与经济学家 闲话“主流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修桥铺路”是为善举 解析“梁小民现象” 经济学家:入世的还是出世的? 在理论的此岸与现实的彼岸之间 让财富体现价值 俄罗斯需要多少艺术家? “谁来吃午餐?”经济书评:经济学是一盘家常菜后记
章节摘录
经济学随笔:商业社会何以“齐家” 有用的“经济直觉” 同事李教授翻译出版了一本国外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送我一册。他特别向我介绍,废书的特色就是把历来以严谨、繁复、深奥和数学化著称的微观经济学通俗化,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或者说学会用经济学的思想思考。这一点与我的偏好颇为吻合,因为我一直以为,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是一种技术分析方法,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方式。遇事喜欢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使其成为一种习惯,这就是“经济直觉”。当然,光有“经济直觉”成不了经济学家,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他们并不打算做经济学者,但又生活在商业社会当中,需要一些经济思维,此时,具有“经济直觉”就已经够了。反过来,即使是经济学的专业学习者,光有经济理论和模型,不会用经济学的思想思考,则只是“书蠹” 一个,百无一用。 但是,经济学体系庞大繁杂、经济学原理千头万绪,普通人应该从何学起?什么是最重要的经济思维?什么是普通人要掌握的经济思维呢? 先说两个小故事。这有助于理解经济思维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思维方式。 不久前参加一个饭局,席间不知怎么就说起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国家对公务人员以及教师的普通话考试问题。在场的多数人都认为,教师必须会讲普通话,否则不能当教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