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6-1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范正义 页数:436 字数:33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尽管功能论与冲突论在研究视角上存在着极大的反差,但在有关人类社会与人类行为的结构主义观上,却持有一致的看法,它们均认为“社会结构应被视为这样一种社会事实,即它在个人之外却又控制着个人的行为”,而个人的行为“主要是非个人所能造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力量的产物”。②社会学的这种结构主义的视角给我们以启发:有史以来保生大帝信仰涉及的各种人群的行为与活动,并不是行动者本人的一己之愿,行动者的这些行为在更大程度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社会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力量型塑后的结果。
作者简介
范正义,1974年生,2001年7月于福建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于厦门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宗教文化研究所。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史学月刊》、《厦门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神圣的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保生大帝信仰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第一节 发掘历史上的尘积--保生大帝信仰的起源辨析 第二节 神话中的历史--保生大帝信仰形态的发展演变(上) 第三节 历时性的信仰空间--保生大帝信仰形态的发展演变(下) 第四节 拨云见日--保生大帝信仰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第二章 王朝、地方官府与民间社会:三重互动中的保生大帝信仰 第一节 和谐的互动音符--南宋时期王朝、地方官府、民间社会与保生大帝信仰 第二节 祀典,抑或淫祀?--明清时期王朝、地方官府、民间社会与保生大帝信仰第三章 东、西祖宫之争与信徒“祖宫记忆”的塑造 第一节 从“西宫”到“祖宫”的演,变--历史上的东、西祖宫之争与“西宫一祖宫”记忆的形成 第二节 历史余音的现实回响--当代东、西祖宫之争话语的抬头 第三节 集体记忆的塑造与地方权力话语的竞争--东、西祖宫之争的文化透视第四章 闽台保生大帝信仰的庙际网络 第一节 东、西祖宫与同祀宫庙的庙际交往--东、西官进香添油账簿与进香预约单之分析 第二节 五世同堂--宝泉庵庙系在庙际网络中之角色 第三节 民间团体与信仰网络--台湾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的个案研究 第四节 权力、利益与网络--保生大帝信仰庙际网络的文化解读结语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她们发出的声音很难在历史中留下显著的印记,但是在娱乐指南、逸事集锦、小报闲谈、禁止妓女沿街拉客的规定、医生和社工撰写的性病传播报告、援救被诱拐妇女的机构记录、对妓女痛苦的小说化描述,以及中外改革者关于取缔还是合法化妓女的争论等外界人士撰写的材料中,会隐约透露出她们的微弱声音。贺氏认为,妓女的声音有可能在社会的泥沼中被其他声音所污染,“但是通过探究妓女声音与其他声音之间的微妙互动关系,同样能逼近复原妓女发出的原声,关键在于要辨析清楚各种噪声进入的方式与区别,并予以分类和界定”。更为重要的是,在作者看来,“妓女本身是否有一个能自主发出声音的主体性,反而是不重要的,我们跟踪的正是其在权力网络中所表现出的关系性特征”。所以贺氏整部著作讲述的其实就是妓女形象如何被各种声音反复塑造和转换的奇妙经历。①在研究保生大帝信仰的论文里,参考一部讲述妓女故事的著作,看起来似乎有亵渎神圣的嫌疑。不过,这样的排比却带来理论上的灵感。依循贺氏的视角,我们可以对历史上那些与祖宫之争似乎渺不相涉的资料加以重新审视,离析出资料提供者的各种“污染”性因素后,还原历史上祖宫之争的原声。当然,还原祖宫之争的历史原貌只是我们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对资料提供者“污染”祖宫之争原声的过程作一历时性的考察,他们采取什么方式“污染”原声?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其结果如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追踪、探讨,可以发现,在保生大帝信仰的历史发展中,各种地方性话语介入并支配着祖宫之争的进程,并塑造了信徒的“祖宫记忆”。
编辑推荐
台湾海峡两岸的福建、台湾以及相邻东南沿海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最活跃地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区域。这种区域特征,孕育了富有海洋文化气息的经济社会人文特征,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祖先的传统是值得骄傲和自信的,海峡两岸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是割裂不断的。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的学术探寻,为我们的家园寻求更多的文化认同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