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9-2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扬忠 页数:45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中作者不仅翔实地考察了唐宋词流派演变的“过程”,还着力揭示出唐宋词流派形成与变化的历史动因。著者在《自序》中说,他想“着重考察唐宋时期哲学、政治、宗教、社会习俗、民族心理等等如何深刻地作用于不同的词人们,又如何影响不同的词人群的创作观念与审美情趣,以造成唐宋词风格与流派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作者的这种写作意图在全书中得到了切实的体现。每个时期流派产生与更迭的原因,书中都有透切的分析。如对北宋前期晏欧为首的尚雅词派和柳永为代表的俚俗词派形成的原因,书中分别从当时歌舞享乐的社会风气、燕乐新声盛行、“独重女音”的音乐文学审美时尚、都市文化的繁荣与士大夫传统意识之间的对立与调和以及歌词的演唱者、传播者歌妓参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至于稼轩词派,则是由于派中人共同的思想基础与审美情趣,即政治与文学的双重因缘促使他们自觉地凝聚成一大流派。而南宋中后期的苟安时局刺激了宴乐之风的复盛,从而为新的流派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气候环境;而词坛复雅之风的盛行则促成了讲究音律、标举风雅的姜张词派、学清真派和梦窗派的兴起。因此,刘著不只是集成式的梳理出唐宋词史有哪些流派,还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当时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流派以及流派更迭演变的深层原因。就文献资料的积累和理论学识而言,刘著已经达到了本世纪研究唐宋词流派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水平。
作者简介
刘扬忠,1946年生于贵州大方县。1968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任中学语文教员近十年。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吴世昌先生,专治唐宋诗词。198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工作。
现任该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遗产》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等,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兼搞诗词创作以词学研究成果为多。现已出版13种著作:《稼轩词百首译析》《宋词研究之路》《辛弃疾词心探微》等。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总论:关于建构唐宋词流派史的理论思考和基本设想 第一节 文学流派在任何文学里都是一种普遍的存在 第二节 历史的回顾之一:传统的“豪放”、“婉约”两分法 第三节 历史的回顾之二:自宋以来的诸家源流派别论 第四节 辨析唐宋词流派的理论标准和历史依据 第五节 唐宋词构体衍派的特殊背景及其大致流派类型第二章 初显流派端倪的晚唐五代词 第一节 孕育词体文学的文化土壤 第二节 审美时尚与“正宗”词风的代表者 第三节 五代词坛另一派——南唐君臣词人群体第三章 宋代审美时尚及北宋前期雅俗二词派 第一节 宋初六十年词坛的沉寂及其主要原因 第二节 影响北宋词风格流派总体格局的多种社会文化因素 第三节 宋词流派初分:晏欧台阁词风与柳永俚俗格调的对立 第四节 以二晏一欧为骨干的北宋江西词派 第五节 俚俗词派的开山祖——柳永第四章 新体新派迭起的北宋中后期词坛 第一节 东坡体——完整意义上的士大夫之词和诗人之词 第二节 折中于柳苏之间、另开浑雅典丽一派的周邦彦 第三节 北宋晚期的俳谐词派 第四节 笃守“本色”而又各树一帜的三位婉约词名家第五章 两宋之交的词风巨变及南渡各词派 第一节 政治大变局与词风大转变 第二节 慷慨悲壮的英雄豪杰词派 第三节 由感伤转入旷达的学苏派 第四节 开径独行的女词人李清照 第五节 供奉词人群与隐逸词人群第六章 代表南宋前期审美主潮的稼轩词派 第一节 辛弃疾:稼轩词派的主帅和灵魂 第二节 稼轩词派的构成和发展 第三节 南宋中后期的稼轩派词人第七章 崇尚雅正和讲求词法的南宋中后期词坛及其主要流派 第一节 南宋中后期的文化环境与词派的衍变 第二节 清空骚雅的姜张词派 第三节 南宋中后期的学清真派 第四节 丽密质实的梦窗词及其同派 第五节 宋末元初的江西词派结束语校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流派演变史为主的新型唐宋词史。作者打破了“豪放”、“婉约”等传统词论的二分法,从文化大背景切入,从时代精神和群体审美选择的角度考察了各风格流派发展衍化之规律,全景式地把握了唐宋词的流变过程;变作家个体研究为群体研究,对群体互动及各流派互相影响、渗透及竞争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作者考察了唐宋时期哲学、政治、宗教、社会习俗和民族心理等对词人及不同的词人群体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深刻影响,从而展现了唐宋词百花争妍、异彩纷呈的风格和流派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