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卷-三国那些人 那些事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瓷  页数:259  
Tag标签:无  

前言

让三国活一会儿    张爱玲好像说过: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隔着三十年的岁月便已如此,那要是隔上千百年的时光呢,我们还能看见什么?    凭你再怎么鲜活的人、再怎么轰动的事,数十年、几百年、上千年的浩瀚尘烟一层层蒙下来,到如今也只剩下些隐约的轮廓,陈旧而模糊。这是历史的无奈,也是现实的无奈,因为即便有一颗探寻历史真相的心,也未必就能找到抵达真相的途径。    三国却是个例外,作为中华史上最生动最拉风的一段,千百年来。三国的话题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三国故事也最深入人心,可是,能深入人心的往往未必是真相,却反而是一些被有意拔高粉饰了的传说。    中国人历来热衷于造神运动,于是乎。热热闹闹的三国经了一千七八百年沸沸扬扬的转述,那些事儿渐渐演绎成神话,那些人大多被硬架上了神坛,譬如刘、关、张、曹、孙,外带着诸葛亮、赵子龙等等一大批人,到如今哪一个不是须仰视才见的神?可惜头仰得久了,观众会觉得很累,英雄戏做得太足太美,就难免有假大空之嫌。历史本来是为了还原真实,到头来却让人觉得假。这是不是一种讽刺?    幸好我们还有陈瓷和陈瓷的《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就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之际,陈瓷,用他犀利的笔触,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还原出一段活生生的三国。跟着陈瓷神游,一千七八百年的光阴轻松穿越,陈瓷带着我们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波诡云谲、风云变幻的英雄时代。    置身其中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鲜活。刀光剑影。金戈铁马一路狂啸着在眼前奔腾,淋漓的鲜血,腾空的烈焰,震天的呐喊,以及那仆仆的风尘都让三国那些事瞬间具备了质感和温度。更可贵的是,陈瓷耐心地拂去后人强加在三国那些人身上神一般的光环,将他们一步步引下神坛,还了他们本来的面目。    我想,三国那些人如果泉下有知,定会视陈瓷为知音,因为都是些率性豪放的汉子,却平白地被拘在高高的神坛上那么多年,展览品一样被人膜拜,那种滋味肯定不好受吧。还是陈瓷体恤他们,让他们有了重新做人的机会。而我们,也得以近距离的平视乃至审视自己心中曾经的大英雄们。真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却原来那些大英雄们竟也如我们草民一样,有贪妄,有痴嗔,有怨怼,有腹黑,他们也有小小的自私、狡黠和各种各样的不完美,不完美才是人性的本质与必然。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正是因为许多英雄的出处实在是拿不上台面。可越是这样,我们便越是感到英雄的可亲可信,仿佛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和我们一样谈笑劳作,平易得就像隔壁的大哥哥。只等风云际会,世事大变,才能分辨出英雄和凡人的不同:凡人逆来顺受,媚俗盲从;英雄血脉贲张,拔剑而起。    时势造就了英雄,英雄也成全了时势。三国那样前所未有的乱世,注定了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无论贩夫走卒,只须登高振臂一呼,便会围上来一群追随者,于是就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呼啦啦一群人来了,又呼啦啦一群人去了,一来一去之间,陈瓷把三国写活了。那就让三国多活一会儿吧。    陈瓷写活了三国,得益于他鲜活生动的语言。方方正正的汉字在陈瓷笔下不再刻板,而是幻化成一个个活泼的精灵,一不留神,就碰到了你的痛处,止你不自觉流泪;一不小心,又搔到了你的痒处,让你忍不住大笑。这样的文字,可以佐茶,可以下酒,无论在何种情境下,读陈瓷的文字,都是一种享受。但愿越来越多的人,都懂得这种享受。    梁铁荣    (律师、文学爱好者、《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的死忠读者)    2012年5月31日

内容概要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吴卷》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周瑜、鲁肃、吕蒙等江东豪杰的人生轨迹,从人性的角度,揭晓东吴现象背后的奥秘。

作者简介

陈瓷:    本名陈振永,山东省新泰市人。近年沉醉于三国历史研究,致力于对历史记载空白的推断和演绎,着力于从人性角度解说历史人物,被称为三国历史研究的一匹黑马。从2010年3月份开始,陆续出版了《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系列作品)《告诉你一个真三国》《三国局外人》等作品。

书籍目录

序  让三国活一会儿第一章  悲情仲父张昭  三国人物考评表·张昭  第一节  危险关系    让人头疼的表扬信◎危险的责任感  第二节  另类战争    前浪死在沙滩上◎用刀剑来表态  第三节  不得为相    最难对付的猎物◎我的梧桐栖不下你的凤凰  第四节  非常君臣    怀念自己的影子◎皇帝制造的纵火案第二章  不归游子太史慈  三国人物考评表·太史慈  第一节  职场菜鸟    勇敢的职场菜鸟◎逃亡的功臣  第二节  神箭离弦    一个比让梨要艰难的选择◎为什么要流浪  第三节  神亭英雄    能干的不如能说的◎很荣幸与你交手  第四节  当归何归    因为你是太史慈◎是英雄就有遗憾第三章  五星级男人周瑜  三国人物考评表·周瑜  第一节  青春摇滚    少年特工的重大使命◎解决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第二节  人生曲线    一个不称职的年轻县长◎一个爱吃醋的老头  第三节  赤壁风云    一个姓周的孙家人◎一道价值999美元的线  第四节  生命断章      三气周瑜的真相◎不忍心探究的历史真相第四章  反策划大师鲁肃  三国人物考评表·鲁肃  第一节  鲁氏狂儿    荒唐奶奶和荒唐孙子◎两个荒唐县长的荒唐事儿  第二节  江东智囊    忽悠与反忽悠◎诸葛亮涉嫌抄袭  第三节  纵横赤壁    最佳导演奖◎跑题的颁奖典礼  第四节  残缺人生    鹰时代的鸽族◎盖棺未能定论第五章  草根传奇吕蒙  三国人物考评表·吕蒙  第一节  草根崛起    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应对“木桶效应”  第二节  创意无限    一座违章  建筑左右了历史◎一个让曹操疯狂的人  第三节  成本主义    盘桓江东的鱼鹰◎找托儿是降低成本的捷径  第四节  面对强者    把所有人当托儿◎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第六章  热血战士甘宁  三国人物考评表·甘宁  第一节  华丽转身    最华丽的土匪◎最艰难的跳槽  第二节  闪亮登场    被需要才有价值◎刀影血光里的酒宴  第三节  战场传奇    做了几天王八◎性价比最高的胜利  第四节  亦侠亦匪    虚高的名人效应◎喜欢玩杀人游戏第七章  传奇书生陆逊  三国人物考评表·陆逊  第一节  书生出世    三枚橘子引发的历史大案◎弗洛伊德理论下的陆逊  第二节  犹亭扬威    最危险的导游◎终结者  第三节  竞合关系    弱智作文的深奥思想◎孙权解开了他的腰带  第四节  书生绝唱    优秀家庭教师的悲剧◎一条道走到了黑第八章  卖萌天才诸葛恪  三国人物考评表·诸葛恪  第一节  蓝田生玉    两个字换来一头驴◎卖萌有技巧  第二节  头角峥嵘    成功原来如此简单◎原来从未有过成功  第三节  权力高原    一手要软·一手要硬◎管理者最容易有的心理缺陷  第四节  死亡预言    危险的成功◎并不神秘的死亡预言◎精彩回头看

章节摘录

第一节  危险关系    让人头疼的表扬信——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北方来信说好话。    “张公,北方又来书信了。”听到这句话,张昭就感到头疼,因为这些书信又要说他的好话。    建安初年,中国在激烈的动荡之后,大浪淘沙,剩下了有限的几位霸主,就像小组赛出线的佼佼者,站在了争霸擂台上,开始了更为激烈更高水平的强强对抗。黄河以北。袁绍以冀州为中心,公孙瓒以幽州为中心,二者都极力辐射自己的势力;黄河以南,曹操几乎占有了整个中原,俨然成为天下核心;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占据江东,二人雄峙江南:士燮独占交州,刘璋固守益州,马腾与韩遂分割西北,虽然偏远,但他们也都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诸强当中,只有曹操算得上是合法的。其实皇帝才是合法的,但是汉献帝已经被曹操控制,都城就在曹操地盘内的许都。曹操可以把自己的意志以皇帝诏书的形式布告天下。数年前,早在小组赛期间,袁术这个愣头青就大张旗鼓地做皇帝,做“决赛”时才能做的事情,结果成为天下公敌,群起而攻之,很快兵败身死。强强对抗赛。选手水平都是很高的,他们才不像袁术那么傻呢!所以,他们虽然都在各自地盘上做着土皇帝,但是都与许都保持着联系。年初计划,年终总结,检举揭发,倡议表决,节日祝贺……这一些都要与朝廷进行书信往来的。写封信,就能获得国家认证,多合算啊。而曹操控制下的许都,也乐意给诸强传达一些文书,这样就能表明对他们的操控。可是,没有人喜欢说是与曹操保持联系,而都是说与北方进行书信往来。    北方给江东的书信,都要先经张昭的手,因为张昭是孙策的长史。相国、丞相、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一人,相当于秘书长。198年,曹操为了安抚孙策,上表奏准任命他为讨逆将军,而孙策则把讨逆将军府里最重要的唯一的长史职位给了张昭。长史,是讨逆将军有权任命的最高级别文官了。    孙策远远地看到张昭走来,刚想上前亲亲热热地打个招呼,但是张昭却向他这里看一眼,做贼似的绕道走开了。    二人关系为何如此生分?不,二人亲近得很。按照那时的礼教,大户人家的内眷是不会随便见人的,但是张昭却是可以去孙策家里拜见吴夫人的。升堂拜母。对孙策来说,除了张昭。只有周瑜能够拥有这一特权了。孙策不仅把政务都交给长史张昭,还任命张昭为抚军中郎将,这是讨逆将军能有权任命的最高军职了,这样,孙策又把军事都交了给张昭。文的,武的,都交给了张昭,孙策就放心地东征西讨去了。孙策打地盘,张昭管地盘。这是江东孙吴集团创业时期的典型军政模式。孙策只要见到张昭,就一定会按照对待老师的礼节行事。    既然如此亲近,那张昭见到孙策,为何还要绕道而走?    “哈哈,肯定是北方来的书信里,又把我们做的好事都归到张公身上了,”孙策拍手大笑,“北方人,只认得张公一人啊!”    为了不激怒曹操,孙策也做了一些表示愿意归顺朝廷的事情,例如接受朝廷征召,加入到讨伐袁术的阵营里去。要知道,孙吴集团从第一代孙坚开始就是隶属于袁术的,而且孙策起兵讨伐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就是奉袁术之命。现在孙策与袁术决裂,坚决拥护以曹操为首的中央政权,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啊。但是,孙策放下屠刀,张昭成佛了。北方人都说是张昭让江东走上了正道,在书信里对他大加赞美,而真正的决策者孙策,却几乎不被北方人提起。    工作是谁干的姑且不说,出了成绩肯定是领导的,这点道理都不懂,张昭岂不白活了四十多年!再说,人家孙策确实是个青年才俊,从一千多士兵和几十匹战马起家,现在平定了江东,可谓能干得很呢。但北方人偏偏把功劳都归到张昭身上!    所以,一收到北方的书信,张昭就头疼不已。北方人慷慨地把所有赞美之辞都给了张昭,对孙策却吝啬得一句肯定的话都没有。这……这……这就没有实事求是嘛。再说,孙策才二十岁出头,一个大帅哥,正是要面子的时候呢!    张昭拍拍头,不知怎么办才好。把信的内容原原本本汇报吧,年轻人面子上就过不去;隐瞒不报吧。不符合长史的工作原则。真是让人头疼的表扬信啊!    于是每逢收到北方人的书信,只要遇上孙策,张昭就只能绕着走。    这一次,孙策快走几步,把张昭喊住,说:“张公,把北方人的书信拿出来我们都欣赏一下嘛!”    张昭面红耳赤,嗫嚅不能言。    孙策开心地说:“过去管仲做齐国国相,一则告仲父,二则告仲父,可最后齐桓公却成了霸主之宗。现在你有贤能,我能任用你,你的功名难道不也在我身上吗?”    管仲被后世史家称为“春秋第一相”。有人向齐桓公汇报。齐桓公不表态,说是应该先请示管仲如何表态,又有人向齐桓公汇报,他又不表态,又说应该先请示管仲如何表态。左右看不下去了,说:“一则告仲父,二则告仲父,你这个国君做得也太容易了!”齐桓公说:“我未得到仲父的时候,做什么都难,现在已经得到仲父,又还有什么事情不是容易的呢!”伯仲叔季本是兄弟间的排行。仲父就是亚父,本来是齐桓公送给管仲的称呼。现在孙策拿来给了张昭。孙策十七岁那年就死了父亲,没有做啃老族的资格,他不甘心,就奉张昭为仲父,可着劲地“啃”他。    张昭太有“啃”头了:    年龄上:孙策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在最喜欢论资排辈的中国人心目中,他是很难得到尊重的。可是张昭却已年属不惑,算得上是大叔了:    地理上:北方人占领中原。中原被视为天下中心,所以北方人对江东人的优越感是很强的,但是张昭是彭城(徐州)人,就容易获得北方人的认同:    名望上:孙吴集团武力崛起,孙策与其绝大部分手下,在北方人眼里都是赳赳武夫,而张昭少年时就以好学出名,拜师学习《春秋》,博览众书,而且他还是一个书法家,擅长写隶书,与赵昱、王朗等名人交往密切,曾经与王朗辩论为旧君避讳的事,占尽上风,虽然这在后人看来是一个无聊透顶的话题,但是当时他却因此而名动天下;    才能上:孙策的部下,除了周瑜文武兼备之外,其他大都作战是好手,管理是菜鸟,但是张昭却能把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对于孙策来说,他不怎么缺少武将,但是缺少能够治国牧民的“大管家”,而张昭,就是最称职的管家。    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多了,这个角色的情感会潜移默化地转移到这人身上。虽然张昭收到北方的表扬信后感到头疼,但是天长日久不禁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啊,江东是不能没有我的。甚至,他还会以为没有他就没有孙吴集团。    P3-5

编辑推荐

读了《水浒传》,想造反的心凉了;读了《三国演义》,想报国的心凉了;    读了《红楼梦》,想爱情的心凉了;读了《金瓶梅》,想偷情的心凉了;    读了《西游记》,想吃唐僧肉的心凉了;读了《封神演义》,想娶美女的心凉了。    读了陈瓷的《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吴卷)》,想做伟人的心凉了。    平民视角,人性角度,史家态度,现实思考。70后草根史学家陈瓷倾力奉献,我国首部人性视角下的全景三国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吴卷-三国那些人 那些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居然这货敢写几本?居然也有出版社敢出版,居然还看到楼下某位仁兄“凑齐了”纸张印刷之拙劣暂且不提,作者 幽默感倒是不缺,但也不能 靠着百度百科来的几个故事 加点小笑话就出书吧?
  •   此书内容不错,亚马逊就是快呀
  •   等了好久,终于凑齐了。
  •   感觉照魏差不少,这本看到一半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   那些事这个系列,把历史英雄还原为普通人,感觉亲切。一些金句,很有哲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