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颠覆的村庄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桂平  页数:204  字数:152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被上楼”是2010年的热词,说的是村庄宅基地被复垦、住在村庄里的人们被集中安置在楼房居住,传统意义上的村庄因此消失。“被上楼”绝非偶然,也绝非个别。我注意到这一年中全国有183个地级城市宣称要打造国际大都市。城市建设不仅需要土地,而且需要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村庄的遭遇可想而知,住在村庄里的人们只能顺着行政的指挥棒“被上楼”。  我主张树立村庄绝对不是因为有人要“灭村”,才故意跟人家对着来,是因为“灭村”运动的浪潮袭来,才加强了我对于树立村庄的紧迫感。  对于村庄,我有太多的感受和理解。我出生在村庄,是村庄养育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我在乡镇工作10多年,村庄治理的艰辛在我心里长满厚厚的痂。当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深深打上工业文明标志的时候,村庄的人们几乎都不再怀念村庄。城市的美好成为人们心中的旗帜,只要有机会,只要有生存的可能,村庄的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冲向城市。但是,机会对于他们也许并没有意义,因为政策并没有赋予他们城市生活的理由,还是把他们“留”在了村庄。从另外的意义上讲,国情也需要他们留在村庄,因为村庄的使命还没有完成。  任何一个产业在其兴起、发展和延续的过程中都融入了这个产业从业者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时间的浸泡中浓缩成了一种文化精神。当这种文化精神瓦解之后,就意味着这个产业的终结。但是农业不行,因为食物对于人们一天都不可少。传统农耕文明支撑农业几千年,当人们对传统农业发起凌厉攻势的时候。农业靠什么文化精神支撑?无论如何,今天的人们都需要冷静地面对。不管农业的未来靠什么样的文化精神支撑,但都必须支撑下去。因为我们的国情不允许我们在这一问题上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冲动。  如果数以万万计的农民工不是住在城市的工厂,而是能够如城市的市民一样获得经济适用房或者廉租房,那么城市的膨胀将不可想象,城市运营的成本将会大得吓人。更深一层的问题是数以万万计的农民工在青春耗尽之后,以“荣誉市民”的名义留在城市,不再回到遥远的村庄,这时的城市会是一种怎样的模样?谁给他们最低生活保障?当他们老了病了的时候。城市能给他们养老钱和看病钱吗?并且,如果数以千万计的村庄都被消灭,那么中国的城市将是世界巨城。在一些特大城市,城东到城西可能要开辟空中航线,否则上班时间则要缩短数小时。想清楚了这些之后我敢断言,现在“灭村”的旗手们断不会有“灭村”的冲动。  如果数万万农民献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又不能在非农产业很好地实现就业,那么他们依靠什么养活自己?如果城市不能给予他们起码的公平和正义,进城农民不能享有作为城市市民起码的尊严,那么,城市的安宁又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在城市氛围中生活的农民,还能不能继续保持传统姿态?也许他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和机会,表现人所共有的惊人冲动。  如果城市的工资不仅能够抚慰数以万万计的农民工的心灵,而且还能够给予他们在城市繁衍的理由,那么。遥远的乡村里肯定不会再有炊烟,而围绕村庄的土地,就会重新变成杂草和灌木丛生的荒蛮之地,就会成为异类生灵的乐园。这些曾经不仅养育了农民而且给城市提供食物的土地就意味着被我们永远地抛弃。几千年前,当我国人口还只是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人们可以不在乎那些遥远的荒蛮之地,但是在人口飞速膨胀的今天,谁能忽略这些养育了许多人的荒蛮之地?  如果中国的土地都像北方的平原,那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可能不会太漫长,机械可以开进土地的任何一个角落,而农村的劳动力保留1000万也许足矣。但是非常不幸的是。我们的土地大量分布在山区和丘陵,机械无法进入连改变耕作方式的可能都很少。如果这些土地都能舍去,那么国家何必扼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如果中国需要世界养活,不知道中国的脊梁还能不能坚挺?如果不能,那么,我们为之自豪的道德文化怎么可能独立于世?  村庄的传统基因一旦断裂,农耕文明就意味着终结。这种终结在当下中国是否有其必然性,这是需要我们仔细考量的问题。也许有一天。当我们感到村庄仍然需要存在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帮助我们链接传统?到那时还有没有人去种地?还有没有人会种地?主宰时代的我们可以不计后果为所欲为,并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矛盾交给下一代,那么,中国的未来将等待谁来收拾?  不要以为村庄太难看,不要以为村庄太落后,不要以为村庄拖后腿,我们都应该知道,村庄难看也好,落后也罢,都不是村庄的原罪。因此,拖后腿的不是村庄。工业可以富国,可农业可以养国。国之不养,何以为富?不要以为村庄的形态没有了,农村的问题就解决了,正如将一个穷人打扮得西装革履可是他仍然还是穷人。冷静想一想,真理只有一个,只有让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把村庄的秩序规范了,把城乡的差距扯平了,农村的问题才能解决;而村庄靓丽了,农民舒心了,国家才能和谐。  村庄是非政策安排的结果,却从来都是政治的结果。今天,城市的大门早已向农民打开,农民可以面对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村庄生活方式,一种是城市生活方式。当人们都向往城市并涌入城市之后,村庄的时代就可以完结了吗?不能。因为村庄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村庄负有承载国家大量人口的使命,村庄负有保有国家耕地、给自己提供食物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这就是我主张树立村庄的理由。  在很多地方悄然进行“灭村”运动的时候,在“灭村”运动成为某些地方的主流思想的时候,我却以为应该通过政策的安排把村庄这种形态保留下来,通过更为理性、更为长远、更为有效的举措改造村庄,让村庄的人们能够在村庄里幸福地生活。  放眼村庄,我们需要以怎样的心态去梳理发展思路呢?也许全局观念、国家观念在这种状态下更值得人们去强化。如果把一个区域的问题普遍化,把阶段性的问题长期化,那么,我们的思想就会超越时空、超越客观,我们的行为就会在短视和利益的驱动下变得愚蠢。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县,如果在县级层面动摇了农业的基础,那么,我们的发展无论如何难以持续。

内容概要

  村庄表情;一个村庄的风水;断裂的村庄基因;村庄的倾覆与平衡;意识形态里的村庄;骑在牛背上的村庄;100年后还会有村庄……《被颠覆的村庄》是关于研究中国乡村发展的专著。
  《被颠覆的村庄》的作者是李桂平。
  打开村庄的记忆,揭示村庄的密码!

作者简介

  李桂平,男,中共党员。机关公务员。受过良好教育,做过13年乡官,任乡镇长3年,乡镇党委书记8年,2009年6月因工作需要调离乡镇。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村庄表情
一、一个村庄的记忆
二、“被行政”的村庄
三、剪刀差里的村庄
四、农民工时代的村庄
五、无奈的整村行动
第二章 村庄审美
一、一个村庄的风水
二、圈养的村庄
三、宅基地是什么玩意儿
四、整村运动仍是梦
五、虚拟的村庄模式
第三章 村庄文化
一、一个村庄的名字
二、村庄里的祠堂
三、书声里的村庄
四、村庄延续的密码
五、断裂的村庄基因
第四章 村庄政治
一、一个村庄的政治
二、自由的村庄
三、村民自治的模样
四、被圈在X上的选票
五、村庄的倾覆与平衡
第五章 村庄意识
一、一个村庄的精神
二、不可复制的村庄
三、意识形态里的村庄
四、普世的村庄精英
五、觉醒的村庄意识
第六章 村庄未来
一、骑在牛背上的村庄
二、村庄完美主义思潮
三、“灭村”运动迟早要来
四、100年后还会有村庄
五、村庄,让生活更美好
后记

章节摘录

  村庄外围房屋的墙上写着许多标语,除了“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这些,还有“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对于在“文革”中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最眼熟的标语莫过于“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反击右倾翻案风”“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割资本主义尾巴”,还有后来的“深入揭批‘四人帮”’,等等。这些充斥着火药味的标语,对于村庄里的人们只是应景,对生活的似乎没有什么影响,村庄里的人们照样吃饭、耕种、扯淡,除了炒菜的油不见多,就是住房越来越紧张了,其他的好像一切依旧。牲畜照养,虽然数量不多,但没见猪尾巴被割的;副业是没有环境,尽管木匠们活一直在做,但是做工的钱基本上要交到生产队去买工分,不然粮食就没有着落。  不管村庄外面有多大动静,村庄依然保持着平和、恬静的基调。当然,架还是会打的,小孩子会打,大人也会打。大人们打完架也许几个月不说话,碰到哪家做好事,又凑一块帮忙去了。因为血缘的关系,因为村庄大的缘故,村庄里始终分着几个大的家族,其实就是一个大家族的几个分支,遇着红白喜事总是在家族里面办,少见村庄行动。年代久远,繁衍快慢竞隔出七代人,辈分复杂着,平日里叫着名字和野号,到年节时还得规规矩矩地按辈分来叫。人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出工,所以早早地就集合在樟树下。队长的哨声照例要吹,是吹给不自觉的少数人听的。出工的时候大呼隆,收工的时候方向就很多,勤快的男人和女人,可能还要到自家的自留地里忙碌一会儿。  那个时候,我似乎不缺乏自由和想象,我拥有天,拥有地,拥有池塘也拥有江河,拥有古树和平原,甚至我还能拥有远处的山冈和森林。我在塘中摸鱼,到赣江嬉水,上树掏鸟蛋,骑牛看小书。甚至,我还知道去树上摘乌桕子、去山上摘栀子花果实到供销社换零花钱。那个时候,我觉得我无所不能,除了没有上天人地的本事。所以,我很快活。是因为后来求学的路上越来越没钱,才让我深深感到物质的匮乏和无助,甚至,我曾经非常沮丧地准备接受命运的安排。  村庄里没有天生的地主,都是同一个祖宗的后代,但是年代久了,能力和智慧就显示出来了。在大锅饭时期,村庄里人们的日子过得并非一样,过得好的可能有些老底子,但谁能忽视算计的工夫?过得不好的自然没有什么积蓄,孩子多自然是主要的,但算计方面也是原因。在我的记忆里,村庄建造房子这样的大事不是没有,大约隔个一年半载也有那么一回。后来建造的房屋一律排在村庄的南面,坐向改为朝南,但大致还是没有破坏村庄的整体形象。1980年以前,人口还不能随意流动,大家守着土地,产量是增加了,品种却还是不多,所以大家过得都紧巴巴的。但村庄的人口倒是出现了大的增长,每对夫妻轻轻松松生个三、四个孩子。孩子小随便挤挤,大了就麻烦。1980年代,村庄住房异常紧张起来,而这时候又恰逢政策宽松,这才诱发了村庄的又一次大的变迁,而这一次变迁,竟然阴错阳差地导致了一个古老村庄的消失。  1980年代初,分田到户,公粮也摊派到户,定购和派购任务比生产队时期相对要少些,村庄里的人们自己决定种什么不种什么,负担比生产队时期也相对要轻些。好在农产品开始流动起来,粮价有几年还是不错,最好的一年,粮贩们直接到田间收粮,这边刚从打谷机里扒出湿谷,那边就过秤付款。责任制的优越性在于政策给农民松绑,市场给农民帮忙,两个因素相加,农民的口袋里就殷实了许多。有闲钱了,居住拥挤的问题就摆在了首要位置,做房子的多起来了。1980年代中后期,在村庄前面的旱地上,新建起来三排房屋,坐向改了,一律朝南,样式还是那一种传统的老式房屋。稍有不同的是,正栋后面一律带着一个“拖斗”,“拖斗”的一半做厨房,另一半是猪栏。  1990年代初,打工潮起,学风更弱,十五六岁的孩子也辍学外出打工,为村庄增加了一条生财的门路。小孩子都赚钱了,造的房屋就更多。1995年我回家过春节的时候,新村庄已经很饱满,大概不会少于六七排。再到后期,特别是进入2l世纪后,村庄里的人们彻底摒弃传统样式,造起了楼房。没几年,楼房疯了似的沿着105国道两边排开,形成一华里多长的街市,高的四五层,低的两三层,有钱的装修堂皇,没钱的也搭个框架,似乎占地才是正道。  村庄里的人们陆续从老居迁出。我去过老居那边,只住着少数几户人家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恰逢赣东大堤加宽加高,本来萧条的老居经不住政策的鼓动,三下两下就灰飞烟灭了。人们忙着打理老屋的砖块、木头和瓦片,有些人感觉这些物件做新楼也派不上用场,便省了心,任由半扇墙壁、半栋房屋在风雨中独自凋零。近千年树立起来的村庄,似乎在不经意间被人们非常合理地摒弃了。很久以前,当人们还住在老居的时候,谈论起村庄的第一次变迁时,惋惜之情跃然脸上。而这会儿,怕是只有村里的老人们才深怀着对于老屋的眷恋,在他们的心里,是否还有对于祖宗家业的一份怜惜?  我很难描述现在的村庄,说它不是村庄似乎也没有道理,说它还是村庄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过去的“眼塘”现在被充分利用,隔成了方方正正的标准鱼塘;过去很入风景的四眼塘现在被商业化了。不过,村里的人们为着村庄的漂亮还是做了不少事情,那几排建了没几年的老式新屋,借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把后面那个兼有养猪功能的拖斗一律拆了。排与排之间空旷了许多,不仅铺了水泥路,而且还修了花池子,不过池子里的花草很难看,中间还有不少杂物。在105国道边没有占地的人看着别人住着楼,心里老痒,因此新村里拆了又建,此伏彼起,经年不息。改造过后的新村高低起伏,非今非古,非洋非土,怎么说都好,怎么说都不好。  “拖斗”拆了,也意味着养猪这个大众化的传统行业在村庄里彻底终结,规模养殖在少数人手中如雪球翻滚,越搞越大,污浊的水顺着沟渠肆意流人田间和水塘,渗入村庄的地下。不仅如此,村庄的其他行当也无一例外地被少数人搞起了规模经营。1980年代初分田到户时,村庄人均土地达到2.5亩。分田之后,土地在农民手里挥霍了一些,1990年代中后期村庄里的人们种田的热情锐减,村庄里一小半土地被人拿去挖塘养鱼了。到21世纪初,在产业化的鼓吹下,村庄里又一小半土地招来了外商种植葡萄,我们的村庄从此变成了被产业化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水产村、养猪村、葡萄村。  ……

编辑推荐

  放眼村庄,我们需要以怎样的心态去梳理发展思路呢?也许全局观念、国家观念在这种状态下更值得人们去强化。如果把一个区域的问题普遍化,把阶段性的问题长期化,那么,我们的思想就会超越时空、超越客观,我们的行为就会在短视和利益的驱动下变得愚蠢……《被颠覆的村庄》(作者李桂平)是关于研究中国乡村发展的专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被颠覆的村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真实的中国,真实的乡村,真实的世界
  •   虽然不生活在乡村,但乡村的变化更能看到城市变化的影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