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裘指挥 页数:320 字数:250000
前言
繁荣社会科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发展和繁荣的过程。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集中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科学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创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新的世纪,新的千年,呼唤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呼唤着社会科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换言之。没有社会科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也就没有社会科学真正的发展和繁荣。理论贵在创新,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执著的追求和艰辛的探索;理论重在创新,创新需要有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理论功在创新,只有创新的理论成果,才能探索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启示实践、指导实践,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坚持理论创新,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须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内容概要
本书重点考察了幼儿班级规范的类型结构合理性,它要求对规范进行类型划分,厘定各类规范的功能和规范范围,弄清规范间的相对独立性和关系。从规范生成路径看,本书把规范分为自发型的和自上而下型,进一步拓展为“理性自发型”、“理性自上而下型”和“非理性型”三类规范;从规范的属性看,把规范分为:合群性规范、道德规范、制度和谨慎性规范。 本书对各类规范的相对独立性、功能、规范范围等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道德规范与合群性规范的关系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对幼儿和教师对不同规范的理解和反应进行了考察,要求教师根据不同规范的属性和幼儿对不同规范的理解做出恰当的反应。
作者简介
吴昊,男,汉族,1970年生,江西宜春人。2001年6月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4年6月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政治与行政伦理的理论研究。发表文章30多篇,其中核心刊物20多篇。参与教育部重点基金项目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和“后物时代道德闲境与思想政治建设创新”两项,参与“发扬民主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福建”省级课题一项,参编《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研究》一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幼儿社会规范教育合理性问题的凸显 一、形式层面:规范类型缺乏划分、表述不合理 二、实质层面:规范价值诉求的工具性及对个人领域的侵犯 三、实践层面:忽视规范协商生成的特性 第二节 关注的视阈和框架 一、以往研究的反思 二、方法和结构第二章 幼儿社会规范教育合理性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合理性及其范畴 一、合理性的内涵 二、合理性的范畴 第二节 幼儿班级规范的合理性分析 一、幼儿班级规范的合理性内涵 二、幼儿班级规范的合理性分析框架第三章 构建与规范类型相适应的教育 第一节 幼儿班级规范类型划分的必要性 一、从几则“违规”说起 二、“混淆”规范类型 三、“单一化”的反应 四、规范教育实效低下 第二节 幼儿班级常规的类型划分 一、规范类型划分的理论基础 二、班级规范的具体划分 三、规范间的相对独立性和关系 第三节 幼儿与教师对各类规范的理解和反应 一、幼儿对各类规范的理解和反应 二、教师对各类规范的反应 第四节 构建与规范类型相适应的教育 一、做出与规范类型相适应的反应 二、生成与规范类型相适应的课程第四章 规约的限度与幼儿个人领域的形成 第一节 个人领域的界定及其特性 一、个人领域的界定 二、个人领域的特性 第二节 幼儿个人领域受侵犯现象之透视 一、幼儿个人领域受侵犯的现象 二、幼儿个人领域受侵犯的缘由分析 第三节 幼儿与教师对个人领域的理解和反应 一、幼儿对个人领域的理解 二、幼儿和教师面对个人事件的反应 第四节 规约的限度与尊重幼儿的个人领域 一、凸显幼儿的个人领域 二、监督的需要与幼儿个人领域的形成第五章 自由与平等、秩序与效率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透视规范价值诉求的不合理现象 一、价值诉求的工具性 二、价值诉求的滞后性 第二节 规范价值诉求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层面:“小公民”素养的要求 二、幼儿层面:身心需要的满足 第三节 规范的目的性价值:自由与平等 一、目的性价值:自由 二、目的性价值:平等 第四节 规范的工具性价值:秩序与效率 一、工具性价值:秩序 二、工具性价值:效率第六章 班级常规制定中的幼儿参与 第一节 幼儿参与规范制定的前提性分析 一、作为生活共同体存在的幼儿班级 二、规范生成的建构性本质 第二节 幼儿参与班级规范制定的实践探索 一、三类班级中幼儿参与的分析 二、幼儿参与规范制定的指导策略第七章 规范协商生成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共同参与的博弈 一、博弈论的视角 二、博弈论的内涵 第二节 规范协商生成的博弈分析 一、互惠的规范价值定位 二、规范协商生成的前提条件 三、规范协商生成的路径分析 第三节 规范博弈生成中的教师指导 一、“行为窗”与问题归属 二、规范协商生成中的教师指导策略参考文献附录附录1附录2后记
章节摘录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利用资本主义这一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一些设想,从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和总结,并付诸于社会主义的实践。马克思晚年在给当时女革命家查·苏里奇的回信中指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进入社会主义后,可以越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的成果。马克思的这一设想,为后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进入社会主义后怎样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根据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具体国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采取了“退却”的战略,制定了“新经济政策”,提出了许多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设想。如,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实行租让制;利用外资;在国家调节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利用资产阶级人才;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机器和设备;等等。列宁还主张学习资产阶级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文牍工作经验,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泰罗制等等。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继承了马克思、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并就这一课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摸索。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利用外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往来和各种形式的合作;派人到资本主义国家去学习技术和先进经验;利用资本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利用资本主义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利用资本主义,决不允许资本主义操纵国计民生;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等等。
后记
本书是2001年至2004年期间,笔者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所做的博士论文——《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思想研究》的基础上几经修改而成。在博士论文以及本书的写作中,我的导师陈占安教授给了我诸多的关心和指导。在论文选题和基本框架的拟定过程中,陈老师从整体思想上提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就本文的提纲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和修改。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在陈老师在写作思路和一些敏感性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少意见。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陈老师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对我倍加关心,在深感陈老师的治学严谨的同时,也为陈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而感动。陈老师的为人为学时时鞭策教育着我,是我人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编辑推荐
《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思想研究》:当代学术文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