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3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陶江 页数:208
内容概要
姓氏是文明的曙光,是血缘的标志,是婚姻的纽带,是部族的开端,是国家的根基。姓氏出现最早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二帝,而炎黄子孙繁衍出一万二干余姓氏。他们跨地域、跨国界,甚至渗入异族而形成新的民族。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之一。 本书生动、翔实地介绍了陶姓古今史事。内容包括陶姓的寻根、流布、盛事、文化名人和胜迹。陶姓受姓两千多年来,演绎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兴衰事,涌现了众多令人景仰的著名人物,成为中华姓氏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姓氏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陶姓寻根 一、人文始祖 二、尧舜禅让 三、源自陶唐 四、根脉经络第二章 授姓起源 一、地望济阳 二、舍丹承命 三、渊明身世第三章 陶姓分布 一、丹阳派系 二、浔阳派系 三、陶姓迁徒 四、陶性简介第四章 陶性盛事 一、追随汉祖 二、晁错同朝 三、鲊罎寄廉 四、临宠不忒 五、轶闻趣事第五章 陶姓文化 一、宗族派序 二、宗政族规 三、风俗礼仪 四、祭祀 五、谱牒第六章 陶姓名人 一、政治名人 二、军事名人 三、文化名人 四、科技名人 五、经济名人 六、港澳台及海外精英第七章 陶姓胜迹 一、尧庙 二、尧山 三、陶侃纪念地 四、桓公墓 五、桓公祠 六、湛母冢(长沙陶母墓) 七、靖节祠墓(面阳山墓) 八、星子桃花源 九、钓鱼矶 十、温泉 十一、锦湾 十二、陶靖节祠 十三、陶渊明纪念馆 十四、牌坊 十五、陶社 十六、行知纪念地 十七、南昌靖节祠
章节摘录
道光五年二月,陶澍向道光皇帝上奏安徽的治水方案。他认为“皖省南介大江,北近黄河,西引长淮,东潴湖泽,低洼之处,最易受淹”,主张提高洪泽湖的蓄水量。另一方面,他还主张在淮河两岸筑堤束水,并提出了“民办官助”修水利的办法。道光六年七月,江苏发生水患,许多州县被淹,数十万人受灾。七年,陶澍会同两江总督筹议治理吴淞江。他和地方官员往返勘察,制定计划,估算土方,组织劳力,筹划资金。通过周密规划,定出了施工方案。从青浦县头坝至上海县修建拦潮大坝,总长达10889余丈。十月,疏浚吴淞江的工程相继动工。十月十一日,拦潮大坝合龙后,召集人们戽水兴挑,但以后“时值严冬,连遭雨雪,挑挖河道,积水较多,虽经随时车戽,而涸复之后,又逢雨雪,且时届(音虎hu)天寒,上下河堤,冰凌冻结,夫役不能立足,人力难施”。工程极其艰难,所以当年未能完工。至次年正月,天色放晴,遂添人挑担。陶澍督促各地,将挑出之泥筑成堤堰。按原定设计,河道一律深挖,保证了工程质量。道光七年二月,吴淞江疏浚工程竣工。二月七日,陶澍乘船亲赴工地验收。“震泽下游诸水可以渲泄,使由渎直达,决曲岸二千余丈,泥沙无所壅阻,圩田可耕者遂多。”陶澍办事善始善终,奖罚分明。是年三月六日,他具奏朝廷:“武进县丞陆钫在施工吃紧时,藉病迁延,候补府经历陈溶,雇夫迟玩。”使二人受到处分。苏州府陈銮等28名官员,“督率认真,干练实心,任劳任怨”,陶澍报请加官晋级,获得了朝廷的批准。道光九年上半年,他又主持兴办了练湖、浚浏河、白茆河工程。陶澍在任期间,大力整顿吏治,兴修水利,整治河工,主禁鸦片,倡导文教,改革盐政漕运,推行银本位制,功绩卓著,为一代名臣。陶澍在政务倥偬间,仍勤于笔耕,多有著述,他所著《陶渊明年谱考异辨析》,为后世陶渊明研究提供了可信的资料。其一生所著诗文皆收入《陶澍文集》中,计38卷之多。陶际尧 (1788-1853)又名际清,字瞻云,号查仙。嘉庆十六年顺天乡试第7名举人。嘉庆二十四年二甲第81名进士,得翰林衔,官至常德府知府。 ……
编辑推荐
《中华姓氏文化丛书系列·中华姓氏史话丛书:陶姓史话》以正史为纲以宗谱为辅以野吏为补以碑记为助一姓一书概说姓氏的朱龙去脉掌族的繁衍迁徙悲欢聚散荣辱兴衰宗族文化特色历代名人和历史胜迹以史说话喊话说史丈史并茂妊娓而谈贵姓何来根在何处始祖何人郡望何万聚散何如有何名人往昔如何今日怎样……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