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经典文献导读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姚春鹏 编  页数:34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高师政教专业所承担的培养任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除了要培养中学政治课师资外,还要承担起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人才,为社会培养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但是目前高师政教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材体系老化、教材内容重复、师范特色不鲜明、针对性和时代感不强、课程内容稳定性不足等问题。能否使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与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相适应,关乎政教专业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关乎青年一代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为了加强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我们根据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新形势下高师政教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规划设计,选择了目前已经开设但没有合适教材或者应该开设而又没有教材的课程,组编了本套“高师政教专业系列教材”--《中国近代史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中国传统经典文献导读》、《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教师职业技能与训练》、《教师职业道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与实践》。

书籍目录

前言

儒家经典导读
《论语》选
《大学》选
《孟子》选
《中庸》选
道家经典导读
《道德经》选
《庄子》选
佛教经典导读
《百喻经》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坛经》选
《维摩诘经》选
《肇论》选
宋明理学经典导读
《太极图说》
《西铭》
《识仁篇》
《颜子所好何学论》
《定性书》
《仁说》
《大学问》选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孟子和告子在这里辩论的是仁义内外问题。在这场辩论中,告子作出了妥协,承认仁是内在的,但坚持义是外在的。  “仁内义外”说在战国时期非常流行,郭店简以及《墨子》、《管子》等著作中都有所反映,几乎形成了一个思潮。在回答仁内的原因时,告子说:“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告子认为,仁的实质在于亲亲之爱的情感,因此,我爱我弟,而不爱秦人之弟,这是很自然的仁的情感,因此是内在的。至于义内的原因,告子说:“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义的伦理实质是敬长,而这种敬长的伦理要求是由彼长于我这个客观的事实决定的,就像白之所以为白也是由事物具有白这种客观属性决定的。而敬长作为义的实质,不仅尊敬秦人之长,也尊敬我之长,这恰恰皆是基于幼必尊长的人类客观伦理要求。而孟子对仁内之说并没有表示反对,对义外之说则极力反对。他以“嗜炙”之心进行了论证。他认为喜欢吃秦国人的烤肉和吃自己的烤肉没有区别,这说明喜欢吃肉之心是内在的,由此类推,仁义也是内在的,不可能是外在的。如果认为仁义是外在的,岂不是认为喜欢吃肉之心也由外而引起?孟子坚持仁义皆是由人内心产生,是人固有的道德情感,这种观点则是鲜明的。孟子认为告子“未尝知义”(《孟子·公孙丑上》)。  总结告子与孟子的这四场辩论,可以发现,告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无所谓善与不善;人的行善以及其他的仁义行为,不是天生的本性所必然趋向的结果,是要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在后天才形成的。孟子则提出,人性是善的,而且它本来就有向善的趋势,人固有仁义礼智,不是外在力量所施。  【原文】  孟子日:“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传统经典文献导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