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丕峰 页数:19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解释中国古代社会私有财产权不发达的现实及其原因,并非有意去营造中国私有财产权的发展之路,只是面对今日法治进程中的诸多尴尬、症结,试图做出一些客观理性的思考,以期认识古代私有财产权对现今中国社会之利弊影响。
书籍目录
绪言一、问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性二、研究状况与创新之处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诠释第一节 法律文化的相关概念一、什么是文化二、法律文化的定义三、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第二节 财产权的理论分析一、财产的语义分析二、财产权的概念及其本质三、宪法财产权与民法财产权四、不同语境中的私有财产权五、财产权与所有制第二章 中国古代私有财产权产生和发展的环境分析第一节 中国古代地理环境对私有财产权产生和发展的作用一、地理环境对私有财产权的一般影响二、中国古代地理环境对私有财产权产生和发展的作用第二节 中国古代私有财产权产生和发展的政治环境一、家族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组织二、“国”“家”一体的政治结构第三节 中国古代私有财产权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环境一、以家庭占有为特征的小农经济二、小商品经济特征第四节 中国古代私有财产权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文化环境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二、“化性起伪”的人性观第五节 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私有财产权产生与发展的影响一、以经验的方式把握概念二、一元的价值取向第三章 中国古代私有财产权的历史沿革一、夏、商、周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三、秦汉时期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隋唐五代时期六、宋元时期七、明清时期八、清末民初第四章 中国古代私有财产权的法律制度分析(上)——从土地财产权说起第一节 私有财产“意识权利”的缺失一、私有财产“意识权利”的主体缺位二、私有财产“意识权利”缺失的思想因素三、私有财产“意识权利”缺失的制度因素第二节 私有财产“实体权利”的相对性一、“实体权利”的主体性探讨二、“实体权利”的取得方式三、中国古代私有财产权的内容第五章 中国古代私有财产权的法律制度分析(下)——以法律体系为视角第一节 以刑法手段调整财产权关系一、从“法”“刑”“律”字义说起二、以刑法手段调整财产关系的表现三、以刑法调整财产关系的原因探讨第二节 以家族习惯法规范财产关系一、家族、家族法的概念二、家族法规范财产关系的基础三、家族法规范私有财产关系的功能第六章 中国古代私有财产权的法律意识分析第一节 公私理念一、公私理念的形成二、公私理念的哲学分析三、奠定了王朝财产所有权和财产分配原则的基础四、否定了“民”的财产权主体资格……结语 中国私有财产发展的进路后记文献综述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国家是家庭的放大,家庭是国家的缩影,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总的来说,国家高于家族,家族的归宿是国家。“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以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①国君、天子是一国之父,“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②“向来绅民之称地方官,县令日父台,知府以上日公祖,巡抚日大公祖。”③同时,一家之父又是一家之君,故可称家君。当然,这里的家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三口之家,而是一个大家,一个家族,是中国人世代所向往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甚或更大的家族、宗族体系。直到清代,人们对州县官员的称呼仍是父母官。孟德斯鸠在评论这种家国关系模式时说道:“尊敬父亲就必然和尊敬一切可以视同父母的人物,如老人、师傅、官吏、皇帝等联系着。 对父亲的这种尊敬,还要父亲以爱还报其子女。由此推论,老人也要以爱还报年轻人,官吏要以爱还报其治下的老百姓,皇帝要以爱还报其子民。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礼教,而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这个帝国的构成,是以治家的思想为基础的。如果你削减亲权,甚至只是删除对亲权表示尊重的礼仪的话,那么就等于削减人们对于视同父母的官吏的尊敬了。因此,官吏也就不能爱护老百姓了,而官吏本来是应该把老百姓看作像子女一样的,这样一来,君主和臣民之间存在着的爱的关系也将逐渐消失。只要削减掉这些习惯的一种,你便动摇了国家。”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