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翟远杰 编 页数:318
前言
经过紧张的工作,作为汇集了山东省部分名师教育教学智慧的结晶——“齐鲁名师课堂书系”《走进名师课堂》丛书,陆续和大家见面了。作为参与组织、主编本套丛书的成员,回首编撰历程,颇有感慨,在此,把我们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做一交流。 (一) 课堂究竟是什么?它仅仅是一个知识单一传输的场所,还是更应当成为促进学生的智慧、情感、人格、教养等生命品质全面发展的舞台?它关注的仅仅是学生的跟前利益(如各种考试分数),还是更应当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这,确实是值得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认真思考的一个命题。 的确,辞书上是有这样的界定:课堂是教学活动存在的场所。但是,这些“教学活动,,是单纯以功利性的应考为取向,还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长远发展为取向?在我们看来,这才应当是区分孰为真正的“优质教学”,孰为浮躁的“功利教学”的分界点。 其实,可能我们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所以它必然应当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生命获得可持续性全面发展为本。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考量,我们主张应当把课堂定位为人的“生命发展场”。在这里,人(主要是学生,当然也包括教师)的生命境界理应得到持续不断的超越与升华。换言之,也就是要力图在这样的课堂上,至少把“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 我们呼唤,课堂应当从单一的“知识传输场”,向“生命发展场”的境界转型。
内容概要
本书作为《齐鲁名师课堂书系·走进名师课堂》丛书的分册之一,力图全面贯彻、体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精神,凸显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和有效教学理念,努力体现科学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渗透。 本书共分四个专题,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教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教学;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教学;化学实验基础教学。每个专题均包括“名师视点”“精彩课堂”和“深度对话”三个板块。我们采用一系列具体而生动的教学设计课例,向大家展示了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孜孜求索的部分成果。
书籍目录
前言专题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教学 名师视点 精彩课堂 课例1 概念的生成策略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课例2 多角度引导学生构建概念 ——《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例3 概念的同化策略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课例4 利用概念图的概念教学 ——《电解质有强弱之分》教学设计 课例5 在活动探究中完成概念教学 ——《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 课例6 在探究中完成基本理论教学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设计 课例7 创设学习情境的基本理论教学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 课例8 重规律,抓主干,降负担 ——《电化学基础》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例9 自主·合作·体验·发展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深度对话专题二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教学 名师视点 精彩课堂 课例1 问题支架:以问导学,变中求胜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中“氯”教学设计 课例2 课堂调控:自学互助的加油站 ——《氮的循环》中“氨与铵态氮肥”教学设计 课例3 类比迁移:由点到面,识知建模 ——《海水中的元素》中“溴与海水提溴”教学设计 课例4 比较与归纳:求同索异,探究的路向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课例5 理论演绎:按图索骥,规律的魅力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学设计 课例6 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教学设计 课例7 情境教学,润物无声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课例8 化学史教学:鉴古知今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教学设计 课例9 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铝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课例1O 实践活动:STSE教育 ——《酸雨及其防治》教学设计 课例11 创造性精制:联想与整合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深度对话专题三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教学 名师视点 精彩课堂 课例1 事实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一) ——《乙烯》教学设计 课例2 事实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二) ——《乙醇》教学设计 课例3 事实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三) ——《苯酚》教学设计 课例4 理论性知识教学策略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教学设计 课例5 技能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一)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教学设计 课例6 技能性知识教学策略(二) ——《同分异构体书写》教学设计 课例7 情意类知识教学策略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 深度对话专题四 化学实验基础教学 名师视点 精彩课堂 课例1 魅力实验操练 突破重点难点 ——《化学能与电能》中实验的教学设计 课例2 规范操作 提高技能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课例3 感受探究魅力 体验科学真谛 ——《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课例4 发现概念之美 感受理论之实(一) ——《盐类的水解》实验教学设计 课例5 发现概念之美 感受理论之实(二) ——《化学能与热能》中实验的教学设计 课例6 发现概念之美 感受理论之实(三) ——《元素周期律》中实验的教学设计 课例7 感受设计过程 体会成功喜悦(一) ——《铁与水蒸气反应》中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课例8 感受设计过程 体会成功喜悦(二) ——《食盐水精制》中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课例9 优化实验过程 体现创新意识 ——《综合实验》教学设计 深度对话后记
章节摘录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持续进步的过程。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在这一基础上结合本专题教学实际制订高中阶段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并认真加以实施。 此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改革的精神搞好教学,转变教学观点,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例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何处理好必修化学课程模块与选修化学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何结合不同课程模块的内容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教师要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地增强驾驭和开发新课程的能力。三、本专题的教学现状高一化学知识有近一半是属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如《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从实验学化学》《物质的分类》等,这些教学内容其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造成“两极分化”。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情况归纳如下: 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不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他们重现象轻文字,重感性轻理性,重具体轻抽象,对化学中可见可闻的具体事物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兴趣,而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这些抽象的、枯燥的知识感到厌烦,甚至于望而却步。由于部分教师没能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中就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上下工夫,致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不能对所遇到的各种难懂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保持耐心,他们当然也就不能建立起稳定的学习兴趣,进而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动力。 在教学中忽视与初中相关知识的衔接。初中化学知识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不多,却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奠基石”。如果这些知识没有很好地掌握,学生很难学好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尤其是对于“前科学概念”转化问题的处理会出现较大的学习障碍。 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深度,缺乏知识的横向对比,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很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的内涵、外延及其实质。高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本身就比较难懂,如果在化学教学中不能把握好深广度,把涉及的内容,都传授给学生,致使学生难以承受,难以理解,结果就会事倍功半,适得其反。
编辑推荐
领略齐鲁名师风采,品味名师教学艺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