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望遥远的青春(上中下册)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10出版)  作者:山东省档案局 编  页数:703  

前言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曾是新中国历史上涉及干家万户、波及全社会的一场运动。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全国先后有近2000万城镇知识青年离开父母,奔赴边疆、山区、乡村,经历了人生的磨炼和命运的洗礼,把他们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奉献给了“第二故乡”。这个历史过程不但改变了一代青年人的命运,对整个社会也产生了巨大、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我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时常想起那段生活,十分怀念勤劳质朴的乡亲,分外思念曾经在一起生活奋斗的同伴。收集汇总反映那段历史,既是那一代人的愿望,也是对历史的负责。山东省档案馆整合山东知青档案资源,开展了山东知青史研究,形成了《怀望遥远的青春——山东知青档案实述》,与已经面世的《山东知青档案资料汇编》,以及即将面世的《青春印象——山东知青图片档案》、“山东知青档案史料展”,构成了山东知青史料的系统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以山东知青上山下乡过程脉络为主线,从不同角度相互印证,从一个个侧面描绘了山东知青历史的多彩画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上个世纪新中国的一段风云历史,已经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选题,许多以知青为题材的文艺作品问世,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应该成为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实事求是地记录那段历史,客观地加以分析,鲜活地予以展现,有利于告慰前者,昭示后人,意义很大。真诚希望档案馆的同志们在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拓档案收集渠道,深入开展史料研究工作,把对山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的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内容概要

  据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约在1200万至1800万之间。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现象。山东省档案局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抢救、还原这段历史,面向社会举行了“征集知青档案”活动,征集到了数量惊人的各类知青资料,其中不乏具有独特价值的珍贵文献。该省档案局将这些珍贵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加入馆藏的一些资料,经有关人员3年努力,编辑成为《怀望遥远的青春》一书。总共收录文章97篇,配发图片近400幅,其中绝大多数为第一次公开发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写在前面的话山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概述早期回乡知识青年把青春献给农村新中国最早出名的知青——胡兆坤城镇插队知识青年归侨知识青年——林淑娘回乡当知青的日子我下乡之路的进与退感恩的婚姻没有岁月可回头陈庙纪事永远的知青情结我记得嫁在刘庄——一个女知青标兵的自述哦,我的父老乡亲难忘岁月的生活浪花总理的教诲永远铭记在心中往事回眸——厉家寨插队纪事值得回味的创业史时光中不老的孩子沉淀出的美好记忆十五岁时的那份纯真一支深沉苍凉的歌如歌的青春岁月往事拾遗难忘的知青之家“老知青”旧事一段历史一首歌情感深处的记忆萌动的青春追寻激情岁月“文革”中济南市两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始末家长兄长朋友——忆下乡带队的日子她是一粒闪光的金子——讲述老知青李纪渝的故事昨天的故事知青生活片段难忘的回乡插队生活山东建设兵团知识青年那时我们正年轻一张钢锨我当选“十大”代表始末山上多松难忘兵团那些年从渤海岸边到泰山脚下——我在建设兵团那几年印记——回忆蹉跎岁月的往事我的知青岁月从我的日记读开来水啊水永铭心间的记忆游黄河口忆军垦事黄河农场知青生活琐忆我的兵团生活珍藏心底的记忆眷恋那片黄土地——记知青王鲁岩今生无悔的选择农场周边的村庄代价把关爱送给每一位兵团战士——记山东建设兵团14团政委贾胜美罗家屋子纪事自豪吧!兵团人苦乐年华林荫里的歌声赴青海支边知识青年永远的高原情结——齐鲁儿女参加建设兵团赴青海的前前后后红柳林·沙柳包我们的青海农建师青海农建师的“劳大兵”——关于军垦知青生活的回忆我与青海建设兵团宣传队情萦柴达木青海军垦生活散记到柴达木盆地采访山海人生——为纪念赴青海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岛知青而作把根留住——记扎根格尔木的山东知青李和印踏上西去征程征途纪行梦断祁连我与《战斗报》凛冽的冬天枯水岁月消失的部落我所认识的一位小提琴手患难夫妻风雨情“革命化”的婚礼我为红柳写内参赴内蒙古支边知识青年热血草原——为纪念赴内蒙古支边的青岛知青而作兵团里的那些事两次内蒙古之行情系马头湾回望当年一生中的四个女人兵团创业第一年那年,我差点成了雷锋塞外除夕夜离乡·返乡赴甘肃支边知识青年足迹——一位甘肃支边知青的回顾昌马河的记忆爱的记忆——写给同为甘肃生产建设兵团知青的妻难忘的高考报名之路天光又是麦收时节美好难忘知青15年山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后记

章节摘录

新中国最早出名的知青——胡兆坤郑永祥1948年4月底5月初,解放军打下了潍县及周边的几个县,使鲁中、渤海、胶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胡兆坤的家乡——潍县二区申家村随之成了解放区。此前,他是潍县一中的高材生。刚解放的潍县急需有文化的入。那时,能达到初小毕业,就算是出众的人才了,一个县一中出来的学生,就更成了宝贝。听说申家村有这么位中学生,区里就来了人,动员他参加工作。胡兆坤很快就参加了工作,亦即参加了革命。在他参加工作大半年之后,作为调干学习,他又回到了潍县一中。经过半年的学习,取得了初中毕业证书。胡兆坤回到区机关,随后被派到三区新建的乡政府,在乡政府帮着领导搞土改。也就是从这段时间起,他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走向农村的知青中的一员。干什么都能拔尖土改过后,胡兆坤在乡政府担任财粮助理,同时兼任申家村的民校老师。这财粮助理,负责的是乡政府所辖区域的税收、公粮的收缴、区政府的所有钱粮开销,以及督导农民的收种等,事情就够繁杂的。他还得抽空备课,以便晚上当民校老师给学生上课。乡政府里就只有他一个文化人,那些需要写写算算的事都得依靠他,他又很要强,只要别人看得起他,就没有个不行。所以,那一阵子他很忙。仗着年轻,也不知道累。干了一年的财粮助理。他对农民们态度好,该有的服务都很到家,该收的钱、该收的粮,都一点儿不少地缴纳给了政府,且账目清晰,基本上没有差错。这期间,他收了一大箱子北海币,由一个班的战士负责跟随押运,送到县政府。经验收,只收了一张五毛钱的假币。这在当时已是相当不容易的成绩。由于工作出色,他再次被县里评为模范。对民校工作,他也很尽心。到了晚上,总是第一个来到民校。他很勤快,到了民校的教室里,不是打扫卫生,就是拾拾掇掇,往往等他收拾好了教室,学员才陆续而来。他办事认真,又很讲究方式方法,这也体现在教学上。因此,学生都说他教得好,也愿意跟他学。他愿意教,学生愿意学,也就保证了教学质量。由于成绩突出,由他主办的民校被评为全县的模范民校,他也成了民校的模范教师。因为表现突出,他被吸收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接着,就进入了1951年。为了让农民们团结互助,多打粮食,上级号召在农户之间成立互助组。此时有个口号,叫“合作互助,是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要求农户们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上级每年都派人到各村督导农户们实行这种生产组织,但该组织在很多村是“春组改,秋垮台,过了年,再重来”,很不巩固。区委决定派胡兆坤到申家村抓互助组试点。胡兆坤来到村里,并没有着急抓成立互助组,而是利用参加工作几年来养成的习惯,首先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查找互助组办不下去的原因。在了解到此前互助组的弊端后,胡兆坤也就有了办好互助组的办法。经他出面做工作,有7家农户参加了他组织的互助组。当了这个互助组组长的他决定创新互助组的管理,对组员间的互助实行评工记工。他首先对这7户组员的劳力、牲口、土地的面积和远近等进行了详细登记,由大家评议出工者(包括人力和畜力)的工分并进行记工。一个决算期满,算出一个工的报酬是多少,然后由别人给自己出工的总工分,减去自己挣的总工分,或自己挣的工分,减去别人给自己出工的总工分,就是自己应付给别人的报酬或别人得付给自己的报酬。就是哥哥给弟弟干活,儿子给父亲干活,只要不算是一家一户的,都要算工分记工,一切按互助组的章程来。因多帮了别人自己会得到相应的报酬,所以对组长招呼自己给别人的互助,组员们都积极了,组长也有了权威。胡兆坤是乡财长,这是他能从经济利益出发来考虑调动农民参加互助组积极性的原因之一,也是他在这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他能评工能记工,又有一定的威望,所以他办的互助组成功了,而且办得相当成功。他的成功经验被推广开来,这才使互助组成了当地农村较为巩固和普遍的劳动组织。他再次成了县里的典型人物。被迫务农在中学上学时,胡兆坤就是班里的拔尖人物。他功课好,每次考试头三名里都会有他。他的理想是中学毕业后升大学,将来当工程师或发明家,做个像模像样的高级知识分子,起码是能到城里去找个体面的差使。没想到却陷在农村拔不出脚来了。原来,胡兆坤虽然是乡财长、互助组组长,但在当时来讲,都只能算临时工,就是一个兼着给公家打打工的农民。他的多数时间,都是围着自己家的庄稼地和庄稼院转。新中国成立之后,到处都需要文化人,他的好多同学都参加了工作,一个个都有了体面的工作。遇到一些熟悉的老同学,见人家穿得干干净净,制服手表一身洋气,让人好生羡慕;再看看自己,一身庄户人打扮,土得掉渣,越比越觉得自己不该在农村呆着,越比越觉得自己应该远走高飞。可父亲不让他走,互助组的组员们也拦着不让他走。事情反映到区里,区委书记尚殿美也亲自做他的工作,区委书记给胡兆坤讲了苏联的集体农庄,讲农村下一步的发展前景,讲了农村即将逐步实现的集体化、机械化、电气化,讲了在农村干下去的光明前途,讲了知识青年在农村的紧缺和可大有作为,讲了许许多多的道理,总之是希望他留下来,安心农业生产,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本来,胡兆坤想给区委书记诉一诉自己这县一中高材生当农民的委屈,借以取得领导对自己到城里谋前程的理解,没想到最后,他倒让区委书记给说服了。加上父亲不让他走,组员们的挽留,实在是不好驳大家的面子,他只好辞了同学在城里给自己找的工作,仍旧呆在了互助组里,继续忙活着互助组的事。

后记

本书的出版,离不开老知青们的关心支持。征稿期间,有近千名知青作者和捐赠者向省档案馆提供各类资料2000余件,成为我们研究山东知青史的第一手珍贵资料。由于本书容量有限,来稿未能全部采用。受各个建设兵团老知青来稿数量的制约,本书在稿件采用数量上也存在较大的不均衡。马以林先生参与了本书文稿的审改和版式设计工作,郑永祥先生、赵鉴先生、王鲁宁女士参与了撰稿工作,荆强先生、李济青先生、杨艺先生提供了一批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照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感谢山东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李岱岩先生,为本书的出版策划给予了热情的帮助。本书参阅并吸收了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的研究成果。感谢知青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前辈,特别是刘小萌、定宜庄、史卫民、何岚等先生,正是有了他们的研究,我们才少走了许多弯路,从中受益,并在有关概述中引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此深表谢意。由于水平所限,本书定有不当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怀望遥远的青春:山东知青档案实述(上中下)》选编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回忆文章97篇,配发照片近400幅,其中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期望通过老知青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真实地还原那段历史。《怀望遥远的青春:山东知青档案实述(上中下)》的作者中不乏成功人士,但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平实自然地叙述自己,或写迷茫痛苦的经历,或写激情燃烧的岁月,不管是淡描还是浓抹,都是自己的真切体验,都是历经磨难后的独立思考。时代造就人,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一些老知青身上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烙印。阅读知青的故事,可以读出坎坷,读出苦难,更能读出精神,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精神,我们的时代需要这种精神。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怀望遥远的青春(上中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