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聂志红 页数:162
内容概要
当代学者对近现代经济思想史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对鸦片战争至民国前期的研究甚多,而自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对民国工业化思想的研究也有一些学者涉及,但都不是作为重点,研究的角度、深度、系统性远远不够。可以说,对民国工业化问题的专门论述,在目前几乎属于空白。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之下,近代学者针对经济时弊,围绕中国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在初期的一系列工业化运动失败后,中国学者对工业化的认识更趋理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新趋势,促使中国人以新的态度看待工业化。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了中国人探讨工业化的迫切性;抗日战争的胜利、民族的独立,点燃了中国学者研究工业化的热情。因此,近代学者对工业化的探讨更加成熟,研究范围更加全面。对近代工业化资料的检索可知,近代工业化的思想非常丰富,很值得我们去挖掘。 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民国工业化思想进行系统的挖掘、梳理和总结、提炼,以期准确把握住这段时期工业化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清除历史的蒙尘,发现其不可抹煞的思想闪光点,力求把它的本来面貌真实、完整地再现出来,并做出客观的判别、评价和进一步引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指导现实。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工业化问题研究的全面展开 第一节 中国早期的工业化思想 第二节 “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争论 第三节 中国工业化滞后原因的检讨第二章 工业化的内涵与战略 第一节 工业化的内涵 第二节 “重农”与“重工”的争论 第三节 重工优先、各业平衡发展思想的形成 第四节 工业区位思想第三章 工业化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 统制经济的思潮 第二节 国营与民营的思想 第三节 工业合作的思想 第四节 混合经济形态下的工业化——兼论谷春帆的工业化思想第四章 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工业建设的思想 第二节 农村工业化与农业建设 第三节 对外贸易保护的思想第五章 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资本筹集的思想 第二节 人才与劳工的思想 第三节 工业化的影响因素论——兼论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第六章 工业化的路线选择 第一节 实业界的工业化思想 第二节 国民党的工业化路线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的工业化路线总结与评价 一 民国工业化思想的基本轮廓 二 民国工业化思想的主要特点 三 中国工业化思想发展轨迹之历史追踪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四、两个“三位一体”之商业资本与官僚资本的考察——王亚南 中国的商业资本在历史上走过了一条与西方的商业资本截然不同的道路,鸦片战争以来,商业资本的活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一直没有偏离严重制约产业资本发展的道路;特别是抗战期间,商业资本畸形发展,投机猖獗,极大地扰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在蒋介石执政后,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获得了极大的扩展空间,抗战前后,官僚资本急速膨胀,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运输、贸易等关键行业,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压制。商业资本和官僚资本的问题在抗战前后日益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简贯三、马寅初、王亚南等纷纷发表文章,探讨了商业资本和官僚资本对中国工业化滞后的影响,其中,王亚南的论述最为独到,也最为深刻。 简贯三在《工业化与社会建设》①中提出,“土地资本、高利贷资本、商业资本常是三位一体”,“土地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商业资本又转化为土地资本——中国在这循环中不易完成工业上的革命”,说明了商业资本的发展本并没有使中国导向工业化,反而使中国陷入了贫困的恶性循环。针对官僚资本大发国难财、破坏战后重建的状况,马寅初相继发表了《提议对发国难财者开办临时财产税以充战后复兴之经费》、《论官僚资本》②等一系列的文章和演讲,明确指出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工业化的罪魁祸首。土地资本、高利贷资本、商业资本三位一体的提法在当时很流行,对官僚资本的抨击尤在战后频频见诸于各种媒体,但是简贯三和马寅初等人分析和论述都不很系统,或者只限于现象的描述,王亚南则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商业资本、官僚资本的本质及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深刻分析中国工业化滞后原因的不可多得的思想成果。 在抗战期间王亚南完成了《中国经济原论》,随后,他写下了《中国商业资本论》、《中国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的流通问题》、《中国官僚资本之理论的分析》③三篇附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通过历史的考察与现实的演变追踪,分析了商业资本、官僚资本的本质及发展轨迹,揭示了阻碍中国工业化的最大障碍。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