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精品选读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晓兵 编  页数:351  
Tag标签:无  

前言

  “大学语文”是近现代中国高等学校施行本国语文高层次教育的传统课程。早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著名高等院校为解决语体文代替文言文之后出现的传统文化“断层”的问题,开始在大学一年级设置语文课程,当时叫“大一国文”。朱自清、闻一多、冰心、沈从文、吕叔湘等文化名家都曾经担任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到1942年,“大一国文”被正式列为所有高等院校都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十年动乱后,于1978年秋天,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倡议下,全国几百所文理工农医各类高等院校都相继恢复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  其实,世界各国的大学都非常重视并特别强调对本国语文的学习,都将本国语言文学列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或限选课。国内外的教育界之所以要求青年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后必须继续学习本国语文,乃是因为语文是理解、思考、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手段,任何学科的学习、研究和开拓创新,都必须具备扎实而深厚的本国语文基础。所谓文理渗透、人文与科技交融,首先是指本国语文在一切科学技术学科发展中的前提性、基础性地位。所以,大学语文作为各类高校的一门核心基础课,设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  如何理解“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呢?如果仅仅向学生讲授一些文学史知识和文学作品中字、词、句、篇的知识,那么这门课就与中学语文课没有什么差别了。2004年4月召开的全国高等语文教学及教材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就大学语文教育的时代转型、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应对时代变化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可行性意见和思路。会议指出,世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在未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汉语言以及汉语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新文化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要不要把这样的敏锐意识传达给我们的大学生,要不要把我们的语文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教育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操作,这些都是中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深层次问题。作为几十年来一直从事高校语文教学的教师,我们认为,应该将分析古典文学作品的深刻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传承民族文化、交汇中外文化作为“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的首要目的和重点内容。

内容概要

  《中国文学精品选读》是近现代中国高等学校施行本国语文高层次教育的传统课程。国内外的教育界之所以要求青年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后必须继续学习本国语文,乃是因为语文是理解、思考、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手段,任何学科的学习、研究和开拓创新,都必须具备扎实而深厚的本国语文基础。所谓文理渗透、人文与科技交融,首先是指本国语文在一切科学技术学科发展中的前提性、基础性地位。只有以传承民族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新颖视点切入古典文学作品,以当代人的视野去开掘、阐发蕴涵于古今文学名篇中的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感,以今天生活中的思想观念、言说方式和价值标准去进行古代文化的重新解读,整体把握,纵横开阖,古为今用,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隽永韵味,体会到古代经典的博大厚重,也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欣赏到文学作品的精湛艺术,领略到古典名著的无穷魅力。

书籍目录

先秦文学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关雎蒹葭东山郑伯克段于鄢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论语》七则有为神农氏之言者许行章《庄子》寓言故事四则湘夫人国殇外储说右上(节选)谏逐客书两汉文学上林赋(节选)垓下之围李将军列传(节选)有所思饮马长城窟行秋风萧萧愁杀人陌上桑北方有佳人行行重行行生年不满百苏武传(节选)归田赋魏晋南北朝文学蒿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龟虽寿悲愤诗燕歌行与吴质书白马篇野田黄雀行登楼赋咏怀咏史(其二)归园田居(其二)咏荆轲杂诗十二首(其二)登池上楼拟行路难(其六)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别赋与陈伯之书哀江南赋序西洲曲唐、五代文学咏风燕昭王春江花月夜感遇(二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汉江临眺燕歌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行路难金陵酒肆留别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听弹琴月夜咏怀古迹(其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听颖师弹琴祭十二郎文长恨歌小石城山记愚溪诗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石头城蜀先主庙咏怀(二首)李凭箜篌引梦天寄扬州韩绰判官泊秦淮遣怀北齐(二首)安定城楼陇西行霍小玉传菩萨蛮(五首)谒金门浣溪沙浣溪沙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乌夜啼宋元代文学画眉鸟蝶恋花秋声赋望海潮定风波蝶恋花记承天寺夜游寄黄几复苏幕遮点绛唇永遇乐沈园(二首)关山月对酒摸鱼儿祝英台近·晚春扬州慢碾玉观音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汉宫秋(第三折)明清文学温酒斩华雄林冲棒打洪教头童心说惊梦常峙节得钞傲妻儿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民歌(三首)别云间婴宁柘典史吃施珍哥王玉辉丧女龄官画蔷痴及局外闺房记乐近现代文学对酒送别奔月故乡的野菜忘掉她雪花的快乐一个人在途上孩子雨巷断章预言论快乐金锁记(节选)丈夫我爱这土地十四行集

章节摘录

  题解  《关山月》这首诗较好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  这是一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品,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这时陆游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被加上宴饮颓放的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他满怀报国热忱,却没有用武之地,眼看着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一味地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内心十分愤慨。于是他在《关山月》这首诗中如实地描写了由于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降政策造成的恶果,对统治集团的愤怒谴责和对要求抗战的爱国战士、遗民的同情。  全诗分三层。起首四句为第一层,写求和诏书下达后武备松弛的局面。中间四句为第二层,写兵士报国无门,老死边疆的悲愤。最后四句是第三层,写中原百姓盼望恢复而连年失望的痛苦。这首诗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这首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报国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的心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关山月》诗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而且有充沛的感情、丰满的形象、生动的描写。具体说来,概括性强、抒情性强、语言精练自然,婉转流畅,正是这首诗的特点。这首《关山月》的风格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此诗每四句一转韵,韵随意转。前后两层是平声韵,第二层是仄声韵。仄声适合表现战士的悲愤,有一种幽咽难言的凄苦情调,也适合于月照边关的凄冷意境。反复吟咏,即可体味出此诗的韵律与表情的关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文学精品选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