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山东人民 作者:张立升 编 页数:16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社会学家茶座(总第23辑)》既有高雅渊博的文章,也有市井的小品;既有学界高人的阔论,也有文坛新秀的陈词。或哀民生,或忧社会,以通俗论学术,内容精辟,不可不读。本期茶座“随笔”栏目以一句《I服了YOU》道出了我国要钱容易办事难的“中国特色”;凤梨罐头会过期,感情会过期,追诉时效也会过期,不《过期》的会是什么呢?大众的“社会”里,出现了《从全民幻想到集体意淫》,《达坂城的姑娘》也随着风儿出去流浪,《中国的文艺何以复兴?》,社会的面试中怎样实现 “录取的公平”?我们“最后的天空”还能维系多久?《色?戒》又成了谁的盘中之羹?《观音寺街的人生百态》说出了历史的变迁,品茶座我们洞明了世事的学问。静心读书,一切尽在不言中。
书籍目录
卷首语001 王焱 读书与行路随笔004 唐逸 食之美006 刘洪波 I服了YOU008 赵峰 进入“庸人时代”的知识分子013 周濂 过期019 倪志娟 身与言之辨022 留白 “亲亲互隐”的迷局社会026 李强 帕金的“文化缓冲带”思想与中国的“社会缓冲带”031 陈季冰 质疑在“顺应民意”大旗下政府权力的新一轮扩张037 倪晓锋 从全民幻想到集体意淫——中国定型化的社会结构043 韦明铧 达坂城的姑娘(《浊世苍生》续写之十)050 吴万伟编译 我们对赌博知道多少?聚焦游的社会学之眼056 萧功秦 晋豫之行日记之一063 唐晓峰 原生态社会——洞庭东山实习札记069 方刚 台湾社会观察社会思想076 薛涌 打捞失落了的古代共和传统085 陈心想 匪寇的终结学术圈090 翟振明 现代性与前卫艺术: 中国的文艺何以复兴?097 魏强 以运行方式重新审视制度101 周振鹤 更重要的是录取公平阅读109 张杨波 身体的再国家化与去国家化115 刘统霞 痛失最后的天空文化121 卫撄宁 谁之《色•戒》?126 戈革 人名种种(之二)131 李乔 说“八娼九儒十丐”世相137 高信 商州故人(上篇)144 赵铁林、黄明芳 观音寺街的人生百态(老北京话城南之十五)
章节摘录
随笔唐逸食之美“文革”前不久,我偶尔到宣武门内的烤肉宛吃饭,坐在大厅里,离大门不远。厅内靠北墙有一个颇大的白案子,一位师傅正在烙烧饼。他用擀面杖在案子上敲打的鼓点,引起我的注意。那韵律清脆,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同时,他的脑袋轻轻颠动,两脚也轻轻舞动,那种悠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劲头儿,着实令人心情一爽。我心里不由升起一种敬意。在我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厨师的工作,那是真正的“艺”!我能感受到,那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现美,把工作不仅当做谋生手段,而且视为美和愉悦的源泉的那种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我相信,他的学艺,绝不仅仅是烹调学校之类的技术教育,而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传承。文化传统并不仅仅是在书本中便可以代代相传的,因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即使诸如对于食物的美感这样仿佛颇细小的生活琐事,也需要在一种未经诋毁和摧毁的文化传统里,在生活经验的传递之中,代代相传。什么食物是美的?我们是怎么养成品尝的直觉的?其实就是在不知不觉间,自幼在妈妈的怀抱中,父兄师长的耳提面命中,在家人、朋友、同事和日常社交的饮食酬酢中,在田间劳作中,在花前月下的低回吟咏中,不知不觉地陶冶而来。一旦毁坏了一种文化环境,那象征一种文化传统对于饮食之美的直觉便会退化为原始的食欲,或饕餮的嗜欲。在“吃”的一面是如此,在“做”或“卖”的一面亦是如此。勿论专业的厨师,抑或业余的烹调者,以及自愿的或勉为其难的家庭主妇或家庭副男,他们的手艺的根基,也同样只能是文化传统所陶养出来的直觉。
编辑推荐
《社会学家茶座(总第23辑)》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