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茶座(第2辑)

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钟永诚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关于文化批评的文集,收录文章有:说不尽的大学,大学的精神空间,文学与刑罚,我的电脑生活,我们置身其中的文化冲突等。

书籍目录

[卷首语]钟永诚  批评何为?  [批评聚焦:大学与现代教育制度]何中华  说不尽的大学沈卫威  大学的精神空间李良玉  匡亚明:大学的荣誉  大学的伤痛张  生  相同的生活  [文化时评]李  辉  底线——关于巴金赠书流失的随感艾晓明  从“男领导不能配女秘书”说开去金  天  我们是否需要弗洛伊德?王列生  后挤压时代张立宪  我的电脑生活  [谈文斋]张清华  文学与刑罚林  舟  新闻视野里的文学李敬泽  山上宁静的积雪,多么令我神往!余世存  我们的青春和学术的意义——70年代学人阅读札记  [理论视点]道·凯尔纳  丁宁/译  看香烟广告李文堂  我们置身其中的文化冲突  [影音精神]崔卫平  张战庆  一个DV人和一部DV作品的诞生张子扬  电视音乐与音乐电视史  航  回望《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刘海波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一关于电影《英雄》及其评论  [捕书者说]赵  琨  爱情里的存在哲学唐岫敏  《哈里·波特》新集上市第一天——来自英国的报告张志平  《围城》与《洗澡》:人生困境的展示与超越  [书店街]郁  文  我是一只企鹅,但没在南极洲  [回    眸]杨  浪  一幅值得研究的日军侵华军用图  [日常生活]杜  丽  “知识”与“常识”宝  华  清洗语言

章节摘录

书摘  如果说极端挤压时代承受的是封闭的痛苦体验,那么后挤压时代则承受的是开放的痛苦体验,因为日常社会在伴随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开放过程中,所带来的变化并非都是肯定意义和积极意义,相反,还会在新的日常框架内形成新的矛盾焦点和新的可焦虑之处,由此形成后挤压时代的日常挤压。  后挤压时代的’日常挤压之所以不同于极端挤压时代的日常挤压,是因为这种挤压并非是来自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强制性压迫,或者表述为—并未发生日常生活的边际关系紧张和冲突,于是直接挤压就转化为间接挤压,显在挤压转化为隐性挤压,意识形态挤压转化为文化挤压,民族化挤压转化为全球化挤压。  处在转化时期和日常情境中的我们,还没来得及清晰地反应以及尚未完全理解这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就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沉入一种不可自持的个人生活危机之中。日常正在变形,生活正在变形,我们自己正在变形,、乃至社会和世界状况也正在变形,而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表现为被抛的无奈。这种被抛虽然与此前的受压截然不同,然而却都体现出日常性的消解和异化,所以我们仍然把这一新近状况的日常变形视之为日常挤压现象,并且为了语义表达的分异而称之为后挤压时代及后挤压事态。  后挤压时代给发展中国家或者说全球化转型事态中的国家不可避免地带来日常性打击,这种打击突出地表现为资本化陷落和符号化陷落。日常生活无限制地陷落在资本化事态和符号化事态中以后,常人就很难以个人化的方式寻求其日常幸福目标,所有的日常幸福都将由资本狂欢和符号狂欢来决定。  在资本化陷落中,发达国家以及所谓富裕的日常生活方式,总是给发展中国家以及追求富裕日常生活方式的人们以资本化的幸福美梦,例如一种“巧增长”描述就是典型的资本化社会的幸福案例,W.E.哈拉尔在其《新资本主义》一书中诱惑性地叙述道:“将来能够引导我们通过这些无穷困境的主要标准是这种激进的思想:现代经济的目标应该是把人类的福利增加到最大限度。由于承认增长的目的不是纯粹的物质增加,而是增进人类的幸福,所以增长在将来是达到这个更高目标的一种手段。巧增长的概念把其他人提出的各种有关术语——‘有人情味的’增长、‘最佳状态的’的增长、‘干净的’增长、‘软’增长、‘生活质量’和‘少就是多’——统一起来,表明这些术语的中心意思都是明智地引导各方面的增长去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巧增长把注意力从外部世界的物质进步转移到‘人类经济’这个内部世界的更有益和几乎是无限的社会进步。”(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冯韵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120页)而对于那些相信资本化幸福神话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钟情于被抛而且惟恐被抛之不足和滞缓,所以我们在赫尔南多?德?索托的《资本的秘密》一书中读到“我们现在也许都在享受通讯革命所带来的好处,有些人可以从埃及狮身人面像现在正盯着金字塔几码开外的麦当劳快餐店的金色拱门这一事实中看到进步。不过,200个国家中还是仍然只有25个国家能够产生足够的资本,在扩展的全球市场中充分享受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好处。资本主义的活力源泉不是互联网或者快餐店特许经营,而是资本。只有资本能够提供必要的手段来支持扩大化市场中的专业化分工和资产的生产、交换。资本才正是日益提高的生产力的源泉,因此也是国家财富的源泉。”(赫尔南多?德?索托:《资本的秘密》,王晓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页)正是在这样的形势和心态之下,才出现了以资本为社会信仰中心的生存转型。这种转型既然已造成国家观念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对中国的冲击,  当然也就同样会冲击着我们常人所不得不依存的日常生活和日常价值结构,因而也就会给此日常情境中的个人和社会带来新的生活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与我们此前遭受的极端意识形态挤压相去已远,另一方面它们又现实地出现问题性的麻烦与纠缠,即日常性在一系列新的事态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新的意义袭击,姑且不论这种袭击有多少对日常生活有好处抑或有坏处。  在符号化陷落中,后现代性文化情境较之现代性文化情境走得更远,也就是进一步使日常文化指代化、符号化和在场游戏化。日常生活的个人化真实体验不断地幻化为泡沫,于是就有所谓生活平面化、人生游戏化、时空虚拟化和文化符号化,日常生活状态由此而被一阵又一阵的符号潮流所席卷和淹没,以至我们常常在感觉到正在生活的同时却抓不住任何实实在在的东西,一切细节甚至也因此而瞬息万变,所以也就不可能有相对稳定的日常文化精神这一类可以依靠的日常支柱。   然而,“以往的经验”失效了,《走进西藏》竟成了畅销书,某种程度上因为这部书的刺激,“西藏”本身迅速成为重要的时尚文化元素,到2003年,在中国的城市;“西藏”成了飘扬在成功、金钱、欲望和迷茫之上的华美旗幡:谁不曾神往地谈论西藏?谁不曾去过西藏或要去西藏?谁没泡过西藏风格的酒吧?谁没看过有关西藏的书或杂志或电视?谁不曾在某个瞬间为对西藏一无所知而自卑?  所有这一切,我无意在此申说,那将是复杂、庞大的论题;我有兴趣的是,马丽华对此作何感想?  是的,马丽华是善良的,她从来不忍伤害事物,:我相信她会像她曾经说过的那样再说一遍:“国人渴望认识我们的西藏,并由此推进了民族间文化间的了解和交流总是好的;我心目中的西藏由此广为人知并引起普遍的神往总是好的。”(同上)  但是;当西藏被论述和界定出某种化石般的文化本质,并因此成为一种消费品肘,马丽华在想什么?  在马丽华的书中,一位美国女士在西藏“什么也看不见,除了美丽”,这当然是她的自由,但西藏有义务永远、彻底地向外人、向游客表现它的“美丽”吗?该女士还说,“干预和帮助之间的区别在于对方是否寻求”,话是不错,但如果你看到的只有“美丽”,你又怎么能听到对方是否寻求?当我们企图把一种文化、一种活生生的民族生活从现代化进程中“保护”起来时,我们是否仅仅为了满足我们的“美感”?我们难道通过这种方式将西藏在巨大的全球化体系中隔离在被观赏的地位?    ——这些问题很难有清晰的解答,但是,它们肯定暗自困扰着马丽华。在《灵魂像风》中,马丽华写道:  在我回顾描述。了仍在延续酌传统人生,记挂着那些  悠久岁月中的村庄和寺院,那些人影和音容时,一种忧郁的心绪漫浸开来。我觉得心疼。觉得不忍和不堪。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不自觉的意念从脑海深处渐渐上升,渐渐明晰。浮现于海面,并渐渐强化起来。我凝视着它——这是对什么的不以为然。  不是对于生活本身,人群本身,不是对于劳作者和歌舞者,甚至也不是对于宗教。  是对于灵魂和来世的质疑吧——是,或者也不尽然。  灵魂和来世的观念尽可以存在,与基督和伊斯兰的天堂地狱并存于观念世界。  只是,灵魂和来世观念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如此左右着一个社会和世代人生,则令人展转反侧地忧虑不安。  ——谁从中获益?  ——老百姓本来可以过得更好一些。   ——人生,造物主恩赐于人的多么伟大、丰盛的贵重礼品,你其实只有一次生命。纵然果真有来世,也应该把今生看做是仅有的一次。   ——缺乏的是一次人本主义的文艺复兴。  在理论上提出和展开问题并非马丽华所长,我完全可以逐条反驳她的疑问,而且我自信可以巧舌如簧,说得漂亮;但她的犹豫和诚恳使我感到虚弱:我知道我的巧辩是完全不负责任的,但马丽华却必须负责任,当她提出疑伺时,她是“西藏的马丽华”,她已经把青春、把大部分生命交给了那片土地和人民,她的疑问也是针对自身的反诘。    《灵魂像风》因此成为这四部书中最具深度的一部,马丽华揭开了西藏的光环之下真实的躁动和困境,在这部书中,她无意中呼应了先行者刘曼卿的声音。  是的,老问题至今仍在,它被马丽华从西藏的内部深切地体会着。  尽管取向不同,但第一次“发现”和第二次“发现”同样源于我们的现代性冲动和焦虑,正是第一次引发了第二次,“西藏热”在上世纪90年代的兴起,只有在中国巨大的市场化浪潮的背景下才能被充分理解——这是我们在“进步”的道路上高歌猛进时对自己做出的文化补偿,这种补偿本就预设在现代精神之中。  那么,西藏呢y难道西藏应该成为这种文化上的补偿品?  西藏一直是孤独的,马丽华也是孤独的。这个以漂泊为归宿的人最终发现,即使在西藏,人也无法安顿自己的灵魂:  深夜拥被独坐。脑海和心怀一派空虚。突然间,一个念头不期而至——    你何时才能结束心灵的流浪?(《灵魂像风》)  ——这时,她是否看出了我们所有的人:向往西藏的人、前往西藏的旅游者和跪拜者,我们心中深藏的不可救药的空虚和自欺?  于是——  西藏的高山和山谷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决定不久就去游览。我定过许多计划,打算过许多次旅行,其中一想起来就使我高兴的就是准备去游历西藏的名湖玛旁雍错和附近积雪的冈仁钦波山。这是18年前的事了。直到现在我始终没有去过这两个地方。甚至西藏我尽管向往也一直没有去成。我忙于工作、赚钱、看电视以及生儿育女,走不开。我用日复一日的生活代替爬山渡海以满足我的游历热。可是我仍然定计划,这是一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人能禁止的快乐。我常常梦想有那么一天,我漫游喜马拉雅山,越过这大山去看望我所向往的山和湖,然而年龄不断增加,青年变成中年,中年以后的时代更坏。有时我想到也许我将要衰老得不能去看冈仁钦波和玛旁雍错了。这种旅行即使走不到目的地也是值得一试的。  这些高山出现在我的心头。  山虽然危险,染上了玫瑰的晚霞,多么美丽。  山上宁静的积雪,多么令我神往!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  批评何为?  钟永诚  写下这个疑问,是在《批评家茶座》第二辑即将付印的时候。依然记得当日决定做这样一本专事“批评”的小书之际的豪兴,当又一次翻检这些批评文字,却无法回避内心的叩视:我们做的批评究竟可以抵达何处?  第一辑出来后,许多学人对我们经营的这一方园地给予了关注和支持。王彬彬先生建议我们设立“民国旧事”和“旧书旧刊”两个栏目,杨玉圣先生则指出为了更好成就自己的特色,应该更加侧重学术批评或学理意义上的批评。  “难道对这人生的裹挟真的就不能有所警惕、有所反省?在这被裹挟的人生就真的不能有所驻足、有所流连?我们真的就不能在急忙之时还有些从容?在急智之外还有些智慧?在情急之中还有些清凉?”这是李书磊先生发出的疑问,而收在这本小书里的这些文章,无论是对大学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反思,还是对弗洛伊德意义的追问,都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生活的一种可贵的“警惕”与“反省”,这样的“驻足”与“流连”,透显出了“从容”与“智慧”,终于在不无浮躁的喧嚣中呈现出一片“清凉”。  余世存在阅读了70年代学人的理论文字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们的知识在世界知识和现代理性的参照下,尚未能完成传统知识结构向现代知识体制的更新,如前说,知识体制必须容纳各方的知识创造,自由独立是其标准也是目的。”而杜丽在她的日常生活中,从一个普通劳动妇女教育孩子的情景中看到的竟也是我们知识体系的缺憾:“‘知识’易学,而‘常识’难求——所以许多知识分子是有‘知识’,更有‘学历’,但是没‘文化’、没‘常识’。”  如果列位看官能够在“茶客”们的谈笑风生中看到“知识”的缺陷,看到“常识”的可贵,让我们的知识体系向着更健康更完备的方向前进一小步,这“批评”也就算多多少少有点意义了吧。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文化批评的文集,收录文章有:说不尽的大学,大学的精神空间,文学与刑罚,我的电脑生活,我们置身其中的文化冲突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批评家茶座(第2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正版 内容不错 发货快
  •   感觉不错,送朋友了
  •   很薄,仅200余页。文章也不算很好,感觉不值。要买的话不如买合订本。这本书大部分是关于大学、教育等的。感觉不喜欢。
  •   不太喜欢,本来想买本有关茶道的买错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