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孙洁 页数:310
Tag标签:无
前言
序 当一切都变得不再是神秘的时候,当女儿大学毕业后走得更为高远的时候,我们清楚地看到,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天,美国空军的几架飞机,突然呼啸着降落在太平洋中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岛屿上,几天之后他们就飞走了,却留下了一架因故障而无法起飞的飞机。若干年以后,当早已沐浴在和平阳光里的人们再一次踏上这个遥远而神秘的海岛时,他们发现当地的土著人,在燃着不息的篝火旁日夜守护着他们的神灵之物。让这些来自文明世界的人倍感吃惊的是,土著人顶礼膜拜的、被他们用棕榈叶仔细掩盖遮风避雨的竟然是那架被遗弃的美国军用飞机!原来,在令躲藏在丛林中的土著人万分惊恐的那几天里,来去无踪的美国军人,被他们当做是上天的神的降临,而那架被遗弃在岛上的飞机,就被土著人当做了神的象征或恩赐而受到长久的祭奉。 因为神秘,人们会产生无法抗拒的崇拜或恐惧,因为神秘,人们会改变原有的生活,甚至因为神秘,会改变自己的信仰。 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家电视台播放的一部名叫《飞向未来》的电视片。在这个由德国人拍摄的长约3个小时的科学探索片中,编导为人们集中地展示了地球上史前文明的许许多多不可思议、难以解释的古老的物体和现象。 沿着那个海岛上土著人对“神”的虔诚,编导接着描述了盛传世间的关于一个伟大圣人升天时的景象:在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中,圣人被桔红色的火焰簇拥着,腾空而去……编导充满想像地告诉大家:圣人在升天时的壮观情景,与现在的宇宙飞船发射升空的情景是何其相似。但是接着,他又意味深长地提示:在那个时期,包括以后的许多世纪,人类根本就没有宇宙飞船! 也许,这仅仅是远古的人类幻想未来的一个巧合,也许,这真的是天外智慧生命光顾地球时为人类带来的巨大震撼和流传万古的神秘遐想。 多少个世纪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天外来客”的想像和对神秘的史前文明的探索,毕竟,那腾空而去的,“巨大的轰鸣声”和“桔红色的火焰”对我们人类的震撼和创建的主题,远非那几架美国军用飞机所能相比。同时,人类也更加注重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其中,象征智慧的“神童”现象就是不衰的热门话题之一。 没有人能够断言,在广阔无垠的天体中,唯有地球存在着生命,没有人能够肯定,地球上不曾留有天外智慧生命的足迹。但是,相比这些似乎离人类十分遥远的谜,人们更愿意去相信、去追寻“神童”的存在与足迹,因为这个谜不仅影响着人类的过去与现在,也会影响到人类的未来,何况,也会有人认为,幸许还关系到自己和儿女。 古今中外,确实不乏关于“神童”的记载。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5岁作诗,9岁已通声律;英国控制论创始人维纳,14岁进入哈佛大学;作曲家莫扎特,11岁便能谱作名曲;尤其是人们身边的曾经或现在的那些青春年少、活力四射的少年大学生班的孩子们,更拟他们的绝顶聪明、超群才智和令人羡慕的风采,吸引着父母们对“神童”现象的关注和渴望。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令千万父母扪自问的书;这是一部可以影响父母教育观念、甚而教育格局、从起点上改变孩子及至家庭命运的书。 作者提出:以识字、读为主的早期教育方略;父母起着决定性作用;坚持“理性教育”,建立父母与儿女、儿女与知识之间的“两个通道”;孩子需要素质教育,父母同样需要素质教育。本书表明了普通孩子+普通父母能够培养优秀儿女。
书籍目录
序白金时代——识字篇一、一个木匠的启示二、青鸟殷勤为探看三、今日长缨在手创造性科学性1.更接近事物的本质2.科学的统筹法趣味性预见性计划性四、开卷有益希望的田野书中自有黄金屋存在的问题黄河入海流——父母篇一、当仁不让是父母二、杨柳更须栽三、不信春风唤不回四、不战而屈人之兵五、天堑变通途六、理解与平等七、感情与理智八、教授、木匠和乔丹九、目的十、艺多不压身十一、哲理十二、福祸相依中流击水——学习篇一、创造性二、形成学习方法的方法三、大局观四、资源共享昨日重现——实例篇结 尾……
章节摘录
3.在幼儿早期教育中,更重要的是开发和锻炼了女儿学习的缉合能力。 (1)阅读兴趣。幼儿、少儿读物的最大特点是趣味性,写的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事情、故事和常识。书的趣味和吸引力所引发的孩子们看书的主动性,是培养和形成阅读兴趣的最大因素。当然,最好的前提或效果,是孩子能够尽可能早地独立阅读。女儿小时候也常说不喜欢再看哪一本书,但那是她看过了、看烦了,她是在想看更多、更好的书。女儿最终形成了无书木度日的习惯。 (2)阅读能力。在女儿4、5岁的时候,有几次我们和她一起看书,我们还没看完这一页,她就开始东张西望了,有时还催着我们快看。我们以为她看得不认真或者不愿看,她说她看了,我们就让她重复内容,居然基本不差,于是我们知道了女儿看书特别快。大了一点的时候,女儿对我们说,她看书的时候,怎么也慢不下来,真有点一目十行的感觉,有时候看到文艺作品中精彩的部分想慢慢品味,就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出声来,否则一下子就扫过去了。 我们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两岁以后的一两年里,女儿特别喜欢《365夜故事》,旧书不厌百回读,故事情节和句子都已经记得滚瓜烂熟,当她看上一句时,潜意识当中经知道了下面的内容或句子,产生的牵引力使她飞快地向后翻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快速阅读的特点和能力。 女儿小时候到底看了多少书,我们很难有个准确的统计,自己的、借的、在别人家看的、甚至在开放式书店里不看完就不走的。我们感叹:这么多的书,要是都让我们念给她听,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如果真的要依靠我们来满足她读书的需要,我们反而成了她的障碍了。 (3)记忆能力。女儿在小学、初中时,所有的课文都会背。其实她并不是刻意地去背,只是看上几遍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老师多次让她当堂背诵,而且总是最难的,她从不出错。同时女儿记忆的存储量也很大,记忆时间也相对较长。上了高中以后,仅仅是记忆好这个特点,就着实让她节省了不少学习时间和精力。 我们原来一直认为记忆是以自然形成为主,即使有些后天的忆训练法,也觉得费时费力,效果不大,所以我们并没有对女儿的记忆进行过专门的训练。其实,记忆作为一种能力,一是要像练琴、练书法、打乒乓球那样,尽早开发,从小练起;二是要像其它的学习能力一样,也是要经过刻苦训练的;三是记忆力的训练往往容易被忽视。不过,这不是我们当初的认识,而是长大了的女儿给我们的启示。女儿记忆能力的形成,与从小大量阅读有着直接的关系,与那些专门的记忆训练法相比,可以说是轻松了许多。 (4)理解能力。记得我们第一次带1岁多的女儿到动物园,告诉她那是一匹马,我们以为她会很高兴,但是她注视着,却没有什么反应。原来那匹马朝着相反的方向站着,只是回过头在往这边看,这和她在图片上看到的那种侧面的马完全不一样,直到那匹马侧过身时,她才高兴地笑起来。我们知道那时的“沉默”,是她在思考、在判断、在“推理”,是在把书本上的东西和现实中的东西进行联系,她笑了起来,是因为知道了什么:原来书上的马,应该是这个样子;这两个地方的马,其实是同一种马。对大人来说,这种判断简单得不值一提,但对幼儿来说,却是对一个空白的填充,是一个开始,是对理解和联想能力的一种开发。关键是,如果事先学得越多、类型越繁杂,那么这种联系、判断的机会也就越多,再加上书里大量的其它内容,尤其是许多抽象的东西,真的对幼儿的理解力是个很好的锻炼。 在女儿小的时候,我们给她讲什么事情,一点也不感到费劲,颇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大了以后,争论起伺题,女儿也表现出较强的理解力,常有不俗的看法和见解。 (5)抗干扰能力。我们晚上看电视时,女儿有事走出她的房间,总要告诉我们,不用把电视机的声音开得太小,她不会受影响的。其实,我们是知道的,女儿有着非常不错的抗干扰能力。她说过,在教室里同学们争论问题时、在运动场边当啦啦队时、在许多热闹的地方,只要她想看书、想学习,就能看得进去、学得下去。(当然,我们还是把音量保持在可以听到的最低限度,心理上图个安慰吧。) 女儿的抗干扰能力从哪来的?从小练的、在看书中练的,竟然是兴趣所致。 通常,幼儿的精力和注意力不易集中,但是女儿看起书来却非常投入,以至达到“心无旁骛”的程度。那是因为女儿在看书时,一是书中的故事非常有趣,吸引力太强;二是大人们之间的谈话太难懂、正在做的事情与她无关,对她形成不了干扰源。所以,她能够安安稳稳、全神贯注地坐在那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形成了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其实在当初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并不知道女儿以后会有这些特点显著的能力,也没有刻意地指点或督促,比如告诉她:“看书要快点看”、“记东西要用心记”、“看书的时候要多联想”、“精力集中,不要受干扰”之类的话,不过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不错的能力,都是开始于识字、形成于读书、受益于大量阅读。是意外的收获,还是必然的结果?后来,在女儿的高考准备中,且不说其它同样重要的诸如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等能力掌握的如何,单是学习兴趣、阅读、记忆、理解和抗干扰这几个不错的特长和能力,也足以撑起了应对高考的“半壁江山”。 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在他所著的《孙子兵法》里,无满了辩证法则。这是一本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是不可多得的“兵书”,被誉为“兵学瑰宝”、“国之瑰宝”,直到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仍然在军事领域、乃至政治、商界和国际关系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世界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在对中国军事的研究和教学中,就把《孙子兵法》列为重要内容,甚至有军事学者指出,它“是美国高层军校学生必读的一本书,已经融汇在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军事学说之中”。在90年代之后的针对伊拉克的两次海湾战争中,美国军方都曾把《孙子兵法》的小册子下发到各级作战部队,试图对参战官兵的作战思想和行动 方式进行积极的影响。在西点军校的一面墙上,还挂着中国军人雷锋的画像,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使这位普通士兵成为人民解放军思想品质的军魂。我们不得不佩服美国军方“海纳百川”的度量和“慧眼识金”的眼光,他们择选的正是代表着中国古今军队的谋略和思想品质的不朽典范。其实,他们并没有忘记半个世纪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那场战争,正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牺牲的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不屈的朝鲜军民一起,让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止步于三八线,让“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将军在板门店上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款的司令官”(克拉克语)。这一直被美国军方视为奇耻大辱,也使他们一直注视着中国这个曾经让他们蒙羞的昔日对手。假若有朝一日,中美两国的军队会再一次兵戎相见,经历过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和千锤百炼,将会使战争进行的何等惨烈,我们只是想,要好好地珍视和运用我们民族的“瑰宝”,提高我们和女儿的“作战”能力,在儿女教育的莫测变幻中打一场让先哲同样可以自豪的胜仗。 我们曾经想让女儿好好学习一下《孙子兵法》,了解其中的深邃和魅力。不知因为深奥,还是感到现代女孩与古老兵法之间联系的离谱,女儿似乎对这本书并不感兴趣,只是几遍浅读而已。我们只好时常地自己去应用几下,并希望借此能对女儿有所启发和帮助。 人们在处理事物时所采用的方法,肯定存在着上策、中策或下策的区分。我们把这种“肯定的存在”称作“铁律”,是我们事前思考的“绝对”框架和事后评判的重要标准。 人们当然要选择上策,但是往往因为事情的过于复杂,所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毅力:学生做作业,22点做不完,不想放弃、不想“明日复明日”,再坚持到24点,完成作业靠的是毅力,这样做当然正确,是上策。但是22点就能完成作业,不好吗?这时毅力似乎并不起明显的作用,看起来好像是靠能力。其实,培养能力是很难的,对能力的长期思考和总结,需要的毅力比即使经常做作业到24点要难得多。“毅力对功课”与“毅力对能力”相比较,针对“能力”更为上策。而上策总是不会轻易得到的。 希望自己的儿女聪慧,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而希望自己或儿女能声名显赫、出人头地,也许更是一个难以抗拒的巨大诱惑,以至于有人千方百计、不择手段要达到这个目的。70年代的中后期,在我国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孩子能耳朵听字、腋下认字、隔障识物等“特异功能”的报道或鉴定会。到了2r世纪,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文章:美国小男孩查普曼曾被认为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小天才,3岁时候其各项智力测验都打破美国记录。因此,查普曼.5岁的时候就入学网络函授学校,6岁就被纽约罗彻斯特大学录取。然而《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调查,他的一些成绩都是他的母亲一手炮制出来的,“天才少年”的闹剧终于收场。真所谓大干世界,无奇不有,只为了让自己出名,让儿女出名。 其实,当我们面临可以让自己或女儿“出名”的机会时,也会怦然心动,但是能够抑制我们的“怦然”而保持平稳心态的,是女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果说,我们一直记着那个木匠,因为那是一个激励,而我们也一直记着宋高宗和方仲永,因为那是一个警示。 我们非常想看一看那美丽的昙花。 人们对“神童”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相信吗?竟然有文章这样写道:“科学发现音乐和数学天才可能是基因错排的结果”。我们的看法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婴幼的女儿学会识字之前,我们也是把那些早慧的孩子看成是“神童”,只是随着女儿的不断长大,我们才逐渐改变并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看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