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方法(第2卷)

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金钊等编,谢晖主持  页数:494  字数:410  

内容概要

目录
《法律方法》总序 谢 晖
论法律推理的有效性, 张传新
台宪性研究 [美]H.杰斐逊·鲍威尔 张其山译 戚 渊校
民事证据排除的现状分析及构建方法 张世全
从法律解释内涵析我国法律解释体制 赵玉增
影响法律解释的因素研究 郑金虎
法律推理 [比利时]Ch.佩雷尔曼 朱庆育译 戚 渊校
法律与修辞学 [比利时]Ch.佩雷尔曼 朱庆育译 戚渊校
法律方法引论 陈金钊
民法典的形式理性 关 涛
法官的法解释 管金伦
论法律解释的目标 胡敏敏
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 李秀群
法律思维与民法适用 马莉萍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法律之渊源 [美]戴卫·派米特[瑞士]皮特斯·马罗狄斯 孙希尧译
重构还是超越: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探询——以德沃金和波斯纳的法律解释论为主 田成有
“法在事中”——从疑难案件的法律解释想起的 严存生
事实与规范之间 ——对法官解释的研究 王 锋 张 纬
罪刑法定原则下的法官角色及刑法解释 王瑞君
“概念法学VS自由法学”的法解释学命题考察——写在“民法典”之前 夏贞鹏
德沃金法律解释观探微 薛媛
德沃金“惟一正确答案”——一种实用的策略 柴玉丽 李怀德

作者简介

总序
法律方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降,我国法学,因着恢复秩序、构造法治之需要,于学术闭关自守、百废待兴中仓促起步。俗云:“万事开头难”。当其于蹒跚学步之时,即面对曲折蜿蜒之途,跌跌撞撞,难得进步。故尝被人讥为“幼稚”之学,诚哉信哉,法界默然。
穷则思变。中国社会之急剧革新,迫令法界学人披肝沥胆、披荆斩棘,终拓出法学成长之路径。其间既存“法治”与“人治”、“主权”与“人权”、“权利”与“义务”、“阶级性”与“社会性”诸意识形态问题之辩证;亦有“法律价值”、“法律文化”、“法制现代化”、“法律信仰”诸“宏大叙事”问题之开拓。倘借西洋固有之三大法学流派而论,则吾国于近二十年中,先侧重于价值呼唤之“价值法学”,后延展至社会实证之“社会法学”。稍加留意,则知此种选择,无可厚非。当此国家大举立法之际,法律之价值取向,规范之成立资源,诚
非小事,故法学家之大声疾呼、小心求证理在其中。即令国家立法大任告一段落,以外在于法律之价值理念、社会事实督促法律之更进、变革,亦殊为必要。
然则法学的此种景况,尚不足以言明何以“根据”法律,即可治国,更不足以说清法律自身有知识在焉。价值呼唤,乃以伦理学影响法律者;资源探求,是借社会学说明法律者。其联手垄断法坛,虽可拓展学子视野,但不免遮蔽法律本身。更要者,其垂注于“宏大叙事”,既便利于法科学子迈向政治家之途,也不利其通达法律家之路。法学训练之宗,法科培养之旨,端在造就法律家,即根据法律而织造秩序者。自此而言,侧重法律方法之规范法学尤为必要。长久以来,我国法界乃至其法制受规范法学之影响不可谓不深,不过此种影响,常执于一端,即太过关注法律本质的探求,其既受“宏大叙事”思维之引领,亦受意识形态需要之掣肘,故而规范法学应有之法律知识、规范构造、司法技巧……常被遗忘。是以理论愈彰而行为越乱,法律弥繁而秩序更乏!
吾人以为,规范法学之根本,不在阐明法律本质,乃在揭示法律知识,创造法律方法,构建司法技巧。一国有法律而无法律之知识与方法,无司法之专门技巧,法律惟有装点门面、铺陈摆设而已。而法律之无法落实,不仅陷法律于不信,更令国民、律师、法官无所适从。是以西洋各国,无论奉行判例法律还是尊法成文规定,皆以培养、发展出大气磅礴、严谨缜密之法律知识、法律方法和司法技巧为所任。因此,法学自成一格,卓然而立于学术之林。它并不因携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术语和方法而壮大其声,反之,其自身之学术方法、思维路径、裁判技巧既影响到其他学人,也潜移默化,而渐成公众思维。
这与我国反差何其巨也!虽然,法学教育在此渐呈显要,以至俨然无法(科)不能立校,学法最为时尚。但在此背后,无论法科教师,还是法苑学子,大都缺乏法学知识、方法和技巧之训练。故法学繁荣,实为虚假现象。如何克服此弊?这等问题,诚然会人言言殊,但在我看来,救此弊者,本在强化法律方法也。
广义上讲,含法学在内的一切学问,皆可谓方法之学。何以有此结论?盖在终极言之,人类认知,只可进于方法之途,而难达致本体之境。本体之澄明,需赖方法之进化。方法之缺席,必致本体之混沌;方法之在场,也未必本体即澄明。故本体之境,最终所需者为体验、为信仰。尽管如此,但相对言之,人类认知尚有本体性认知与方法性认知之别,这种情形,法学自不例外。法律方法,为法律认知之根本,因法律为一套严谨程式的逻辑体系,如何将机械之原则、规则演化为活动的秩序?法律自身,无力为之。这诚如孟子所言:“徒法不能以自行。”故而,在法律与秩序间,需勾连之具体方法。法律家之使命,即在于连接两者——借法律而构秩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律家借法律而构秩序,仅一脑双手,并不足以成就其业。在此之外,还需充实大脑、延长双手之法律方法。可见,法治之实现,法律秩序之构建,需仰赖法学学人和法律家于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中关注法律方法。近三五年来,缘于司法改革及法治秩序构建之吸引,吾国法学正在悄然生变,余称其为“从‘宏大叙事’到‘微观论证’”之变。其中要者,为法律方法研究之展开。故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法律发现、漏洞补充、法律续造、先例识别、利益衡量、理由说明等关涉法律方法之词汇,在法学论著、法律家言行中日渐流行、走俏。
鉴乎此,山东大学理论法学研究所、山东省理论法学研究会在联袂创办《民间法》、《人权研究》之同时,创办《法律方法》,以为我国多元法学之整体推进、法律教育之逐步完善尽绵薄之力。倘海内外同道能关注鄙刊,并进而关注中国法律方法研究之进展,则为鄙刊之幸,编者之福!
是为序。
陇右天水学士 谢晖
公元2002年11月8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法律方法(第2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