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谢的花朵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韩素音  页数:208  译者:金坚范  
Tag标签:无  

前言

我虽客居烟波千顷的瑞士莱蒙湖畔,又因身体原因,已10余年没有回到中国看看了,但这丝毫不能冲淡我对她的感情,因为中国是我的祖国,是我的骨肉,我的灵魂,我的生命。当年,正是这样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感情激励我,鼓舞我撰写了这样一部书,让那些对中国茫然不知或知之不多的外国读者有机会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与常规写法不同的是,这部书里既有自传、家族传,又有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历史在内,也就是说,从个人和家庭的经历,衍生出历史事件和社会环境对我父亲、我家庭和我个人的影响。书中所涉及的人物,都确有其人,并非作者“杜撰”,只不过是将有些人物改名换姓而已,以免引起误会或麻烦。作为一段特殊历史的经历者和参与者,自然有与别人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感触,我希望把自己的感受奉献给读者,而并非要为人生一劳永逸地提供什么灵丹妙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要探究人的心灵,作者自己的心灵以及书中人物的心灵,用心灵与读者对话。我写作的目的是引入普世的人性,从而唤起人们美好的思想和感情,明辨是非,争取光明。我作为一个中西合璧的混血儿,多年来一直介乎于两种文化之间。一方面,我始终为自己身上流有中国人的血液而感到骄傲;同时也认为,文化交融是重要的,不同的文化成就了今天的我。中华民族是一个对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的民族。去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读者看看书中描写的旧中国战祸连连、民不聊生的情景,一定会感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了不起的,中华文化是有强劲的生命力的。我所敬仰的周恩来总理若地下有知,一定会欣慰的。如同任何东西一样,这部书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欢迎大家批评。感谢上海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选择在这个时侯重新出版此书;也感谢译者、编者们的辛勤努力。韩素音2009.3.16

内容概要

  《凋谢的花朵》是韩素音自传的第二部,记述了1928-1938年作者的个人成长史,其间穿插着广阔的社会历史风云。韩素音自传分六部,拟先引进前三部。每一部都可以分开阅读。韩素音的复杂身世和传奇经历使其自传完全超越了一般人自我表现的范畴,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广阔的文化视阈和深厚的民族内蕴。作者的双重血缘和文化身份,那种横跨中西的文化视阈使其作品具有一种国人或西方人不具备的独特魅力。在这套自传中,文学家韩素音成了一个历史叙述者,她以丰富生动的笔触,通过“个人”或许多“个人”,使历史更容易被人接受,并且努力传达着作品中人物的感受与激情。传记无论从写作笔法还是故事本身,都是可以当作小说来读的。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韩素音 译者:金坚范韩素音(1916—  ),本名周光瑚,著名英籍华人女作家。先后在燕京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就读。一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沟通与理解。作品有自传《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吾宅双门》《再生凤凰》,小说《瑰宝》《青山青》《等到早晨来临》,传记《周恩来与他的世纪》《早晨的洪流: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等。自传体小说《瑰宝》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1956年,据此改编的电影Love is a Many-Splendoured Thing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现居瑞士。

书籍目录

序(2009年) 原序一(1981年) 原序二(1991年) 上卷年华多艰(1928—1933) 第一章 避暑北戴河 白俄一家人 我与家人的龃龉 第二章 蒋介石的发迹 “五四”运动 国共合作 国共分裂 蒋宋联姻 第三章 两个传奇般的名字 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领导的农民运动 第四章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三湾改编 毛朱会师 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第五章 失学与求职 在协和医学院当秘书 路德小姐 我的烦恼 第六章 躁动不宁的少女 希尔达和奥尔加 我的两位中文老师 第七章 我眼中的日本人 日本的崛起之路 日本觊觎中国东北 第八章 “九·一八”事变 忙着剿共的蒋介石 白银外流事件 第九章 我的第一个男友 奥托·克坦斯 世事纷纭 第十章 约瑟夫·赫斯 向赫斯申请奖学金 南方之旅 1932年的圣诞之夜 第十一章 战争的阴霾 爱国将军冯玉祥 母亲的首饰丢了 下卷负笈欧陆(1933—1938) 第十二章 燕京校友的聚会 考入燕京大学 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学 大学生活 一件让我痛苦的往事 第十三章 青春岁月的叛逆 一个同学的自杀 又见赫斯 蒋介石的“戡乱”与“新生活运动” 上海工厂中的惨状 又见华揽洪 伟大的长征 第十四章 争取到留学的权利 哥哥和嫂嫂 日益严峻的时局 皮菲尔德的生意 第十五章 赴欧旅程:在大连 赴欧旅程:在哈尔滨 赴欧旅程:在苏俄 赴欧旅程:抵达布鲁塞尔 第十六章 布鲁塞尔的年轻人 扑朔迷离的政局 我的新男友路易斯 第十七章 英国印象 岌岌可危的和平 看望外叔祖父 比利时的中国留学生 第十八章 “一二·九”运动 12月16日的示威 运动余波 第十九章 西安事变 投身于救亡运动 一次差错和一次抗议 误入复兴社 踏上归国之路 译后记孤舟一系故园心:我眼中的韩素音女士 附记进入当下的韩素音自传:一个作家和一个世纪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火车上那个乘务员的祖父,蜷缩在车厢走道的旮旯里。老人身穿黑长袍,头戴毡帽,手里拨弄着一串短短的漆黑念珠。它不是那种红宝石或绿宝石的珠子,那种是有钱人为了保持手指关节灵活而拨弄用的;也不是那种紫水晶珠子,那是纽约精神分析学家为了使电脑王国的巨头们放松神经,祈求太平盛世而推出的。这是一串普通的木棉籽珠,又圆又滑,用棉线串在一起,用来消磨时光——它由于长年累月地被拨弄搓揉而变得暗淡无光。 尽管火车发出喷嚏声和跺脚声,我这个小姑娘却似乎只听见念珠消磨时光的滴答声。我好像看到《启示录》所预言的大祸要来临了:那扭曲的手指里攒着所有时间,只是盘算着选择哪个时刻而已——是某个黑夜,还是某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又把注意力集中到手里那本杂志上。那是隔壁车厢那个英国女人带来的。她也是到海滨去度假的。“你留着看吧,亲爱的。我已经看完了。” “说谢谢,罗萨莉。”母亲教我说。那个英国女人面上敷了脂粉,涂了口红的双唇幽光闪烁,眨着一对明亮的蓝眼睛。她犹如一只羽毛闪烁的鹰,头发油亮,双眼炯炯有神,牙齿洁白,鞋子光可鉴人。杂志光洁闪亮,一束阳光照下来,那张彩色封面照片更加刺目:蒋介石总司令和宋美龄小姐站在一大簇鲜花之下。这是他们两个人在上海的结婚照。 六个多月以前,也就是去年十二月举行的那场婚礼,连我罗萨莉都知道,自然可说是无人不晓了。爸爸的朋友华南圭和华太太(妈妈说她是波兰籍犹太人)称宋家为外国银行的买办。妈妈说他们是上海的银行家。爸爸说他们是美籍华人。罗萨莉对银行的事略知一二,因为爸爸在一家银行里有存款。北京的东方汇理银行的样子令人敬畏;哥哥去天津以前工作过的德华银行,窗上装有铁栏杆;华比银行是妈妈去取外祖父寄给她的钱的地方,去时总要戴着帽子和手套。大人们每逢谈起银行来,声音里总有些异样,就像他们谈起某某将军和某某军队一样。这是一本过期六个月的杂志,可我两眼直瞅着的盛大婚礼,人们谈论它时使用的是一种谈论权势的声音,耷拉着双肩、压低着嗓门,就像行动诡秘的乞丐伸出手来试探一下那样。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懂得二加二等于四,军队加上金钱等于权势。金钱的力量最大,因为一有了钱便什么都能买到,甚至可以收买军阀、收买军队。而军队与金钱一结合,权势就诞生了。

后记

进入当下的韩素音自传:一个作家和一个世纪孟军2007年4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了由我翻译的韩素音自传体小说《瑰宝》(A Many Splendoured Thing)。这部韩素音的成名作、代表作曾在西方世界畅销、常销了半个世纪,并在奥斯卡影坛风靡了数十个春秋。五十多年后,中译本终于回归了祖国,其艺术魅力丝毫未减,不但市场热销,出版仅一个多月就加印,而且引起了书界、学界的广泛关注,大陆、香港的八十多家报刊刊发了有关此书的消息、评论、书摘,笔者的译文也得到了一些专家和读者的谬奖,给笔者这样一名译界票友增添了“底气”。为了满足今天的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韩素音的愿望,也为了给这股在新世纪再露苗头的“韩素音热”增温,文景公司决定继续推出韩素音的其他作品。他们首先选择的就是韩素音著名的多卷本自传的前三卷《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和《无鸟的夏天》,并邀约韩素音的好友金坚范先生和笔者担承译事。此前,韩素音自传已经有了三联书店版和中国华侨出版公司版两种译本。其中三联书店在1980年代初推出的译本影响较大,国内读者大多都是通过这套译本第一次系统地认识韩素音的。笔者首次接触、认识韩素音,读的也是这套译本,当时留下的深刻印象正是二十年后笔者能在外文书店插架盈栋的外版图书中抽出A Many Splendoured Thing的“前缘”。但三联版只是个节译本,所译文字不到原书内容的一半。韩素音在她为这一译本所写的前言中解释当时只出节译本的原因是,原书是为不了解中国的西方读者写的,故而中译本删除了一些为中国读者熟悉的历史材料,“这既无损于原作的意图,也无损于故事的完整”。这是否是当时只出节译本的真正原因,我们无从知晓,亦勿需深究;但通读全书后不难得出结论: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一个完整的版本对中国读者也具有删节本无法体现的价值。即使仅对一些史实的叙述而言,作者也有许多独到的开掘与发现。如《伤残的树》中对客家人历史的追溯、从一位亲历者(李劼人)视角讲述的清末保路运动全过程,《凋谢的花朵》对1930年代西欧人民反战活动的记述、所引述的“一二•九”运动的参加者的回忆,《无鸟的夏天》对国民党特务组织蓝衣社系统结构的描述、对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微妙变化的观察与研究……都不是普通的国内读者所熟悉的。况且,一部著作除了叙述什么之外,还有一个怎样叙述的问题,后者与前者同样重要,这已经是一种阅读常识。即以韩素音自传而言,潜藏在叙述中的深厚情感,贯穿于叙述中的淋漓元气,展现在叙述中的开阔视野,时时闪现在叙述过程中的智慧之光,以及让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两相对照、映衬、交融的写作手法,都是节译本无从体现的。有鉴于此,文景公司确定以三联版为底子推出一个全译本。其中第一卷《伤残的树》、第三卷《无鸟的夏天》由笔者在三联节译本的基础上补译成全译本,第二卷《凋谢的花朵》由金坚范先生独立重译。除了补译、重译外,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我们还根据作品内容添加了相应的小标题,使期间整个历史与事件的流程能从目录和分级标题上看出眉目。希望这个全译本的出版有助于读者更完整、更充分地领略这部名作的风采,并认识韩素音的创作风貌。由于有翻译《瑰宝》积累的经验,加之三联版译本的良好底子,我的补译大体上还算顺利。当然,补译有补译的麻烦,起码比独立翻译多出一个与原译的衔接问题,在动笔之前首先要通过对比译文和原文,厘清已译和未译;而旧译对原作的删节又比较复杂,既有整章、整段的删节,也有段中一句或几句的删节,还有删除几段又综合其意自撰一小段的情况,只有靠耐心细致的对比才能理清头绪。译完之后,把旧译、新译拼接成一个整体也耗费了不少功夫。翻译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韩素音毕竟是一位风格多变的作家,她在动笔写这套自传的时候距《瑰宝》问世已有十三年之久,人生阅历的增加造成了风格的显著差异,中年的沉静与宏富代替了青年的灵动与绚丽,我的译笔也要作相应的调整。这一次我固然不必为传达出《瑰宝》里面大段大段的抒情、写景文字所蕴含的诗意绞尽脑汁,但要把《自传》文字中的幽深意趣表现出来也殊为不易。《自传》(尤其是第一部《伤残的树》)中包含的大量中国历史材料处理起来也颇感棘手。人名、地名、职官、机构之类的名物还好说,花时间查证就是。书中频频引用的谱牒、碑铭、旧诗、民歌、旧体文章之类的材料译起来就要花些心思了,因为你不仅要译其意,还要将其译得像是中国的传统文字。所以,我在翻译时心中常常涌出这样的感慨:把这种中国题材的西文作品译成汉语要花双重功夫——在翻译之上还要花上一重“还原”的功夫。作为一名作家,韩素音人生经历之丰富、创作题材之多变、作品中文化元素之繁博,即使放到国际范围内,恐怕也是罕有其匹的。中国、英国、印度、泰国、柬埔寨、尼泊尔、瑞士等地都曾充当过她作品的背景。在韩素音缤纷多元的创作中,其毋庸置疑的核心自然还是中国。而在其中国题材的创作中,最有分量的自然就是她的这套多卷本自传。这套自传从作者的先祖胼手胝足的创业写起,一直写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上囊括了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与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相比较,刚刚过去的20世纪这一百年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这又是变动极其剧烈、极不平凡的一百年,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独立、自由而浴血奋战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走向新生的一百年。这样一个时代或许没有汉唐的雄阔磅礴,没有宋明的旖旎摇曳,或许还有些幼稚、浮躁、残缺,但深蕴在这一时代之中的百折不回的求生意志、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直面现实、革故鼎新的果敢勇毅却是她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遗产。流血牺牲是可歌可泣的,灵魂中的矛盾、苦闷、裂变同样令人动容,同样具有启迪意义。从这一方面来讲,20世纪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内涵极其丰厚的“经典时代”,在将来的史书上所占的篇幅定会远远超过她在物理时间中所占的比重。韩素音以一位作家特有的敏感,同时也以一位东西方混血儿易于生成的“(环球)整体视野”,较早地意识到了她正经历的这一时代的特殊地位和巨大价值。她抱着为这一时代造像留影的宏愿,在甫届中年的时候(1964年),就动笔写起了自传。她的自传不可简单地以回忆录视之。这里面除了回忆自己的生活以外,还有回溯先辈、观察当下、追踪时变。在很多时候,时代的进程、作者的生活、作品的写作是保持同步的(韩素音的《瑰宝》等自传性作品也是这种情况)。在中国现当代的作家当中,韩素音是罕见地具有极强历史意识的一个,她自觉地用自己手中的笔跟踪时代的流向,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忠实的历史记录。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作目标,韩素音在文体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推出这套自传英文版的出版社为这套书起的一个总标题便是《中国——自传、历史》(China:Autobiography,History)。当年的《观察家报》书评也认为这种“把自传与现代中国历史融合起来”的写法“造就了一部杰作”。这一特点用现在流行的文学术语来表述就是,韩素音成功地将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体,既为20世纪的中国历史留下了一道侧影,也记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与同样有反映历史的职志、甘当法国社会历史之“秘书”的巴尔扎克不同,韩素音不是对中国社会作全方位的横向扫描,而是以推进-辐射的方式加以观照。她紧紧抓住自己(包括自己家族)的命运变迁历程,作为贯穿历史、展开叙述的线索,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从东方到西方,从都会到乡村,从洋人到乡民,从官宦到黑帮,从国共领袖到贩夫婢女……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无不被韩素音纳入她那充分辐射开来的视野当中。而这其中的每一位人物、每一幅画面、每一段插曲、每一个细节,无不被作者联系着自己的身世命运加以思考、判断,无不被作者赋予鲜明的爱憎色彩。这是一种个人化的历史,也是一种搏动着历史脉搏的自叙传。在西方,《韩素音自传》已成为西方读者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经典读本,问世以来的数十年间频频再版。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谈到韩素音自传时曾说过:“我花费许多时间阅读韩素音的作品,在一小时之内了解的东西,比我在中国待一年所了解的东西还多。”这段话代表了西方知识界对韩素音作品的认识,是对韩素音创作价值的充分肯定。在国内,这套多卷本自传的中文版也广受好评和欢迎。像一切经典一样,这套自传也具有常读常新,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获得新的解读与阐释的特点。1980年代初,人们更多是站在意识形态立场上,赞赏这套书对旧中国黑暗现实的暴露和展现在书中的海外华人的爱国主义情怀;1990年代,人们更关注的是书中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冲突及身处文化夹缝中的欧亚混血儿灵魂中的矛盾与痛苦;而在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今天,这套书也会被重新发现和阐释,以独特的“身份”参与到人们关于“现代化”、“现代性”、“后殖民话语”、“多元文化”、“边缘族群”、“跨文化交际”等热门话题的讨论中。而对于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来说,它的鲜活、生动、逼真,它的洞见、热情、体温都是不可多得的。在如今这样一个不再企图通过抛弃历史来拥抱未来,而是依靠体会历史来寻找未来方向的时代,韩素音自传的价值会得到更为充分的彰显。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花一小时读韩素音作品所获得的对中国的认识,比我在那个国家住上一年还要多。——伯特兰•罗素我们心里都有个韩素音,因为她是我们的自己人。她热爱中国这块土地,认为有责任写中国人民的苦难与欢欣给世界人民知道,用她那支绚丽多采的笔。——冯亦代一头浪漫灰发的韩素音很迷人。她是个著名的中国通,执着的中国迷,忠诚的爱国者。——马瑞芳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英国青年,我看到英文版的韩素音自传感到很震撼,其形容词、名词的千变万化令我感叹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还特别想再重拍一遍她的自传体小说, 书里的人物那么有意思,我想我这样的80后对这段历史都很感兴趣。——大牛(中央电视台“同乐五洲”英籍主持人)韩素音热爱父亲的祖国,也热爱母亲的故乡。西方知识阶层的读者非常喜欢她的作品。她写的关于中国的回忆录,已成为研究中国的必读书之一,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她心中的那份中国情结。——乔松都(《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的作者韩素音的心是真诚的。她不容许别人在任何时候践踏中国、诋毁中国,即使是中国经历动荡的岁月。这是一种“肯定式的爱国主义。”——李双木(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走进历史,寻找未来作为七十年代生人,我与韩素音女士素昧平生。1996年的夏天,我来到了陌生的南国,在潮湿、闷热和陌生的方言环境中读完了韩女士的自传体四部曲 《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寂夏》、《吾宅双门》。时至今日,间隔十三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将重译并再版韩女士的自传,这令我期待不已。韩素音(Han Suyin,1917- ),中西混血儿,著名英籍华人女作家,国际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曾先后在燕京大学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就读。作为客家人,韩素音女士的家族原籍广东梅县,17世纪末18世纪初其先祖随“湖广填四川”的大潮,由广东行商来蜀,经营花板及丝绸,为高人赀富人,逐步跻身士大夫阶层。她的父亲周映彤于1903年考上了官费留学生,前往比利时学习铁路工程。在比利时,他与玛格里特坠入情网。当爱情到来时,一切变得浪漫和神奇,遥远的中国被幻化为美丽的王国,周映彤恰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王子。不幸的是,时逢上个世纪初,出生并成长于比利时的玛格里特甫走进中国国土,即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她头脑中美丽的幻想最终一步步被乞丐、蝗虫、饥馑、水灾、贫穷所取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在国际舞台长期处于被侮辱、被歧视的地位。在中国人备受歧视的时代,玛格丽特因嫁给中国人而遭遇各方歧视,儿子海澜因此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很快夭亡,而韩素音女士恰在母亲精神崩溃的时候降临人世。童年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基调。韩素音女士的童年充满了不安定,幻想,困扰、冲突、压抑和反叛。身为一个欧亚混血儿,她总是思索和质疑早已被视之为公理的制度、她在现实与思考中感受剧烈的内心冲突……在西方人把握话事权的时代,她从自己生活的世界里抽离出来,不断聆听、思考、学习,接近真象。在不断的否定、不断的怀疑中,韩素音女士从未中断思考,也从不停下脚步:从中国到比利时,从比利时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从祖国到英国,再从英国回到最近接祖国的香港。她固执而坚决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行走,在新中国被孤立的时候,她在种种怀疑、戒备、敌意中打开一扇归家的大门,以横跨东西方文化的优势,向西方世界介绍充满儒家人格魅力的周恩来总理、介绍一个与众不同、对于近百年来经受战乱动荡的中国人别具意义的新中国。据说佛与人有一段对话: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佛曰:“寻找自我。”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问曰:“人为何而活?”佛曰:“寻根。”而韩素音女士在人生旅途中始终坚忍不拔地寻找自我,认识自我,寻找中国的根。正是在不断寻根的过程中、在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选择中,她终于以自己的孤独、反抗、孑然一身成为独一无二的韩素音。韩素音女士的自传以个人和家族的经历折射出百多年间中国近社会的逐步沦落和在沦落中不断抗争的历史。而事实证明,只有彼此放下成见,放开胸怀,人们才能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世界,从而最终会找到共鸣,消除误解。韩素音女士以自己与西方和东方的自然血缘联系,形成一道彩虹桥,沟通了中国与世界。1996年,在陌生的地域,在百般困惑之中,读着韩女士的故事,我找回了在时空中持续分裂的飘忽不定的自己,感受到历史的沙尘扑面而来。不知过去,无以走向未来。今日的中国,正在从昨天中走来。韩素音女士的自传以个人和家族的经历折射出百多年间中国社会的逐步沦落和在沦落中不断抗争的历史。今日,能够吸引更多的人随着她的笔触感受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功不可没。——杨媛映

编辑推荐

《凋谢的花朵》为著名英籍华人女作家、毛泽东和周恩来传记作者韩素音自传第二部。全译本新推出!“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以个人传奇一生见证20世纪中国历史无法逃脱的宿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凋谢的花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以前不常看韩素音作品,只是知道这个人,了解不深,今天是和其它几本专业书一起买的,准备闲时看,当我打开这本书后,不禁被他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很感人的。由于要上班了,只能大概看看,只有等晚上回家再接着看啦
  •   书本有错字和漏字,这可能是出版社的问题,整本书前部分记录作者在少年时代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最近读的部分着重写了中国十年内战,整归来说是一部生动的近代史读物。
  •   那是一个已经远去的时代,作者和林海音,张爱玲大概属于那种旧气息比较浓厚的女子,个人非常的生命体验,灌注到这 三本回忆录中,看到激动章节,不觉泪盈双眶。
  •   买了韩素音的自传三部曲,书拿到手上,很喜欢这种包装简洁,内页同样轻便和简洁。迫不及待的开始读来。
  •   虽是新书,但书脊有点儿破啦
  •     这本《凋谢的花朵》,是韩素音自传的第二部,记述了1928-1938年作者的个人成长史,即从11岁豆蔻年华少女到21岁成年女性的丰富经历,也即是少年、青年时期的个人生活、交往史。
      
      书里主要的个人经历包括1931年从北京圣心中学毕业后到协和医学院当秘书;1933年在司徒雷登任校长期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系,与龚澎、梁思懿成为同班同学;1935年取得庚款留学经费赴比利时求学;1938年,作者放弃了学业和爱情,回到满目疮痍的中国……
      
      作者以细腻而不乏哀婉又更显决绝的笔触对自己在这个跨度十年间的几段感情经历做了回顾:与一个迷恋纳粹主义的青年弗莱迪成为初恋对象,保持着柏拉图式的爱情关系;与第二位男友奥特的情感关系突破了精神层面,但是作者对此并未感到什么人生有了质的变化,并以轻松的语气对那从女孩到女人的蜕变作结;及至结识唐保皇这位英武的中国军人,作者在激情下迅速走入围城,但是这段婚姻带给作者的却是心灵的创伤。
      
      在作者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也正是中国经历巨大历史变革的时期;韩素音的个人家庭、家族生活史,背景是极其广阔的社会历史风云。从此书的章节标题“蒋介石的发迹”、“国共合作”、“国共分裂”、“蒋宋联姻”、“青年毛泽东”、“毛泽东领导的农民运动”、“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三湾改编”、“毛朱会师”、“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日本的崛起之路”、“日本觊觎中国东北”、“忙着剿共的蒋介石”、“白银外流事件”、“蒋介石的‘戡乱’与‘新生活运动’”、“上海工厂中的惨状”、“西安事变”等,即可以了解作者在自传里同时记述了其成长过程,中国发生的大事件,以及作者对这些事件的态度。无疑,作者的自传即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更是对国家大事的记述,当然是从她个人的角度的记述,有着清晰的倾向,所以如此,毕竟此自传的阅读对象首先是非中国人,那些国家大事是其成长的背景,更是非中国读者需要的补充材料!
      
      需要强调的是,《凋谢的花朵》更是作者从少女到女青年的成长史,所以作者的笔墨大量泼洒在个人故事方面,从一些章节的标题,读者即可以知道记述了些什么:避暑北戴河、我与家人的龃龉、失学与求职、我的烦恼、躁动不宁的少女、我眼中的日本人、我的第一个男友、向赫斯申请奖学金、考入燕京大学、一件让我痛苦的往事、争取到留学的权利、我的新男友路易斯、投身于救亡运动、一次差错和一次抗议、误入复兴社,等等。
      
      韩素音自传的译者之一孟军说:“像一切经典一样,这套自传也具有常读常新,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获得新的解读与阐释的特点。”的确,本人因为有再次阅读的体验,随着年纪的增长与时代的变迁,对此书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有了更多更丰富的感受!
  •     作者:易大经
        
          星期六早上刷微博,刷出一条新闻:11月2日,韩素音在瑞士洛桑家中去世,终年九十六岁。很容易就找到了她的自传三部曲之《无鸟的夏天》,这是三联书店在1981年出版的小三十二开,精致素雅,当年同另外两部自传《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得自成都旧书店,一直带在身边——除了装帧可爱、文章值得重读,大概也有韩素音家世的原因。看过《伤残的树》的读者都知道,韩素音的父亲周映彤是四川第一代留学生,周家是郫县大族,周映彤回国之后是铁路工程师,他的妻子是比利时贵族;无疑的,我对周映彤这一代的杰出人物——比如留法的李劼人,留日的吴虞——很感兴趣:不仅要看他们在革命大潮中的表现与作用,也有必要长远地看待他们。作为留学生,他们都会先在自己家族内部引起改变,继而通过自己以及家人、后人,影响一个地域。我长久地记得弘一法师回忆他的留日同学、成都一位姓曾的话剧界人士,因为后来他再没有听到其消息,遂有寂寂无闻之感。但这样的新式人物在当时当地,是不可能没有影响的,看吴虞的日记也可推断一二。所以当我读到更为条理、更有故事性的韩素音三部曲,就不得不为辛亥、民国间的故事所激动了。就在你生活过的地方,有过如此繁复跌宕的人生。这种惊奇,大概正是历史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而读者如我,又正好成长于这块盆地上。
         
          从若干有关韩素音的微博消息中,我又得知,她生于河南,而周氏家族是客家人,所以祖籍在广东。她的堂弟、著名物理学家周光地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而顺手在《无鸟的夏天》中翻到的,正是1946年韩素音在英国期间,她的三叔(在《伤残的树》里面亦有“出镜”)把两个儿子送出国,其中四弟就是周光地。他来到伦敦,在一所理工学院读书。某一天,正是周光地给韩素音带来了她的丈夫唐保黄战死东北的消息。作为国民党高级官员,唐保黄自然是与共产党作战;当时韩素音与丈夫感情破裂,也因为国际局势的瞬息变化,她没有回到中国参加丈夫的葬礼。
         
          当然,最值得一说的微博消息,还是韩素音的这三部自传以及自传体小说《瑰宝》近年都有重版,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看看。我在一边刷微博一边重读《无鸟的夏天》时又发现,有关她丈夫的死,她的朋友芸玲从台湾来信,“说法最骇人听闻”,说“他们杀人的方法残忍得令人难以置信”,也就是代表台湾方面给韩素音做“统战工作”。而众所周知,韩素音是亲共产党的。就在同一页,有这样一段:
         
          一九五八年,我在北京和我的朋友龚澎提起上述这种种说法,一方面是怀着悔恨的心情回溯以往,一方面也希望能最终确切地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龚澎对此却一句话也没讲。 (268页)
         
          中共高干龚澎是韩素音的燕大同学,在两个阵营之间的韩素音耐人寻味,但绝非简单而平面的“亲共”或者“左派”。如果不注意历史的幽微之处,又谈何知人论世?就像韩素音引西哲所说的,“人而无知一己民族的历史,终将在劫难逃。”
         
          这次重读《无鸟的夏天》,她所写的1945年夏天在英国威尔特郡乡村的生活尤其令人喜欢:
        
          由于骑车累了,我躺在茂盛的草地上歇息——英国的乡村真美呵!它是如此丰饶,如此安谧,一切都那样美妙,那样深邃……成群的轰炸机时常在这夏日的天空中飞来飞去……一枚V-1火箭从我头顶上呼啸而过。但是,柔软恬静的大地对此却毫不在意。我们一边用手遮着眼睛向上看,一边嚼着三明治,既不愤怒,也不害怕。
         
          我一下子懂了十多年前读的詹姆斯·希尔顿《偶然的收获》里,一帮子人在庄园里驾车的对话。那也是在大战胜利之后,他们谈论的其实是一种久违的生活:庄重的、固定的生活方式。只要你读过其中任何一本,我想都会对何为变动的、浮躁的、焦虑的生活有所察觉。
         
        原文地址: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2-11/11/content_698121.htm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