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忠定 页数:326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必须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首先,书中文章都是对2011年评出的第四届上海优秀青年律师的采访,全面而又各具重点地反映了上海律师界青年精英们的人生轨迹和专业成就,既可为专业法律界提供精彩的案例,也可以作为非专业人士、特别是年轻人了解法律知识的可靠读本和励志书籍。这在近年的出版界,应该说是很不多见的。 其次,接受采访的“律界英才”们固然拥有傲人的从业经历,人生故事也都引入入胜,而采访者显然也都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轻重得当,笔下生辉,大大增加了原本似乎晦涩难懂的专业案例的可读性。这在近期的采访集中堪称翘楚。 这本书不仅能够充分反映上海优秀青年律师的现状,同时更能反映上海律师界令人乐观的未来。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大批以书中被参访者为杰出代表的青年律师已经昂然成为业界的中坚力量,他们乐业敬业,人生事业的选择坚定明确,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与训练十分完备,大多具备了国际背景与视野,在处理专业问题时的法理思路和实践路径清晰独特,并且自信满满地应对疑难案例,极其重视自己工作的开创性。所有这些,都让我由衷钦佩。 我不是法律界人士,所具备的法律知识也不超过常识范围,没有资格对这样的一本书妄下专业判断。但是,我有幸认识几位书中介绍的优秀青年律师,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获益良多。作为本书最早的读者,我更愿意向读书界郑重推荐。 我们都知道法律和法制建设在当今中国的重要性,这项艰巨的工作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当然离不开青年律师的努力与贡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者,我相信,中国的青年律师在高度重视国外业界的经验的同时,也一定会关注中国自身的法律和法制传统,追根溯源,左右采获,在自身不断走向卓越的过程中,为中国的法治事业作出属于自己这一代中国律师的贡献。 长久以来,我都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能够看见中国的律师在出庭辩护时,从规定的座位上站起来,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神圣的法庭上自由地走动,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法律意见。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或仅仅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因为这标志着律师在我国司法体系中地位的提高,而律师地位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高低。这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不能说没有意义。希望这一代中国律师,特别是书中介绍的诸位优秀青年律师,能够有幸亲历这个时代的来临。又或者,有机缘通过自身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中国律师,更为中国的法治事业,圆了这个梦。 钱文忠 2011年11月20日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上海市第四届优秀青年律师为对象,先以生动形象的故事化叙述方式,讲述了这20位律界才俊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跌宕起伏的从业之路、各具魅力的个性风采,以及富于哲思的人生感悟。
同时,通过对他们经典案例的精心挑选、动感呈现,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法律业务领域办案实践中的重大疑难问题。这些案例不仅情节曲折、可读性强,更展示了律师们特色鲜明的办案技巧、论辩才思,是20位青年才俊学识与智慧的结晶,可为青年法律人开展业务提供可贵的参考。
律师们还从各自专业研究、实务经验和切身体会出发,提出了富有见地的理论创新、行业观察、法治见解,以及对青年成才和律师生态的思索。这不仅是对管理部门的诚挚建言,更为青年法律人提供了深层次启迪和可资信赖的借鉴。
书籍目录
序 钱文忠
序 盛雷鸣
1.徐珊珊:不循常理的人生牌局
2.曹志龙:思虑为志 龙行天下
3.韩璐:爱是原浆 智是行囊
4.卢意光:舍医求法追逐律师梦
5.陈凯:闲庭信步 任云卷云舒
6.洪亮:戎马倥偬 快意律坛
7.商建刚: “一辈子追求的,就是找到自己”
8.孙彬彬:快意人生的讼辩高手
9.陆胤:在“蓝白”的晴空下
10.屠磊:智辩人生 善无止境
11.张华;自省.超越.绽放
12.郑志:身在律界 心怀天下
13.韩明志:百家饭养出的亲民律师.
14.刘巍嵩:悠哉旅途的护航者
15.戎朝:法律风帆上的瞭望者
16.王军旗:疾风劲草 勇敢者的人生突围
17.陆国飞:我想我可以
18.费宏博:壮志凌云上 律海踏浪行
19.徐培龙:潜龙腾渊的十年飞扬
20.蒋宏:女掌门人的草根宣言
后记
章节摘录
Part 1 成长心路—— 与法结缘 三次不按常理出牌 博尔赫斯在小说《小径分叉的花园》中讲述了一个充满哲学思辨的故事:一位云南总督试图构建一个循环不已、周而复始的迷宫,壮志未酬却被人刺杀。尽管小说写得相当晦涩,但其中一句话却值得玩味:“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将来。” 这似乎和徐珊珊的人生轨迹如出一辙。1993年,徐珊珊考入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并修读了法律作为第二学位。据她回忆,当时读法律并非出于就业考虑,也不是小时候的梦想,纯粹只是兴趣爱好。不过连她本人也未曾想到,这随性的大笔一挥,却阴差阳错间成就了未来的大律师。 1997年,徐珊珊还醉心于校园生活以及对未来的美丽憧憬时,便匆匆迎来了毕业季。和如今的本科生沦为“大白菜”的艰难局面不同,当时的财经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一马平川。徐珊珊毫不犹豫地首先将二专法律抛之脑后,前往深圳求职,也陆续接到几家知名专业外贸公司抛来的橄榄枝;略加思考后,她果断转战上海,随后签约了上海海关学院,拿到了当时一纸难求的“双外生”进沪“蓝表”,选择成为一名高校教师。 这个决定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但徐珊珊坦言,对她而言教师职业更有吸引力。由于大学里就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她对学生工作很有感情。另一个原因是,她自小就在语言方面颇有天赋、喜好表达,身影也频繁出现在聚光灯下和演讲台上,更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挑战充满信心。 进入上海海关学院后,由于欣赏徐珊珊的能力,校方破格给出了研究生的待遇,并给出两个专业的授课选择:经济系和法律系。徐珊珊再次不按常理出牌,没有选择靠近专业的老本行,而是选择了法律系。她当时朦胧的感觉是,自己当学生时对法律似乎还没学够,她欣赏思维和逻辑的艺术,因此敢于挑战。 时光跨过一个世纪的门槛,回头再看,尽管当年的一届的同学现许多都已成为成功的券商,或是风光的上市公司老总,但徐珊珊仍不后悔当初的抉择。 拼命三娘 “半桶水”变身“白骨精” “白骨精”这个充满洋味的词,在20世纪末还并未开始在内地流行。白领、骨干、精英这三个词汇,被不少职场女性视为最高褒奖的赞美。但不同的是,前两者是环境给予的封号,而“精英”二字却是不少拼命三娘实打实争取来的荣耀,徐珊珊正是其中一个。 1997年,徐珊珊正式在上海海关学院法律系开始教书。正如预料的那样,原先读二专时掌握的“半桶水”知识,远不足以胜任大学讲师应有的海量储备。不愿轻易服输的她开始挑灯夜战,疯狂恶补各种专业知识。 幸运的是,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在此时发挥了作用,在外行人看到如经书般乏味的法律文献,徐珊珊“消化”起来却事半功倍;在课堂上,她也善于将大量材料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从未被学生抓出过破绽。 一年后,拼命三娘通过了当年的律师资格考试,从半路出家的“半吊子”变为“正规军”。当时浦东新区律协对于这批“新兵”也非常重视,集中把他们推荐给各家律师事务所。很幸运地,经过新区司法局的推荐,徐珊珊幸运地来到了当时数一数二的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小耘律师事务所,开始在外商投资、国际贸易等领域积累经验。 2001年,徐珊珊在小耘所成功完成一宗大案,初战告捷。当时律所合伙人对这名肯打肯拼的女孩刮目相看,希望能留住贤才,并对其寄予厚望,准备将国际贸易这块业务交给她一人担下。 冷静思考之后,徐珊珊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再次做出出人意料的决定:去复旦大学读国际法学硕士、博士。推动她重返象牙塔的力量,是内心蠢蠢欲动的求知欲。上海海关学院虽能教学相长,但天地太小;律所兼职得以实战拳脚,但底子太薄。由于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家教良好,自己在同龄人中一直出类拔萃,徐珊珊玩笑着用“天生‘立志’难自弃”来解释这个决定。 勇敢的决定,意味着疯狂的代价。几年里,徐珊珊职场、律所、校园三头来回跑,处处兼顾、见缝插针,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滴水不漏。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她熬过了这一段自我磨炼,也获得了心灵的成长。 在心底深处,徐珊珊一直追求成为精神上的贵族。思考的深度、学识的广度,追求的过程令她愉悦,也在悄然间助推她在未来的律坛再次惊艳亮相。 投身律海 金牛女的高瞻远瞩 金牛座的守护神,是爱与美的化身维纳斯。金牛座通常会花一段时间去适应一份感情,一份工作,一个环境,但适应之后,他们很少会改变自己,除非是迫不得已。表面上看,在徐珊珊身上,这个屡试不爽的星座定律不再奏效,但她笑称:每一次改变都是情非得已。 作为博士毕业最大难关,徐珊珊坦言自己的毕业论文“一点都不顺”,甚至到了山穷水尽的僵局。不愿低头的她毅然收拾行囊,“打飞的”远赴美国寻找突破瓶颈的灵感,到了波士顿大学收集资料,学习各种海外案例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接触到一片全新的天空。最后,她不仅写完博士论文,获得专家组一致高度评价通过答辩,还在美国“顺便”收获了一个国际商法硕士学位。 海外留学的历程,给予了徐珊珊全新的视界:如果继续留在高校研究,固然可以孤芳自赏地做学问。但如果勇敢地投身律师行业,却可以亲身经历各种故事和风浪,在真枪实弹中锤炼自己的思维方法,其中的乐趣更令人为之心醉。 回国后,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贸学院在内的多所高校向徐珊珊发出邀约,而她最终还是信心满满选择“下海”。这次“下海”一语三关,第一是从学术界转战律坛;第二是没有选择到外所或国内大所从受薪律师做起的职业起点,而是结盟了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做了合伙人;第三则最显高瞻远瞩,投身极为冷门的海关与国际贸易管制领域,在寂寞中打拼。 事实上,这个决定并不突兀。在徐珊珊看来,虽然博士学位不能直接为她带来客户,但她选择专攻的关税与国际贸易管制领域在国内有大块空白,但因此却拥有很高的专业识别度,可以避免创业初期没客户、没案子的困境;而自己本身便以上海海关学院作为起点,在美博士论文研究也围绕海关估价,相比国内的“舶来品”显然更为精通。P002-005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今年恰逢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探寻中国律师业未来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书集中展示了新生代律界英才群像,他们不仅业务出众、形神俱佳,而且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不久的将来,青年律师必将成为国家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于宁(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 “这样的书并不多见。它不仅是绝佳励志书,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也是经典案例选,不少案例情节曲折、手法高妙、睿智精彩、惊心动魄;还是法治论剑台,包含了对律师行业发展、青年律师成长、法治社会建设的深刻洞见。” ——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这是一部足以让青年法律人心动的书。书中没有空洞的口号,唯有诚恳的心声;没有晦涩的理论,唯有实用的经验:没有苍白的说教,唯有平等的交流。《律界英才》一书给现代励志书和法律书市场将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必然将给准备进入或已经进入法律行业的年轻人以具体的指引,并帮助他们学会选择、建立起信心和热情。” ——刘桂明(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总编辑)
编辑推荐
这本《律界英才——青年律师如何走向卓越》由刘忠定主编,书中文章都是对2011年评出的第四届上海优秀青年律师的采访,全面而又各具重点地反映了上海律师界青年精英们的人生轨迹和专业成就,既可为专业法律界提供精彩的案例,也可以作为非专业人士、特别是年轻人了解法律知识的可靠读本和励志书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