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赵福莲 页数:279 字数:30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傅大士评传》由赵福莲编著。 《傅大士评传》内容提要:
傅大士(497~569),姓傅名翕,字玄风,号善慧,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南朝梁代禅宗之尊宿、义乌双林寺之始祖、中国维摩禅之祖师,与达摩、志公齐称“梁代三大士”。梁武帝普通元年(520),遇印度高僧达摩(嵩头陀),经点化悟明自己乃弥勒化身。从此,于双祷树下结庵修行,度生为务,自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傅大士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其“道冠儒履释袈裟”已成“三教合一”之象征、大乘佛教空性思想之终极指归。其苦行愿心以及佛教理论均落在“不二法门”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摩禅祖师之风范。“炉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多病人”是傅大士一生的躬身实践。其禅风之沐浴、慧光之普照,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内自中国,外及日韩。
书籍目录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临水照影悟前缘
第一节 傅大士神迹
一、双林悟道,被诬入狱
二、倾资设会,度生为急
三、三见梁武帝,声名动朝野
四、神变拯黎元,缘尽归大空
第二节 生平资料探究
一、徐陵与《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
二、法琳、道宣笔下的傅大士
三、其他佛教史籍记载之傅大士生平史料
第二章 傅大士禅法之师承
第一节 傅大士禅法之本源
一、嵩头陀
二、智者大师惠约
第二节 傅大士禅法之承袭
一、傅大士禅风之亲炙与流传
二、慧集法师
三、慧和法师
第三章 傅大士著述之一
第一节 “心王”及傅大士有关“心王”的著述
第二节 关于《心王论》
第三节 《心王论》与《心王铭》的关系
第四节 关于《心王颂》
第四章 傅大士著述之二
第一节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的佛学思想
一、无生论
二、中道观
第二节 傅大士禅法之影响
一、牛头禅风与傅大士禅法
二、佛窟学之宗祖
三、傅大士与天台宗
第五章 傅大士著述之三
第一节 《法身颂》
第二节 《行路易》
第三节 《浮沤歌》、《六度颂》、《示诸佛村乡歌》
一、《浮沤歌》
二、《六度颂》
三、《示诸佛村乡歌》
第六章 弥勒降迹,仰绍释迦
第一节 弥勒及弥勒信仰
一、弥勒菩萨其人
二、弥勒信仰的形成与传播
第二节 补处菩萨,仰绍释迦
一、悟明前因,倡言弥勒降生
二、慈心殷切,誓愿留世度生
第七章 白衣净行,蹑嗣维摩
第一节 示病不病,不二法门
一、维摩诘其人
二、维摩禅的内涵与实质
第二节 白衣净行,火中生莲
一、以居士身,坚守梵行
二、以居士身,论“出家”义
第八章 傅大士禅法与儒道两教之关系
第一节 傅大士是“三教合一”之先驱
一、“道冠儒履释袈裟”
二、傅大士之三教服饰像
三、后人史籍所载之附会
第二节 傅大士并非“三教合一”之倡导者
一、“道冠儒履释袈裟”之本意
二、现有无之相,化有无之众
三、融而通之,和而谐之
第九章 双林禅风,震古烁今
第一节 傅大士禅法对后世禅风之影响
第二节 《缚心猿鏁六耗图》造像
第三节 双林禅法与日本佛教
第四节 帝王大臣同为护法檀越
附录1:傅大士筒谱
附录2:双林、云黄诗选
附录3: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其时,加上梁武帝的殷勤奉佛,力倡“三教合一”,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使得三教合一成了一种政治需要。若不听从,言语不契,那么,只好像达摩那样,一苇渡江去少林寺面壁;要么,就依了国主,法事得立。梁武帝曾作过一首《述三教诗》,诗曰: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孝义连方册,仁恕满丹青。践言贵去伐,为善存好生。 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妙术镂金版,真言隐上清。密行贵阴德,显证表长龄。晚年开释卷,犹日映众星。苦集始觉知,因果乃方明。示教惟平等,至理归无生。分别根难一,执着性易惊。穷源无二圣,测善非三共。大椿径亿尺,小草裁云萌。大云降大雨,随分各受荣。心想起异解,报应有殊形。差别岂作意,深浅固物情。① 梁武帝虽则倡导“三教合一”,但在他心目中,佛教为尊。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曾经作过《舍道归佛文》,在重云殿当着僧俗二万余人舍道归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舍道归佛”件,《舍事李老道法诏》曰:维天监三年四月八日,梁国皇帝兰陵萧衍稽首和南……弟子经迟迷荒,耽事老子,历叶相承,染此邪法,习因善发,弃迷知反,今舍旧翳,归凭正觉……朕舍邪外,以事内诸佛如来。若有公卿能入此誓者,各可发菩提心。② 当时,为梁武帝受菩萨戒的法师足智者大师惠约,此人可以说是傅大士之弟子。梁武帝请他来作自己的皈依师傅,少不了掺杂着对傅大士敬重的成分。梁武帝这么做,其实已经完全和其他帝王之想法有了不同,他之所以皈依佛教,乃是出自一位佛弟子的真心切愿,与他的帝王身份无关。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